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感恩教育觀後感15篇

學問君 人氣:1.52W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感恩教育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感恩教育觀後感15篇

感恩教育觀後感1

今天,語文老師帶我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教育課,讓我們觀看下載的視頻,是一位走進全國5000多所學校的教育工作者的演講視頻。

這段視頻讓我受益匪淺,從中受到了很多啓發,其中有一件事讓我內心受到了震撼。有一天,生產隊了病死了一頭牛,大家去分牛肉,可是由於小時候彭老師的調皮搗蛋,惹惱了生產隊長,沒有分到牛肉,他害怕,遲遲不敢回家,在他邁向人生最漫長最黑暗的回家路上,他看到了家裏升起了裊裊炊煙,心想一定是哪個好心的鄰居送我家牛肉了,一下子衝進家,掀開鍋蓋一看,竟是一鍋滾沸的清水,這下他才明白了:媽媽這麼做是想讓他回家啊!他頓時醒悟過來,立志一定要悔改,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他終於成爲了一名教育工作者。

這讓我一下子聯想到了自己,我在一次次犯下了錯誤之後,發現錯誤了嗎?不,沒有!我總是在逃避!每次媽媽對我的關心我總是視它爲“囉嗦”,我一次次的傷了媽媽多少啊!每次我打網遊的時候想到過媽媽對我那期望的眼神了嗎?每次我在課堂與同學談笑風生的時候有想過媽媽對我的期望了嗎?這一切的一切呈現在我的腦海當中,像一隻只拳擊手,有力的錘擊着我的心!腦海中,彭成老師一句一句話語縈繞在我的耳邊,像一條條帶刺的藤鞭,無情的抽打着我的靈魂。我懂了,我錯了,我要悔改!我要在媽媽的餘生之年能再看到她的兒子好好的,我不要再讓媽媽傷心了,不要再讓媽媽總是流露失望的眼神,不要再讓媽媽一個人流下一滴滴無助的淚水。對!我一定要讓媽媽看到,我真的悔改了!或許我從小到大沒有好好的說一聲“媽媽!我愛你!”在這裏我要向媽媽大聲喊出:我愛你!媽媽你的前半生我未能相隨,但您的後半身我伴隨到底。彭成老師在他年少時的一個夜晚,在他的心靈受到重創,受到震撼的那個夜晚,鄭重的的立下誓言:“我要改變我的人生!”從此,彭成老師拼命奮鬥,他從班裏的倒數第十名,進入班裏第一名,全校第二名。我也要奮力拼搏,我也要創造奇蹟!

感恩教育觀後感2

因爲有愛所以有希望;因爲有愛所以有溫暖;因爲有愛所以有動力。看完《感恩教育》,我懂得了要感恩並且我對“愛”這個字有了深刻的理解: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愛是最簡單的愛,是一種人性化的愛,但又是最深的愛,最偉大的愛。

蘇格拉底說過:人有了人格的尊嚴,必不甘墜落爲禽獸,而人的品德也必然提高。百善孝爲先“孝”字一直銘記在我心,于丹覺得:一個孩子在很小的時候,能不能有快樂的生命,可能比他掌握多少知識更重要。

也許每人的意識裏都有孝,但都沒有被釋放吧!論語裏講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說過:“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也就是說:孝心不在大小不分遠近。

回想,每當我考試成績不好時,父母總是鼓勵着我,讓我不要氣餒,給予我信心,使我努力前進;

回想,每當天氣變涼時,父母親爲了讓我添上一件衣服而嘮叨時,無非是怕我着涼,感冒難受,耽誤學習;

回想,每當我想看電視時,母親爲了不讓我看電視而嘮叨時,無非是怕影響我的學業,成績下降;

爲什麼現在有很多孩子不快樂?因爲有好多自我中心的孩子,會覺得給他的一切都是本分,不給他的一切都是虧欠。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很驕縱的小男孩,他認爲別人的一切都是應該慣縱他的,他只要好好學習他就應該是自我中心,所以他每天呢,都會因爲不如意亂髮好多脾氣,有一天他爸爸把他帶到後院的籬笆傍邊對他說:“每天都發脾氣不好,這樣吧你算一下發一次脾氣就定一個釘子,看看你一天要發多少次脾氣。一天下來他看到籬笆上密密麻麻的釘子。

