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書筆記>

《姐姐的守護者》讀書筆記

學問君 人氣:3.17W

閱讀,是人生的引導,幫我們找到智慧的源泉。一本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姐姐的守護者》讀書筆記,歡迎閱讀!

《姐姐的守護者》讀書筆記

《姐姐的守護者》讀書筆記一

有人說,在重大考驗面前,才能判斷是否真愛。不過,我覺得,如若可以,最好不要。若能擁有簡單,平凡,細水長流,陽光明媚的愛,誰會願意去體驗暴風驟雨顛沛流離中顫抖的依偎?

《姐姐的守護者》是爲數不多能讓我感動的一本書。

這是個五口之家。凱特兩歲時罹患白血病。爲了給她治病,父母透過先進的基因技術孕育並生下了與她基因完美匹配的安娜。從第一管臍帶血開始,十三年來,安娜不斷向姐姐“供應”了白血球、幹細胞、骨髓……後來,凱特的腎功能衰竭,父母要求妹妹捐獻一個腎。但這回安娜不幹了,她無法忍受自己一再被當成“藥品”,還在哥哥的幫助下找到律師事務所,控告父母奪走了自己的身體使用權。

母親不能諒解小女兒不肯再救姐姐一次;父親則感覺愧對安娜,認爲長期以來不重視小女兒的感受。兒子覺得自己無足輕重,成爲問題少年。明明誰都沒有錯,可是這個家庭卻變得支離破碎,全家陷入一個無法解脫的感情迷局。

還記得母親在法庭上那動容的話:“我的人生彷彿一場火災,一個女兒被困在火裏,唯一能救她的機會,是派我的小女兒上場,因爲只有她認識路。我在冒險嗎?合法嗎?合乎道德嗎?我不知道。可是現在,我的小女兒將我告上了法庭……”可是光認識路有什麼用,房屋在崩坍,瀰漫着有毒氣體!掌心掌背同樣是肉,她的無奈,她的無所適從,她的驚慌失措,都是因爲愛。兩個女兒都是捨不得的啊。

但安娜也沒有錯啊,她已經13歲了,誰真正關心過她作爲一個“器官供應站”所遭受的悲哀和痛苦?是那種連自己離開餐桌都沒有人注意的冷漠激起了她的抗爭。不禁爲安娜的痛苦而揪心,她也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啊!不是凱特的替代品,凱特需要的她同樣需要。她也需要關懷需要愛,不是在凱特需要的時候才被想起。

曾經覺得那個哥哥傑西應該是最幸福的,他不是凱特的替代品,應該可以享受自己的生活,但事實卻不是這樣。他一方面,他羨慕安娜能夠爲這個家出一份力;另一方面,他又羨慕凱特能吸引所有人的關注……

那個一直徘徊在生死邊緣的凱特或許是最痛苦的。最早想放棄的人就是她自己,而一直堅持的則是她的母親。她或許意識到這樣的生活對妹妹是不公平的,或許覺得母親的愛沉重得難以負擔呢?安娜爭得了身體的使用權,卻永遠地離開了——傾盆大雨中,被一輛疾駛的車碾平了身軀。凱特活了下來,妹妹最後還是成了她的守護神。“我想着她的腎臟在我的身體裏運作,她的血液在我的血管裏流淌。不管去哪裏,我都帶着她”,這是姐姐對妹妹永遠的懷念。

或許,在凱特和安娜中間只能存活一個,作者選擇了凱特,於是她構造了那場離奇的車禍。但安娜永遠活在凱特的心中。她所帶給我的`感動不亞於任何人。

《姐姐的守護者》讀書筆記二

《姐姐的守護者》這本書是偶然間在書店看到的。看到這本書的名字之後覺得應該是一本特別有親情味道的小說,所以馬上開始看了。而在看完之後,發現並非如此。

讀了這本書,我會覺得自己能夠作爲一個正常人,健康地活在陽光下,是多麼幸運和值得珍惜的一件事。

小說中的姐姐凱特在2歲時得了白血病,父母爲了救她,經過遺傳基因配對生下了妹妹安娜,於是安娜從一出生便被貼上了“特效藥”的標籤,這是她活着的唯一價值和使命。從臍帶血開始,到血液、白血球、骨髓、幹細胞,她必須源源不斷地爲凱特捐獻出來。爲了成爲凱特的特效藥,她不能遠行去參加曲棍球訓練營,她必須隨時待命,因爲凱特隨時都會有狀況發生。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很多年,直到安娜捐得筋疲力盡,她實在太累了。當安娜看到凱特再一次犯病,並且還出現了腎衰竭的病情,她怕了,退縮了。她用自己給姐姐捐獻骨髓後,父母送給她的,她認爲最爲珍貴的禮物,去換取了一名律師,她希望律師能幫助她爭取到自己的身體的醫療權和支配權。

當母親收到法院的傳單,她很不能諒解小女兒爲何不肯再救姐姐一次;父親則感覺愧對小女兒,長期以來只關心大女兒的健康,不重視小女兒的感受;妹妹一方面不希望深愛的姐姐死亡,但又不希望自己存在的尊嚴被一再忽視,而家中另一個長期被忽略的大兒子,則覺得自己在家中無足輕重,成爲問題少年。

