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放假>

嵊州立夏節的風俗

學問君 人氣:2.83W

立夏這個節氣在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經確立了,預示着季節的轉換,爲一年四季之夏季開始的日子。以下是爲大家分享的嵊州立夏節的風俗,供大家參考借鑑,歡迎瀏覽!

嵊州立夏節的風俗


 

第一件事:吃健腳筍

小編比較偷懶,這裏截取一段網絡文章的原話給大家看看:“所謂健腳筍,多數人家是以野山筍爲原料,長似筷子、不剖開、不切斷,長短粗細基本相同,每人整株兩根現蒸現煮的鮮小筍,蘸上醬油,吃起來口味也是相當不錯的。說是健腳筍,大概是取其形似的。吃了能健腳,這是人們的一種美好祈願吧!”

最喜歡的就是這個啦,脆嫩的筍沾上鮮醬油,簡直欲罷不能,不過最好也不要多吃,因爲你只有兩手兩腳哦。

第二件事:吃豌豆糯米飯

豌豆糯米飯是一道漢族傳統名點,一般立夏節食用。軟糯的糯米和清甜的豌豆結合在一起,讓人脣齒留香,如果再加點臘肉火腿,那更是讓你停不下筷子。而且白綠相間的顏色,就算只是看着,也讓人覺得賞心悅目吧?

當然,小編要提醒您,糯米飯不容易消化,所以吃個一小碗就好,不要過量了哦。

溫馨提示:建議不要給一週歲以下的寶寶食用糯米飯,因爲《本草綱目》中曾說過:“糯性粘滯難化,小兒、病人、最宜忌之”。也就是說糯米有很大粘性,不容易被胃腸消化,所以不適合胃腸發育還不完善的幼兒食用,小編建議媽媽們可以考慮一下食品,煮爛的大米粥,米糊等都很適合寶寶食用,並且在米粥中加入菜湯、肉湯等也可以很好的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

第三件事:鬥蛋

每年到了立夏,孩子們最期盼的`是不是就是這件事?而且更特別的是,你還需要給你的蛋編一個五彩的“蛋籃子”,掛在脖子上去學校,開展你的鬥蛋大業。就是不知道現在這個好看好玩的蛋籃子,還有年輕的社友們會編嗎?

“立夏吃蛋”的習俗由來已久。俗話說:“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相傳從立夏這一天起,天氣晴暖並漸漸炎熱起來,許多人特別是小孩子會有身體疲勞四肢無力的感覺,食慾減退逐漸消瘦,稱之爲“疰夏”。

女媧娘娘告訴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掛上煮熟的雞鴨鵝蛋,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節吃蛋的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

古人也認爲,雞蛋圓圓溜溜,象徵生活之圓滿,立夏日吃雞蛋能祈禱夏日之平安,經受“疰夏”的考驗。

第四件事:稱重

這個習俗比起上面三個,好像不大被人留意到,不過嵊州早年確實還是有這樣的習慣的哦,小孩子坐在畚箕裏稱個重,只是到了近些年,應該就比較少見到了,所以社友們,到了立夏,家裏有孩子的,給你家孩子稱個體重吧,哪怕是個電子秤!

  附:豌豆糯米飯的做法

原料:糯米、豌豆、臘腸、五花肉、糉子葉、土豆、胡蘿蔔、油、鹽、生抽、糖等。

做法:

1、糯米要事先浸泡(我泡了一個白天的時間),幹糉葉也用清水浸泡,並放進鍋裏煮一下;

2、臘腸切成片、五花肉切成小丁,胡蘿蔔和土豆去皮切小丁備用;

3、鍋裏放一勺油,油熱後,放五花肉進去煸炒,煸出肥油後加入一點料酒,胡蘿蔔、土豆下鍋翻炒;

4、加入臘腸,加入洗好的豌豆翻炒,翻炒均勻後,加入適量鹽,一點糖和生抽;

5、炒勻後加入一大碗開水,最上面鋪上泡好的糯米,蓋上鍋蓋小火燜煮一會,讓水蒸氣將糯米燜熟,等到鍋裏水幾乎沒有時,用鏟子將糯米和菜攪拌均勻,水燒乾時關火;

6、取一籠屜,上面鋪上屜布,把事先泡好的糉葉鋪上,把鍋裏的糯米飯鋪在糉葉上,各個角提起,用糉葉將糯米飯包裹,最上面壓上一個大盤子,然後入鍋蒸40分鐘以上,直到糯米軟爛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