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幼兒園大班語言優秀教案《兩棵樹》及教學反思(合集5篇)

學問君 人氣:7.01K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優秀教案《兩棵樹》及教學反思(合集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大班語言優秀教案《兩棵樹》及教學反思(合集5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優秀教案《兩棵樹》及教學反思(合集5篇)1

一、活動目標:

1、認真、仔細觀察主要畫面中細微的變化(表情、動作等),用較完整的語言恰當地進行表達。

2、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閱讀繪本內容,感受兩棵樹友好—孤獨—重逢的過程。

3、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4、遵守社會行爲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二、活動準備:

幻燈片《兩棵樹》。

三、活動重點:

認真、仔細觀察主要畫面中細微的變化(表情、動作等),用較完整的語言恰當地進行表達。

四、活動的難點:

尋找擺脫“孤獨”的多種方法。

五、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遊戲匯入引入主題

1、今天班上來了這麼多的客人老師,我們以友好的方式歡迎她們的到來吧。

2、真是一羣非常友好的孩子,我喜歡你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本關於好朋友的書,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本書叫什麼名字吧。(出示PPT)

(二)、基本部分:結合幻燈片,利用觀察講述法,邊欣賞邊理解繪本內容,初步感受兩棵樹的友好、孤獨與重逢的過程。

1、出示繪本封面觀察講述。

(1)這本書叫什麼名字呢?這一頁就是這本書的封面,大家一起來看一看封面上有什麼?

(2)它們長的一樣嗎?哪兒不一樣?(理解反義詞:高矮、大小、長短、粗細)

(3)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反義詞?

小結:小朋友觀察的真仔細,說的非常準確,其實生活中有很多的反義詞,只要你認真觀察,注重比較,就會發現很多意義相反的詞語。

(4)這本書到底講了什麼?我們仔細的來邊看邊想。看完過後,請小朋友告訴大家你看到了什麼?(出示PPT的正文,幼兒自由完整閱讀,瞭解故事內容。放鋼琴曲。)

2、提問:

(1)好了,這本書看完了,你在這裏面看到了什麼?(幼兒自由回答)

(2)說了這麼多,兩棵樹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再從頭來仔細讀一讀吧!

3、精讀主要畫面,理解詞語“友好”、“孤獨”、“重逢”。

(1)P1,幼兒觀看畫面回答問題:

A、你在這一頁看到了誰?"他們在幹什麼?

B、他們是怎麼打招呼的?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C、那他們會說些什麼呢?

小結:小朋友們真能幹,不僅會仔細看還會動腦筋想。是的,兩棵樹它們每天都會有禮貌地打招呼,顯得是那麼的友好。

D、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什麼是友好嗎?哪些行爲是友好的表現呢?

小結:你們說的真好,友好就是大家在一起的時候互相幫助、互相愛護、開開心心的。(老師朗讀原文)

(2)P4,他們會發生哪些不愉快的事情呢?你們能猜一猜嗎?(幼兒自由猜測)

是這樣的嗎?我們接着往下讀。

(3)P5,幼兒觀看畫面回答問題:

A、小朋友們仔細看,他們之間怎麼了?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B、是什麼事情讓他們不愉快,發生爭吵的?(幼兒自由想象)

小結:原來他們是在比賽誰的枝頭上落的鳥兒更多,更會唱歌。爲了分出勝負,他們互不相讓。於是,他們生氣了誰也不理誰了。

(4)P7,過了一些天,大樹感到特別孤獨,心裏非常難過。

A、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什麼是孤獨嗎?(幼兒自由發言,理解“孤獨”)

B、你們有過孤獨的感受嗎?孤獨的時候心情會怎麼樣呢?

C、那你們是怎樣讓自己擺脫孤獨,開心起來的呢?(部分幼兒發言後再進行討論)

小結:你們真棒,學會了自己調整心情,解決所遇到的問題。這說明你們長大了!

