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調查報告>

有關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發展情況的調查報告

學問君 人氣:6.25K

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是當前深化農村改革的一個重要任務,也是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和實現四化同步發展的必然要求。

有關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發展情況的調查報告

近年來,平江縣畜牧水產局以中央一號檔案精神爲指導,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目標,着力推進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平江縣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縣畜牧水產局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平江縣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現狀和問題進行了認真分析,並提出了進一步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建議。

一、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的基本情況

平江縣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強勁發展,起到了建一個組織,興一項產業,活一地經濟,富一方羣衆的作用。

一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改變了一家一戶零散的生產經營方式,增強了農民的市場意識和合作意識,成爲農民和市場的聯繫紐帶,不僅有效解決了畜禽水產品銷售難的問題,而且降低了生產成本,增強了畜禽水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大大增加了農民收入。如引進正大集團等戰略投資者,有效解決了家禽產品的銷售問題,增加了農民收入。

二是推動養殖業產業化發展。

農民專業合作社依託當地資源優勢和產業發展基礎,把農民組織起來,圍繞主導產業從事產、加、銷等經營活動,有效促進當地優勢產業發展壯大,促進養殖業向區域化、規模化、特色化、專業化發展。

三是加速品牌化建設。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透過科技示範、組織培訓等多種方式,致力推廣新型實用技術,提高了農民的科學意識和品牌意識。如豐益土山雞、毛毛魚、金峯寶等平江品牌已經深入人心。

二、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是自然資源和環境資源不優,影響現代養殖業發展。

受自然環境、農戶意識和資金投入等因素影響,農村土地流轉緩慢,流轉不穩定,農村小規模養殖和分散的經營模式很難形成規模效益,嚴重影響規模養殖業的發展。

二是養殖業產業化水平不高,缺乏市場競爭力。

養殖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水平相對較低,輻射帶動能力不強,畜禽水產品精品名牌偏少,農戶和部分企業抵禦市場風險能力偏弱等問題突出;農產品加工產值較低,大多數產業還停留在賣原料的階段,科技含量低,產品附加值低,市場競爭力不強。

三是農民合作組織實力不強,影響農業綜合效益。

大多數合作社規模不大,穩定性較差,服務功能作用發揮不佳;合作社自身積累和各級的扶持資金少,資金缺乏,工作經費不足,培訓、指導工作跟不上發展的形勢;合作社管理者和業務人員素質不高,缺少懂管理、會經營的人才,導致合作社管理鬆散,社員的合法利益難以保證。

四是現代養殖業發展資金不足,扶持力度有待加強。

隨着養殖業開發大戶和畜禽水產品加工企業不斷增加,農民從事養殖業產業開發的熱情也很高,但由於農民人均純收入基數低,存在生產發展和自主創業資金不足、貸款困難的問題,同時,由於經費短缺,養殖業新技術的試驗、示範、推廣和培訓工作難以正常開展,大多數科技人員得不到較好的學習培訓機會,技術知識得不到新的`補充,開展綜合服務能力得不到應有的提高,無法完全滿足廣大農民羣衆對養殖業服務的需求。

三、對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建議

(一)以集約化生產爲目標,加快農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轉。

一是變散戶經營爲規模經營。

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一家一戶的小型畜禽養殖經營格局,已不適應現代生產要素的需求,不利於養殖業規模經濟和規模效益的形成。因此,要積極鼓勵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養殖能手和農民專業合作社,透過轉讓、轉包、出租等形式,承包更多的流轉土地,實施規模生產和經營。要加大政策宣傳和扶持力度,促進家庭農場的健康發展。

二是要加強勞務輸出,促進土地流轉。

透過與外地及勞動就業部門聯繫,幫助勞動力進行就業培訓,積極向外地輸出剩餘勞動力。三是要抓好養殖業產業園區建設。重點做好主導產業培育、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改善、公共服務等方面的提升工作,更大範圍,更高層次實現養殖業資源和生產要素的整合、聚集、轉化。

(二)以專業化管理爲手段,大力發展特色養殖產業。

一是要突出創建養殖品牌。

強化品牌意識,開展品牌宣傳,重視扶持培育,把畜禽水產品品牌建設作爲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手段來抓,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和知名度的畜禽水產品品牌。

二是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

要體現差異性,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將地方特色優勢發揮好、保護好、宣傳好、包裝好。

三是要推進標準化管理和產業化經營。

要以市場需求爲導向,推行標準化養殖和標準化管理,提高產業化經營水平,加快無公害畜禽水產品、綠色食品的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要加快畜禽水產品加工業發展,拉長產業鏈。透過外聯市場,內聯基地和農戶,積極引導和扶持龍頭企業參與發展特色農業,實現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

(三)以組織化經營爲路徑,大力發展農業合作組織。

一是做大做強龍頭企業。

進一步健全完善扶持政策,加快企業上檔升級、兼併整合,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積極推行龍頭企業+專合組織+家庭適度規模經營模式,建立龍頭企業與農戶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機制。如大力扶持縣畜禽良種場、裕中源農牧有限公司、遠洋特種養殖、犇騰牛業等龍頭企業。

二是規範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

鼓勵農民組建新型合作經濟組織,鼓勵產業化龍頭企業領辦、參股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加大培訓力度,規範內部管理,健全執行機制,落實優惠政策,加大資金扶持,拓展發展空間,提高養殖業組織化程度。如豐益合作社,發展規模特色養殖,培育了平江豐益土山雞品牌。

(四)以社會化服務爲保障,構建全方位的農業服務體系。

一是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

穩定縣鄉兩級農業科技推廣隊伍,建立健全農業科技網絡,深化農技人員進村入戶服務工作。進一步加強與院、校、科研機構合作,加強關鍵技術攻關和高新技術研究,力爭在生物技術、培育良種、農業資訊技術、農產品深度加工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二是加強畜禽水產品安全監管。

指導養殖大戶推進養殖業標準化建設,認真開展專項整治,強化監測檢驗,加強執法監管,搞好畜禽水產品質量安全認證。

三是繼續加大財政資金投入。

建立三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不斷提高財政支農投入的總量和比重。加大涉農資金項目的整合力度,傾斜投入養殖業基礎設施建設、現代養殖業產業升級,在項目安排上向養殖大戶多、農村土地流轉工作做得好的鄉鎮和加工企業傾斜。

四是加大涉農信貸投入。

發揮農村金融機構信貸支農主力軍作用,拓寬信貸服務領域,提高信貸投放效率,努力滿足農民和涉農企業信貸需求。確保涉農貸款增速不低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

五是要激活外來資金。

要切實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抓好招商引資工作,積極引好外來資金;支援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內部信用合作;採取各種獎補措施,引導、鼓勵農民投資現代養殖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