父母親嘮叨的一切事情,無不是那顆愛女之心的體現,而我卻辜負了那顆愛女之心。

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孝敬父母吧!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一個家,是父母讓我體會到了人間有情。

這次觀看我也學會了要心存感恩。感恩父母,是父母給了我生命。感恩老師,是老師教會我知識。感恩大自然,是大自然讓我有了這麼好的生存環境。感恩讓我擁有東西的一切!

感恩教育觀後感3

今天,按照學校要求觀看了于丹老師主講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講座。于丹老師主要講了兩個主題:一是感恩教育,要培養孩子的孝、仁,教育孩子懂得感恩,懂得承擔愛與責任;二是人格教育,要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在社會交往中獲得自信與愉悅,成就別樣的人生。

類似講座聽了不少,聽時熱淚盈眶,心潮澎湃,過後,依然迷茫。一直認爲,對孩子的教育比任何一項任務都要艱難,這不是一個模具的誕生,這是一個生命的成長,結果莫測。就象我們雖已爲人妻、爲人母,依然無法預知自己的將來一樣,我們亦無法預知孩子的將來。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他力所能及的硬件環境,給他愛,盼望着他無憂無慮的成長。沉思後,還是擠出些體會來。

體會一:教育趁早。“孝爲德之本”。中國幾千年來世代相傳一個“孝”字,孩子雖然不能完全體會到做父母的苦心與奉獻,但至少從懂事就應該明白好吃的父母都留着給他吃的小道理。就象于丹老師講的故事一樣,一棵樹把果子、樹枝、軀幹都給小孩子拿去,就象父母完成了對孩子一生的成全。孩子遲早會悟的,只不過早悟、早獨立,晚悟、自哀傷。而我們做父母的也是,早悟,早教他獨立,晚悟,對誰都是一種傷害。所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啓蒙老師,在孩子這張白紙上你起筆越早就竣工越早。

體會二:放手是愛。懷胎十月,常常捧着本書看咋當媽,還興致沖沖買了個琴,自我修煉點音樂素養,自然胎教是少不了的。呱呱落地後,真是捧着、抱着,恨不得天天含在嘴裏、揣在懷裏。直到現在,俺的長輩們都說:“看寶兒,真穩,學走步時一邊走一邊自己喊慢慢慢。”和寶兒一起走在大街上,二年級的小夥子了,快到我肩頭,我還有太多的不放心,忍不住都要拉着他的手走。其實,我們這一代人已經太乖,太循規蹈矩,做事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下一代不能再重蹈覆轍。有一天,聽寶寶說,他能自己打飯、自己睡覺、甚至能開導小朋友解開心中的難題,我滿是意外。所以,母愛,太多,就是溺愛,牽手是愛,放手亦是愛!

感恩教育觀後感4

感恩教育觀後感(一):

因爲有愛所以有期望;因爲有愛所以有溫暖;因爲有愛所以有動力。看完《感恩教育》,我懂得了要感恩並且我對“愛”這個字有了深刻的理解: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愛就是最簡單的愛,就是一種人性化的愛,但又就是最深的愛,最偉大的愛。

蘇格拉底說過:人有了人格的尊嚴,必不甘墜落爲禽獸,而人的品德也必然提高。百善孝爲先“孝”字一向銘記在我心,于丹覺得:一個孩子在很小的時候,能不能有快樂的生命,可能比他掌握多少知識更重要。

也許每人的意識裏都有孝,但都沒有被釋放吧!論語裏講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說過:“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也就就是說:孝心不在大小不分遠近。

回想,每當我考試成績不好時,父母總就是鼓勵着我,讓我不要氣餒,給予我信心,使我努力前進;回想,每當天氣變涼時,父母親爲了讓我添上一件衣服而嘮叨時,無非就是怕我着涼,感冒難受,耽誤學習;