D、這時,小樹也感受到了大樹的孤獨,它會對大樹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呢?(幼兒自由發言)

小結:小樹在牆那邊安慰大樹說:“不要難過,我們努力長吧,一定會超過高牆的,那時候我們就可以再見面了。

(5)P12,它們重逢後,又做了什麼呢?我們仔細的來看一看。(幼兒自由發言)

小結:小鳥來爲它們唱歌,祝賀兩棵樹再次重逢,我們也爲它們的重逢鼓鼓掌吧!

(三)、結束部分:(提煉全文的中心意思)

兩棵樹又一次重逢了,它們緊緊的抱在一起,相親相愛,永不分離,非常珍惜在一起的友誼。那我們的身邊也有很多的朋友,請你也和你的朋友抱一抱,說一句友好的話吧。

附繪本故事:兩棵樹

有這麼兩棵樹,是那麼友好。一棵長得很高大,一棵很矮小。但是,小樹並不認輸,他努力地生長,什麼都要跟大樹比一比。然而,有一天,人們在它們中間豎起了一堵高牆,它們看不見對方了。大樹很落寞,日子是那麼孤獨無聊,大樹的樹葉開始枯黃。但小樹在另一邊安慰大樹,說:振作點!我們一定會長得超過高牆!

終於有一天,大樹看見了一片綠葉,從高牆那邊攀伸過來,就像小樹的問候。----------等一會兒!我快來了!大樹興奮地對小樹說,它在春天結束前也長高了許多,它盼望着早日能和小樹會合。它們幸福地重逢了,儘管歲月改變了彼此的容顏,大樹比以前更加高大,小樹也不再是那麼矮小。

它們又在比賽誰的枝上綠葉更多鳥兒更多。它們是多麼珍惜這重逢的歡樂。它們都在努力地把手臂伸向對方,只爲了那友愛的會合。終於,它們的樹枝互相交疊,誰也不能使它們再次分離。人們經過時,也許以爲聽到了風聲,其實,那是兩棵樹在低聲傾訴祕密。

教學反思:

在讓小朋友理解繪本內容,大樹和小樹分離和會和的時候,我覺得應該添加一些適合情景的音樂,音樂對人情緒的感染有時候會超過語言,在音樂的渲染下,我覺得小朋友會更明白故事的內容。

在這次活動後,我一定要吸取別人身上的長處,更要發現自身的不足,及時改正,爲以後的工作做好良好的鋪墊。

幼兒園大班語言優秀教案《兩棵樹》及教學反思(合集5篇)2

【活動目標】

1.運用豐富優美的詞句表述四季樹木的特徵及給人們的感受。

2.熟悉詩歌內容,瞭解詩歌句式,大膽仿編兒童詩。

3.感受詩歌的意境和韻味,體驗成功仿編的快樂。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5.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音樂

2.圖譜(ppt)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充分感受詩歌的韻味和結構,有感情地朗誦。

2、難點:創編屬於自己的兒童詩。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表述四季樹木的特徵及感受

(一)認識四季的樹木

1.小朋友,你們認識圖片上的四棵樹嗎?你們知道這些樹代表的是哪個季節?(PPT2)

2.教師小結:圖片上分別是春天的桃樹、夏天的梧桐樹、秋天的楓樹和冬天的松樹。

(二)描述四季的樹木(PPT3-6)

1.現在是什麼季節?那就讓我們先來看看春天的桃樹。

春天裏的桃樹怎麼了?桃花是什麼樣的?你有哪些好聽的詞來說一說春天裏的桃花?在春天裏看到×××××的桃花,你想到了什麼?

2.再來看看梧桐樹吧!有哪些好聽的詞可以形容夏天很綠很多的梧桐樹葉呢?閉上眼睛想想在炎熱的夏天,站在××××的梧桐樹下,會有什麼感覺呢?

3.這是秋天的楓樹和冬天的松樹。楓葉到了秋天就會變的?誰有好聽的詞?

