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旅遊>導遊詞>

陝西風景區導遊詞10篇

學問君 人氣:8.01K

作爲一名樂於爲遊客排憂解難的導遊,就有可能用到導遊詞,導遊詞是導遊員同遊客交流思想,向遊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那要怎麼寫好導遊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陝西風景區導遊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陝西風景區導遊詞10篇

陝西風景區導遊詞1

我的家鄉是個美麗的地方,這裏有一年四季長青,其中,有一個景點讓我至今都難以忘懷,那就是香溪洞。我愛香溪洞,更愛香溪洞冬天的景色!

冬天,雪花阿姨來散步了,它像個小寶寶那麼淘氣,把大地鋪上了一個銀色的地毯。就連石拱橋也不落下十二跟石柱在那裏聳立着,不怕風雪的寒冷,一直毅力在那裏,從不倒下,真像一位勇者無畏的戰士。那綠綠的水倒映着這樣的橋彷彿就像一幅美麗的畫卷一般。橋邊的樹更是美麗極了,一個個精神抖擻,彷彿是在像遊客們招手哩!沿着曲靜幽深的小路,我們來到了八角亭,第一眼看見的就是柱子和亭子上的瓦,紅色的柱子映襯着綠色的瓦,綠色的瓦映襯着紅色的柱子,顯得多麼和諧美好,坐進亭子裏,一片片樹葉,落在亭子的地面上,似乎是故意置放的一般。再往前走,就是一個涼亭,像一間房子似的。這個涼亭裏面有許多桌子和椅子,這是專門供人們休息與娛樂的地方,咦,這是什麼呢?哦,原來是雕刻的呀,有務器,有圖像,最有名的還是八仙過海,香溪洞真不愧別稱:八仙洞,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潭水,潭水很綠,綠的想一塊無暇的翡翠,如果是夏天,還可以看見魚哩!

我愛我的家鄉!我愛家鄉的香溪洞!

陝西風景區導遊詞2

我們沿着小徑來前往,媽媽一邊走一邊繪聲繪色地給我講八仙”"傳說”",讓我浮想聯翩,陶醉此中。入進裏邊,奇蹟佳境比比皆是,讓人目沒有暇接。我們向北拐,首先映進眼簾的便是架雲橋。走過架雲橋,等於著名景點--天梯。天梯是今老的修建之一。企盼此梯,如插雲端。媽媽對我說:“走,咱們爬天梯。”我單手攀着鐵鏈,一步一步向上攀登,最後終於登上去。

登入地梯,,就去到了凌宵亭,此亭六角亭頂,雕樑畫棟,置身於此僞有身臨雲霄之感。從凌宵亭向上登,便是去到最高景點——玉皇閣。玉皇閣氣勢壯觀、金筆光輝。殿內亂爭有栩栩如生、莊寬肅穆的神像雕塑,殿外是蔥翠鬱郁、沁香撲鼻的花草樹木。

此處山勢高峻,視野合闊,站在這裏,香溪美景盡發眼底。坐落在東環山之鼎,與玉皇閣遙相對應的望江亭,也是香溪景色使人入神的一處。高峻的階梯從山下直通此亭。此亭修建工藝精細,內亂爭有階梯,順梯而上,可近覽香溪勝景,遠眺浩蕩的漢江。

游完了美好的香溪洞,我們搭車返回,望着窗外的香溪風景,我情沒有自禁地說:“別了,讓人樂不思蜀的香溪洞。願您古後加倍迷人!”

陝西風景區導遊詞3

西安碑林博物館位於文昌門附近,館內由碑林、石刻藝術等部分組成,其中由歷代碑石、墓誌組成的碑林是館內的亮點,其中包括顏真卿、柳公權、懷素等書法名家的碑刻,還有《石臺孝經》和《開成石經》兩塊唐代碑刻。

在碑林博物館內,你能夠欣賞到歷朝歷代的碑刻和墓誌,這裏收藏的`碑刻和墓誌時間跨度長達20xx多年。其中的珍品有:顏真卿的《顏勤禮碑》、《顏家廟碑》等,是標準的"顏體";柳公權的《大達法師玄祕塔碑》,是"柳體"中最典型的代表作;唐代懷仁和尚從晉王羲之遺留的墨跡中選集而成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碑》;著名草書家懷素的《千字文》,筆意奔放。

