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15篇

學問君 人氣:1.2W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15篇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1

在一個西部的水泉小學來了一位老師,名叫:魏敏芝。可水泉小學破爛不堪,而且一天只能用一要粉筆,根本沒有五顏六色的粉筆,只有白色的粉筆。我看到這裏時心想:這個水泉小學真窮。

魏敏芝每天都讓學生抄課文,可張慧科因爲無不法幫家裏還債,自己一個人離開了學校,去城裏打工。魏敏芝爲了臨行高老師的話,下定決心去找回在城裏打工的張慧科。她打聽到了張慧科的下落,連忙去了張慧科的住處,可那裏沒有張慧科,所以魏老師就在人海中尋找……

但魏老師還是想出來了一個辦法,去找臺長,終於在電視前找到了張慧科。

我想說:“水泉小學雖然窮,但學生們都很聽話,但現在的學生並不窮,所以不聽話。可水泉小學和現在的小學真是天壤之別呀!”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2

幾天前,我看了《一個都不能少》這部電影,它講述了一個發生在農村小學的故事:給水泉小學代課的小魏老師爲了找到一個去城裏打工的學生,長途跋涉來到城市,用盡各種辦法,終於找到了這個學生。

看完電影我感動了很久,小魏老師也不過十二三歲,是什麼讓她決定去城裏?是她的那份責任心。她答應過高老師,孩子一個都不能少。其實她完全可以不去找,因爲家裏窮,這班裏的孩子已經跑了十幾個了。進城之後的困難更大,她用盡了各種辦法,廣播找人、尋人啓事……最後,爲了讓電視臺給她播尋人啓事,她就站在電視臺門口,見到每一個人都要問一句:您是臺長嗎?直到把臺長給等出來。這個鏡頭留給我的印象是最深刻的。

最後,她的毅力和責任感幫助她找到了學生。其實,小魏老師比我大不了幾歲,還是個孩子呢。但是她的精神正是我所缺少的。我總是會向困難低頭,而她不會。雖然我不可能幹出像小魏老師這樣的事來,但我可以做好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比如:遇到難題不要退縮,在困難面前開動腦筋想辦法,做事不要半途而廢……正是這些事兒,會讓我多一份責任,多一份恆心與毅力。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3

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電影:在一個貧窮的小山村裏,有一個叫魏敏芝的代課老師,她答應原來的老師,學生一個都不能少。結果,前後少了兩名學生,在自己帶的28名學生的幫助下,魏老師經過長途跋涉,終於在電視臺的幫助下找到了男孩並獲得好心人的幫助。

這個代課老師比我們還小,13歲,但她倔強的堅守“一個都不能少”的承諾!在最後很多人籌錢,但這些資金及物資有多少能送到貧苦學生手中,又有多少資源是真正花在學生身上的,當老師說要找張慧科時,到村長家求助,村長一面收起大魚大肉,吃剩下的,一面拒絕她的請求,並說沒錢,想幫也幫不了。當老師去搬磚時,農民工都知道這是幫助同學,那麼那些不讓上車,不給予幫助的城裏人,又算的上什麼。電視臺的接待員,口口聲聲的按規章辦事,看見那個就有本事讓一個小女孩在外面等了一天半,大晚上就睡在路上。很多人知道張慧科的事情,都是以不耐煩的態度去面對,難道這個世界就沒有一點點平淡麼。

這個故事,說出了貧困小學的不幸,說出了整個中國的不幸,每一個勢力的人民的不幸。

我認爲,山村小學單靠慈善是不可能的,國家的大官小官已經完全沒有當初共產黨的光鮮,社會的腐敗值得我們去深思。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4

這天我們去淄博影院看了一場名爲《一個都不能少》的影片。

劇中講的是水泉鄉水泉小學高老師的媽媽病了,他要回家探望,於是便請了一位年僅12歲的魏敏芝做代課老師。高老師臨走前再三叮囑魏敏芝班裏的學生要一個都不能少。但是不久,張慧科正因家裏窮去城裏打工。魏老師就千里迢迢來到城裏找張慧科。最後在電視臺臺長的幫忙下他最後找到了張慧科。

水泉小學的教室那麼破舊,文具那麼少,學生的家境又那麼貧寒。但是不管教室多麼破舊,文具多麼少,家境多麼貧寒,他們仍然堅持學習。我們此刻的環境不知道比他們好多少倍,因此我們就應更加發奮的學習。

