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工資待遇>

菸草消費稅將上調:調整菸草稅仍爲控煙治標之策

學問君 人氣:2.55W

導語:菸草消費稅上調真的能控煙嗎?近日提高菸草消費稅的新聞成爲大家熱議的話題,下面爲大家整理詳細的最新消息。

菸草消費稅將上調:調整菸草稅仍爲控煙治標之策

經國務院批准,從2015年5月10日起,捲菸批發環節從價稅稅率由原來的5%提高至11%,並按0.005元/支加徵從量稅。據稱,此次提稅迎合了當前國際上普遍對煙產品課以重稅大趨勢。坊間普遍認爲,透過增稅提高菸草售價是目前最有效控煙策略,或可讓不少菸民“望而卻步”減少吸菸或戒菸,在大幅減少吸菸人數的同時,還有助於增加財政收入。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如果沒有健忘的話,大家應該記得,2009年,國家除在捲菸批發環節加徵了5%的從價稅外,還提高了甲類和乙類捲菸消費稅從價稅率,使當時捲菸零售價稅率提高到43.4%。6年過去了,菸民數量並沒有因消費稅上調減少反而增加。據國家衛計委統計,目前我國15歲以上人羣吸菸率爲28.1%,7.4億非吸菸人羣遭受二手菸的危害,約10萬人死於二手菸導致的相關疾病。由此可見,靠上調菸草消費稅控煙仍然是治標不治本。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菸草生產國、消費國和受害國,捲菸產量約佔全球產量三分之一。全國菸草業產值雖不到國內GDP的2%,但對財政稅收貢獻率卻達8%。我國現有吸菸人數超過3億,佔15歲以上人口的28.1%,被動吸二手菸人數超過7億。每年有100萬人死於與菸草相關疾病,爲世界之最。此外,吸菸給我國社會每年帶來約1860億元成本,佔GDP的1.9%,吸菸帶來直接醫療成本也高達140億元,佔全國衛生支出的3.1%,間接成本爲1720億元,給社會造成巨大負擔(據《2012年中國吸菸危害健康報告》)。菸草業利弊得失,由此顯而易見,我國控煙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我國趨於國際控煙大勢,於2003年正式簽署《國際菸草控制框架公約》,至今已有12年。總的來說,控煙工作取得一定進展,但由於受短期經濟利益驅使,控煙與反控煙博弈一直十分激烈,控煙效果很不明顯。爲圓滿完成國家制定控煙路線圖和時間表預定控煙工作任務及既定目標,必須把控煙工作上升到國家“頂層設計”層面,標本兼治,治本爲要。

首先,要廓清理順菸草生產經營者與監督管理者之間的關係。目前爲止,我國是唯一一個菸草生產經營者和監督管理者合一的國家。國家菸草專賣局、中國菸草總公司“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特殊經營體制,使得菸草業成爲一個具有絕對壟斷地位的“獨立王國”,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一邊要增加產量、增加稅收,一邊又要減少銷售、逐步控煙,兩個相悖的目標豈能在一套機構裏完成?!因此,要真正推進我國控煙進程,必須從國家層面徹底廓清理順菸草生產經營者與監督管理者之間的關係,根本改變目前菸草專賣制度下“政企不分”局面。

其次,要以壯士斷腕勇氣,痛下決心,在國家層面強化控煙立法。菸草業誇大自身創造經濟效益對GDP和財稅以及促進就業的貢獻,使政府往往在這些現實“激勵”和保護國民健康抉擇之間表現得十分糾結。吸菸害己害人害國,已是不爭實事。要無煙綠色的GDP,不要毒害國民身心健康的黑色GDP,已成爲各級政府和全體國民普遍共識。爲減少菸草危害,我國於2003年簽署《國際菸草控制框架公約》,從此走上控煙之路。2011年5月,衛生部率先創建全國無煙醫療衛生系統,北京、上海等省市相繼頒佈地方法律法規,將控煙納入法制化軌道。之後國家也出臺了《中國菸草控制規劃(2012—2015)》,但僅僅是規劃而已,對全國性控煙沒有法律約束力。如怎樣正面宣傳吸菸危害、消除所謂菸草文化誘使公衆成爲菸民不良影響、對銷售香菸給未成年人煙商法律處罰、對公共場所吸菸者查處由誰執法等等,缺少一部系

統的國家法律法規。因此,在中國這樣一個菸草大國,要推進控煙,中央政府就必須力排煙草行業“雜聲”干擾,以壯士斷腕的勇氣,痛下決心,儘快在國家層面強化控煙立法,推動無煙環境建設,堅決抵制菸草廣告、促銷和贊助等行爲。

再次,從減少菸草供應和降低菸草需求兩方面同時發力,共推控煙進展。沒有生產就沒有消費,減少生產就減消費。要逐步縮小菸草種植面積,降低菸葉稅直至取消菸葉稅從而減少地方政府推進菸葉生產的財政激勵,適時上調菸草消費稅提高香菸價格,從而減少菸草供應,降低菸草需求。這一過程,既要考慮吸菸者和非吸菸者的需求,又要顧及菸農和菸草從業者利益,就只有從國家層面理順控煙機制,把菸草生產者、銷售者和控煙組織分開,切斷政府和菸草企業的'利益鏈條。同時,菸草業轉產也是控煙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讓菸農轉而種植其它更具經濟效益的農作物,讓菸草從業人員轉而從事其它更具前景的行業。對因控煙菸葉稅、增值稅、營業稅減少而財政收入受到影響的菸草產區地方政府,中央財政要透過貸款和轉移支付等形式予以幫扶補貼,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我國控煙工作是一個長期複雜的系統工程,爲走出一條中國式的控煙道路,一定要從國家層面進行“頂層設計”,必須標本兼治、治本爲要,必須兼顧近期和長遠利益,必須兼顧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的利益,必須兼顧菸草生產者和消費者及其他公衆的利益,積極穩妥、循序漸進地推進控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