除了書法大家的石刻外,最受遊客歡迎就是《石臺孝經》和《開成石經》兩塊碑刻。《石臺孝經》,是儒家經典,碑文由兩個皇帝以四種字型書寫的,即:唐玄宗李隆基以隸書書寫碑文,又以楷書作小字註釋,又在碑刻成後在碑側用行書作批註,而此這塊碑的碑額是由唐肅宗李亨用篆書所寫的。《開成石經》刻成於唐文宗開成二年(公元837年),一共包括詩,書,禮,易,春秋等十二部經書。在碑林博物館瀏覽時,還可以在館內的"石刻藝術館"中觀賞到四神墓門、唐昭陵六駿圖。

陝西風景區導遊詞4

陝西曆史博物館位於西安大雁塔的西北側,籌建於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開放,是它的建成標誌着中國博物館事業邁入了新的發展里程。這座館舍爲"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唐風建築羣,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錯落有致,氣勢雄渾莊重,融民族傳統、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於一體。

館區佔地6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5600平方米,文物庫區面積8000平方米,展廳面積11000平方米。館藏文物多達370000餘件,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文物不僅數量多、種類全,而且品位高、價值廣,其中的商周青銅器精美絕倫,歷代陶俑千姿百態,漢唐金銀器獨步全國,唐墓壁畫舉世無雙。可謂琳琅滿目、精品薈萃。

陝西曆史博物館展廳面積116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精品2700多件,展線總長2300米。展廳跨度大,層位高,視野廣闊,照明設備靈活多用。整個陳列分爲序言廳、基本陳列、專題展覽、臨時展覽和已開闢爲國際畫廊的中央大廳等幾個部分。館內設有現代化文物庫房、文物保護科技中心、圖書館、具備多種語言同聲傳譯功能的報告廳。

博物館序言廳位於中央大殿前端,陳列一尊巨大的千年石獅(唐代順陵石獅複製品),襯以奔騰的黃河和黃土高原巨幅照片,引導觀衆去領略由黃土、黃河孕育出的古老文明。

陝西古代文明以歷史進程爲線索,選取各時代的典型文物進行組合陳列,來揭示陝西地區古代社會文明發展狀況。該陳列展出面積5051平方米,展線長1247米,在中央大廳,分上下兩層,共三個展室,分爲七個部分(史前;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第一展館:第一單元《人猿揖別》,距今115萬年前的先民遺存,第二單元《鳳鳴岐山》,西周王都的豐富遺蹟,第三單元《東方帝國》,秦帝國以兵馬俑爲代表的文物;

第二展館:第四單元《大漢雄風》,漢都長安、漢家陵闕和典型漢代文物,第五單元《衝突融合》,陝西民族大融合、佛教東漸豐富的文化遺存及宗教文物;

第三展館:第六單元《盛唐氣象》,中國古代鼎盛時期隋唐時代典型遺存,第七單元《告別帝都》,展示唐以後作爲西北區域中心的陝西。基本陳列精選的20xx餘件珍貴文物包括:反映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藝術追求的豐富多姿的彩陶器皿,反映西周王都興起與擁有的青銅器,反映秦掃六合統一天下的青銅劍、兵馬俑等,以及顯示秦漢建築構件、大型瓦當,民族大融合文化遺存、佛教東漸的宗教文物,還有反映盛唐繁榮景象的唐代金銀器和唐三彩等等,並配以遺址模型、圖表、照片等輔助展品,系統展現自115萬年前至1840年期間陝西地區的悠久古代歷史和文化。由於中國古代社會周、秦、西漢、隋唐幾個盛期都是在陝西地區建都的,所以該陳列以這幾個時期爲重點,反映了陝西地區古代文化,這幾個時期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最高水平。

