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就業指導>

隨意毀約無誠信讓用人單位叫苦不迭

學問君 人氣:9.26K

12月9日電(記者張曉晶)在就業壓力下,大學生找工作時先保底、後擇優的做法比較普遍。山東人才網對200家用人單位的人事主管調查發現,很多用人單位面臨畢業生毀約和不誠信的苦惱。職業指導師認爲,在就業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大中專畢業生應該慎重簽約,避免給個人和用人單位造成損失。

隨意毀約無誠信讓用人單位叫苦不迭

 

 

 調查表明,用人單位最擔心的問題是畢業生毀約。現在不少大學生爲了保底,先簽一個單位,等找到更滿意的單位時就改旗易幟。從調查結果看,有38.6%的單位曾遇到過學生毀約。用人單位普遍反映,從網上發佈招聘資訊、校園招聘、接收簡歷,再到筆試、面試,用人單位爲了招募到合適的員工要花費大量人力、財力。大學生毀約造成的直接後果是用人單位必須重新開始新一輪招聘,招聘成本大大增加,使用人單位陷入被動的境地。一般大學生提出毀約的時候,招聘活動都已結束,原來候選名單上的學生,多半已經和其他單位簽約,如果再從這些人中挑選人員來填補空缺,就可能造成新的毀約,形成就業市場上的惡性循環。

    參與調查的人事主管還認爲,畢業生的誠信問題也有待提高,發現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假學歷證書、簡歷失實、誇大能力、不遵守面試時間、生編硬造所獲獎項和工作經歷等。調查發現,畢業生本人情況與簡歷完全符合或基本符合的.佔79%,21%的學生簡歷與本人實際情況不符或相差較大。

    專家認爲,大學生毀約、不誠信等行爲,造成社會用人單位對大中專畢業生的不信任感,增加了用人單位選人的難度,對於誠信就業的畢業生而言也很不公平。他提醒說,大中專畢業生簽約時一定要三思而後行。如果只想透過找一份工作落戶或者轉移人事關係,在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時,合同期限不宜太長。在簽訂合同時,還要充分注意有關毀約後造成的保密、培訓費用、服務期限等違約責任的規定,避免產生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