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放假>

蘇州春節有哪些民俗風情和習俗

學問君 人氣:2.7W

風景秀麗、古色古香的蘇州城到了春節,就洋溢着一片歡慶的氣息。春節期間,蘇州人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子、拜年等常見的春節習俗外,還有一些地方獨特的習俗。那麼,蘇州的春節還有什麼你不知道的風俗風情呢?

蘇州春節有哪些民俗風情和習俗

農曆臘月二十四,即十二月二十四日,爲“竈神”上天奏事之日,故二十三之夜,家家戶戶要“送竈”、“祭竈”,慶新年由此拉開序幕。是夜每戶或祀竈神於堂,更多的是在貼着竈神像的廚房竈頭上,供酒、果,還必供荸薺、茨菰以及好魚、好肉,有竹枝詞這麼說:“名利亨通少是非,全噁心神佑默相依。今朝酌獻無他物,魚買新鮮肉買肥。”

竈神上天是要向玉帝彙報一年中人間的好壞、人之過失,爲避免他言之過分,故“送竈”時人們還供上用飴糖所做的糖元寶等,據說爲讓他吃了粘上牙齒,說話不清,以至可少說、不說人間壞話。“送竈”時各家要點上香燭,是夜,屋內香菸繚繞,各色供品耀眼,過新年的氣氛一下子到來了。

臘月二十五,是諸神下界之日。按傳統,各家各戶裏裏外外撣塵掃除,清除一年的積灰,清理平時亂堆的`雜物等。此舉頗爲認真,用現在的話來說,稱得上是一次積極的、有規有模的羣衆性衛生運動了。經這一天的工作,每家每戶齷齪大去,用品比前井然,裏裏外外展露出清新之貌,是像一個換年的樣子了。

也就從此日起,家家戶戶開始忙着過年的各方面的緊張張羅。首先是要購買、備足新年所用的各色食品。每戶還必磨粉,爲包湯圓,有些家庭又摶粉自制年糕。前者是取“團團圓圓”之意,後者吃了可“高高興興”、“年年高”。其次是準備新衣、新帽、新鞋。人們一般也許一年中都穿舊物,但在新年中是一定要翻翻“行頭”的;再次是開始買春聯、買年畫、買“門神”,以張貼於門上戶首、樓上樓下。這一時期,爲供應大衆所需,市上售賣這些東西的品種很爲豐富。各家也是各取所需,如買春聯,店家多選“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一般住家則多選“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園”等。

這一時期也是店家在年中最忙碌的時候,一方面逢生意紅火、銷售最旺之季,另一方面,年尾正是各家清理一年來往帳目,向欠戶索取積欠之期。於是各家派出專人辦理此事,城中便出現了一支頗有規模的“討帳”隊伍:“帳條布袋手中攜,行過街東到巷西。踏進重門忙叫應,先生該欠要歸齊。”還帳有很爽快的,但更有許多出於各種原因而不能按期還帳者。討帳者身負重任,窮追不捨,往往是日夜行動,夜間不顧五更之寒。

在不能按期還帳者中,實際有不少屬完全無力還帳者。這些人除了欠店家之帳外,很可能還欠着私人之債。年底也是大多數欠債償還之時,這樣,這些人就面對着兩個方面的討錢重壓。不過按慣例,討帳、討債只討到除夕爲止,新年裏是不能討的,否責自討“晦氣”,於已不吉利。因此對躲帳、躲債者來說,除夕是最後一關,如逃過此關,明年又當別論。於是他們一直與討帳、討債者周旋,千方百計度過這除夕之關:“百孔千瘡債主來,毫無打算又難回。我今只好登臺避,躲過今曉就甩開。”

不過除了上述那樣的貧困者之外,從總體來說,新年來臨,大家不免都異常的喜氣洋洋、興高采烈。在經過前述的種種準備以後,天天盼望的除夕終於來到眼前,新年的慶祝也就進入了高潮。

除夕之美在日落。是晚,各家長幼齊集戶內,即使是遠出在外者,也要儘量在此前歸家與家人一起過年。大家在燈火下團坐一起,同吃“年夜飯”,邊吃邊喝,說說笑笑,這頓飯時間延續較長。這是一年辛苦到頭的盡享天倫之樂,故名曰“閤家歡”。

此夜緊接新年,所以許多家庭之長者,在年夜飯後,不去就寢,圍爐守歲。也是邊說邊笑,邊吃雜食。大家不會覺此夜夜深更長。到子夜時,有一些人還會往城內廟中爭燒“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