唐墓壁畫館收藏了近20座唐墓的壁畫,總藏量約1000平方米。我國曆代墓葬壁畫,不論是出土數量還是藝術價值,首推唐墓,主要集中在唐都長安周圍。由於墓室壁畫採取從墓室中將厚度爲0.5cm-1cm的畫面揭取下來加以儲存的異地儲存形式,爲妥善保護這批壁畫真跡,在陝西曆史博物館建館同時修建了一座現代化的壁畫觀摩庫,對壁畫進行收藏、保管,同時便於研究和對外開放。唐墓壁畫真品展每週部分時間對外開放。可觀賞國寶級和一級品壁畫十餘幅,其中主要有章懷太子墓出土的馬球圖、狩獵出行圖、客使圖、懿德太子墓出土的闕樓圖、儀仗圖、宮女圖等。

陝西風景區導遊詞5

陝西白雲山風景區是西北地區最大的宗教旅遊勝地,位於榆林市佳縣城南5公里處的黃河之濱。白雲山爲道教名山,又名嵯峨嶺,山勢西北東南走向,雄踞滔滔黃河西岸,山上松柏蒼鬱,重巖疊嶂,夏秋之季常有白雲飄繞其間,遠遠望去若隱若現,素以"關西名勝"聞名於世。這裏山水相映,白雲繚繞,松柏參天,廟宇林立,是全國著名風景名勝區。

景點分佈:

白雲山風景區主要景點有白雲山、低頭牌坊、神路、五龍宮、真武大殿、玉皇閣、古戲臺、香爐寺、觀音閣等。

旅遊攻略:

文化:白雲山道教音樂被國務院公佈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白雲山廟會被省政府公佈爲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活動:每年農曆的三月初三(真武祖師誕生日)、四月初八(真武祖師修煉得道之日)、九月初九(真武祖師飛天成仙之日),道觀都要舉行規模盛大的宗教活動,特別是四月初八的傳統廟會期間,每天有上萬輛車、十多萬人云集神山,趕廟會、看社戲、會親友、朝山攬勝、交流物資等。

陝西風景區導遊詞6

香溪洞風景名勝區位於陝西安康城南郊3千米處,南依巴山,北臨漢水,山有道觀,相傳曾是呂洞賓修煉會仙之地,始建於明成化初年,面積10平方公里。

景區總面積10餘平方公里,風景區周圍山環峯繞,層巒疊嶂。山下溪流蜿蜒,如遇水漲急流,懸序掛布,蔚爲壯觀。山谷間野花香草,色彩絢麗。其中有花名:“香團刺”,葉狀如商,花間黃白。陽春三月,花香遠播,漫谷飄香,故名香溪。溯溪而上,谷狹山峭,懸石夾道。相傳呂洞賓曾在此修道成仙。後人在此架橋築樓,鑿巖開洞,名之“香溪洞”。

自然景觀有香溪、鏡兒湖、黑龍泉、蒼古旱柳、古柏凌霄等數十處,人文景觀有:純陽樓、煉丹爐、駕雲橋、凌霄亭、玉皇閣、溪園、得月軒、望江樓和“香溪八洞”,是一處融人文自然於一體的園林式景區。

香溪洞風景區總面積10餘平方公里,分香溪洞、三天門、蜈蚣山、牛蹄嶺五個景區,有50多個景點。森林覆蓋率85%以上。

遊香溪洞,從山底洞盤山小路曲折而上,經3個“天門”。停立“天門”遙瞰漢江一帶,安康城廓樓舍錯綜,風帆點點,煙樹參差,遠山如薰。三天門上

建有石壁青瓦小屋1間,門上橫額石刻“去天五尺”4個大字。再上有純陽洞。洞內有百祖塑像1尊,壁間有石刻“來往大千須半日,金州南畔有柴扉”,“仙人已乘降龍去,羽士還疑化鶴來”,“古洞深深碧嶂前,遺蹤共說有神仙。春風香送桃花雨,晚日晴薰玉樹煙”等詩句。這些詩文不僅繪聲繪色地描繪了呂祖的傳說故事,也對香溪洞的美麗景色作了細緻入微的描寫。除此之外,還有藥王洞、龍王洞、龍泉、八仙洞、下棋亭、架雲橋、通天梯、玉皇閣等名勝古蹟。

香溪洞始建於盛唐,鼎盛於明初。從明清起即爲陝南道教活動場所,相傳爲呂洞賓修煉會仙之地。山上刺花(七里香)滿谷飄香,山下溪溝流水潺潺,山腰八洞凌空懸崖。有呂洞賓修行的純陽樓和煉丹爐,有孫思邈採研的藥王洞。

