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中班音樂《拉拉勾》教學反思

學問君 人氣:1.28W

教學反思怎麼寫?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推薦2篇關於中班音樂《拉拉勾》教學反思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中班音樂《拉拉勾》教學反思

  中班音樂《拉拉勾》教學反思一

音樂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如今倡導“讓幼兒主動學習,讓孩子成爲學習的主人”已成爲教育工作者的共識。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學的歌唱活動中發揮孩子的主體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和富有兒童情趣,是人們常常遇到的一個問題。本活動意在打破傳統單一教學模式,透過師幼互動,運用形象生動的音樂圖譜及節奏圖、以鼓勵、賞識的方法來調動幼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幼兒愉快地投入到整個活動中。音樂教育不是用說理的方法,而是透過幼兒對音樂的審美感受,陶冶情操,豐富幼兒感情,啓迪幼兒智慧,培養良好的個性。在教學活動中我主要採取了整體教唱法、情緒感染法和節奏朗誦法。

第一種方法整體教唱法,整體教唱是把歌曲作爲一個完整的形象呈現在幼兒面前,幼兒也把它作爲一個完整的形象來接受的,這樣幼兒容易進入歌曲特定意境,引起幼兒一定的情感體驗帶着感情演唱。整體教唱法比較適合音樂藝術的特點。

第二種方法是節奏朗誦法,主要在學習理解歌詞的環節運用。這是幫助幼兒掌握歌曲節奏和記憶歌詞的既簡單又有效的方法。

第三種是情緒感染法。

新大綱要告訴我們藝術是情感啓迪、情感交流、情感表達的良好手段,是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幼兒在音樂活動時很容易受到情緒的感染。運用情緒感染法在引導幼兒欣賞歌曲的過程中起到了示範榜樣的作用。以上幾種教學方法在活動中交替使用、相互補充,使教學活動動靜交替。注意發揮了音樂作品的情感教育功能,重視了幼兒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傾向。另外,由於這首歌曲表現的是兩個小朋友從一開始的“你也生氣了,我也生氣了……”到後來的.“拉拉勾……”這一故事情節,本身就具有遊戲情節性,如果教師在教學活動設計時能始終都讓幼兒沉靜在表演遊戲的快樂之中,效果會更好。

  中班音樂《拉拉勾》教學反思二

《拉拉勾》是一首形式比較特別的歌曲,全曲分爲前後兩個部分,中間用間奏隔開。這首歌對於幼兒的學習存在一定難度,不僅曲子長,其中加入了休止符、倚音等修飾音,在演唱上較難以表現,且根據教學要求,還要求幼兒結合動作表演以及間奏的樂器演奏。因此,我將歌曲分爲兩課時教學,分別突破重難點。

第一課時幼兒相對顯得興趣不大,我的主要教學流程還是欣賞——理解——學唱,幼兒剛開始學得比較乏味,但後來我加入了間奏的拍手以及旋律的簡單動作,稍微給學習增加了一絲趣味。第二課時比第一課時成功,且幼兒參與積極性強。在熟悉了歌曲的基礎上,我組織幼兒將旋律演唱和間奏演奏相結合表演,從拍手到樂器、從集體到小組,變換的表演方式讓幼兒體驗了各種形式的樂趣,也感受到了音樂到來的快樂。

課後,我將這次教學做了認真的反思,具體歸納如下:

一、由於歌曲過長、歌詞過多,且我的教學組織缺乏趣味性和遊戲性,使得學唱歌曲的

活動過程略顯枯燥。普通單一的一教一學的教學方式,讓幼兒在學習時很被動、吃力,缺乏主動性,因此對於歌詞的記憶狀況並不是很理想,未能達成第一課時的重點目標。

二、在這首歌曲中出現了倚音、切分音、休止符三種修飾音的唱法,對於中班幼兒還有一定難度,尤其是倚音的演唱。由於倚音的特殊性和新穎性,幼兒在演唱時常常出現主音和倚音喧賓奪主的情況,顛倒修飾效果。在這個難點的突破上,我只有不斷地試唱和練唱,還沒有思考到更好、更生動的教學方法。

三、雖然幼兒整體表演的效果較好,也其樂無窮,但從動作的創編和表演上,我也發現了我班幼兒原有經驗較少,且想象力和表演慾望不夠豐富強烈,這也給了我一定啓示,需要加強幼兒韻律的訓練,培養其對音樂的興趣,拓展幼兒藝術的思維。

音樂活動不僅能提高幼兒樂感,也有利於其形成積極的個性及社會性,因此在音樂活動的教學上,還需要多一點的思考和嘗試。

  中班音樂《拉拉勾》教學反思三

我們中一班的孩子都非常喜歡音樂活動,尤其是表演、配合簡單的律動和舞蹈動作,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就更高了。

歌曲《拉拉勾》是一首融入生活中經常會發生的例子的歌曲,它表現同伴之間生氣,和好的不同感覺,感受有朋友的快樂。這個活動主要目標有:1、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緒的變化,學習用兩種不同的唱法來演唱歌曲前後兩部分。2、初步探索在歌表演中運用眼神、動作、表情與他人交往。3、初步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活動流程設計以欣賞——理解——學唱——表演等教學環節。在歌曲《拉拉勾》教學活動中,透過欣賞歌曲以及故事講述,啓發小朋友大膽猜測、回答:“兩個小朋友生氣了,你們猜猜,他們倆爲什麼會生氣了?”張美紅小朋友說:“我覺得是他們倆吵架了”;羅宗琴小朋友說:“我覺得是他們倆在搶玩具等等。”孩子們興奮地邊說邊做着各種不一樣的表情,看着孩子們七嘴八舌地搶着動腦筋,看到孩子們學習那麼主動那麼有熱情。我和小朋友一起討論、分析。如:生氣的時候,你們的心情怎樣?你會是什麼表情?就在這時,張晨鑫小朋友說:“老師我來表演。”張晨鑫小朋友來表演得非常好。

尤其是學習歌曲的環節,在熟悉了歌曲的基礎上,我組織小朋友們將旋律演唱和間奏演奏相結合表演,從拍手到樂器、從集體到小組,變換的表演方式讓幼兒體驗了各種形式的樂趣,也感受到了音樂到來的快樂。這一環節,孩子們都沉浸在這種愉快的音樂氛圍以及情景表演中。看着孩子們的表現,我想:“小朋友們這麼感興趣,我是不是可以啓發孩子們用更多的表情來創編呢?”並把孩子們的這些創編動作排成歌表演,使整個教學過程達到了一個高潮。

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音樂活動不僅能提高幼兒樂感,也有利於其形成積極的個性及社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