回想,每當我想看電視時,母親爲了不讓我看電視而嘮叨時,無非就是怕影響我的學業,成績下降;

爲什麼此刻有很多孩子不快樂?因爲有好多自我中心的孩子,會覺得給他的一切都就是本分,不給他的一切都就是虧欠。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很驕縱的小男孩,他認爲別人的一切都就是就應慣縱他的,他只要好好學習他就就應就是自我中心,所以他每一天呢,都會因爲不如意亂髮好多脾氣,有一天他爸爸把他帶到後院的籬笆傍邊對他說:“每一天都發脾氣不好,這樣吧你算一下發一次脾氣就定一個釘子,看看你一天要發多少次脾氣。一天下來他看到籬笆上密密麻麻的釘子。

父母親嘮叨的一切事情,無不就是那顆愛女之心的體現,而我卻辜負了那顆愛女之心。

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就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孝敬父母吧!就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一個家,就是父母讓我體會到了人間有情。

這次觀看我也學會了要心存感恩。感恩父母,就是父母給了我生命。感恩老師,就是老師教會我知識。感恩大自然,就是大自然讓我有了這麼好的生存環境。感恩讓我擁有東西的一切!

感恩教育觀後感5

今天,看了于丹老師的感恩教育講座,使我對感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感恩,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感恩,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鳥,方成其壯闊。感恩是出於真誠懇切的對別人的幫助表示感謝,但感恩,並不止於此。當一個人經常說感恩的時候,他的生活便少了一份報怨,多了份珍惜;當一個社會經常說感恩時,他的世界便少了份紛爭,多了份和諧。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它是一種知足,一種珍惜,一種前進。

我們感謝父母,從哇哇墜地到哺育我們長大成人,父母們花去了多少的心血與汗水,編織了多少個日日夜夜,所以感謝他們給予的生命,撫養我們成人;感謝老師,從上小學到初中,乃至大學,又有多少老師爲我們嘔心瀝血,默默奉獻着光和熱,燃燒着自己,點亮着他人。感謝他們教給我們知識,引領我們做大寫的人;感謝朋友,感謝他們讓我們感受到世界的溫暖;感謝所有給予我們關心和幫助的人。

感恩,讓我懂得天下父母之心尤爲貴;感恩,讓我懂得承膝於祖輩的樂趣;感恩,讓我領略到陽光的嫵媚;感恩讓我明白什麼是披肝瀝膽,風雨同舟;感恩,讓我明白鳥語花香,蔚藍的蒼穹。

感恩深深,真情切切,感恩使我懂得如此之多,?因爲有了愛,所以感動;因爲感動了,懂得了感恩。親愛的同學,有過這樣的感動嗎?如果你曾感動於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聲祝福、一句勸勉,如果你曾感動於一縷陽光、一片綠葉、一顆露珠、一泓清泉,如果你曾感動於乳羊跪母、烏鳥反哺、落紅護花、落葉歸根&&那麼,讓我們合上雙手,閉上雙眼,向上天誠心的禱告,願天下人都學會感恩!讓感恩意識傳遞,相信我們的前途會更加光明,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感恩教育觀後感6

今天早晨,我收看了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老師主講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它令我受益匪淺,感動之餘,也提升了自己的修養。

節目主要講了三個方面,一是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二是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三是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強自立、自信?首先,于丹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一棵大樹陪着小孩長大,奉獻了自己的果實,樹枝,樹幹,讓小孩實現了願望,慢慢地,小孩變老了,他該走的地方也走過了,該看的世界也看遍了,他終於知道了要留下來好好陪陪大樹,從這個寓言中,我們懂得了孝敬父母是多麼的重要啊!父母就像是故事中的大樹一樣,無私奉獻,所以,我們也要更加孝順父母,報答父母。爲此,于丹老師還把兩位成功人士說的例子舉出來,賴東進叔叔說:“我對生活充滿了感恩的心情,我感謝我的父母,雖然他們瞎,但他們給了我生命,至今,我還是跪着給他們餵飯,我還感謝苦難的命運,是苦難給了我磨練,給了我這樣一份與衆不同的人生”;田世國叔叔說:“父母給了我生命,捐腎救母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雖然,他們說的只是短短兩句話,可這兩句話卻包含了他和父母之間無限深厚的愛。

