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創業指導>

“社羣次時代”創業創新方法論

學問君 人氣:1.5W

首先非常感謝平板哥邦德,我們也是好朋友,肖邦德帶領乾貨幫在過去的一年的時間,在社羣領域開創出了一片天地,也是我們社羣圈子裏面大家學習的對象。

“社羣次時代”創業創新方法論

社羣次時代來臨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在社羣環境下的創業和創新方法論,主要有三個方面。在這裏首先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是我們在過去一年時間中對社羣和移動互聯網環境,以及今天社羣環境的認識。

那麼在前不久的剛剛結束的上海交通大學的第二期的社羣經濟進階研修班上,我跟當時參與研修課程的同學們分享了一個話題。當時我們分享的這個話題的主題叫做“社羣次時代”,爲什麼今天已經進入了社羣次時代呢?所謂次時代實際上它是一個人工智能裏面的概念,它意味着大時代剛剛過去。而小時代並未來臨的過渡階段。實際上我們認爲社羣發展、生髮和自組織的運營,最好的時間是過去的一年2014年。在過去2014年當中有很多個像乾貨幫這樣的社羣誕生。

因爲在微信這個工具產生之後,微信羣催生很多的社羣。除了大家說的羅輯思維和青年茶人計劃還有乾貨幫等等,有很多有識之士的小夥伴可以透過在微信羣中的運營爲自己創建人脈,實現創新,推廣產品等等,這些都是可以透過社羣來完成的。但是在2014年之後,甚至我們可以認爲2014年12月1日的首屆社羣領袖峯會是一個分水嶺,既奠定了這個“社羣”的名字,奠定了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地位,讓我們進入社羣經濟時代,同時又使得人們對社羣的現象進行了深深的思考。社羣的未來到底是什麼?

在2015年下半年當中,當時2014年初期火爆的很多社羣,今天已經不復存在,社羣的環境已經發生改變。社羣環境的改變主要體現以下幾點:

首先人們已經進入微信羣的倦怠期。過去很多人都有很多的微信羣,今天我們的微信羣很多都是屏蔽的。今天我們面臨重要的問題不是社羣無效內容太多,比如說廣告太多,連結太多,而是一個社羣當中的一個有效內容太少。像我們乾貨幫這樣每週都能夠不斷的去創建社羣當中的有效內容的社羣,其實是非常少的。

第二個問題社羣運營成本在2015年迅速升高。隨着大家對微信羣這種熱情的減退,使得社羣運營必須走專業化和職業化。這個時候從過去沒有成本的社羣運營,走向有成本的社羣運營。這個過程當中很多創業者以社羣作爲主體基地創業的走向了衰落。創業其實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是因爲彈不夠,體力不支很容易倒下。2014年12月1日的社羣領袖峯會評出獲獎社羣,今天有不少已經不復存在了。

第三個問題社羣的商業模式到底是什麼?其實當每個社羣領袖包括板哥在內他們都會被頻繁問及一個問題就是你怎麼掙錢?你的商業模式是什麼?實際上傳統的線性思維是沒有辦法一下子看明白社羣這種大量非線性的價值短路所創造價值在哪裏?應該怎麼樣轉化?我們今天可以很負責任說一句話,社羣本身可能並沒有商業模式,但是它會讓一切商業模式有實現自己商業價值的機會。

實際上到了2015年下半年我個人認爲在社羣這個領域創業可能說難度會有所增加,反過來更多的創業者會關注如何透過運營一個屬於自己的社羣,幫助自己的創業項目前進,包括有很多傳統領域的企業家也都會關注,如何應用社羣這個互聯網現象來實現在社羣經濟的今天、分享經濟的今天,能夠實現自己的企業的互聯網轉型。在這裏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概念,無論是不是在社羣環境中,創業和創新實際上是不一樣的。

創業與創新的區別

創業和創新的區別在哪裏?其實今天無論是不是在社羣領域,有很多人創業失敗或者說創新失敗都是因爲混淆了創業和創新。創業的核心關鍵詞是業,是一份可持續,可以經營下去的生意。任何創業者的創業項目他的第一要務是活下去,意味着他需要掙錢,需要有源源不斷的現金流來實現價值的閉環,能夠讓他們這個項目可持續。所以我們可以認爲某種程度上創業是做一份生意,那反過來創新是什麼?創新是要發現價值的規律,發現價值產生的規律。

