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健康>

中學生心理健康

學問君 人氣:2.96W

一、學習類問題

中學生心理健康

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圍繞着學習產生的問題佔中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部分,其反映有二:

1、目前,學校課業任務繁重,競爭激烈,父母的期望值過高,使得學生精神壓力越來越大。有一高中女生,升入高中後由於教師的教學方法發生了變化,競爭對手也發生了變化,使她感到十分不適應,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從初中時的全年級前幾名落至高中的141名。前來諮詢時她痛苦地說?17年來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無能,每當看到父母期望的目光,就非常難過,不知如何做才能達到父母的要求,如今,苦悶、煩惱、憂愁、氣憤充滿頭腦,看見書就又恨又怕,真想把它扔出去"還有一位男生也談到,自己平常學習不錯,偶而還可以給他人以指導,但一接近考試就緊張,總怕自己考不好,拼命準備、夜不能眠。而考試前又會感到頭痛、甚至還會發燒,最後不是被迫中斷考試,就是堅持下來成績也不好。循環往復,到了一聽考試就恐懼就緊的地步。

2、厭學是目前學習活動中比較突出的問題,不僅是學習差的同學不願學習,就連成績很好的同學也有這種傾向。有位重點學校的學生就談到:"每當看到聽到別人考試作弊時,自己心理就不平衡。當自己成績不理想時又會埋怨老師不公平,覺得認真學習真沒意思,不想再學了,還有位學生告訴我們學生中有種說法"有出息的靠關係,沒出息的靠分數。"學習好的同學在學生中威信不一定高,而成績平平人緣好的同學卻常常受到青睞,在推舉各種代表時常會當選,所以就覺得學習沒勁,不想努力去讀書了。不有一些因其他心理原因而厭學的狀況,如因反應較慢常被人嘰笑而不願上課的;因記憶,理解等能力缺失使成績難以提高而對自己失去信信的等等。有的甚至發展到恨書、恨老師、曠課逃學的程度。有位同學就曾在日記中寫道:晚上11點多了,望着桌上擺滿了的教科書、英語詞典、作業簿.我真想把它們一下子燒成飛灰。" 表現了強烈的焦躁、憤懣、無奈。這種非常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二、人際關係問題

這也是中學生中反映最多的問題之一,主要包括:

1、與教師的關係問題,主要集中在由於教師對學生的不理解。過多幹涉學生的業餘生活和正常交往而引起的困感和煩惱。有位中學生談到,一次他向一位同班女生詢問功課,被老師看到後受到了苛刻的指責,並把這事作爲一條小辮子抓在手裏,動輒就揪出來"示衆"一番,"你以爲我不知道你嗎..",嚴重地刺傷了他的自瘭心,導致他對教師的反感,對立,老師指東他偏向西,而內心又十分矛盾,甚至影響了對學業的業趣。另有一位學生幹部來訪談到,現在做班幹部真難,兩頭受氣,不管事,教師批評你不負責任,要管事,又難免與一些同學發生爭執,若一旦吵起來,老師首先要批評班幹部,故而覺得十分委屈。生老師的氣又不敢頂撞;想不幹了又怕失去老師的信任,左右爲難十分矛盾,不知到底該怎麼辦。此外,還有一些其他想法,諸如:認爲老師"嫌貧愛富"的,認爲老師"處事不公正"的,認爲老師"輕視自己"的......等等。都反映出學校中師生關係的問題.

2、與同學的關係問題。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因處理不好朋友之間的關係而苦惱。有位學生講到,他的一位好朋友總是對他不信任,懷疑他對朋友的友誼,認爲他爲朋友的付出不夠多,使他十分苦惱,不知怎樣做才能消除朋友的懷疑。還有一位女生因兩們要好的朋友發生了矛盾,她夾在中間十分爲難,與甲交往怕乙不高興,與乙交往又怕甲不理解,最後乾脆兩位朋友都不再交往,可內心又十分孤獨,寂寞,想恢復與朋友的關係又不知該怎樣去做。此外,尚有個別學生因初中升到高中朋友越來越少,而懷疑世上沒有真正的友誼,也交不到真正的朋友,進而想離世隱居的。

3、與父母關係的問題。主要是因父母與子女之間缺乏相互理解和溝通,或家庭關係不和學生造成的心靈傷害。例如,有位學生談"我經常和媽媽鬧矛盾,聽到她的罵聲就心煩,有時真想一走子之再也不回來了,可看到她瘦倦的面容,花白的頭髮又覺得於心不忍,每天就生活在這種內心矛盾之中,真不知該怎麼辦。"還有位學生家庭不和,父母經常吵架。有一次母親出差時,父親竟帶了一個女人回來過夜。自此以後他再也不願呆在那個家裏了,恨死了父親,不願再見父母,整天就想往外跑,心裏煩悶極了。覺得人活着真沒意思,產生了厭世的念頭,可見,父母行爲的不良,帶給子女的不僅僅是厭惡、鄙視、而是更深的內心創傷。

三、情感類問題

青年時期是花的季節,在這一階段人的第二性徵漸漸發育,性意識也慢慢成熟。此時,情緒較爲敏感,易衝動,對異性充滿了好奇與嚮往,當然也會伴隨着出現許多情感的困感。如,初戀的興奮,失戀的沮喪,單戀的煩惱等等。歸結起來有兩個方面.

