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小學六年級語文《凡卡》教學反思2篇

學問君 人氣:5.26K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透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六年級語文《凡卡》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六年級語文《凡卡》教學反思2篇

小學六年級語文《凡卡》教學反思1

在教學《凡卡》一文的結尾時,一學生提出:“凡卡沒把地址寫清楚,爺爺是不能收到他的信的,可文章的結尾爲什麼這樣寫呢?”文章似喜實悲的結尾確實是學生理解上的難點。於是,我抓住契機,激發疑點,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探討。我說:“是呀,凡卡懷着強烈的願望把那封寶貴的信塞入郵筒,可萬萬沒想到爺爺是永遠不可能收到他的信的。那凡卡的命運又將怎樣呢?”回答中帶有明顯的`同情、悲痛的情感。這時,我又把提問回到剛纔那位學生的疑點上,我說:“既然凡卡無法擺脫這悲慘的命運,那文章這樣結尾的用意是什麼呢?”

這時,學生思維異常活躍,有的說:“文章以夢結尾,暗示凡卡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只是個不能實現的夢。”有的說:“這個結尾看似美好,其實隱藏着不幸,更激起我們對凡卡的同情。”學生對凡卡的“命運”展開的求異思維,激起了他們情感的漣漪──對凡卡的同情。

小學六年級語文《凡卡》教學反思2

教學《凡卡》一文,如果通篇串講,不但使文章特色蕩然無存,學生感到索然無味,其效果也會事倍功半。因爲文章篇幅較長,內容縱橫交錯,它交織着寫信、回憶、側面烘托三條線索,多層次、多角度地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此錯綜複雜的事件關係,便構成了本文的教學難點。爲了實現長文短教、化難爲易,我是這樣教學的:

首先,從整體入手,直奔中心,扣住學生的情感世界。待學生完成自習預習,瞭解課文大意後,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初讀課文,你對本文有什麼總的感受?”目的是讓學生悟出文中的情感,使整個身心沉浸在這一氛圍中,以縮小教學因時間、空間的差距所造成的困難。同時明確文章之所以感人,是因爲作者採用了多層次、多角度的表現手法,來突出同一個中心:沙俄時代窮孩子的悲慘命運。這樣抓住關鍵,直奔要害,能給學生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

其次,有意識地把文章按線索破爲三大塊,爲突破重點做好準備,我先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找出凡卡給爺爺寫信的內容,旨在讓學生抓住文章的主線。再採用以點帶面、發散思維的方法進行引導:“凡卡給爺爺寫信的內容,哪一點最讓你感動?”這是抓住學生情感世界的一次延伸,所以他們不難得出共識:向爺爺述說悲慘學徒生活那一段。接着精讀細讀:“凡卡經受了哪些痛苦?”“凡卡的敘述使你的眼前展現了一幕幕怎樣的畫面?”目的之一在於讀懂內容;目的之二在於感染情緒,使學生的心始終與凡卡的心緊緊地貼在一起,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進而明確此種細膩、逼真的寫作手法。接着繼續抓住學生情感:“試想一下,凡卡寫到這兒是一種什麼心情?”發散學生思維,培養想像力,進一步感染學生的情緒。“如果你就是小凡卡,你會怎樣訴說?”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提高朗讀能力。“凡卡苦苦地哀求爺爺帶他回去,這一內容信中多處出現,請大家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凡卡痛苦的心情。”這樣一來,原來一封長信,就濃縮在一個重點段上,再放手讓學生朗讀,從中悟情明理。既節省了時間,又發展了學生的品評鑑賞能力。到此,教學的第一板塊結束。

“我們除了從凡卡的語言敘述和城鄉生活的對比中感受到他悲慘的命運外,你還能從文中哪些內容體會到凡卡生活的悲慘,內心的痛苦?”這一問題使學生的思維自然導向第三板塊。而且稍微拔高了難度,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桃子”,使他們獲得探求知識的樂趣。學習好的同學動動腦子可能會想到凡卡寫信前後的心情,中下等同學可在老師的提示中得到啓示,進而明白:原來文中細緻入微地刻畫凡卡寫信前擔心、害怕的神情;寫信中多次嘆氣;寫信後還做了一個好夢,也充分地表現了凡卡悲慘的命運。到此,教學三大板塊結束。

最後,把三大塊有機地結合起來。說說作者是什麼樣表達中心,突出凡卡悲慘命運的。此時,學生的腦海中已有清楚的三條線索:信中訴說悲慘學徒生活,揭示了中心;回憶往事,對比現實,襯托出中心;結尾的美夢,暗示了文章的中心。到此,教學任務全部完成。

這樣,抓住情感因素,以朗讀法爲主,以問題教學法和討論法爲輔,交替使用,使學生不但理清了文章縱橫交錯的三條線索,感悟到了相互之間的關係,而且提出的問題,由淺入深,擊中要害,還使學生在朗讀、討論中深切感悟到語言的精髓,但本節課朗讀指導還不充分,有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