劇中的魏老師對她的學生那麼好,我們的王老師對我們也不差。老師爲了讓我們長大有出息,無時無刻的爲我們辛勤的忙碌着。同學生病了,老師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刻去看望同學,爲同學補課。老師這樣關心我們,愛護我們。我們要以優異的成績報答老師。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5

今天,我看了一部名叫《一個都不能少》的影片,讓我非常感動。

影片中講述的是在一個貧困的水泉小學裏,高老師請假一個月,回家照顧生病的母親,於是請了一名代課老師——13歲的魏老師,剛開始學生們特別調皮,尤其是一名叫張慧科的男生,三天兩頭鬧事,其中又一次還把高老師買的粉筆踩碎了。後來張慧科應爲某些原因去了市裏,魏老師也爲了尋找張慧科去了市裏,用了尋人啓事和上電視的方法,終於將張慧科找了回來,也應爲這樣得到了好心人捐贈的一車文具和捐款,學校從新改建,學生們也終於可以上學了。

看了這部影片我的感受非常深,應爲它使我非常慚愧,平困山區的孩子連粉筆都買不起,而我們卻拿粉筆當玩具扔來扔去,太不應該了。那裏的孩子有的連書都讀不上更別說買玩具的錢了,連吃飯都只能吃個半飽,我真應該好好檢討一下自己,我平時總是不懂得珍惜糧食,總要留一點飯在碗裏,寫字時水筆快要用完了我就直接把它扔掉從來沒有把墨用到寫不出來爲止,現在想想也許我節約一支筆,將它全部用完反而會更省時間,我真是應該要珍惜現在這麼幸福美好的生活。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6

劇中講的是水泉鄉水泉小學高教師的媽媽病了,他要回家探望,於是便請了一位年僅12歲的魏敏芝做代課教師。高教師臨走前再三叮囑魏敏芝班裏的學生要一個都不能少。可是不久,張慧科因爲家裏窮去城裏打工。魏教師就千里迢迢來到城裏找張慧科。最終在電視臺臺長的幫忙下他最終找到了張慧科。

水泉小學的教室那麼破舊,文具那麼少,學生的家境又那麼貧寒。可是不管教室多麼破舊,文具多麼少,家境多麼貧寒,他們仍然堅持學習。我們此刻的環境不明白比他們好多少倍,所以我們應當更加努力的學習。

劇中的魏教師對她的學生那麼好,我們的王教師對我們也不差。教師爲了讓我們長大有出息,無時無刻的爲我們辛勤的忙碌着。同學生病了,教師犧牲了自我的休息時間去看望同學,爲同學補課。教師這樣關心我們,愛護我們。我們要以優異的成績報答教師。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7

這是一部令我至今難忘的電影,我真想不到有那樣窮的地方,有那樣窮的學校,有那樣愛學生的老師,更想不到的是,竟然有一個調皮的學生因爲被老師所感動而認真學習。

當我看完這部電影以後,不禁流下了熱淚,那兒有一個窮的學校,學校有個老師,他母親生重病而在牀上無法起來,並去看望母親,老師去找代課老師,卻沒一個人幫他,最後,找了一個小學沒有畢業的十三歲小女孩代課。張慧科是一個調皮的孩子,因爲家窮,所以把他送去城市打工。老師知道了這個消息,決定去把他找回來。但因爲沒錢,所以走路去找,後來發現張慧科走失了,又去報廣播,都報了六次了,還沒找到,她又去電視塔,當張慧科在電視上看到代課老師時,流下了淚。

當時,我也流下了淚,老師,是一個好老師,雖然,只是一個代課老師,一個小學生,可是,少了一個學生也不行,因爲,她知道教好學生是她的責任,哪怕只當一個月的代課老師。爲了一個學生,而從一個很窮的地區走到一個富有的城市,那多麼的費力,哪天,我能去那裏捐給她們一萬元錢,那該多好啊!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8

水泉小學唯一的老師高老師因爲家中有事,不得不暫時請假回家。村長不得不從隔壁的村子找來了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魏敏芝來代替高老師上課。高老師覺得她年紀小,可是無奈找人不容易,只好囑咐魏敏芝每天給他們抄課文,準確點清人數,一個都不能少。原本30多個學生,因爲家裏負擔不起,所以只剩下了26個。

學生都覺得這個老師太年輕了,沒有老師的樣子便開始欺負她,整個教室都亂哄哄的。張慧科是班上的學習委員,可是家裏窮,母親又病臥在牀,所以他不得不到城裏打工掙錢。魏敏芝得知情況後,呼籲同學一起湊錢去找他回來。

魏敏芝到達城裏後,歷經辛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找到了張慧科,而且這些山區的孩子得到了社會的很大關注…