其一、是與同齡人的感情糾葛,多是同學間的密切交往所至。我們在諮詢時就經常碰到這樣的詢問"我和一個男生很要好,現在他升大學了,我想與他確立關係可以嗎?""我和一個男同學很談得來,想發展成爲心心相印的好朋友,又怕老師和家長不同意,影響不好,該怎麼辦?""我喜歡一個男孩,可有好幾個女同學喜歡他,我該去競爭呢,還是退下來?"等等。

其二、是與成年人的畸戀問題,如,非婚同居,介入婚外戀,同性戀等。這在中學生中雖不普遍,但也不罕見,多表現在一些早熟的女生身上。有位高三的女生,學習很好,人也很聰明,學校還想保送她上大學,可她卻與一個比她大10歲,且已有家室的男子同居了,而且說到她這麼做不是爲了金錢,而是爲了"感情"。雖然,從理智上講自己也知道這樣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每日生活在矛盾痛苦之中,還有位學生戀上了比自己大十幾歲的英語老師,明知沒有結果,卻無法控制自己不去喜歡他,整日就想見到對方,與對方呆在一起。當對方不接受這種情感時,就覺得生活毫無意義,甚至產生了輕生的念頭。此外,還有一些戀你妒母,喜歡同性成人夥伴等畸戀現象,這充分說明中學生的情感問題並不簡單。面對學生如此複雜的心理頭況,作爲教育、心理工作者,我感到了深深的憂患,也更加明確了在中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該如何從事這項工作呢?具體做法我以爲有以下幾點。

(一)、在中學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調節技術。可以分爲兩部分:一部分爲知識理論課,如心理衛生常識講座,心理調節問題答疑,焦點問題討論等,在心理知識的學習中明確認識、矯正觀念,以積極的態度去對待自己的心理衝突。另一部分爲活動訓煉課,這是在中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最爲有效的方法。活動內容包括:小品表演,角色模擬遊戲,互訪互問,以及其他活動形式,在活動中學生不僅可以學習介紹自己、瞭解別人,與人交社的社交技能,還可以掌握一些諸如:轉移情緒、宣泄痛苦、發泄憤怒的心理調節手段,防患於未然。

(二)、在常規的教育活動中滲入心理輔導的內容。實際上各科教學本身都包括有心理教育的內容,只要備課時加入心理教育的導向,就可以使授課內容深入一層,如,語文課就包含有許多情感教育的因素;勞動課、體育課又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加學生的挫折隨力、鍛鍊意志力。最佳的做法是在各門學科的教學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節目標,使教育模式由知識教育向素質教育、心理教育轉化。

(三)、在中學裏建立心理諮詢與調節室,除了一般的諮詢談心外,還可採用一些心理治療的簡易方法對症下藥。如,在大考之前,總會有一些學生產生考試焦慮,表現出緊、失眠等症狀。心理輔導員就可集中爲學生做一睦放鬆治療。幫助他們緩解緊張情緒,調整應考動機以取得好的成績。學校中的心理諮詢與調節不同於社會上一般的諮詢門診,做法亦要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具體實施:

1、引導學生合理民泄不良情緒。由於青少年發育尚未成熟,情緒不太穩定。遇到情感挫折時發泄常常不能自控。諮詢者應理解這一特點,爲他們創設合理發泄的渠道,防止不當的`發泄。較好的方法:一是讓他們盡情傾訴,二是引導情緒轉移,用積極情緒代潛消極情緒,三是音樂撫慰,用優美、輕柔的音樂調節情緒。

2、淡化被動受教,培養自助能力,青少年自主的能力尚在發育之中,對成伯依賴性較強,因此,輔導與諮詢時應特別注意助其形成自助能力。在諮詢過程中側重於引導,鼓勵,在幫助他分析問題的基礎上自己找到解決的對策。

3、注意行爲訓練,養成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中學生的自理性、自制性都還不夠成熟,許多心理障礙表現都與不良的行爲習慣有關。如失眠,除了心因性原因外,很重要的影響就是不良的作息習慣。因此,對其進行調節時特別要注意行爲的訓練,最好是助其設計出訓練方案,按行爲治療的原則與做法助其一步步達到改正不良行爲、養成良好習慣的目的。

4、注意自身形象,增加學生信任感。由於中學生還處在偶象崇拜階段,接受建議的過程也?quot;光環效應"的影響,因此,諮詢者在他們心目中的形象將直接影響諮詢的效果。有益的做法有二:一是增強個人修養,注意日常生活的表帥作用,避免在學生心中形成不良形象,二是真誠關注,設身處地的感受學生面臨的心理困惑,並以此爲基礎共同尋找解決的策略,切忌以旁觀者的身份濫施同情,使學生自尊心受損,導致諮詢失效。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現狀是不容忽視的,它爲我們亮起了警告信號,作爲心理工作者有責任挑起這付擔子不能僅僅把工作停留在瞭解問題,分析問題的水平上,而是要着手嘗試去解決這些問題,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實際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