創業的過程並不一定是創新的過程,如果你是一個創新者,卻不一定能夠更好的創業。所以我在這裏在分享的過程中也提醒各位創業者,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創業是基於創新的創業,還是基於生意,基於商業,基於自己對某一份工作或者是美好生活嚮往的創業。回到我們的正題,當我們理清創業和創新的關係之後,我們要想今天我們在創業當中或者說在非創業的工作當中,應該如何去創新。

移動互聯網環境下創新的關鍵詞

在這裏我要告訴大家幾個關鍵詞,這些關鍵詞基本上就是社羣環境或者互聯網環境下,創新方法論的核心的關鍵詞:“快與多”,“分與合”,“連結和短路”。

前面我們實際上解析了社羣環境,在過去一年多內發生的改變,實際上在過去的三到五年之間,互聯網的環境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大家看我分享到羣內的這兩張PPT,上面那張圖,我們今天經常會聽到別人這樣說現在已經進入了移動互聯網的3.0時代,對嗎?其實有誰去認真地思考過,互聯網時代的3.0時代和2.0時代有什麼區別。我們說2.0時代,是中心化的時代,而3.0時代是去中心化的時代。在我個人的表述當中,我把這種去中心化稱之爲之一化,那上面的這張圖其實就是它的區別。

在中心化的互聯網時代,我們其實有一些很有代表性的項目,比如說阿里巴巴,比如天貓、淘寶,比如微博。以微博爲例,當一個粉絲關注到我的時候,這個流量實際上是沉澱在我這個主體上面的,這個時候我們所談到的流量,是流入量。微博的商業模式實際上是植入廣告變現,廣告的這種方式是把羣體流量沉澱在你這個主體上,以它一段時間爲最小單位,把它租給另外一個品牌,把這樣的關注和傳播方式租給另外一個品牌,我們說這樣的商業模式叫尋租。在過去的三到五年之間,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的核心商業模式是尋租。

再來看一下今天的3.0時代,就是我們上邊看到的這張圖的右邊半個部分。我們說3.0時代的核心的互聯網的產品是什麼,是微信。開啟微信會發現我們不需要下載大衆點評,不需要下載滴滴打車,不需要下載京東購物,我們就可以去到這裏。這個時候微信的流量是流通量,而不是流入量。微信不是做了一個入口,而是做了一個路口。這就像社羣一樣,社羣絕對不是一個容器,把我們所有的人脈資源,把我們所有的方法論,價值都裝在一個容器中,而是我們可以透過這個路口,去到我們任何想去的地方。

基於3.0的時代的這種流通量,把社羣看作一個路口,那麼它的創新和價值,在於我們可以在一個社羣當中連結到任何我們想要的資源,而隨時跟它發生短路。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今天我透過乾貨幫的平板哥,跟大家進行了這樣的一場分享,大家會因此而認識我。那麼如果我們羣中的哪位羣友,比如他參與了我們個人舉辦的線下的課程,這個時候就產生了價值的短路。在這個過程中,乾貨幫或者說平板哥邦德,他起到了一個連結的作用。而我跟羣內的小夥伴,在交互的時候,實際上是產生了價值的短路。

我們發現,在這個時代我們所有的價值,或者我們的創新,或者我們價值的變現,都是基於個體的社交行爲,而不是羣體的尋租行爲來實現的。我們經常把移動互聯網時代稱之爲是個體崛起的時代。這兩年非常熱門的一個詞,就是互聯網思維。

我個人認爲互聯網的思維就是二進制思維,就是非黑即白,非對即錯。或者說一個人身上都是一體兩面的。最核心的互聯網思維,就是每一個人的身份或者角色都有兩面性。比如從電商的角度來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既是消費者,又是經營者。從學習的角度說,我們今天在這裏進行一場分享,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分享自己比較擅長的一面,就是每個人都有老師的一面和學生的一面,這也是我們所說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去中心化,實際上是多中心化。

每一個人都是中心,每一個人都是中心之一,我們彼此會尊重彼此成爲中心的那個面向。基於這樣的一種二進制的思維,在創新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去做的一個動作不斷地分,我們分的越徹底,我們才能夠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商業機會,然後產生創新的可能。我們說創新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分的徹底,合的合理,把一切資源足夠的碎片化,把它的屬性足夠的純粹,然後再進行重新地排列組合,產生出新的價值,更大的價值,我們認爲這就是今天互聯網環境下,或者說社羣環境下創新的核心方法論。

