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就業指導>

瞭解社會 規劃未來-感受蘭州大學就業教育

學問君 人氣:5.37K

  缺乏工作經驗、溝通能力不足等問題是影響大學生求職的重要因素。如何化解和克服這些不利因素,讓大學生順利融入社會?從就業理念轉變到就業能力提高,蘭州大學的創新之舉受到大學生們的歡迎。

瞭解社會 規劃未來-感受蘭州大學就業教育

    “如同每個人的簡歷從大一開始就寫起一樣,大學生的就業工作,從入學時就要開始抓。”蘭州大學學工部部長石兆俊說。

    職業規劃教育使學生更自信、更開放

    記者從蘭州大學瞭解到,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2009屆的畢業生簽約率相比去年還略有上升。

    蘭大就業指導中心負責人分析說,金融危機下,這屆畢業生受到國家的空前關注,畢業生受益於種種扶持政策;另一方面,這場危機對於學生就業前景、就業期待、就業導向等產生實質性影響,使學生更加貼近現實需求。“學校的就業、職業、生涯發展教育效果也逐步顯現。”他說。

    石兆俊介紹說,經過調研後發現,新生進了大學後,對自己的未來規劃都比較迷茫。“我們不僅對學生開展就業方面的教育,還要結合他的專業規劃提供職業諮詢和職業教育。現在,一個人的黃金年華是交給職業生涯的,生涯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對今天的大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開展生涯教育。”

    據瞭解,2007年春季學期開始,蘭州大學面向全校本科學生開展《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課程,並納入學校教學體系,目前已發展爲包括學生的自我認知、個人的職業規劃、如何面試、簡歷撰寫等內容的綜合必修課程。

    透過和畢業班的同學座談後,學校調整了相關課程的設定,並針對當前形勢的變化,學校有針對性地開設了創業教育、媒體新人、祕書學、人力資源管理、禮儀素養與形象塑造、有效溝通與良好人際關係的`建立、公文寫作等11個培訓項目,今後還將開設公共知識類培訓、法律知識類培訓、辦公軟件培訓等項目。

    培訓的開展得到同學的歡迎,目前超過5000名學生參加了培訓。

    職業規劃教育受到多方歡迎。在蘭大舉行的多場雙選會上,許多用人單位向蘭大就業指導中心反饋說,本科生狀態比研究生好,他們更加自信、開放。

    “一個學生明白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這種自信來源於對職業規劃理性的判斷和選擇。”石兆俊介紹說,下一步將針對研究生進一步拓展深化課程,讓更多的同學受益。

    “方太模式”:鼓勵學生更多融入社會

    7月,蘭州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2005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賈尚斌將如願進入寧波方太廚具有限公司工作。賈尚斌說,如果沒有“方太模式”,自己可能也抓不住這次機會。

    “方太模式”是蘭州大學於2007年11月向全校推出的直接以就業爲目標的就業實習項目,以最先和方太開展合作而命名。項目要求一個對某家企業感興趣的學生,拿出一套實習方案,申報成功後,在全校要召集不同學院、不同專業(同一專業最多1人),不同年級(同一年級不能超過團隊人員的50%)(女生不能少於一半)的9名有共同興趣的同學,大家組成一支團隊,去說服企業、學校,最終達到去實習的目標。

    按照項目規則,結合企業成本考慮,最終學生自己從團隊中選出5名最想去、最適合去的人去實習,時間爲一週。期間,企業要負責該團隊1/3的食宿費用,並用公司新員工的標準來接待和要求學生。

    一項聽起來似乎不可思議的項目得到學生的熱捧。目前,該項目已經有10個團隊,分別赴方太、蘇寧、德邦物流、蒙牛、伊利等企業,參加人近300人。

    “在學校裏,這些學生透過網絡、黑板報、宣傳單、露天擺桌子宣傳自己等多種方式來召集自己的隊員,有時會感慨原來招到一個合適的人這麼難。”石兆俊說,換位思考,這過程有助於學生了解企業如何招人。要求不同專業等限制,既可以使學生們收穫朋友,還可以使他們學會合作,達到實習目標。許多學生都勇敢地走出去,到企業推銷自己。目前這項模式運作時間不長,也存在一些困難,但這提供給很多學生以此瞭解職業、瞭解社會的機會,從而更好地規劃自己的未來。

    教會學生如何探索自己、探索世界

    在招聘會上,一些用人單位喜歡問“你認爲我們公司的哪些崗位最適合你?”“大學裏哪門功課最重要?”畢業生該怎麼回答?

    “用人單位反饋說,最害怕學生說我適合公司的每個崗位,什麼都可以做。每門功課都是最重要的。他們認爲沒有一個人適合所有崗位,你能瞭解自己多少就能做多少崗位。懂得有選擇的學生纔會真正規劃自己,選擇未來。”石兆俊說。

    智聯招聘“2009大學生就業狀況調查”顯示,面對當前形勢,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將先實現就業作爲畢業的頭等大事。調查同時顯示,2009年畢業生有56.7%的人沒有職業規劃。選擇先就業後擇業的學生佔72.8%,選擇先擇業後就業的學生只有27.2%。

    “就業對於學生當然很重要,但我們一直鼓勵學生,如果你有任何可以選擇的,就要選擇你愛乾的,你想幹的。”蘭州大學副校長甘暉說,我國要實現一個由“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的轉變,“就是要讓人才去幹他最想幹的事情,纔會最大地激發創造力,更好地實現價值,推動社會進步。”

    蘭大就業指導中心建議,大學生在低年級時比較難制定出系統的職業規劃,但在進入大學以後,應該逐漸形成一個大致的目標。如果選擇就業,就應該開始有計劃地考慮自己未來想從事哪個行業或者哪個職業的工作,逐漸摸索自己感興趣做的事情和能做好的事情,及時調整,並在一定程度上參與實習工作。

    “從大學一年級開始,學校就需要引導每個學生結合個體情況,對各種資訊進行收集、分析,制定出適合自己發展的職業規劃和生涯規劃。”石兆俊說,大學不是學生的終極目標,只是人生另一個階段的開始。大學要逐步教會學生如何探索自己,探索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