《一個都不能少》整套電影以純真、樸實、自然的拍攝手法,帶出現今中國山區的基礎教育推行的實況和問題,流露出真摯的情感、動容的氣氛。片末只以學生用七彩粉筆寫字的情景作結,並沒有交代水泉小學的發展及高老師的.復職,給現衆留下了想象的空間,這亦正是我們該對山區教育推行問題加以正視的地方。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9

《一個都不能少》是張藝謀導演的一部電影,裏面內容非常感人。

在這個感人的故事裏,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姑娘,她當上了代課老師,以前那位老師姓高,臨走前高老師跟代課老師說:“這28個人我交給你了,要一個都不能少。”小魏老師把這句話記在了心裏,28個人一個都不能少。

代課老師姓魏,由於那是農村,生活條件較差,在這裏有四個年級,在一間教室裏讀書,而且教室很窄,老師連粉筆頭都節約,比起我們現在的生活學習條件差距多大呀!

魏老師細心地照顧着這28個人,可是這裏面有一個孩子叫張慧科,是個小男孩,他家太窮,就到城裏去打工。魏老師知道這件事後就連忙湊錢去城裏。於是她領着同學們搬磚攢夠錢,跟剩下的27個孩子告別了,她自己靠走路去城裏連着2天2夜都沒睡覺,她的耳邊又想起高老師的那句話:28個人一個都不能少。於是她連夜趕路,終於到了城裏,並且連忙寫了好幾張尋人啓事,寫了一晚上粘到各處,後來她知道可以從電視臺找人,而且更快,在電視臺的幫助下,她終於找到了那個小男孩——張慧科。

魏老師對學生負責,雖然窮,但是魏老師依然牢記着這句話:28個人一個都不能少。真讓人敬佩!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10

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電影:在一個貧窮的小山村裏,有一個叫魏敏芝的代課教師,她答應原先的教師,學生一個都不能少。結果,前後少了兩名學生,在自我帶的28名學生的幫忙下,魏教師經過長途跋涉,最終在電視臺的幫忙下找到了男孩並獲得好心人的幫忙。

這個代課教師比我們還小,13歲,但她倔強的堅守“一個都不能少”的承諾!在最終很多人籌錢,但這些資金及物資有多少能送到貧苦學生手中,又有多少資源是真正花在學生身上的,當教師說要找張慧科時,到村長家求助,村長一面收起大魚大肉,吃剩下的,一面拒絕她的請求,並說沒錢,想幫也幫不了。

當教師去搬磚時,農民工都明白這是幫忙同學,那麼那些不讓上車,不給予幫忙的城裏人,又算的上什麼。電視臺的接待員,口口聲聲的按規章辦事,看見那個就有本事讓一個小女孩在外面等了一天半,大晚上就睡在路上。很多人明白張慧科的事情,都是以不耐煩的態度去應對,難道這個世界就沒有一點點平淡麼。

這個故事,說出了貧困小學的不幸,說出了整個中國的不幸,每一個勢力的人民的不幸。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11

今天晚上我在電視上看了一場名叫《一個都不能少》的影片。片中講述的是水泉鄉,水泉小學高老師的媽媽生病了,她必須回家探望母親,於是便請了一位只有十二歲的魏敏芝來當代課老師,高老師走之前再三囑咐魏敏芝說:“班裏的同學一個都不能少”。可是沒過多久,張慧科因爲家裏其窮,沒錢給媽媽治病所以來到城裏打工。當魏老師知道這個消息後就千里迢迢的來到城裏尋找張慧科,最終在電視臺長終於找到了張慧科,

水泉小學的教室是那麼的破舊,桌子椅子都沒有幾個,每個學生的家境又是那麼的貧窮。可是不管教室是多麼破舊不堪,不管有沒有桌椅板凳,他們仍然堅持學習。與他們相比我的生活環境是優越的多,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

影片中的魏老師對自己的學生那麼好,我們班的張老師對我們更好,老師爲了我們長有出息,無時無刻爲我們辛苦的勞動着,老師這麼關心我們,我們一定要以優異成績來報答老師。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12

看影片《一個都不能少》後,我不由得讚歎“多好的一位老師!”

影片中的主人公——代課教師魏敏芝僅僅13歲,小學剛畢業,當時要代替高老師上課了,高老師臨走之前告訴她:全班28名學生,在他回來之前,“一個也不能少”!