我想首先讓大家看一下這張圖,跟大家分享幾個創新的案例。比如滴滴打車,它是徹底驗證了我們說互聯網環境,或者說社羣環境的創新,就是不斷地分與合。在滴滴打車這個案例當中,滴滴打車,它把一輛出租車的狀態分成空駛和載客。它把一個人的狀態分成等待與乘坐。在這樣分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這個人的等待和這個車的空駛這兩個資源是浪費掉的。用滴滴打車第三方工具,把兩個浪費掉的資源連結在一起,就產生了新的價值。

今天都知道滴滴打車的估值已經完全超出了想象。無獨有偶,在它周圍的另外幾個項目,比如說任天堂的遊戲機,在遊戲機最初出現的'時候是機卡不分離的。後來隨着小霸王遊戲機的出現,小霸王遊戲機做了一件事就是分,機卡分離,從而塑造了一個遊戲卡的行業,開創了這樣一個行業的新的領域。

喬布斯回到蘋果做的第一件事並不是去做一個電腦,而是發明了iPod。在iPod之前那個時代,都是聽唱片,需要一張唱片一張唱片地去買,在有iPod之後,我們可以透過iPod在iTunes裏面花0.99美金,就能夠買到一支單曲。

這些創新的方法論,實際上都是不斷地在分,分的過程會產生機會,會讓我們看到浪費的資源,沒有充分利用的資源。隨之會產生碎片化的創新。碎片化之後要合,合就是把這些浪費掉的資源,或者說不匹配的資源,重新透過第三方的工具,或者第三方的手段,連結在一起。“分與合”就是移動互聯網環境,包括社羣環境下最核心的方法論。

談完分與合,我們來看看另外兩個關健詞,就是“快”與“多”如何理解。互聯網或者說社羣爲我們提供的一個便利,不同於過去創業環境很核心的點,就在於它讓我們比過去傳播速度更快,這個運營效率更高,價值連結的會越來越快,這個產生連結的速度會越來越快,發生價值短路的可能性也會越來越多。

這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一個特點。跟大家分享一個概念,就是關於冪率的概念。冪率就是剛纔的PPT裏面那個數學的公式,就是a的N次方。實際我們經常說社羣包括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很多工具,都是一個造密神器,爲什麼我們今天包括顛覆式創新的研習社裏面的李善老師會講到,社羣帶給我們大家的就是整體大於部分之和呢,是因爲我們今天所有價值的呈現,不是a+b,而是a+b括號的N次方。而我們本身任何創業項目的創業過程,產生價值的過程,都是a的N次方。我們要如何來造冪,只有兩個關鍵詞,就是“快”與“多”。

我們來看我新發的這樣一張圖,它會告訴我們爲什麼要造冪。創業實際上我們研究的都是人的行爲,解決人的行爲過程中的一些問題。把人的行爲分成兩個維度,一個就是數量多和少,就是數量級。另外一個是頻次,頻次的高和低。我們看在任何一個商業社會領域當中大數量及高頻次一定出大公司。比如說寶潔,比如說聯合利華,都是在這個領域內非常有代表性的公司。

我們說小數量級高頻次是什麼,小數量級高頻次可能是服務的升級,包括奢侈品等等。我們說大數量級有沒有低頻次的共性行爲的問題可以解決的。有,比如說像趕集網、58同城,他們解決的人的問題,比如說二手貨,這些都是屬於大數量級,但是低頻次。那麼這個過程中,也是會產生很多商業機會的。創業者要注意了,把自己的項目對號入座,看看我們所解決的問題,創業項目解決的問題,是處於哪個象限、哪個維度當中。當知道了你的創業項目本身,你自己的產品,本身所處的維度和象限的時候,可以透過一些手段進行創新。

比如你現在的產品,是一個大數量級高頻次的產品,那麼你所需要的,可能是提高客單價,你的創新應該是透過沉澱和挖掘一些優質客戶,使你的產品走向小數量級、高頻次的定製化服務,升級化服務。比較典型的實際上就是從滴滴打車,到滴滴專車,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從a象限到b象限的創新過程。那反過來,如果你現在的產品是一個小數量級、高頻次的產品,你要擴大規模,要進行發展,那麼你要建立標準。透過標準化、可複製來降維打擊,把原本的奢侈品的消費,走到另外一個圈層的消費水平當中,這也是一種創新。

