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參加市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討會後的教學反思

學問君 人氣:3.25W

作爲一個相對來說,從教多年已經不再年輕、但經驗也還不是非常豐富的“老”教師來說,如何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完善自己,在這次會議上讓我感受更加深刻,目標也更加明確。受平邑鞏洪峯老師寫的學習體會影響,我爲自己的反思起了這樣一個名字。

參加市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討會後的教學反思

其實非常榮幸,這次會議本來縣教研室領導已經在縣教研室主任和業務校長羣中發過消息——此次研討會只跟農村小學教師有關,與駐城小學無關,我也以爲自己沒有機會再參加這次會議,只想過在名師展示時,跟學校的幾位骨幹教師一起去聽劉萬元老師的課就足夠了。——沒想到於科長在通知中明確指出:“骨幹班的班長要參加這次會議”,嘿嘿,就這樣榮幸地參與了全程學習。真得感謝於科長,骨幹班班長這個“榮譽稱號”估計應該是咱們z的特色了……

從4號下午到6號上午,整整兩天的活動,內容滿滿的,收穫多多的,下面就簡單梳理一下這兩天來的感受和想法:

 一、我還要繼續修煉自己的語言,讓孩子們更喜歡我的課堂,跟着我奔跑。

教師素質決定着課堂的成敗。在課堂教學中,我們的服務對象是孩子。那麼多的孩子,一定都是各有特點,如何把這些孩子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課堂上來,讓他們有興趣去研究教師給預設好的問題呢?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教師的素質。

我感覺首先取決於教師的語言。同樣的問題、同樣的設計,爲什麼不同的人上了會有不同的感覺;同樣一句話,不同的人來說,也會給人不同的感受。

會議上8節年輕人的課,給我的感觸更多。每一位站在講臺上的人都想完美地演繹自己的精彩,可是每個人給與會人員都留下了不同的印象。年輕,大多激情很足,有熱情,雖然有的老師給人的感覺還略顯青澀,可是有的已經讓大家感覺到確實是可打造之材。——這來源於對他們的語言感受。

其次就是體態語。人的體態語言是和口頭語言同樣重要的交流工具,教師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無不影響着學生的心靈和情感。對課堂的氛圍營造和學生的積極性調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幾節課下來,老師們都很努力,語氣中都飽含着對教材教法的理解,還想流露出對學生的熱愛,臉上還帶着屬於他們自己的不同程度的微笑——我們課堂中的所有表情動作和語言,都是一個和諧的共同體,能夠感染學生、帶動學生、激活學生,那就是最佳的表現。由此,我也在反思自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些都需要經過實踐的洗滌和時間的歷練,並且不斷總結,才能夠形成屬於自己的風格特點。

這些課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河東王偉老師。她一出口,感覺就像大熱天咬了一口雪糕——爽口清涼,乾脆利落的風格,讓我心生讚歎。——特別是臉上的表情,或嚴肅或思考或微笑或讚賞,都做得恰到好處,這樣小美女老師,孩子們一定喜歡。然後是鞏洪峯老師,爲了讓孩子們不緊張,讓他們把聽課老師當“蘿蔔白菜”,儘管這樣的說法是否科學還值得商榷,但這個從“初中”到“小學”的鞏老師,課堂的沉穩、親和,依然非常富有感染力,讓我們看到了精彩的表現。

二、我要給自己制定一個目標,不斷努力向着它前進。

有無目標是影響個人成長的關鍵。看着劉萬元老師課堂上的風采,每一句話、每一個手勢都是那麼生動自如,整節課行雲流水般地執行,面對孩子們的奇思妙想,劉老師那恰如其分地解讀,都讓我們看到了名師的風範、大師的精彩。特別是在聽他介紹自己成長過程時,讓我特別的感動。劉老師自己的驕人成績,已經讓我們這些一線教師可望不可及了,但他那虛懷若谷的謙遜態度更讓我肅然起敬。他取得了那麼一串的成績,完成了一個小老師走向教學名家的完美旅程,那不是每一個人想走就能完成的路——劉老師首先從團隊的培養到機會的歷練,最後再到個人的努力,給了我們一個全方位的解讀。