我們遠遠地看着××的楓葉感覺怎麼樣?到了寒冷的冬天,火紅的楓葉就會凋零,可是你們看松樹,松樹在冬天裏又是怎麼樣的呢?

二、朗誦詩歌第一段,瞭解詩歌句式(PPT7-10)

1.四季的樹木真美呀!我也想把自己變成其中的一棵樹,聽一聽我想變成一棵什麼樹?(配樂朗誦詩歌第一段。)

2.我想變成一棵什麼樹?爲什麼要變成春天裏的一棵桃樹呢?(朗誦詩歌第一段。)

3.我把這好聽的詩歌畫了下來,我們一起一邊聽一邊看。

4.看着圖譜一起來朗誦。

三、仿編兒童詩,體驗成功創編的快樂

1.討論:假如你是一棵樹,你願意變成一棵什麼樹?爲什麼要變成××××××的樹呢?

2.分組仿編詩歌。

誰願意變成春天的桃樹(夏天的梧桐樹、秋天的楓樹、冬天的松樹)?請你約上你的好朋友一起說一說。

3.誰願意來朗誦一下自己創編的詩歌?(分組朗誦兒歌)

4.小朋友朗誦的太美了,我們把這四段連起來,就是一首優美的詩歌。詩歌的名字就叫《假如我是一棵樹》。

5.配上音樂,完整地來朗誦一遍吧!

四、活動延伸。

除了圖片上的樹,你還想變成一顆怎樣的樹呢?我們回去以後也把它畫下來,編成更好聽的兒歌吧!

附:詩歌《假如我是一棵樹》

假如我是一棵樹,我願是春天的桃樹,開出粉嘟嘟的花兒,把春天裝扮的格外美。

假如我是一棵樹,我願是夏天的梧桐樹,撐着傘兒一樣的樹冠,給夏天送去片片涼爽。

假如我是一棵樹,我願是秋天的楓樹,亮着火一般的紅葉,讓秋天充滿生機。

假如我是一棵樹,我願是冬天的松樹,聽着落雪的聲音,爲冬天留住綠色的生命。

【教學反思】

《我變成了一棵樹》從一個孩子的心理來想象一棵樹的感覺,但它所要敘述的又不僅僅是“我”變成一棵樹的感覺。從媽媽出現在樹下,隨後又住進樹上的鳥窩起,“我”變得有些緊張起來。“我”既不希望自己的“魔法”被媽媽看破,又盼望着媽媽能認出自己。讀到最後,我們才知道,“我變成了一棵樹”的意思其實是說,世界上最瞭解孩子的人“到底還是媽媽”。在母親眼裏,每一個孩子都是不會被錯認的使。下面談談我在教學中的一些想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創設了想象的空間,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而學生的想象也得到了盡情發揮,學生說得意猶未盡。在孩子們的心中,想象的世界裏要什麼有什麼,想去哪就去哪,科技要多發達就有多發達。所有在現實生活中還不能實現的,在想象的世界什麼都實現了。你看,我們的孩子對未來充滿着多大的希望呀!我們的孩子多會想啊!

在教學中,緊緊扣住教學要求,循序漸進地進行想象能力的培養,安排了說話練習“如果你也會變,你想變成什麼?變了以後會發生什麼奇妙的事?”對有些達不到要求的學生可以適當放寬要求,讓每一個學生透過想象激發創造的靈感,體會成功的喜悅。想象的多樣性,符合生活的客觀現實,便於學生真實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本文擴展閱讀:樹是具有木質樹幹及樹枝的植物,可存活多年。一般將喬木稱爲樹,主幹,植株一,分枝距離地面較高,可以形成樹冠,樹有很多種。

幼兒園大班語言優秀教案《兩棵樹》及教學反思(合集5篇)3

活動目標:

1、欣賞散文詩,感受樹的用途。

2、萌發親近樹木、愛護樹木的情感。

3、感知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4、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教材分析:

(一)在主題開展中的作用本教材是二期課改教參之中的內容,也是我班最近開展的主題《有用的植物》中"街心花園"線索下的一個活動內容。在整個主題實施的過程中,爲了讓幼兒體驗感受植物的用處,我們帶孩子在幼兒園內尋找各種樹木,引導幼兒在家長的配合下收集樹木的圖片等活動。同時我們還分析出在這個主題中也蘊含着豐富的語言活動的內容。例如《找一找幼兒園裏的樹》,幼兒學會用語言表述樹的種類、樹的形狀,甚至用比喻的方法形容有明顯特徵的樹(最高的和最矮的),又如《樹的用處大》,透過故事讓幼兒瞭解故事中小動物喜歡有樹的房子的原因,從而體會樹對我們人類的作用,知道我們的生活和植物有着密切的關係,離開了植物,人類將無法生存的道理。散文詩《樹真好》是這一系列活動的延伸,又是一次經驗提升的總結性的集體活動,透過理解、仿編詩歌使幼兒進一步體驗樹與人們的關係,感受樹木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並且懂得要愛護樹。

(二)在課題研究中的價值語言教育活動是實現語言教育目標的有效途徑,是組織和傳遞語言教育內容的實施環節,也是落實語言教育任務的具體手段。幼兒時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在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過程中,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是完成教育目標的必要條件。新的幼兒園語言教學觀,不再注重語音、詞彙、句子的訓練,而在於鼓勵幼兒與幼兒之間、幼兒與成人之間的大量積極的言語交往。《綱要》也明確要求"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援、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是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與此同時,我們可以看到我園所確定的《幼兒語言創新教育的研究與實踐》的課題具有着重要的研究價值。然而我們也清楚地明白並不是每一個主題的內容都能與我們開展的語言創新活動的課題研究相結合,因此在選擇的過程中,我感到本次活動內容中有着不少可以挖掘的有價值的內容。

其一、活動是以語言表達來貫串,幼兒將前期獲得的對樹木經驗運用到活動中,暢談樹木的作用,對人類的重要性。談論中幼兒不僅要組織自己的語言,還會因同班的講述而及時開動思維,敏感主動地吸收、加工和輸出語言資訊。

其二、散文詩給幼兒一種語言上的藝術美。在《綱要》中明確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透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在當今我們更多關注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卻忽視了對幼兒文學審美的體驗和教育,我們的孩子能說會道,卻沒有更多接受經典文學作品的薰陶,沒有對文學作品審美體驗的經驗,忽視了幼兒審美感知,獲得審美體驗的過程。散文詩《樹真好》雖不是經典的文學作品,但有利於豐富幼兒語言環境和經驗,使孩子們充分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

其三、幼兒仿編的過程就是語言創新的實踐過程。陶行知先生也曾說過:"天天是創造之時,處處是創造之地,人人是創造之人"。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任何時候都可以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更何況是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組織語言進行表達,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都能編構出不同的內容,這正體現了"創新能力是一種思維的智力活動,新穎獨特是它的本質特徵"的判斷。

(三)活動目標的定位根據孩子已有的能力實際、知識水平和《綱要》及教材要求,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1、認知能力目標:瞭解樹木對我們人類的作用與用途,並在此基礎上樂於表達,敢於嘗試仿編散文詩。2、情感態度目標:知道我們的生活和植物有着密切的關係,從而懂得要愛護樹木。

第二部分:教法爲了有效地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討論交流、環境創設的教學方法。活動的第一部分,需要幼兒在講述的基礎上,透徹地理解樹對人類的作用,經過大家的認同來完成,所以我採用"討論交流"的方法。講述的過程是幼兒創造性地運用語言,發展語言表達能力的過程,需要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援、鼓勵、吸引幼兒與老師、同伴間的積極交流,充分解放幼兒,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積極地應答、評價,師生間、幼兒間的相互啓發、相互補充、相互交流是完成這個創造過程的關鍵。活動的第二部分運用了"環境創設法",主要是使用ppt演示的方法,設計生動、活潑的畫面,將畫面與散文詩結合起來,圖文並茂、具體形象,使幼兒在欣賞的同時,活躍思維,愉快情緒,以提高濃厚的學習興趣,有利於探索精神的激發,促進語言思維的發展。