香溪洞景區位於安康城南3公里新城辦事處境內,總面積6萬多平方米。據園內碑文載始建唐代,明萬曆庚子年(1620年),清雍正九年(1731年)兩度重修,昔稱“古洞仙蹤”,系安康八景之最。

近兩年來,香溪洞景區立足創建,成效卓然。目前,已獲得“陝西省平安優秀景區”、省市區級“衛生先進單位”、省市區級“青年文明號”、市級“巾幗文明崗”、市級“文明景區”、區級“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同時,連年被秦東聯防委評爲“護林聯防先進單位”,被安康市旅遊局評爲“創佳評差最佳單位”和“雙創工作先進單位”,被漢濱區建設局評爲“先進單位”和“先進黨組織”,孫世福局長個人榮獲漢濱區“第八屆勞動模範”和安康市“第四屆勞動模範”光榮稱號。

陝西風景區導遊詞7

千百年來,很多人把這個故事奉爲“佳話”。爲了愛情,富家千金卓文君居然能夠素面朝天地當一個小酒館的女掌櫃,而大才子司馬相如則放下架子當起了“小開”(堂倌),負責清洗酒具。

司馬相如真的是爲了愛情嗎?如果是爲了愛情,他們已經結合,本可以就此長相廝守。雖然是透過私奔這種方式,相愛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但是,這次回臨邛,是爲了錢,是衝着卓王孫的財產來的。

開酒館的開酒館,做財主的做財主,這同財產有什麼關係呢?司馬相如開酒館的目的,就是要向卓王孫傳達這樣一個資訊:“岳父大人啊,您是對的,文君確實不該嫁給我這樣一個窮書生。可是,現在已經成爲既成事實,不可更改了,她現在正跟着我受苦哩!只能靠開小酒館爲生了。下一步怎麼辦?您老看着辦,您總要給自己留點面子吧!”。

本來,家財萬貫的卓王孫之女居然當壚賣酒,這就是一種“淪落”,作爲父親,面子上肯定不好看。司馬相如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讓文君“拋頭露面”,迫使卓王孫就範。否則,天下能開酒館的地方多的是,何必一定要開在臨邛呢?後來,事情的發展,完全按照司馬相如的設想實現了。卓王孫承認了他和卓文君的關係,也賙濟他們了。

陝西風景區導遊詞8

我的家城是個美好之處,這裏有一年四季長青,此中,有一個景點讓我至古都難以忘懷,那等於香溪洞。我愛香溪洞,更愛香溪洞夏季的景色!

夏季,雪花阿姨去散步了,它像個小寶寶那麼淘氣,把大地鋪上了一個銀色的地毯。就連石拱橋也沒有落下十兩跟石柱在那裏聳立着,沒有怕風雪的冰涼,一向毅力在那裏,從沒有倒下,僞像一位怯者無畏的兵士。那綠綠的水倒映着這樣的橋儼然就像一幅美好的畫卷日常。橋邊的樹更是美好極了,一個個精神抖擻,儼然是在像遊客們招手哩!沿着曲靜幽深的小路,我們去到了八角亭,第一眼看見的等於柱子以及亭子上的瓦,紅色的柱子映襯着綠色的瓦,綠色的瓦映襯着紅色的柱子,顯得何等以及諧優美,坐入亭子裏,一片片樹葉,落在亭子的地面上,似乎是故意置放的日常。再來前走,等於一個涼亭,像一間房子似的。這個涼亭內亂裏有許多桌子以及椅子,這是特地供人們戚息與娛樂之處,咦,這是甚麼呢?哦,原先是雕刻的呀,有務器,有圖像,最有名的仍是八仙過海,香溪洞僞沒有愧別稱:八仙洞,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潭水,潭水很綠,綠的想一塊無暇的翡翠,假如是夏天,還可以或許看見魚哩!

我愛我的家城!我愛家城的香溪洞!

