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旅遊>導遊詞>

西安導遊詞(通用6篇)

學問君 人氣:2W

作爲一名優秀的旅遊從業人員,常常需要準備導遊詞,導遊詞具有形象、生動、具有感染力的特點。那麼導遊詞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西安導遊詞(通用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西安導遊詞(通用6篇)

西安導遊詞1

大家好!很高興做你們的導遊,下方就跟着我一齊去參觀,期望我們有一個快樂的旅程。

西安兵馬俑,它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蹟”,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它總面積是二萬零七百八十平方米。第一號兵馬俑是一九七四年三月農民伯伯打井時發現的,之後經過考古學家認真的工作,我們才明白兵馬俑是地下式土木結構,東西長二百三十米,南北寬六十二米,內有陶俑陶馬六千多件。堪稱是一顆異彩獨放的明珠。

兵馬俑博物館每年接待一百多萬中外遊客,許多名人都曾來那裏參觀,整個博物館佔地二百萬平方米,館區內樹林、花、草清香,環境幽雅。

爲了揭開秦始皇陵墓的奧祕,考古學家從六十年代初開始對陵園進行科學的鑽探的調查,最後向世人展示了一個擁有一支雄兵千萬,由七千件兵馬俑組成的氣勢磅礴的地下軍陣,他們令全球矚目,舉世震驚,但由於我們現代世界技術達不到保護兵馬俑的要求,目前只有一號坑、二號坑出土,有幾個坑的輪廓已經出現,但停止挖掘的鑽探,其它的地下文物都被保護起來,以免遭到破壞。

西安兵馬俑,壯麗的景觀,世界獨有人土的美觀!

西安導遊詞2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古城西安,我就是你們這回西安之旅的導遊。我姓徐,大家就叫我徐導好了。今天參觀的第一個景點是世界遺產之一,秦兵馬俑。景點位於西安臨潼,我們坐的車也是去臨潼的,行程大約四十分鐘。我想提到西安的臨潼,你們肯定會想到舉世無雙的秦兵馬桶。

好了,我們現在已經到了秦始皇陵園,請大家按次序下車。你們知道秦兵馬俑的來歷嗎?原來以前的朝代,皇帝逝世都是找一些活人陪葬,後來到了秦朝,一個大臣對秦始皇說:“之前的朝代乃是用活人陪葬。而我覺得這樣對您不是很妥當,不如讓能工巧匠們打造出一支用泥土做成的您那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如何?”秦始皇覺得這個想法挺不錯的,就答應了下來。其實要不是那時候秦始皇的一點頭,今天也就見不着這氣魄雄偉的兵馬俑軍對。兵馬俑的規模宏大。到目前已發掘了三個俑坑,總面積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平時的50個籃球場那麼大,坑內有兵馬俑8000個左右。

現在我們來到的地方是一號坑,也是三個坑中最大的一個俑坑,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你看都點了三個俑坑總面積一半還多呢!既然面積那麼大,那麼數量也是非常多的,有6000多個。一號坑上面已經蓋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廳,我們可以走進大廳再細細遊賞,遊覽時也要注意安全哦!

你們請看,那身材魁梧,頭戴曷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昂首挺胸的就是將軍俑。有的神態自若,目光炯炯,一看就知道是久經沙場,重任在肩;有的則是頷首低眉,若有所思,好似在考慮如果作戰,戰勝敵人。滿是大將風範。

再看那些武士俑,一個個體格健壯,而且它們身穿戰袍,披掛鎧甲,腳登前端上翹起的戰靴,好像在聽候號角,待命出征。

接着繼續來看騎兵俑,仔細的觀察,它們身上着短甲,下身着緊口褲,足登長靴,右手執繮,左手持弓箭,彷彿隨時準備上馬衝殺。

打仗時期,肯定少不了一羣良駒。看前方,那陶馬跟真馬一樣大小,一匹匹形體健壯。那躍躍欲試的樣子,如果一聲令下,就會撒開四蹄,騰空而起,跳上征程。

不管是將軍俑、武士俑還是騎兵俑,都好像在暗下決心,爲秦國統一天下作殊死拼搏,甚至連陶馬也好像在打算一定要精忠報國,走進它的身旁,似乎能感愛到輕微的呼吸聲……秦兵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擬軍陣的排列,生動地再現了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宏偉氣勢,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慨。

各位親愛的遊客們,時光飛逝,今天的秦兵馬能之旅也就告一段落了,現在我們準備啓程回賓館,接着後幾天的活動內容……

西安導遊詞3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大家可以叫我小王。很榮幸能爲大家服務,今天我帶大家去參觀西安城牆。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牆,是明初在唐長安皇城的基礎上建築起來的。它是我們國家中世紀後期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軍事城堡防禦設施。

西安作爲千年古都,歷代曾多次修築城牆。它們多數被歷史的塵埃掩埋。我們現在看到的城牆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將徐達從山西進入陝西,將原來的奉天路改爲西安,意爲“西方長治久安”。拉開了明在西安修築城牆的序幕。歷時8年修築完的城牆外形是一座長方形。城牆高15米,頂寬12—14米,底寬16—18米,周長13.9公里。最底層用黃土與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乾燥之後,異常堅固。

西安古城牆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好了,現在讓我們親自來感受這座科學、嚴密、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這就是我們今天遊覽的西安城牆,它是世世代代陝西人的驕傲,是唐代文明的象徵。