第三部分:學法《大綱》裏說:"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所以幼兒語言的發展在於使每一個幼兒都有"說"的機會,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吸引幼兒在體驗的過程中主動建構知識體系,所以採用了"興趣導學法"、"互動感受法",讓幼兒在仿編的之前充分地感受樹的作用,並且以ppt激發編講的興趣;在編講過程中先是小朋友之間互相講述,有一個啓發、激勵、緩衝的過程,然後再請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運用"全體活動--全面活動--全程活動--主動活動"的方式來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和PPT課件的作用下,都能跟着一直完整地朗誦散文詩了,但其中我也發現了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雖然看似我給孩子創設了一個相對寬鬆的環境,讓幼兒自己看圖說一說,並引導幼兒用較完整地語言來表達,在活動中我並沒有真正地發揮幼兒的主動性,表現在幼兒對整個圖畫有了自己的解讀後,教師並沒有按照幼兒的意願對作品進行適當地調整,將幼兒的口頭語轉變書面語言,成爲幼兒自己的東西,還是回到了預設的活動設計中,導致孩子的學習興趣開始有了下降,雖然就學習本首散文詩內容而言,還是有一定的效果,但與《綱要》中對幼兒是學習主體的精神還有一定的差距。儘管這對教師本身的素質要求很高,但新課程要求我們引導幼兒創造性地活動,積極地參與活動,強調幼兒學習創造性和自主性,這就對我們教師提出了一個嚴峻的考驗,要求我們要不斷地研究與反思,對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在不斷地實踐中學習、研究、探索、解決這樣的問題,以適應現代幼兒教育的發展的需要。

本文擴展閱讀:樹,木本植物之總名,主要由根、幹、枝、葉、花、果組成。隨着計算機的發展,在數據結構中樹被引申爲由一個集合以及在該集合上定義的一種關係構成的,由根結點和若干顆子樹構成的。

幼兒園大班語言優秀教案《兩棵樹》及教學反思(合集5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擬人化的語氣描述樹在四季中的變化,以及周圍環境的變化。

2、能仔細觀察圖片,並用完整的語言表述圖片內容。

3、喜歡看圖講述活動,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觀點。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1、一顆有表情的樹的圖片。

2、掛圖《快樂樹》。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能仔細觀察圖片,並用完整的語言表述圖片內容。

2、難點:學習用擬人化的語氣描述樹在四季中的變化。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引出活動。

(1)你覺得這是一棵怎樣的樹?引導幼兒根據樹的表情,說說這是一棵快樂的樹。

(2)這棵快樂的樹要告訴我們一件有趣的事情,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教師出示掛圖一,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講述圖片內容。

(1)這是什麼季節,樹的葉子是什麼顏色的?樹上開了什麼樣的花?

(2)小鳥爲什麼都飛來停在樹上?它們在幹什麼?

(3)你覺得樹快樂嗎?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4)教師示範用樹的口吻講述掛圖一的內容。

3、教師逐一出示圖二、圖三、圖四,引導幼兒觀察並講述圖片內容。

(1)教師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力,學習用擬人的語氣描述樹在四季中的變化,以及周圍環境的變化。

(2)教師着重引導幼兒感受樹的心裏活動。

4、請個別幼兒完整講述四幅圖的內容,其餘幼兒補充。

5、創編活動。

(1)引導幼兒以《快樂的樹》例,學習用擬人手法講述其他的植物或動物在四季中的變化。

(2)幼兒分組活動,各組先確定要講述的對象,再討論該種植物或動物在四季中的變化,嘗試用擬人手法講述。

教學反思:

這個活動以一棵樹在四季中的變化爲主線,內容很豐富,而且也來源於生活。每個人都有開心與不開的時候,幼兒已有了這些寶貴的回憶,很自然地就能跟着老師一起學習這個有趣的講述故事。

在觀察第一張圖時,引導幼兒用擬人化的語氣描述樹和周圍環境的變化,

第二、三、四張圖,老師透過設疑,突出樹的心理活動的描寫,強調幼兒的感受和體會。

本文擴展閱讀:樹,木本植物之總名,主要由根、幹、枝、葉、花、果組成。隨着計算機的發展,在數據結構中樹被引申爲由一個集合以及在該集合上定義的一種關係構成的,由根結點和若干顆子樹構成的。

幼兒園大班語言優秀教案《兩棵樹》及教學反思(合集5篇)5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喜歡交朋友,願意和朋友一起玩,但是他們也常常鬧矛盾,但通常他們過一會兒就會和好如初。孩子間的這種淳樸的感情,是多麼的難能可貴。繪本《兩棵樹》是一個純美溫馨的小故事,它用詩意的語言敘述着兩棵樹的相守,爲孩子們講述了友愛與夢想,讓幼兒學會感受友誼的珍貴。讓幼兒從故事中真正理解“什麼是友誼”。

活動目標:

1.理解兩棵樹的純潔友誼,感受兩棵樹的離別與重逢。

2.觀察畫面,大膽猜測、表述繪本故事的情節內容。

3.懂得正確對待身邊的好朋友,珍惜朋友之間不可缺少的寶貴友誼。

4.透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課件、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音樂遊戲

1.音樂遊戲——我的朋友在哪裏。

“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裏呢?”

2.小朋友,你們找到好朋友了嗎?你的好朋友是誰呀?和好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快樂嗎?

二、故事匯入,認識兩棵樹

1.認識這三個字寶寶嗎?(好朋友)

2.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關於一對好朋友的故事,那這對好朋友會是誰呢?

3.講述:是的,在花園裏,有兩棵樹,他們是一對好朋友。

4.這兩棵樹長得一樣嗎?(大樹高、鼻子長;小樹矮、鼻子短)

5.看!這對好朋友在打招呼呢,猜猜它們會說些什麼呢?

6.師幼扮演“大樹”和“小樹”,說說“好朋友”的話。

三、兩棵樹的友好與爭吵

1.一天又一天,大樹和小樹之間發生了許多的事情。究竟它們發生了什麼事情?它們會說些什麼呢?請你們和好朋友看着圖片說一說。

2.它們發生了什麼事情?它們會說些什麼呢?

請個別幼兒說一說;“好朋友”演一演,感受兩棵樹的純潔友誼。

3.爲了比賽,大樹和小樹這樣吵架,你們覺得它們對嗎?好朋友之間應該怎樣相處呀?

四、兩棵樹的離別

1.小朋友,發生了什麼事情呀?(大樹和小樹被分開了)

2.爲什麼大樹的葉子會枯黃呢?(想念小樹)

3.咦!這片綠葉會是誰的呢?

五、兩棵樹的重逢

1.哇,大樹和小樹見面了嗎?

2.小朋友,現在大樹和小樹它們的心情怎麼樣呀?爲什麼開心、快樂呢?

六、“我們永遠都是好朋友”

1.小結:是的,我們大家都是好朋友,要相親相愛,珍惜好朋友之間的寶貴友誼。現在,老師想對我的好朋友***說一句甜蜜的話:“***,我們永遠都是好朋友。” 看!聽了甜蜜的話,小鳥開心地飛來了!

2.你們想對好朋友說一句什麼甜蜜的話呢?

3.現在讓我們大聲地喊出甜蜜的話:“我們永遠都是好朋友”,讓更多的小鳥、蝴蝶、花兒都來和大樹、小樹做好朋友,好嗎?

4.大樹和小樹好開心啊,這對好朋友的故事就在這本繪本書裏,書的名字叫《兩棵樹》,現在我們和好朋友一起去看一看吧!