最後,于丹老師又給我們講了自強自立,自信,于丹老師說::“這個世界上知識固然重要,但比知識更重要的是人的悟性,有悟性的人,他對這個世界上知識的轉化會變成生命的智慧。”不要墨守成規,按部就班,而是要在這個處處混沌喧囂的社會中,學會發現其中的有效資訊。

透過于丹老師講的這堂課,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生最重要的並不是學習,學會做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想想自己,有時,爸爸媽媽讓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總是不太情願,找各種藉口、理由來應付,想到這兒,我不禁感到一陣內疚,在這裏,我想對爸媽說:“爸爸媽媽,對不起,我錯了,我以後一定會聽你們的話,好好地孝順你們。”

在以後的生活中,我要改掉我的壞習慣,跟同學們一起快樂的學習,樹立自己的遠大目標,樂觀、向上,積極進取,做一個更加優秀的好學生。

感恩教育觀後感7

今天,在學校的組織下,全校同學和家長們一起在操場上觀看了由北京華夏集團劉老師的“感恩教育”演講。

一開始,劉老師與我們進行了一個互動,“每位同學和家長,請把右手舉起來,摸——後腦勺……”同學和家長們雖然都不明白,但還是學着劉老師的樣子做了。就這樣連續了三次後,劉老師又說:“摸——額頭!”可自己卻摸着下巴,結果許多同學都像劉老師一樣摸錯了。過了一會,大家才反應過來,連忙更正過來,樣子滑稽極了。這時,劉老師又用他那幽默而富有哲理的的話語解釋:“如果一個人的行爲不對,那麼他的孩子也會學着做的。”

之後,劉老師演講了“言傳身教”,“感恩祖國”,“感恩教師”,“感恩父母”等多個使人受益終身的話題,同學們都深受感動,不少同學都在紅旗下勵志改變自己。

在人生的成功征途上,每個人都不會一帆風順。當我們自己取得了成功後,除了要感謝自己的努力付出之外,更重要的是時時刻刻都不要忘了感恩曾經給我們機會和扶我們走向成功第一步的人,因爲,是他改變了你的一生。

他們從五千年的歷史煙塵中走來,把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的中國元素注入時代風尚;他們向新的文明高地走去,胸懷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對祖國人民的摯愛,英雄般肩負起民族大義的旗幟和社會和諧的重任;他們是崛起於阡陌的標杆,是凸立於泥土的羣雕,是社會風潮裏從不搖擺的定向儀。他們一遍一遍地重新載入歷史的經典和道德教科書,一遍一遍地提煉着社會的核心價值和“論語新編”關鍵詞,讓不同的風景集結在同樣的主題下,使當代中國的史記變得厚重而溫暖。他們是光、是燈、是暖,是冬日裏的陽光,是長河上的航標,是寒夜裏的火爐,璀璨的人性光輝燭照每一孔心靈的窯洞,提升着這個社會的整體溫度。是生命在交換生命,是博愛取代了私人情感,他們將淚下嚥,將撕心裂肺的疼痛留給自己……

昨日淚流滿面,模糊了的視線看不見,那些美麗動人的臉,心靈卻久久氾濫着感動的波瀾,不能停息。

感恩教育觀後感8

因爲有愛所以有期望;因爲有愛所以有溫暖;因爲有愛所以有動力。看完《感恩教育》,我懂得了要感恩並且我對“愛”這個字有了深刻的理解: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愛是最簡單的愛,是一種人性化的愛,但又是最深的愛,最偉大的愛。

蘇格拉底說過:人有了人格的尊嚴,必不甘墜落爲禽獸,而人的品德也必然提高。百善孝爲先“孝”字一向銘記在我心,于丹覺得:一個孩子在很小的時候,能不能有快樂的生命,可能比他掌握多少知識更重要。

也許每人的意識裏都有孝,但都沒有被釋放吧!論語裏講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說過:“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也就是說:孝心不在大小不分遠近。

