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小鹿的減法》教學反思

學問君 人氣:8.38K

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職業活動爲思考對象,對自己在職業中所做出的行爲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下面由小編爲您整理出的小學語文《小鹿的減法》教學反思,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語文《小鹿的減法》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小鹿的減法》教學反思1

《小鹿的減法》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故事情節簡單,學生較感興趣。綜觀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和課堂實施,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本節課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1、多次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例如,想象小鹿一天會幹些什麼,學生在想象、語言描繪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體會到了小鹿的辛苦,與此同時,再指導“他從太陽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來,累的渾身汗淋淋的”的朗讀就容易的多!在突破難點時,我再一次請學生想象小鹿是怎樣想的?小鹿在造橋時遇到了哪些麻煩?透過想象。從中明白小鹿只要下定決心,就會堅持到底。在結尾處,請同學們對小鹿和獐子說些話,再想象說話的同時,也是對文章中心的一個昇華。

2、始終貫穿一個“讀”字,運用多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讀書。如:默讀、齊讀、自由讀、品讀、分角色讀等,讓學生在讀中培養語感,學會理解,學會思考,發散思維,悟情明理。

3、將所述內容用簡筆畫的方式進行板書,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更加形象的理解小鹿造橋、獐子鋪路的原因。既簡單又省時,比反覆枯燥的講解要巧妙的多,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小學語文《小鹿的減法》教學反思2

《小鹿的減法》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鹿爲了過河方便想造橋,獐子爲了下山容易想鋪路,但是都得花費整整一年的.時間。小鹿想到做到,每天堅持從太陽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來,終於成功了;獐子只想不做,沒有成功。

在確定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時,教參上和網上的一些資料都只是寫:告訴我們,做事情要有堅定的信心,堅持到底,一定會獲得成功。只有“堅持到底”這一方面,而我覺得,還應該有“光有想法是不行的,還應該把想法付諸於實際行動”這一方面,這樣才更全面。

教學時,我先從原因入手。同學們透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已經知道了小鹿要造橋、獐子要鋪路的原因,所以,我把抓住他們願望的關鍵作爲匯入——都是因爲出行不便,並在黑板上畫簡圖做說明。接着,我追問:完成願望的條件是什麼?學生自然答道:得花費整整一年的時間。在這裏,我是重點深挖的。因爲教參和網上的一些資料僅止於花費一年時間,而且都是學生答完就放過。我卻認爲,這裏應該是重點所在,小鹿和獐子都退卻了,並不僅僅害怕花費的時間長,更深層的是什麼呢?是這一年的時間裏,每一天都要工作,都有活幹,都有不可預知的問題、危險存在。所以教學時,我引導學生:他們倆都退卻了,只是因爲時間長嗎?學生很好,一步步說出了每天都要幹活,很辛苦,還會有不可知的危險。達到了教學目的,第一段完畢。

課文第2—7自然段是重點部分,要引導學生反覆朗讀,再結合課文插圖理解、體會。教學時,我先讓學生默讀第2自然段,找到小鹿造橋的句子,畫一畫,並重點指導朗讀:“他從太陽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來,累得渾身汗淋淋的。”“太陽升起”“月亮出來”表示時間的詞語讀稍慢些,爲了強調時間長、任務重、強度大,要突出“一直”“累得”“汗淋淋”,作爲重音,讀重些,並訓練學生說話:____累得_____。這裏是一個亮點,學生說得句子完成,並且頻頻使用成語。接着我出示課文插圖,“小鹿要幹什麼去?”展開想象說一說:畫面上,小鹿揹着造橋工具,很累的樣子,獐子看見了,正在勸告他??然後引導學生讀獐子與小鹿的對話,體會不同的語氣,再分角色讀一讀,最後播放一段flash,讓學生配音。小鹿和獐子的對話反映了它們對事情的不同看法,引導學生討論:364天和365天有區別嗎?明白小鹿做“減法”的意義:他一天一天地堅持做下去,每做一天,就與成功靠近一步。然後用老師飽含感情的話語,配上舒緩的音樂,進一步讓學生感受小鹿工作的辛苦、堅持的不容易,讓學生更加明白“減法”的意義。

最終,小鹿實現了自己的願望,造成了一座結實的橋,同時在黑板的簡圖上畫上一座橋,然後追問:這座橋方便了小鹿,還會方便誰?這一點也是參考書上沒有的,我認爲應該讓學生知道:在方便自己的同時,又方便了別人,這樣的事情纔是一件好事。

與之相反,獐子想鋪路,但總是空想,不去行動,到老了也一事無成。這就是簡略處理了,意在與小鹿做對比,並讓同學們分別對小鹿和獐子說點什麼。最後,我把這篇課文擴展到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我們什麼時候能夠用到“小鹿的減法”?學生們說得很好,聯繫到了讀一本厚厚的書、做作業、練習做操等等,是一個亮點,也是意外之喜。最後,我用“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到底,有一顆堅持的心”結束了本堂課的教學。

這節課,我始終貫穿一個“讀”字,運用多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讀書。如:默讀、齊讀、自由讀、品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讓學生在讀中培養語感,學會理解,學會思考,發散思維,悟情明理,培養了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小學語文《小鹿的減法》教學反思3

《小鹿的減法》作爲一篇童話故事,我認爲教這篇課文要突出三點,即課文故事性強,講的是小鹿花了很長時間(整整一年),終於造橋成功的故事;教育性強,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情要有堅定的信心,堅持到底,一定會獲得成功。適合啓發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評價自己;語言節奏性強,適合學生練習朗讀,也適合練習學生的口語表達。在學文的時候,先要讓學生從整體入手,課文是寫的是什麼(小鹿造橋成功,獐子鋪路失敗)。並帶着問題細讀課文,從中發現答案。先是讀第1自然段,讓學生了解剛開始他們都曾退卻過。課文第2—7自然段是重點,引導學生反覆朗讀,再結合課文插圖理解、體會。

“小鹿終於下定決心”語氣要堅定。“太陽升起”“月亮出來”表示時間的詞語讀稍慢些,強調時間長、任務重、強度大,要突出“一直”“累得”,作爲重音,讀重些。接着讓學生認真觀察課文插圖內容,展開想象說一說……然後引導學生讀獐子與小鹿的對話,體會語言的運用,注意不同的語氣,再分角色表演。讓學生在讀中培養語感,學會思考,加深理解。在拓展學生思維訓練中,能夠對獐子說:“獐子,快行動吧,別光做美夢了!”透過講讀課文,學生明白了光有美好的願望而不行動,不付出辛苦的勞動是不行的。成功屬於那些勤勞且能夠堅持到底的人。最後總結:小鹿和獐子的對話反映了它們對事情的不同看法,引導學生討論,明白小鹿做“減法”的意義,教育學生明白要做一個能堅持、不放棄,有堅定信念的人。

要想上好一堂課,教師在教法和學法上,要能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進行最優化的設計,努力做研究型教師。對於低年級學生的教學,在設計上一定要能注意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如對於有思想教育意義的文章,一定要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或是學習方面談自己的體會,鼓勵學生能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看法。注意教學生學會自己學習,做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