這個五口之家的每一個成員,出發點也全部都是愛,因爲愛,纔會保護對方,因爲保護纔會使另一方受傷害,因爲愛,對方一天不解脫,另一方也就無法解脫。

聽聽三個孩子的母親莎拉在法庭上的一段陳辭,能說她的行爲不是出於愛嗎?“我的人生彷彿一場火災,一個女兒被困火裏,唯一能救她的機會,是派我另一個女兒上場,因爲只有她認識路。我在冒險嗎?我當然知道。我明白那可能導致我或許會同時失去兩個女兒?是的,我明白。我知道要求她去做是不公平的嗎?我絕對知道!可是,我也知道那是我唯一可以同時保住她們兩個的機會。那合法嗎?合乎道德嗎?那是瘋狂的、愚蠢的,還是殘酷的主意?我不知道。可是我衷心相信那是對的!”

也許,這裏的每個人都受夠了,愛讓他們的生活變得如此沉重,似乎生存於世的唯一目的,就是接受愛,奉獻愛,相信愛,延續愛。

有人說,在重大的考驗面前,才能判斷是否真愛。譬如失意,重病,破產,跌至谷底,天災人禍。正所謂患難見真情。不過,如若可以,這種考驗最好不要。上帝先生,我們自會明白誰親誰疏,實在毋須那樣殘酷的考驗。若能擁有簡單,平凡,細水長流,藍天白雲陽光明媚的愛,誰會想去體驗暴風驟雨顛沛流離中顫抖的依偎?

《姐姐的守護者》讀書筆記三

這是我看的第一部朱迪·皮考特的作品。也正如大家所知的那樣。語言簡單,描寫形象。作者尤其善於對細節的把握,讓人印象深刻。她所描寫的故事是一個很具爭議的社會話題,器官捐贈。

然而她並沒有花一句話去評論它,相反卻告訴了我們一個又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個又一個讓人撕心裂肺的痛苦場景,讓我們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評判。然而很多事情都不是對與錯這樣簡單。對於安娜和凱特,公平,對錯,生死這樣的詞彙用在她們身上都不合適,或許只剩下親情的存在和倫理與殘酷現實的糾纏。

安娜,帶着挽救姐姐凱特的期望來到了這個世界。是幸運——讓她來到了一個本該幸福的家庭,還是不幸——註定不能像正常的女孩一樣羨慕青春?她不能得到公平的母愛,不能享受到正常家庭的關愛,不能得到鄰居和其他人的關注,也得不到學校同伴的認同——而這一切她卻本該擁有。然而我們不能指責任何人,包括他的姐姐凱特,因爲她的遭遇更值得人同情;還有她的媽媽,我們很難想象一個母親爲了挽救她的女兒而付出了什麼。或許我們只能說這就是命運……

莎拉,一位執着的母親,爲了挽救自己的女兒不放棄任何讓女兒倖存的機會。然而她卻近乎於放棄了她自己和她的其他孩子,傑西和安娜。從凱特患上絕症的那一天開始,莎拉就在不斷地被痛苦折磨——不幸的不僅是凱特,更是家裏的每一個人。她不再是布萊恩以前認識的那個女人。她不是那個在鄉野旅行時,會數有幾個土撥鼠洞的女人;不是那個大聲念出分類廣告上寂寞牛仔尋找女伴的女人;不是在最深的夜裏告訴布萊恩,她會愛他,直到月亮失去它在天空的立足點的女人……

在小說快結束的時候,我甚至有點失去理智,開始責備莎拉。她不能公平的顧忌到她的另外一個女兒安娜。彷彿作爲母親,她並沒有真正從安娜的利益考慮。她不知道如果安娜捐了腎臟後,是否還能繼續玩冰球,是否還能孕育生命……

另外一個讓人同情的人,布萊恩,安娜的父親。當我看到如下文字的時候,我落淚了。

眼看着一個強壯的男人崩潰,是一件奇特的事。“你能在這裏告訴我真確的答案是什麼嗎?”布萊恩問,他的聲音變得沙啞,“因爲我不知道要去何處尋找答案。我知道什麼是對的。我知道什麼是公平的。但是,這兩者在這裏都不適合。我可以到庭作證,我可以考慮要說什麼,我可以告訴你什麼應該做,什麼必須做。我甚至可以告訴你,一定會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可是已經十三年了,亞歷山大先生,我還是沒有找到。”

“我從來沒有看到過我爸爸哭。”她說,“我媽,他所有的時間都投注在凱特身上。可是,爸爸——他如果崩潰,一定會躲在我們都看不到的地方傷心。”

故事的結局讓我很痛心,和電影的完全不同,離開這個世界的不是患絕症的凱特而是安娜。或許就算是在結尾,作者都想讓我們去沉思。或許這也正好迎合了小說開始的那句話,“如果你的父母因爲一個理由孕育你,那麼,那個理由最好一直存在。因爲,那個理由要是不存在了,你也沒必要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