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課《做鳥巢》的教學反思

學問君 人氣:3W

本節課是在一年級上冊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目的在於:讓學生透過觀察與操作感知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體會平面圖形相互間的變化與聯繫,並在這當中感受圖形的美。在本課中,首先 以優美情境爲切入點,拉進與學生的距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針對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在課的匯入時,我選擇了學生很感興趣的動畫,緊緊抓住學生的心,學生躍躍欲試,以積極主動的心理狀態投入到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的特徵中,要想了解怎樣製作鳥巢,就必須瞭解每個面。問題很自然的從這幅情境圖中抽象出來。在師生的簡單對話中,學生自己提出了問題,帶着解決問題的渴望投入到這節課的學習中來。這幅情境圖起到了兩個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透過學生觀察這幅情境圖能讓他們受到要愛護鳥類、保護環境的思想教育,又引發了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些數學思考。這樣的情境創設爲學生積極探索圖形的知識作了一個很好的引導。其次,以動手操作實踐環節爲主,引導學生自主的合作與探究

小學數學課《做鳥巢》的教學反思

課堂不是教師將知識傳遞給學生的簡單過程,而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的去發現規律、總結知識的過程。在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時,大膽的放手給學生,讓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在操作的過程中體驗、感悟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在探究的過程中,合作學習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學生的思維不斷的碰撞、交流,互相影響,共同進步。動手操作之前,老師先讓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去觀察一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些特徵,然後引導學生思考透過什麼樣的辦法去驗證,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這樣在探究的過程中目標會更明確,提高課堂的有效教學。透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新知。練習環節設計的.給圖形分組、填一填圖形邊長、在釘板上圍圖形以及在方格紙上畫圖行這一系列活動,給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思維方式和解決策略的機會,摒棄了教材中僅限於對摺的教學設計。學生個性得到張揚、思維得到開拓的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還有一些地方要注意和改進:

1.應該深入研究教材,瞭解學生的認知經驗,明確指導的重點,這是孩子第一次研究圖形的特徵,應該明確圖形特徵的研究技巧,就是從邊和角兩個角度來研究,讓孩子掌握整體的方法。

2.在學生彙報時,要求學生語言表達完整,如:“我是這樣測量的……”“我們小組的結論是……”,在強調語言完整性的同時,也要規範學生的語言,讓學生用數學語言來描述自己的思想。

3.圖形的拼組在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在課前老師應收集大量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拼組圖形展示課堂,將數學還原於生活,將學生的視野拓寬到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空間中,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真正體會到學習數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