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就業指導>

職業規劃只是心理幻覺

學問君 人氣:5.73K

 

職業規劃只是心理幻覺

當你以爲一次專業的職業規劃就像芝麻開花,能讓人從此在職場“節節高升”時,你或許忘記了度量自己的執行力。更要命的則是,當你終於完美地實現了這一規劃,卻發現人生並沒有變得更幸福。

 

這是份很長的報告,拿在手裏顯得頗有分量。Venisa 原本打算透過這次專業的測評,來規劃自己的職業人生。而現在,她得到的結果首先是:她是“ESFP”型性格。

這四個大寫字母意味着她的性格的主導功能是感覺,她重視細節,她較少使用思維和直覺。之後,報告順勢列出了她工作的優勢主要是有較好的適應能力和上進心,擅長人際關係,而劣勢則是不喜歡做計劃和優柔寡斷。“好吧!”Venisa 心想:“我終於算是知道自己是怎麼丟掉第一份工作的了。那麼我究竟能幹嘛?”

於是乎,測評報告在教育、娛樂、護理、商業、服務業等五大類型行業中推薦了48 種職業給她。她又開始犯暈了。不如往好了想:只要經濟環境好轉,Venisa 有48 個適合發展的職業可選。



 

規劃欺騙大腦


 

翻開任意一門語言的詞典,查閱“計劃”,你必定能在詞目下看到類似的造句:“從制訂計劃到實現計劃其路漫漫。”

金融危機,人人自危,職業規劃卻成爲時髦。但是就像很多人考試前會去拜孔子一樣,這種行爲的心理意義更勝於它的實際作用。

曾經有心理學家將一羣學生分爲兩組,對其中一組宣佈一個月後要進行外語考試,並且成績會計入期末考覈,對另外一組則一直不做安排,直到考試的前兩天才告訴他們。研究者讓那羣提前一個月就被考試消息弄得很焦慮的孩子們全都做了未來一月的學習計劃,並讓他們承諾一定要履行。結果兩組學生的成績並沒有顯著差異——也就是說,提前提醒要考試沒有起到提高成績的作用。很顯然,那些做了計劃的孩子們也許並沒有好好去執行規劃。做出一個完美的學習計劃,這本身就緩解了他們的焦慮情緒,於是他們很自然地將考試的事情付諸腦後了。

規劃如何產生效果?最主要的還是在執行環節。但事實證明,履行紙上寫下的東西其實要付出很大的意志努力。因爲,大腦是個奇怪的管理者,可以嚴肅地分配任務又很容易被矇混過關。因爲規劃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滿足”對未來不確定性的焦慮感,伴隨着焦慮感的減輕,執行力也會減弱。想想至今爲止我們做了多少諸如“每天一定要背100 個單詞”,“每週跑三次步”等規劃,但最終都難以真正落實。文學網站上的那麼許多隻有開頭而沒有結尾的小說,不就是一些巨大的有規劃而沒實現的大坑嗎?事實上,我們透過制訂計劃“騙”過了不安的大腦,但一切又僅止於計劃而已。



 

幸福淪爲謬望


 

即使依靠着頑強而堅定的意志,我們真正實現了職業規劃。我們會發現實現時那種興奮感的冷卻速度其實比想象中要快得多。這就跟幻想擁有一部寶馬,一套豪華住宅甚至一個新的伴侶,可能總是會比好運真正臨頭時更令我們感到幸福萬分。

哈佛大學心理學者吉爾伯特和威爾森認爲,當人們真正遇到假想過的幸福時,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幸福,或者這種幸福體驗在幾個月後就回到了從前的水平。他們把人的這種“誤以爲得到某樣東西就可以讓自己滿足”的慾望稱爲“謬望”(miswanting)。

那些上了《福布斯》榜的美國富豪中,有37%的人自我幸福感還不及美國老百姓的平均水平,剩下的大部分人也只比普通人幸福一點點。這也是謬望的結果。

從這方面講,曾經讓人激情澎湃的職業規劃在實現後也許很快就會令人失望——沒有體現自我價值、沒有成就感和自我實現感,覺得忙忙碌碌只是一場空而已。精神分析理論認爲,人們還是嬰兒的時候,都是十足的自戀狂,就像在子宮裏統治一切的感覺。此時嬰兒的能量都是投向內部的,他們只關注自己本身。之後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遇到挫折和失敗,才認識到世界並不是按照自己的想象發展出來的,並開始逐漸學會了對周圍的人和事物發生興趣。象洛伊德認爲自戀傾向普遍存在,但只有當能量過強時纔會形成自戀型人格障礙。

精神分析師巴史克提出了一個模型,他認爲自戀是對於自我勝任感的體驗,大腦神經迴路形成的期待在經過一系列反應執行後得到外界反饋,如果與期待匹配則獲得滿足,不匹配就要不斷重新執行並伴隨着修正期待和執行方式。在這些反覆修正中個體會遭受自戀失敗的折磨——無法體會到自我勝任感,反而更多的感到焦躁和憤怒。

因此,一旦事情沒有完全按照我們預想的劇情發展,哪怕只有絲毫偏差,也會挑戰我們的自戀。除非我們個個是上帝,將未來安排到每個細節都不出錯,否則我們必將會體驗到不匹配的失落感。這也就是爲什麼就算我們完成了計劃,仍然不能完全感到自我實現的原因。