西安導遊詞4

各位遊客,大家好,現在我們的目的地是——西安碑林博物館。

西安碑林博物館,位於西安市三學街孔廟遺址,是我們國家收藏古代碑石墓誌時間最早,名碑最多,數量最大的一座藝術寶庫,孔廟遺址是西安碑林博物館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置歷史可追溯到北宋末年,南門照壁上的“孔廟”兩字是由清代書畫家劉暉書寫的'。現在的大門東西開,俗稱“禮門”、“義路”。走進博物館大門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雕樑畫棟的木牌枋,名叫“太和元氣坊”。

西安碑林因碑石叢立如林而得名,它始建於公元1087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被譽爲“石質書庫”、“書法的故鄉”。西安碑林是爲儲存唐代《石臺孝經》、《開成石經》而建,經歷代不斷的整修充實,集中展出了漢魏至明清的碑石墓誌1000多件。

遊客朋友們,碑林博物館的參觀講解就到這裏,謝謝大家的配合,歡迎大家下次再來參觀,謝謝大家!

西安導遊詞5

哈嘍!歡迎大家來到西安,我是你們的小導遊劉琳,我和大家初次見面,請大家多多關照,下面我們就前往清華池吧!

朋友們,我們正在走廊,請大家往前看,那就是黃河母親,她一身雪白,還抱着不到一歲的孩子,用乳汁哺育這他,這黃河母親大概有兩米多高。我們聯想一下我們小時候,媽媽肯定也這麼愛你吧!

黃河母親大家已經看過了,我們就去對面那座山吧!它叫作鳥山,必須坐纜車去。請大家做好準備,纜車要出發了!請大家往下看,這就是清華池,很美麗吧!

好了!大家該下纜車了,我們已經到達鳥山了。請大家往裏面走,看!那是八哥!多麼可愛呀!大家自己看吧!可不要掉隊哦!好了!大家應該看完了,我們下山吧!

look!那是青春泉!聽說只要用哪裏的泉水洗臉,臉上永遠不會有皺紋哦!青春泉的左面是皇上和他的妃子洗澡地方,只要往裏面頭一兩個硬幣,就會來年有好運!

好了!今天的清華池一日遊結束了!我也要和大家說再見了!請大家不要忘記今天哦!

西安導遊詞6

歡迎大家來到這裏,下面我來爲大家介紹一下!

在中國的西北部,美麗的西安市是著名的十三朝古都。有標誌性建築物鐘樓、明長城遺址、華清池等等。可最雄偉、最有盛名的還要數大雁塔。

大雁塔自唐朝以來,由玄奘法師修建,用來存放經書的佛塔。它建在大慈恩寺內,從古至今,儲存完好,現在供遊人參觀、遊覽,是我國著名的旅遊景點,更是著名的古城西安的象徵。西安市的市徽中央就印着大雁塔,由此可見,大雁塔是當之無愧的西安的標誌。

雁塔的由來神奇玄祕。相傳,在印度摩伽陀國,一個寺廟內的和尚信奉小乘佛教,吃三淨食(即雁、鹿、犢肉)。一天,空中飛來一羣雁。有位和尚見到羣雁,信口說:“今天大家都沒有東西吃了,菩薩應該知道我們肚子餓呀!”話音未落,一隻雁墜死在這位和尚面前,他驚喜交加,遍告寺內衆僧,都認爲這是如來佛在教化他們。於是就在雁落之處,以隆重的儀式葬雁建塔,並取名雁塔。玄奘便以這個典故,修建了大雁塔。

大雁塔最早因財力不足,只是一座五層的建築,後來因武則天信奉佛教,將它修建到了十層。可不幸的是,五代戰亂又降至七層,纔有今天的七層青磚塔。塔高64.5米,地面各有一個門洞,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是我國佛教建築藝術中的不可多得的傑作。

從遠處望去,你會發現大雁塔略有傾斜,這可是有來頭的。過去,西安有過數次的地震,將塔震得像一邊微有傾斜,後來,塔下身部分爲土質,地下水不均勻,使大雁塔加速了沉降傾斜,現在逐漸收回地下水,使大雁塔“改邪歸正”。

大雁塔是第一批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經過一次次整修,這個七層的青磚塔變得堅固結實,大雁塔在日後的文物保護、社會建設中,不減昔日古典的美麗,籠罩這一層迷人、神祕的面紗!吸引着世人探尋佛教文化和古代東方文明。

黃山在中國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樣子,因爲山上岩石多青黑青黑的,古人就給它起這樣一名字。傳說咱們中華族的先祖軒轅黃帝在完成中原統一在業、開創中華文明之後,來到這裏採藥煉丹,在溫泉裏洗澡,因而得道仙。

親愛的朋友,成吉思汗陵旅遊區位於鄂爾多斯市東南部伊金霍洛旗的甘德爾草原上。成吉思汗陵作爲一座民族的豐碑,記載着蒙古民族滄桑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綿山,亦名綿上,後因春秋五霸之晉文公名臣介子推。它地處汾河之陰,距介休市區20公里,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境,最高海拔2566.6米,相對高度1000米以上,是太嶽山(霍山)向北延伸的一條支脈。

中國的沿海城市,東面或南面臨海居多,北面臨海的卻很少。煙臺恰是北面臨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獨特的海上景觀。今天我就來介紹一下煙臺的海。

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今日離別後,何日君再來?鄧麗君小姐這首《何日君再來》是我們常常唱起的一首歌。但我相信,我們之間友情的花朵會常開,今日離別後,什麼時候你會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