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1000字>

彷徨讀後感1000字

學問君 人氣:1.64W

彷徨讀後感1000字怎麼寫?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吧?以下是小編爲您整理的彷徨讀後感1000字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彷徨讀後感1000字

彷徨讀後感1000字1

如今都市生活籠罩在一片霧霾之中,人們是否感到彷徨,不爲人所知。但在封建時期的舊社會中人們身處一個烏煙瘴氣的社會卻不自知,唯有那新文學一派的人意識的了,在那個“衆人皆醉我獨醒”的社會中,新文學的代表人物——魯迅先生爲世人感到彷徨。

無論是魯迅本人,還是他筆下的人物,都是在看與被看中所彷徨的。魯迅先生少年時懷着一顆救國的心到日本留學,一開始的他以爲國人的病是可以靠醫學可以救好的,可是,在他看到日本人處決中國人的時候,日本同學看不起中國人,他醒悟了中國人患的病是心病,他毅然決然的放棄了在日本繼續學習的機會,回到國內,透過文字來喚醒國人的靈魂。他在看與被看中覺醒,棄醫從文。

細細想來,魯迅筆下的人物也大體實在看與被看中反映社會。“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鬱的日子將會過去,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要來臨。”祥林嫂無疑是魯迅筆下著名的人物,她一開始期待這美好的生活,但卻在一次次無情的遭遇中失去了對生活的期望,最終走向死亡。祥林嫂一開始是五叔家的幫工,日子過的還算不錯,但她的婆婆卻讓她改嫁,最後喪夫喪子,被人看的目光也不一樣了,原本以爲捐個門檻就可以洗清罪過的她,最後還是慘死街頭。與其說殺死她的是寒冷,不如說是世人的目光,她失去了原本應該屬於她的東西,人們的目光使她生活在冷漠與無情之中。

我們永遠無法掙脫生活。魯迅冷冷道來,鋪開了生活絕望的巨網。網中的人可以選擇掙扎或不掙扎,而結果都是一樣的。灰暗的調子挾着溼冷的風席捲而來,所有的人都不可避免地在生活的泥沼中淪陷,無論他或她以何種姿態與生活對話,無論他們是逆來順受地妥協麻木不仁地順從還是孤獨地守望心靈月亮。而魯迅站在高處,熱腸掛住,冷眼看穿,如一個造世主看着他的子民們匆匆奔赴命運既定的悲劇走向。

孔乙己也是魯迅筆下一個栩栩如生的角色,咸亨酒館是他經常去的地方,他雖然是個讀書人,但卻始終與功名無緣。魯迅先生用第一人稱的視角將孔乙己這個人物逼真的描繪了出來,孔乙己最後因爲偷竊被人打斷腿後最後一次出現在咸亨酒店了,之後就再也不見蹤跡了。是否真有孔乙己這個人,現在也無從考證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那個時代,像孔乙己這樣的人物絕不在少數,魯迅先生深刻的剖析了當時的社會現象。

他佇立在甦醒了的人羣的最前端,以筆爲劍,刺向敵人的心窩,爲棍,敲擊麻木沉淪的國民,爲杆,撐起中國血染的希望大旗,他點燃了希望的火焰,打破了固執的鐵屋,喚醒了沉睡迷茫的靈魂,這就是一代文豪——魯迅和他的.作品《彷徨》。

彷徨讀後感1000字2

記得在我孩童時,曾讀過一些魯迅的小說,可能那時年幼,看不懂它們,近幾天,我重讀了《彷徨》,讓我深深地感到先生那種深沉、憤慨,猶如匕首投槍,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複雜心情。

《彷徨》收錄1924年的《祝福》、《在酒樓上》、《肥皂》和1925年的《孤獨者》、《傷逝》、《離婚》等,共11篇。《彷徨》雖然反映了魯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悶,更多的注意了知識分子的痛苦和掙扎,但也表現了他不斷探索真理、尋找出路的可貴精神。同《吶喊》相比,《彷徨》較多的流露了作者當時憂鬱、彷徨的情緒,但對於社會的分析和批判同樣是清醒和深刻的。《彷徨》中有關農村題材的作品,都是表現農村婦女命運的。《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劇性命運,是對封建禮教“吃人”的又一次有力控訴。《離婚》是魯迅先生最後一篇以現實生活爲題材的小說,深刻地展示了辛亥革命後農村的現實,表明農村婦女的命運並沒有改變。《彷徨》貫穿着對生活在封建勢力重壓下的農民知識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關懷。最觸動我靈魂深處的是《祝福》和《傷逝》這兩篇。

《祝福》是《彷徨》中的名篇,裏面有一個我們衆所周知的人物——祥林嫂。她作爲一個受侮辱,受迫害,被剝削,被奴役的中國勞動婦女是富有典型性的,她的悲劇是社會的悲劇,她的生活遭遇,思想軌跡及被扭曲的性格充分暴露了舊社會對勞動婦女的深重壓迫,尤其是精神捶殘。《祝福》把目光關注於農民身上,深刻地展示了20世紀初中國農村的社會現實和農民的現狀,揭露了封建倫理道德觀念的兇殘本質。祥林嫂的悲慘命運表明在這個社會中窮人無福可祝,無福可言,也表明這社會的冷酷、麻木。而這一切,正反映了先生對這種氣勢,對這一社會的強烈不滿,厭惡以至憤怒。

《傷逝》是先生唯一一篇愛情小說。真的是大家手筆,有很多真理的光芒閃爍。“人必須活着,愛才有所附麗”。生活是第一要素。人首先要能好好活着,才能言愛。有愛,並不等於有牛奶和麪包。子君和涓生愛的破裂重要因素就是現實生活的壓力。好在今天的女孩子比子君更幸福的是經濟上獨立了。所以,女孩,當你在愛和事業中面臨選擇時,千萬記得,沒有事業的愛猶如無根之萍,多半會飄蕩出你的視線。有立足之本纔有愛,這是最基本的道理。 《彷徨》是先生目擊了“新文化運動”的“主將們”的“分化”,一方面披露了妥協性,又一方面正在“轉變”,社會的力量需要有人領導!然而曾被“新文化運動的”所喚醒的青年知識分子則又如何呢?

讀着《彷徨》,我感到一陣陣的痛苦,爲那時悽慘的現狀而痛苦,爲那時麻木的人羣而痛苦,然而在這痛苦之中,我又爲有先生這樣清醒的人們而感絲絲安慰。每個時代都需要這樣“鐵肩擔道義”的勇者,獨立潮頭,振臂呼喊,這樣,時代纔有希望,歷史的車輪才能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