陝西風景區導遊詞9

香溪洞光景名勝區位於陝西康健鄉北郊3公里處,北依巴山,南臨漢水,山有敘觀,相傳曾是呂洞賓建煉會仙之地,始修於亮成化初年,面積10仄方千米。

景區總面積10餘仄方千米,光景區周圍山環峯繞,層巒疊嶂。山下溪流蜿蜒,如遇水漲急流,懸序掛布,蔚爲壯觀。山谷間野花香草,色彩絢麗。此中有花名:“香團刺”,葉狀如商,花間黃利劍。陽春三月,花香遠播,漫谷飄香,故名香溪。溯溪而上,谷狹山峭,懸石夾敘。相傳呂洞賓曾在此建敘成仙。後人在此架橋築樓,鑿巖合洞,名之“香溪洞”。

製作景觀有香溪、鏡女湖、烏龍泉、蒼今旱柳、今柏凌霄等數十處,人文景觀有:純陽樓、煉丹爐、駕雲橋、凌霄亭、玉皇閣、溪園、得月軒、望江樓以及“香溪八洞”,是一處融人文製作於一體的園林式景區。

香溪洞光景區總面積10餘仄方千米,分香溪洞、三天門、蜈蚣山、牛蹄嶺五個景區,有50多個景點。叢林覆蓋率85%以上。

遊香溪洞,從山底洞盤山小路曲折而上,經3個“天門”。停立“天門”遙瞰漢江一帶,康健鄉廓樓舍錯綜,風帆點點,煙樹整齊,遠山如薰。三天門上

修有石壁青瓦小屋1間,門上橫額石刻“往天五尺”4個大字。再上有純陽洞。洞內亂爭有百祖塑像1尊,壁間有石刻“交來大千須半日,金州北畔有柴扉”,“神仙已乘升龍往,羽士還信化鶴去”,“今洞深深碧嶂前,遺蹤共說有仙人。東風香送桃花雨,晚日晴薰玉樹煙”等詩句。這些詩文沒有僅繪聲繪色地刻畫了呂祖的傳說故事,也對香溪洞的美好景色做了認僞進微的描畫。除此之外,另有藥王洞、龍王洞、龍泉、八仙洞、下棋亭、架雲橋、通天梯、玉皇閣等名勝奇蹟。

香溪洞始修於盛唐,鼎盛於亮初。從亮清起即爲陝北敘教行爲場所,相傳爲呂洞賓建煉會仙之地。山上刺花(七里香)滿谷飄香,山下溪溝流水潺潺,山腰八洞騰空懸崖。有呂洞賓建行的純陽樓以及煉丹爐,有孫思邈採研的藥王洞。

香溪洞景區位於康健鄉北3千米新鄉幹事處境內亂爭,總面積6萬多仄方米。據園內亂爭碑文載始修唐代,亮萬曆庚子年(1600年),清雍正九年(1731年)二度重建,昔稱“今洞仙蹤”,基礎知識,系康健八景之最。

近二年去,香溪洞景區立足創修,成果卓然。今朝,已取得“陝西省仄安劣秀景區”、省市區級“衛生先輩雙位”、省市區級“青年文亮號”、市級“巾幗文亮崗”、市級“文亮景區”、區級“文亮雙位”等榮譽稱號。同時,連年被秦東聯防委評爲“護林聯防先輩雙位”,被康健市旅遊局評爲“創佳評差最佳雙位”以及“單創事情先輩雙位”,被漢濱區修設局評爲“先輩雙位”以及“先輩黨組織”,孫世福局長小我榮獲漢濱區“第八屆勞動範例”以及康健市“第四屆勞動範例”色澤稱號。

陝西風景區導遊詞10

"要看中國的五百年,請到北京;要看中國五千年,請到西安",看到這就應該知道西安歷史的悠久,西安曾是十三個朝代的首都,也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更與雅典、開羅、羅馬一起被譽爲"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古稱長安。遍佈西安的帝王陵墓、宮殿遺址、古剎名寺和園林名勝,是西安成爲了一座歷史文化的寶庫,數不勝數的文物古蹟都向人們彰顯它曾經有過的輝煌以及深厚豐富的歷史文化魅力。就是在這樣一個城市,在這你可以感受到中國幾千年的滄桑變化,以及中華文明的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偉大。

20xx年1月14日,在北京舉行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授牌儀式上,西安曲江大雁塔?大唐芙蓉園景區成功晉升國家5A級景區,成爲我省繼兵馬俑、華清池和黃帝陵之後,第四家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西安市屬第一家5A級景區,是全國首個區域性、多景點整體打包晉級的國家5A級景區。