內因魏敏芝可以極力克服,而外因卻給魏敏芝帶來了不少的壓力。第一次縣裏選拔明新紅爲跑步運動員,她以“失蹤”保住了“一個都不能少”。第二次張家慧因家庭貧寒,突然離校進城打工掙錢去了,這件事可急壞了魏敏芝。爲了“一個都不能少”,她小小年紀,又是女孩子,社會交往又少,路途又遠,怎麼辦?魏敏芝首先與同學們一塊兒商量,繼而單獨一個進城尋找,在尋找中,她一整天沒顧得吃飯,一整夜呆在電視臺門外,爲了“一個都不能少”,她忍耐着,她到長途車站,用身上所有的錢買了紙和筆墨車尋人啓事,又進電視臺……

魏敏芝忍飢挨餓,風餐露宿,四處奔波,是什麼力量在激勵着她?是愛我課堂,遵守諾言“一個都不能少”。是忠實黨的教育事業的一顆赤膽忠心。

我今年也是8歲了,我也要長大,看了影片我深受感動與鼓舞,我要向魏敏芝學習,樹立“愛我課堂,勤奮好學,爭做四有親人”的堅定信念,將來更好地爲祖國做貢獻!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13

這個電影最令我感到的是魏老師找張慧科那一段:

魏老師經過千辛萬苦來到大城市的電視臺,卻一次又一次被趕出,第二天團長終於被她的行爲打動了,讓電視臺幫她尋找孩子。當張慧科在飯店看到魏老師在電視臺找他時說的話時,發現老師這麼愛他、關心他,所以他就和魏老師回水泉小學,而電視臺也送出了許多東西給水泉小學。

啊!故事的結局真完美!故事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魏敏芝老師。

魏老師找了他3天,還吃別人剩下的食物,睡在大街上,她的堅持不懈令我敬佩。

在當時貧困的山區和現在的大城市,真是有天壤之別呀!不過,他們身上所有的精神氣質我們都沒有。他們連升國旗都那麼認真,而我們卻……他們的國旗是用木頭做的,都彎了,而我們的旗杆是鐵的,我們卻在下面說話、玩……

現在的食物多麼好!對於山裏的孩子就是天堂美食,可我們卻毫不珍惜。

看了這部電影,我一定要好好珍惜食物和現在的一切。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14

這天我們去淄博影院看了一場名爲《一個都不能少》的影片。

劇中講的是水泉鄉水泉小學高老師的媽媽病了,他要回家探望,於是便請了一位年僅12歲的魏敏芝做代課老師。高老師臨走前再三叮囑魏敏芝班裏的同學要一個都不能少。但是不久,張慧科正因家裏窮去城裏打工。魏老師就千里迢迢來到城裏找張慧科。最後在電視臺臺長的幫忙下他最後找到了張慧科。

水泉小學的教室那麼破舊,文具那麼少,同學的家境又那麼貧寒。但是不管教室多麼破舊,文具多麼少,家境多麼貧寒,他們仍然堅持學習。我們此刻的環境不知道比他們好多少倍,因此我們就應更加發奮的學習。

劇中的魏老師對她的同學那麼好,我們的王老師對我們也不差。老師爲了讓我們長大有出息,無時無刻的爲我們辛勤的忙碌着。同同學病了,老師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刻去看望同學,爲同學補課。老師這樣關心我們,愛護我們。我們要以優異的成績報答老師。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15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去工人文化宮看了一場《一個都不能少》的影片。

劇中講的是水泉小學高老師的媽媽病了,他要回家探望,於是便請12歲的魏敏芝做代課老師。高老師臨走前再三叮囑她班裏的學生一個都不能少。

不久,張慧科因爲家裏窮去城裏打工。魏老師就千里迢迢來到城裏去找張慧科。最後,在電視臺臺長的幫助下她才終於找到了正打工的張慧科。

水泉小學的教室那麼破舊,文具那麼少,學生的家境又那麼貧寒。可是,不管教室多麼破舊,文具多麼少,家境多麼貧寒,他們仍然堅持學習。

我們在現有的環境下不知道比他們好多少倍,所以我們應該更抓緊,更努力,更要去奮鬥學習。

劇中的巍老師對她的學生那麼好,我們的許多老師對我們也一樣的好。

同學生病了,老師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去看望同學,爲同學補課,把學生不太明白的知識再講幾遍。

同學犯錯了,老師耐心地批評教育,幫助同學改正錯誤。

老師這樣關心我們,愛護我們,我們要以優異的成績回報老師,同學,感謝父母,更要決心以良好的姿態去回報祖國,爲建設我們的國家多做貢獻。

同學們,我們要一起努力!

TAGS: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