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開題報告>

中學生環境教育的研究的開題報告

學問君 人氣:9.32K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與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中學生環境教育的研究的開題報告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1、人類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一方面掠奪式地開發自然資源,拼命地向自然索取,損害了地球的基本生態過程,出現了濫伐森林、草場退化、沙漠擴大、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物種滅絕等嚴重問題;另一方面,人類不斷向環境排放廢棄物,超越了自然淨化能力,出現了大氣污染、水源污染等一系列嚴重的、全球性的環境問題。事實向世人表明,在繁榮和發展的背後,是頻頻告急的生態環境!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無視生態環境,繼續破壞大自然,最終將造成地球的毀滅,這無疑也是人類的自我毀滅。正是在這樣的生態形勢下,爆發了世界環境保護運動,環境問題成爲社會關注的一個焦點,環境保護被作爲社會的重要目標提了出來。1992年在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即人類第二次環境會議進一步提出:環境問題需要全民參與。而全民參與的基礎在於教育。當前,在世界範圍內環境教育已經成爲環境保護和教育改革的重要課題。 開展“增強中學生環境教育的研究”具有深遠的意義。

2、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爲加快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與“可持續發展戰略”而作出的一個重大決策。素質教育本身就是一種培養可持續發展人才的教育思想,其根本宗旨在於提高全體國民的整體素質,促進國家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要解決中國的環境保護問題,必須提高人民的環境素質,最根本的是從教育抓起,特別是從幼兒、中學生的教育抓起,使國民從小就受到環境科學知識的教育,增強環境意識。環境意識不可能自發、自動地產生,主要靠教育和實際行動。環境保護,教育爲本。爲此,我國由國家環保局、中央宣傳部、國家教委聯合印發的《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指出:“環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包括環境意識在內)的基本手段之一。”中學生環境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環境意識的形成對人的環境素質養成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環境教育是價值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一項偉業。貫徹從小抓起的方針,透過學校教育,培養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環境意識,是提高全民族環境意識的基礎工程。在這個意義上,“增強中學生環境教育的研究”具有關鍵性的意義。

3、我校教育教學中十分注重人的全面素質發展,在各學科都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科學研究,有着一支過得硬的師資隊伍,有較高的科研水平。隨着社會的飛速發展,環境問題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實中的師生已充分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學校組織了“和諧校園”主題教育活動,爲保護環境作出了貢獻。因此,提出“ 增強中學生環境教育的研究”是現實可行的並具有現實意義。鑑於上述認識,我校在實施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環保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基礎上,提出本課題的研究

(二)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增強環境意識,即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轉變學生的思想觀念,樹立新型的人與自然觀,促進學生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環保行爲的形成。具體爲:(1)、認識生態環境的教育;(2)、利用生態和環境資源的'教育;(3)、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4)、保護生態平衡的教育;(5)、環境道德教育;(6)、環境美學教育

(3)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現狀與趨勢分析

    在18世紀工業革命之後,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均已充分認識到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環境教育的重要意義,先後在不同層次把環境教育納入到國民基礎教育中來,關注環境自然科學內容的傳授,或者將其滲透在中小學課程中的自然科學學科之中,強化青少年環境意識的培養。90年代以來,歐美國家環境教育理論界又倡導以整體論來研究發展環境教育,即從整體的角度來探索環境和環境問題,而不是孤立地看待其中的具體因素。在他們看來,環境本身是一個由各個領域的相關方面聚集而成的綜合整體,環境和發展問題也不是由自然的和生物的因素孤立地形成的,環境及其問題廣泛涉及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包括生態學、生物學、化學、地理學、經濟學、倫理學及文化、藝術等各個方面,因此,更注重環境教育必須使受教育者用聯繫的眼光分析思考相互作用的各因素,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形成綜合的環境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