 

念矩


 

無論是嬰兒時期預計伸手去抓一個奶瓶,還是成人後想要決定一生的軌跡,人類的行爲發生過程的複雜程度遠遠超過行爲本身。一個執行動作的完成,要包括計劃、概念形成、抽象思維、決策、認知靈活性、利用反饋、按時間先後對事件排序、對動作的監控,還涉及語言、記憶、心理理論等心理功能的發展。簡單的事情因爲日常練習和操作已經形成了自動化反應。但是,對於相對更加複雜和抽象的事情,往往缺少一個現成的模式去套用,這時就會產生焦慮感。這是因爲,大腦產生的'預期遲遲沒有得到回饋,或者實現預期的過程太過複雜,使個體處於不適狀態。因此,人們傾向於去規劃未來,以“安慰”大腦,並進而實現對自己的控制感。

然而,與此矛盾的是人們確實很難決定自己未來要做什麼。即使嚐遍各種美食,我們也不一定能夠決定下一頓要吃什麼,更何況連食物長什麼樣都沒見過。一個選擇三明治的實驗很有啓發性:研究者將大學生被試者分成兩組,他們會得到免費的三明治,其中一組預先選擇這一週他們所需要的三明治,而另一組每天選擇他們所需要的三明治。結果是那些每天選擇三明治的被試者在每天午飯時都選擇同樣的三明治,並且這些被試者對他們的選擇做出了合理的高興程度。與此不同的是,那些預先設想下一週午餐的被試者的選擇是多樣的。他們週一選擇火雞三明治,週二選擇金槍魚三明治,週三選擇雞蛋三明治等。但是隨着下一週的到來,他們大多不喜歡他們以爲自己應該有的變化。事實上,他們與每天做選擇的被試者相比,顯得更不高興,並表現出了顯著差異。

未來如此難以確定,除了理智層面和社會適應的因素,還摻雜了個性和愛好等情感因素,因此充滿了無數種可能和觀點。這些可能和觀點中又摻雜了無數充滿誘惑的背道而馳。最終,這些難以言說的複雜念頭組成一個混亂的矩陣,讓人對規劃未來心生畏懼。年輕莽撞的18 歲是如此,步入中年以後依然高唱“過盡千帆皆不是”,即使在經歷過見識過大半人生後,已經沉澱的累積則更是反而成爲規劃的羈絆。有所謂“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秧”的說法,那是在勸說世人無需規劃人生,一切隨緣就好。

 

Tips

行力趣味自


 

透過這樣一次旅行,你或許就能看到,當需要把計劃變爲行動力時,你的執行力究竟有多強。

完成下列題目,每得1 分,用鉛筆塗滿1 格。(共24 格子,總分26 分)越接近半月狀態,你將感到越幸福。

▲你喜歡怎樣的旅程?

A 跟旅遊團+1

B 有計劃的自助遊+3

C 隨遇而安,玩到哪算哪+2

▲開始準備出發了,你喜歡怎麼收拾行李?

A 提前很多天就開始採購和整理+3

B 臨去之前趕緊收拾點必備的東西+2

C 只帶錢和卡,缺什麼現買好了+1

▲到達景區以後,你發現有個景點很奇特,沒有任何介紹,不知道里面是什麼,而你沒有計劃去這個景點玩,你會:

A 管他呢,進去看看再說+0

B 門口張望半天,心裏很猶豫+1

C 純粹路過+3

▲你想起家人讓你帶紀念品回去,於是來到一個賣旅遊紀念品的地方,賣東西的是一個穿着職業裝非常嚴肅的服務員,她對你說,要想買紀念品必須走完整個景區,拿到分佈在各處的小標誌,集齊以後才能買東西。這時你的反應是:

A 這麼麻煩,不買了+0

B 覺得好玩,但是走了一會兒就把這件事忘了+1

C 按要求走完全部路程+2

▲旅途讓人倍感疲憊,但是還有幾個地方沒去,你會:

A 找地方休息一下,再重新做打算+2

B 咬着牙也要去+3

C 打道回府,反正以後還有機會+1

▲這時你在路上遇到了一個朋友,他(她)也是來旅遊的,並告訴你他(她)要去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同時邀請你和他(她)一起去,但是不巧的是,你們的方向是相反的,這時你會:

A 跟朋友一起走,看看是什麼有意思的地方+0

B 婉轉的拒絕,繼續獨自上路+2

C 說服朋友跟你一起走+3

▲你正玩得很開心,這時卻接到公司的電話,老闆催你回去上班,你的反應是:

A 工作重要,還是先回去吧+3

B 好不容易出來一趟,找個理由再拖兩天+1

C 乾脆不理會+0

▲終於要踏上返程了,可是乘坐大巴的所有人都到齊了,只缺你一個,發生了什麼事情?

A 你在收拾行李或者臨時想起來要買個東西等等就耽擱了+0

B 你記錯了時間或者地點+1

C 這種事不可能發生在你身上+3

▲ 結束了旅程,回到家中,你會:

A 整理行李,清洗衣物,收拾幾天沒人住的家+3

B 先把照片和旅遊心得上傳到網上+1

C 什麼也不做,先睡兩天+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