西安曲江大雁塔?大唐芙蓉園景區位於西安曲江新區核心區域,總面積3.8平方公里,是中國唯一的唐文化主題景區。這裏有唐都長安玄奘譯經之地、佛教祖庭-大慈恩寺;西安地標、千年古蹟-大雁塔;構架山水、師法自然,儲存唐大慈恩寺大雄寶殿殿基遺址的唐大慈恩寺遺址公園;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遺址公園-大唐芙蓉園;以唐代曲江池遺址爲摹本,因循山水格局的開放式文化體驗公園-曲江池遺址公園;在歷經1400多年風雨的唐城牆遺址之上,恢復再現的以唐詩人物和唐詩意境爲主題的唐城牆遺址公園;還有亞洲最大矩陣式音樂水舞廣場、大雁塔文化休閒景區、炫美盛唐天街以及大唐不夜城。

景區文化歷史資源厚重,景色宜人環境優美,處處體現着環保理念與人文關懷,已成爲西安城市新名片,古都旅遊新品牌。遊客步入景區之中,每一個腳印都行走在遺址之上,每一次遊歷都在完成着與歷史的對話。

大慈恩寺的歷史

大慈恩寺建於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48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唐高宗李治爲太子時,爲報答生母文德皇后的慈恩,奏請太宗敕建佛寺,賜名"慈恩寺"。寺建成之初,迎請高僧玄奘擔任上座法師,玄奘於此創立了大乘佛教慈恩宗,此寺就成了中國大乘佛教的聖地。顯慶元年(656年),唐高宗御書《大慈恩寺碑記》,從此寺名稱爲"大慈恩寺"。由於高僧玄奘主持該寺,故此寺地位、名聲大大提高。加之寺內多植名貴花草,如牡丹、芍藥等,因而常有不少王公貴族到寺院進香賞花,甚是熱鬧。唐末戰亂時,寺院損毀。今天的大慈恩寺是當時寺院的西園,爲明末清初所重建。

大雁塔的歷史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春,玄奘奏請建造雁塔,到十月建成。初時塔爲五層,磚表土心。公元701-720年,武則天長安年間重修時改建爲七層樓閣式磚塔,一直儲存至今。該塔是爲儲存從印度取回的貝多羅樹葉梵文經而建的,並葬有舍利子萬餘顆。據說塔名的來歷是這樣的:大雁塔是玄奘仿照印度的雁塔而建,故沿襲印度塔之原名。塔名前加一"大"字是代表大乘佛教的意思。

"雁塔題名"的典故

"雁塔題名"始於唐代。當時每次科舉考試之後,新科進士除了戴花騎馬遍遊長安之外,還要雁塔登高,留詩題名,象徵由此步步高昇,平步青雲。這在當時是很高的榮譽。唐代偉大詩人白居易考中進士後,登上雁塔,寫下了"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詩句,表達他少年得志的喜悅。到了明代,長安雖已不是國都,但當地的文人學士追慕唐代雁塔題名的韻事,在每次鄉試(相當於省級考試)結束後,考中的舉人都要相攜登塔,題詩留名。直到現在,大雁塔有的門楣和石框上還有前人的部分題詩留存。

大雁塔.大慈恩寺是西安市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也是遊客的必到之地。登上塔頂,憑欄遠眺,長安風貌盡收眼底。

大雁塔是樓閣式磚塔,塔身呈方形錐體,具有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的風格。塔高64米,共七層,塔身用磚砌成,內有樓梯盤旋而上。每層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憑欄遠眺,長安風貌盡收眼底。塔的底層四面皆有石門,門楣上有精美的線刻佛像,相傳出自唐代大畫家閻立本的手筆。塔底層南門兩邊立有碑石,左邊的是唐太宗李世民親自撰文、大書法家褚遂良手書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右邊的是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手書的《大唐三藏聖教序記》碑,這兩塊碑石是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十月由玄奘親手豎立於此的,至今儲存完好。值得一提的是,唐代畫家吳道子、王維等曾爲慈恩寺作過不少壁畫,可惜早已湮沒在歷史中。但大雁塔下四門洞的石門楣、門框上,卻還保留着精美的唐代線刻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