回想,每當我考試成績不好時,父母總是鼓勵着我,讓我不要氣餒,給予我信心,使我努力前進;

回想,每當天氣變涼時,父母親爲了讓我添上一件衣服而嘮叨時,無非是怕我着涼,感冒難受,耽誤學習;

回想,每當我想看電視時,母親爲了不讓我看電視而嘮叨時,無非是怕影響我的學業,成績下降;

爲什麼此刻有很多孩子不快樂?因爲有好多自我中心的孩子,會覺得給他的一切都是本分,不給他的一切都是虧欠。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很驕縱的小男孩,他認爲別人的一切都是就應慣縱他的,他只要好好學習他就就應是自我中心,所以他每一天呢,都會因爲不如意亂髮好多脾氣,有一天他爸爸把他帶到後院的籬笆傍邊對他說:“每一天都發脾氣不好,這樣吧你算一下發一次脾氣就定一個釘子,看看你一天要發多少次脾氣。一天下來他看到籬笆上密密麻麻的釘子。

父母親嘮叨的一切事情,無不是那顆愛女之心的體現,而我卻辜負了那顆愛女之心。

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孝敬父母吧!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一個家,是父母讓我體會到了人間有情。

這次觀看我也學會了要心存感恩。感恩父母,是父母給了我生命。感恩老師,是老師教會我知識。感恩大自然,是大自然讓我有了這麼好的生存環境。感恩讓我擁有東西的一切!

感恩教育觀後感9

星期六早上,作爲一個小學三年級學生的家長,我們懷着一顆虔誠的心收看了于丹導師關於中小學生人格教育的專題講座。經過諦聽大師的足音,讓我們感受到了智者的心靈,也讓爲人父母的我們更加明白:學習成績不是孩子的全部,塑造孩子成熟的人格卻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在講座中,于丹導師首先講了如何培養孝心,並舉了感動中國人物田世國捐腎救母這個事例,讓我們明白盡孝道是孩子人生中不可推卸的一種職責;緊之後,于丹導師又用一個“仁”字詮釋瞭如何爲人處世,讓我們懂得孩子的成長除了學業,更需要閱歷和人格;最終,她寄語孩子們要象幹茶葉一樣,尋找自我的方式昇華自我,成全社會,創造未來。

觀看完講座,我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如何進行孩子的人格教育,大師以她獨特的思維,在不到一個小時的講課裏,爲我們娓娓道來,並一語中的。想到我們的孩子龔蔣昊,我們覺得很慚愧。孩子從小到大,我們都是在用一種傳統的方式教育他。

在我們的思維裏,孩子只要把學習成績搞好就行了,別的事情我們能夠代勞。於是,我們的.孩子小小年紀就一頭紮在書本里,由於我們的忽視,他不能很好地理解什麼是孝道,他也不明白爲人處世的道理,更缺乏與小朋友們充分溝通和交流的本事。這種過於簡單的培養方式只會使我們的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越來越偏離軌道,不能到達于丹教師所要求的學業與人格共成長。

今日的孩子是明天的期望。人格教育從孩子開始,是父母和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我們要有所學,有所思,有所行,在於丹導師的箴箴良言下,以創新的行動來塑造孩子成熟完美的人格。具體來說,我們第一要做榜樣給孩子看,以對父母長輩孝敬尊重來讓孩子耳濡目染,明白“百悌孝爲先”是一種職責。第二要在輔導孩子學知識的同時,培養孩子自立、自信、自強的本事和感恩的意識,讓孩子在知識不斷增長的同時,抵抗挫折的本事得到加強。第三要讓孩子走進社會、學會溝通、善於協調、融入羣體,做一個生活的強者,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感恩教育觀後感10

讀《感恩教育》的觀後感

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收看了于丹教授講的《感恩教育》,無數發自內心的感受就都被瞬間激發出來,構繪出這篇觀後感 。

