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綜合指導>

你有職場拖延症嗎

學問君 人氣:8.12K

“我有拖延症,我永遠都在抱佛腳”、“親,我每天早起半個小時,磨磨蹭蹭着也一樣遲到。有拖延症的妹子傷不起哦”、“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拖延症”……

你有職場拖延症嗎

在微博中輸入“拖延症”三個字進行搜尋,一下子就會跳出600多萬條結果。在這些搜尋結果中,有人在抱怨自己的拖延症又嚴重了,有人在分享克服拖延症方法,也有人特別享受自己是一個拖延症“患者”。

新人上手難 做事很拖沓

鄒楊認爲自己也屬於拖延症人羣,不過他的拖延症看起來並不像許多人那麼瀟灑、輕鬆,更多的是一份焦慮。

鄒楊在江東區一家企業從事法務工作,因爲剛工作不久,所以很多工作都是似懂非懂,幹起來顯得特別吃力。“以前也沒覺得自己做事拖沓,現在一邊是對着工作遲遲下不了手,一邊還爲自己拖拉的行爲感到焦慮,真是特別矛盾。”

要說鄒楊工作不積極不努力,他是絕對不肯承認的,“只是有些工作我真是不知道從哪裏開始好”。作爲職場新人,鄒楊時常懷疑自己的能力是不是很欠缺,但過去不管是在學校讀書,還是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他的表現都是非常出色的。

“是不是我並不適合這份工作呢?”最近,鄒楊因爲工作效率不高被部門領導指責了一番,結果最近一個星期都是鬱鬱寡歡。他告訴記者,自己對於現在的工作信心越來越不足,看來要考慮適當調整一下擇業方向了。

節奏能把握 乾脆拖一拖

“大臉貓”在位於餘姚嘉悅廣場的一家外貿公司做業務員。她總是每天上午9點按時上班,下午5點半準時回家。看似一天要在辦公室待足8小時,不過要說工作效率有多高,用她自己的話來說“總有那麼幾個小時不是很高”。

“每天9點到單位,先給花換水,然後泡一杯進口奶粉吃個早飯,順便開電腦。”別以爲“大臉貓”喝完奶粉吃完早飯就要開始工作了,她告訴記者,10點以前她不是忙着刷微博,就是開着好幾個QQ對話框和朋友們聯絡感情,差不多10點以後她纔會開始手頭的.工作。“不過也是有的沒的做一些,因爲其間還是會忍不住上網東看看西逛逛。”

知道磨磨蹭蹭拖拖拉拉不好,但大多數時候“大臉貓”就是剋制不住自己,除非工作任務特別,需要急着完成,如果期限還遠,那就再拖一拖吧!

根據“大臉貓”自己估計,她一天的工作任務要是集中精力做,差不多在兩小時之內就能統統完成了。“反正工作任務基本都能控制在截止日期前完成,拖延一下也無妨,沒有必要把自己逼得這麼緊呢?”

拖延症並非心理疾病

拖延症是心理疾病嗎?寧波心理諮詢中心心理治療師張子霽告訴記者,幾乎所有人或多或少都會出現拖延的行爲,這與人的本性有關,但拖延並不算是醫學上的心理疾病。

張子霽表示,完美主義者因爲不容許自己犯錯,所以會拖延着做事,最終交出一份不錯的成果;對工作持反抗情緒的人,則會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帶着牴觸情緒,消極拖拉地工作;還有就是目標感缺乏的人,大的目標覺得遙遠,小的目標又不屑去實現,到頭來每天就只是混日子。

“找到自己屬於哪種類型,然後要有決心去改變這種習慣,那麼拖延症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不過張子霽也表示,有些人一時拖延並沒有給工作生活帶來什麼困擾,可能拖延只是他們尋找生活情趣的一種方式,拖延後反倒能更加集中精力高效地完成任務。

工作不妨由易到難各個擊破

至於那些因受拖延症困擾的人,張子霽建議他們給自己制兩張表,一張將工作由重要到不重要進行排列,一張由難到易排列,“對工作進行梳理後,先完成簡單的,從簡單的工作中獲得信心和推動力,然後再去完成重要的。”

張子霽也認爲,將大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然後各個擊破,這也是一種方法。 “以月爲單位執行,差不多一兩個月後就會見效。不過前提是自己要對拖延症有充分的認識,並且十分主動地想改變。”

TAGS:職場 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