說真的,聽了劉老師的一番話,我心裏澎湃了一陣。

——反思:一是團隊培養。很久以前,於科長就曾經就集體備課和課堂教學研討,給了我們這樣的建議:可以每個學期研究一個領域,專門研究一個專題,下一個學期就換另一個專題,這樣積累下來,幾年就可以每個領域都研究透,這樣的課堂教學才能真正實現好的效果,體現研究的價值。——聽劉萬元老師的'介紹,更加印證了這一點,劉老師介紹的讓骨幹團隊全程參與,最後成長的是一批教師對我來說也非常有啓發。我們學校是有幾位骨幹教師,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好多老師還是不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在磨課時,有時候人員也不固定,不是全程參與,就無法體會磨課的全過程,也就無從談起在磨課過程中能有多大的成長。在以後的活動中,這應該是我們需要克服和改變的地方。

二就是個人成長。劉老師的“不要總是抱怨自己有多忙,沒時間思考”,是不是因爲“不思考,我們才太忙”——真是有道理,有時候,可能是自己缺少規劃,才把自己弄得忙碌不堪,疲憊不已,還虛度了好多可以用來學習和思考的時間……

三、我要向身邊的榜樣學習,提升自己的素質,提高自身的能力

只要願意學習,身邊處處是榜樣。z市小數骨幹教師班,有三位班長 ,其他兩位就是呂健老師和鄭玲玲老師,她們各有千秋,一直都是我學習的榜樣。

z老師

以前是我的同事,最初就是我的業務領導,那時她做數學主任,我是數學老師。從那時起,就知道她飽讀詩書、才華橫溢,多年下來,最佩服她的堅持。看着那一串串的書單和一頁頁的文字,除了驚歎就是慚愧了。儘管一直想向她學習,可總還是做的不夠好——從今年五月份,參加省培後,也在陸續買書學習。到現在已經陸續買了也有二十本書了,但由於平常總是瑣碎的忙碌,致使現在還沒有讀完——這次呂健老師的講座,還真是全新的內容,以前聽過的比這個要簡單。特別是這一天的時間統計,激起了要研究自己時間的興趣,去尋找那邊邊角角的時間“下腳料”,把它用來讀書、反思,爲自己的學習提供一點最大可能——儘管想的挺好,不知道能夠堅持怎麼樣,貴在行動,從現在開始吧。

z老師

原來對z只是知道名,瞭解並不多。後來是透過課,只是感覺玲玲很有激情、課堂感染力很強,喜歡她那激情洋溢的模樣。再後來透過交流和交往,這個生活中柔情似水、課堂中激情滿懷的人,對教學的鑽研、對工作的執着都深深打動了我。

從上次骨幹教師培訓,玲玲就講了關於數學思想方法的講座,這次又進行了完善和修改。根據王永春老師的資料,她竟然能夠分析的這麼頭頭是道,還對照一至六年級的教材一點點地找出來各種思想方法的蹤跡,得付出多少的時間和精力,太讓我驚歎了……更讓我感動的是,玲玲在學校分管教學,不僅是對數學的磨課竭盡全力,對科學和品生的參賽選手她也全程進行指導,並且還進行課標學習、策略瞭解,這一點是讓我更加震撼了,這些都得付出多少的努力和辛苦,恐怕只有玲玲知道了。我對自己說,從現在開始,向玲玲全方位學習……

還有好多的感動,特別是在這樣的會議中,我們可以再次有幸聆聽於科長和各縣區教研員的點評總結,他們這些資深教研員的教誨會讓我們受益終生。是他們引領了z市小學數學發展的方向,打造了小數團隊的輝煌,每次見到他們,我都感覺是頂禮膜拜,還需要在他們的引領下好好學習……

兩天的時間,真談得上思緒萬千,透過梳理,我也更加明確了方向,知道了自己以後該再做哪些努力,繼續前行,行走在研究的旅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