節目要講了四個方面:一、如何培養我們的孝心。二、如何培養我們的愛心。三、如何讓我們建立自理、自信和自強不息。四、如何培養我們抵抗挫折的能力。于丹教授所講的話出口成章,令人茅塞頓開、恍然大悟。她精煉的語言和高度的概括能力使我歎爲觀止。

一則極其平凡的事件,卻蘊含着真正的道理。生雞蛋、胡蘿蔔和幹茶葉,用相等的溫度與相同的時間煮。過了一段時間,生雞蛋的蛋清變軟了,可蛋黃還是硬的,這就說明在社會的磨練中,雖然艱苦,可心卻是堅強的。胡蘿蔔成了胡蘿蔔泥,胡蘿蔔是指聽領導和大家的老好人。而幹茶葉在水的煮下,變得特別豐美,成了一杯味道好的茶葉水。一個人在社會的煎熬歷練下舒展着自己的生命,並用自己的生命去成全社會,這就是我們能期待的最好的相遇方式。生命呈現的結果不同。最終的成全是每個孩子自我的人格和心靈。在人羣中學會愛,在山水中發現永恆,在社會中勇敢承擔,在這一切之中去建立人格!

有一則感人的故事,他使我懂得了感恩。這個人叫田世國,他的母親長了重病,需要腎,田世國竟瞞着母親偷偷爲母親捐腎。俗話說:“正爲本,孝爲先。”這就是孝。一聲親切的問候,一碗孝順的水,這都是感恩。要學會感恩,來感恩父母,回報父母!

看了這些,使我想起了我自己。和這相比,我做的太少了,我要繼續努力,來孝敬我的父母,來感恩我的父母。

感恩與孝敬,並不是一種外在要求,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願望。生命呈現的結果不同,一個孩子也可以成就不同的人生。讓我們學會感恩與孝敬,創造出一個與衆不同的人生,一個燦爛奪目的人生!

感恩教育觀後感11

11月4日週日上午,我在法制頻道收看了于丹老師講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這一欄目。

節目一開始,于丹老師給我們講了三個故事。其中,《過獨木橋》這篇故事最讓我深有感悟:

一次,一位大學教授帶着他的10名學生去過一個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屋中的一座橋。幾分鐘後,他們輕鬆自在的順利透過了這座橋。過完這座橋後,教授便開啟了屋裏的其中兩盞燈。發現這座橋是一個很狹小的獨木橋,獨木橋的下面竟然是鱷魚池,鱷魚池裏的鱷魚在池裏爬來爬去。這10名學生被眼前的一切全給嚇呆了。教授說讓他們自己過着獨木橋從回去,幾個學生卻誰都不願意。過了一陣子,其中3名學生站了起來,過了這個木橋。剩下的7名學生還是在那裏呆呆地站着。於是,教授又開啟了其中3佔燈,學生們發現獨木橋四周原來都裝有防護網。於是有5名學生又重新站了起來,順利透過了獨木橋。而剩下兩名學生卻遲遲不肯過橋。

這就像我們的人生,剛開始當我們是一個嬰兒時是對夢想充滿着自信。成長到少年階段,你就有些失去自信,最後在工作上,一些難完成的任務,讓你選擇了退縮。就看你能不能踊躍跨出去。

我們還要學會感恩父母。一個小女孩,她的媽媽對她像伺候公主一般。一次,她媽媽的手不小心被開水燙傷了,當她把手伸給正在看動畫片的女兒時,女兒卻不耐煩的把母親的手推到一邊,說:“幹什麼,沒看見我在看動畫片嗎?別煩我!”

父母供你吃穿養活你這麼多年,我們要學會感恩他們,要報答他們。

在人生道路上,要學會善於和他人交往,這是給你邁出自信的第一步。交往相處當然是你、我兩個人,所以要學會“仁”。“仁”這個字意思是兩個人之間的仁愛和不仁愛關係。

人的行爲將會決定人的生活和人的命運,從小我們就要養成自強自立的好習慣。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學會感恩,報答祖國吧。

感恩教育觀後感12

今天對我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因爲今天我看了一堂名爲《感恩教育》的講座,它對我有很深的觸動。講課的于丹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關於大樹和男孩的寓言故事,大樹爲了男孩能交學費、買玩具、蓋房子、娶媳婦、增遠見而貢獻了自己的果實、樹枝、樹幹。想到大樹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爸爸媽媽,他們不正如大樹那般的默默爲我付出嗎?