延伸活動:

到圖書區去看繪本《兩棵樹》

附繪本故事:兩棵樹

有這麼兩棵樹,是那麼友好。一棵長得很高大,一棵很矮小。但是,小樹並不認輸,他努力地生長,什麼都要跟大樹比一比。然而,有一天,人們在它們中間豎起了一堵高牆,它們看不見對方了。大樹很落寞,日子是那麼孤獨無聊,大樹的樹葉開始枯黃。但小樹在另一邊安慰大樹,說:振作點!我們一定會長得超過高牆!

終於有一天,大樹看見了一片綠葉,從高牆那邊攀伸過來,就像小樹的問候。----------等一會兒!我快來了!大樹興奮地對小樹說,它在春天結束前也長高了許多,它盼望着早日能和小樹會合。它們幸福地重逢了,儘管歲月改變了彼此的容顏,大樹比以前更加高大,小樹也不再是那麼矮小。

它們又在比賽誰的枝上綠葉更多鳥兒更多。它們是多麼珍惜這重逢的歡樂。它們都在努力地把手臂伸向對方,只爲了那友愛的會合。終於,它們的樹枝互相交疊,誰也不能使它們再次分離。人們經過時,也許以爲聽到了風聲,其實,那是兩棵樹在低聲傾訴祕密。

教學反思:

《兩棵樹》是個充滿溫馨,貼近幼兒生活的繪本故事,在故事中講述了兩棵樹之間美好純潔的友誼,其中大樹與小樹經歷了“相處”——“分離”——“重逢”的過程後,真正感受到它們之間濃濃的友情,調動了幼兒表達的慾望,感受兩棵樹的心情,感受只要相互陪伴,不管是在春天一起盛放鮮花還是在冬天身上落滿雪花兩棵樹都會感到溫暖幸福的心理,其次在活動中我配了背景音樂情境,和在講述的過程中運用不同的情緒、語調來幫助孩子體驗、把握故事的情感線,來營造出溫馨、難過、孤獨、激動、興奮等心理環境,感受兩棵樹相處、離別、重逢時的心理變化,在感受了故事的基礎上,激發幼兒表達的慾望,體驗情感從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活動的實施中,還是存在很多的問題,首先作爲一節繪本課,我選用了完整的繪本進行講述太長了,孩子的耐心已經沒有了,所以今後再選用的繪本如果頁數很多的情況下,那麼教師就用應該節選其中主要的頁面爲8幅比較適宜;其次我上課的對象是中班的孩子,他們的發展水平和生活經驗達不到情感體驗的水平,所以應該換成大班的孩子,這樣孩子的經驗豐富一些,對朋友之間的體驗也更多,更能理解繪本的意義。

在細節的處理上,我也有很多的問題,在向孩子拋出問題的時候,孩子給我的答案會是各種各樣的,而我缺少經驗對於孩子的回答不知道給如何給予迴應,這是我需要思考的地方,如果孩子的回答合理我要及時的讚揚,但是如果回答的不合理也要直接提出改正,不能讓小問題過去,而且對於孩子回答的答案進行深挖,來引導孩子真正理解,同時敢於正確的表達自己的看法,這纔是語言活動的目標,最後我覺得經歷了兩次的磨課,我也有進步成長的地方,比如在對繪本感情的渲染上,我有感情的講述,把孩子們帶入了故事之中,他們聽得很投入,同時環節上條理清楚,孩子慢慢感知理解故事內容,從而獲得情感體驗。

經過以上的反思,我也不斷的思考,將一些小的缺點再次改進,教師的語言和身教繼續提高,希望我在組織下一次活動時能揚長避短,做得更好,也讓孩子們覺得更加精彩。

本文擴展閱讀:樹,木本植物之總名,主要由根、幹、枝、葉、花、果組成。隨着計算機的發展,在數據結構中樹被引申爲由一個集合以及在該集合上定義的一種關係構成的,由根結點和若干顆子樹構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