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就業指導>

[評測動態]人職匹配理論

學問君 人氣:1.61W
[評測動態]人職匹配理論
人—職匹配理論即關於人的個性特徵與職業性質一致的理論。其基本思想是,個體差異是普遍存在的,每一個個體都有自己的個性特徵,而侮一種職業由於其工作性質、環境、條件、方式的不同,對工作者的能力、知識、技能、性格、氣質、心理素質等有不同的要求。進行職業決策(如選拔、安置、職業指導)時,就要根據一個人的個性特徵來選擇與之相對應的職業種類,即進行人一職匹配。如果匹配得好,則個人的特徵與職業環境協調一致,工作效率和職業成功的可能性就大爲提高。反之則工作效率和職業成功的可能性就很低。因此,對於組織和個體來說,進行恰當的人職匹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進行人一職匹配的前提之一是必須對人的'個體的特性有充分的瞭解和掌握,而人才測評是瞭解個體特徵的最有效方法。所以人一職匹配理論是現代人才測評的理論基礎。其中最有影響的是“特性一因素論”和“人格類型論”。

  1、特性一因素論

  特性一因素論(Trait-Factor Theory)的淵源可追溯到18世紀的心理學的研究,直接建立在帕森斯(ons)關於職業指導三要素思想之上,由美國職業心理學家威廉斯(E. G. Wil lianson)發展而形成。

  特性一因素論認爲個別差異現象普遍地存在於個人心理與行爲中,每個人都具有自己獨特的能力模式和人格特質,而某種能力模式及人格模式又與某些特定職業存在着相關。每種人格模式的個人都有其相適應的職業,人人都有選擇職業的機會,人的特性又是可以客觀測量的。帕森斯提出職業指導由三步(要素)組成。

  第一步是評價求職者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特性)。透過心理測量及其它測評手段,獲得有關求職者的身體狀況、能力傾向、興趣愛好、氣質與性格等方面的個人資料,並透過會談、調查等方法獲得有關求職者的家庭背景、學業成績、工作經歷等情況,並對這些資料進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