想着想着我的思緒漸漸的回到了過去,記起很多和爸爸媽媽間的往事。每當我生日時,父母都會陪我過生日,但在我開心的點燃蠟燭的時候卻不曾想到多年前的那一天卻是媽媽的受難日,媽媽在那一天冒着生命危險生下了我並開始了永不停歇、不求回報的付出。還記得在我摔倒時是父母趕緊把我扶起並鼓勵我勇敢的向前走;還記得在我生病時是父母焦急的送我去醫院並默默的陪我到最後一滴鹽水掛完;還記得過新年時是父母陪我買新衣服,從鞋子、襪子、褲子到上衣,別人有的我也都有,父母從不讓我失望……可是,父母爲我做了那麼多而我卻爲他們做了什麼呢?“好嘮叨、真煩”、“不要你們管”,這一句句不經意的話卻深深的傷害了父母的心。

于丹老師告訴我們:百善孝爲先、孝爲德之本、正爲本孝爲先。原有陳元帥爲母洗腳、周總理替母餵飯,現有田世國瞞着家人捐腎救母、賴東進討飯養父母,還跪着喂他們吃飯。孝道一直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敬父母應該是社會上每個人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這是做人的起碼修養,也是人之常情。

“天上的星星不說話,地上的娃娃想媽媽。天上的眼睛眨呀眨,媽媽的心呀魯冰花…”耳邊不知道什麼時候又響起了這首歌,聽着聽着我慢慢的閉上了眼睛,輕輕擡了頭,緊緊握住了拳頭,那一聲發自內心深處的話語以我最大的聲音呼喊而出:“媽媽!我愛你!……”

感恩教育觀後感13

這個星期日的早上,我準時8:30開啟了電視機,收看了南方電視臺播出的由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老師主講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專題講座,讓我受益匪淺,她教給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

講座主要講了三個內容:

(1)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

(2)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

(3)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立、自強、自信。

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第一個主題“孝心”。講座一開始,于丹老師就以一個故事進入主題,故事主要講了從前有一個孩子很喜歡到一棵樹玩,有時候爬到樹上摘果子吃,有時候在樹底下睡覺,有時候拿着刀片在樹上亂塗亂刻。但是那棵樹很高興,就天天陪着他玩。就這樣,小孩子在那裏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天,時間過得很快,小孩也長大了,有一天,他來到那大樹跟大樹說:“我現在大了要蓋房子了。”大樹說:“這樣吧,你把我的樹枝砍了,拿去給你蓋房子吧。”小孩很高興,就把樹枝砍了拿去把房子蓋好了。過了幾年,小孩又來跟大樹說:“大樹爺爺,我將要過這片海洋去外面的地方闖一闖。”這時大樹說:“我沒什麼送給你的,你把我的樹幹砍了拿去做船吧。”小孩很高興地把樹幹砍了做了一艘船出了海洋去別的地方了。大樹也只剩下樹根了,時間過的很快很多年後小孩又回到了這個村莊來到大樹面前,這時大樹說孩子我沒什麼東西送給你了,只剩下樹跟了,你還願意和我聊天嗎?小孩說:“我也老了只想找個樹跟歇一歇。”

聽了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其實這棵大樹好比我們的父母一樣,那個孩子就是我們。父母一直給我們無私的愛,把他們的一切都給了我們。這時我想到了自己,想到了我的爸爸媽媽,他們雖然很忙,但他們每天都會抽空來陪我,還儘量滿足我的需求。

于丹老師在講座中還列舉了幾個感恩的人物,例如,岳飛、周恩來、田世國、賴東進,他們的事蹟深深地感動了我,讓我懂得了學習雖然很重要,但比學習更重的是如何做人,如何感謝身邊的人,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孝順父母、報答老師等幫助過我們的人。

感恩教育觀後感14

今天早上,我看了于丹老師關於感恩教育的電視節目,給了我很大的啓發。 日記

于丹老師說了捐腎救母的故事。有一個名叫田世國的人,他的母親得了尿毒症必須換腎,田世國決定把自己的腎換給母親,以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多麼令人感動啊!

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給我們的,我們要孝敬父母。小羊有跪母之義,烏鴉有反哺之恩。父母是世界上最疼愛我們的人,他們爲我們的學習操勞,爲我們的生活奔波,爲我們的一切而辛苦了一輩子。我們應該要感恩偉大無私的愛。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用實際行動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吧!

廣東汕尾陸豐市益智學校三年級:李威曄

《感恩教育》觀後感

山峯感激身上的每一粒塵土;江河感激懷裏的每一滴水滴;麥穗感激陽光的照耀,也感激暴雨的洗禮:楊柳感激春風的和煦,也感激秋霜的凜冽。我們感激幫助我們的人,同樣也應感激打敗我們的人,我們感激身邊的一切。

感激父母

母親如春天中的細雨,滋潤着花兒,灌溉着大地,我們吮吸着細雨茁壯成長;父親如秋天裏的微風,吹黃了大地,吹金了稻穀。我們得到了豐收的碩果,父母給予我們生命,用盡他們最大的努力給了我們幸福。

前有周總理失父痛涕,今有田世園捐腎救母。這是爲什麼?因爲他們懂得“百善孝爲先,孝爲德之本。”

感激自然

在城市的鋼筋水泥中,綠色只有道旁樹,但早已被灰塵淹沒了光輝。每天揹着沉重的書包,面對着高科技的輻射,兒童早已迷失了自我,讓我們返璞歸真,領略自然的風采。只需帶上一支筆,一個本子。用我那美好的眼睛去包攬巍峨的高山,遼闊的江河,用我那靈巧的雙手去抒寫大自然的饋贈,用最嘹亮的聲音高呼:“謝謝你,自然,給予我如此美的禮物!”

所謂的幸福就是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美滿的家庭,一幫你信賴的朋友。我感激父母無私的奉獻,我感激朋友純潔的友誼,我感激大自然的禮物,我感激身邊的一切!

感恩教育觀後感15

這天,我看了于丹老師的專題講座,感觸很深。

于丹老師在講座中主要是強調我們中小學生在完成必修課的同時,還要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師,關心他人,讓每一箇中小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于丹老師首先談到“孝”。百善孝爲先,孝是中華文化傳統提倡的行爲,一般表現爲孝順,孝敬。要對生活充滿感恩的心,感謝父母,尊敬老師。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內在的一種職責。

然後談到“仁”。仁就是要學會怎樣處理兩者的關係,要充滿愛心,和善待人。《三字經》裏說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意思是說,人在剛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隨着各自生存環境的變化,每個人的習性就會產生差異。教育孩子要與人和睦相處,懂得一個人的痛苦,由兩個人分擔,痛苦就減少一半,相反,一個人的快樂,兩個人分享,快樂就增加了一半,與人交往,多關愛他人,使自我健康,快樂的成長。

最後談到“自立,自強,自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會直接決定人生的軌跡,孩子的成長不是填鴨式的灌輸,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經驗和悟性。不要墨守成規,按部就班,而是要在這個處處混沌喧囂的社會中,學會發現其中的有效資訊。

透過於丹老師講的這堂課,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生最重要的並不是學習,學會做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不會做人的話,就算學習成績再好,也不是一個健全的人。

想想自我,有時爸爸媽媽督促我學習,我總嫌囉嗦,有時讓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總不情願,想到那裏,我不禁感到很內疚,爸爸媽媽爲了我,不知操了多少心,受了多少累,我還不明白感恩,總惹他們生氣,悲哀,太不就應了。在那裏,我想對爸媽說:“我錯了,我以後要聽你們的話,好好孝敬你們,好好報答你們的養育之恩!”

在以後的生活中,我要改掉以自我爲中心的壞習慣,跟同學們一齊快樂的學習,樹立自我的遠大目標,樂觀,向上,用心進取,做一個優秀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