第三種,就是本身的業務是大數量級、低頻次的業務,需要透過一些營銷、促銷,包括社羣運營建立黏度,這樣的方式來提升頻次,不斷地製造高頻次。這個過程中,會使低頻次當中的人羣,透過這種高頻次建立強的連接。我們的青年茶人計劃,實際上就是把喝茶這樣一種大數量級、高頻次,但是不顯性的事情,透過一個手段連接在一起了。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社羣的環境當中,分與合就是一個創新的邏輯。實際上我們作爲一個社羣的運營者,每天在運營的事情就是不斷地在分。比如說乾貨幫,從最早的一個總羣、大羣,透過不斷地分享,以每一次分享爲標籤,每期的《開講吧》都會有這樣的一個獨立的羣,它就是集結了對某一類老師、某一類內容感興趣的不同的人羣。那這樣地分,如果說未來想要透過培訓的產品,或者說其他的一些產品來變現,就已經打下了天然的基礎,就是我們已經完成了分的這個過程。

分衆產生市場,跨界實現價值,這也是社羣環境當中,社羣運營的創新和價值實現的方法論。合的結果是分,我們要不斷地合,就會不斷地分,分的邏輯是合,在分了之後,在產生價值的過程中,還要去進行合,這是我們認爲在社羣環境當中,這樣分合邏輯,其實是一個非常核心的創新方法論。

如何在創業項目中踐行創新

具體到每一個個體的創業者,在自己的創業過程中,要去踐行自己的分與合、快與多,不斷地去連結了短路,應該怎麼做呢?還是回到我們對互聯網思維的認知,什麼是互聯網思維,就是二分法。在創業的過程中,二分法其實就是對與錯,是與非,成與敗。

創業創新,一定都是基於試錯。不管你發掘了一個客戶什麼樣的痛點,用戶什麼樣的共性的問題,都是在你非常小的認知範疇之內,你一定要經過大量地試錯,才能夠證明這是否是一個創新。創業過程中,最核心的創新是多做、多錯、多對。這種多做、多錯、多對,也是不斷地基於二分法,來對自己分與合。

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大的風險,我們在前面就已經提到了,實際上今天無論是你在進行社羣運營,還是在其它的領域,在社羣環境下進行一個創業,實際上你是風險極大的。反過來,我們創業者要反觀我們自己,我們自己的身份,在這個時候也要進行個分。你是一個創業者,還是一個創新者,這個一體兩面的特性,很可能會在一個個體身上化一。

我剛纔發的這張圖,就是我們最近推出的一個把創業和創新結合起來,把一個創業者身上的兩個面向這樣區分開的一個新的探索和一個嘗試,我們叫做品牌活動運營官。青年茶人計劃,在過去的一年當中運營了一萬場品牌活動,一萬場文化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高頻次的微活動,實際上是具有很高的媒體價值、社羣價值和傳播價值。我們也因此被很多的品牌找到,希望能夠跟我們一起建立這個O2O的文化社區,每個品牌都希望運營一個屬於各自的這樣一個社羣體系和微活動體系。

在這個過程中,集結了大量能夠和我們在一起運營微活動,包括運營社羣的這樣的發起人,他們其中很多都是創業者。我們發現作爲一個創業者來說,除了他們自己本身的創業項目有價值以外,實際上他們創業這個行爲,也非常有價值。在這裏我們又再次進行了分與合。我們把一個創業者它的身份分成兩個,一個是創業者他要進行他自己的項目的創業。另外一個是創業者創業行爲,可以爲一個品牌,給其它的產品能夠帶來傳播、運營和推廣的價值。

在這樣的一個案例當中,你自己是老闆,你的創業Leader,你自己創業項目的創始人,同時你又可以成爲一個品牌的市場的合作者。那麼在這兩個角色當中,你創造不同的價值,在你創業的過程中,你的每一場線下活動,每一次推廣運營都是你的微路演。

對於品牌來說,在這個過程中植入它標準化的廣告,或者說插入它的一些產品,或者把它的一些產品作爲贈送的小禮品,那麼你們雙方都可以實現價值。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實際上再一次做了分與合,我們把一個創業者的身份,分成了創業者和創新者,而我們把一個品牌的訴求,也進行了分割。

我們把品牌的訴求,分割到它需要透過個體創業者的行爲,來產生傳播和市場的價值的這個部分,和創業者本身創業行爲的價值不能夠完全被變現。這裏做一個連結,我們發現一個創業者,可以做到按場次記薪,每個月拿到一定數額的工資,來分擔掉他自己的創業風險。我們發現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再一次實現了這種創新的價值。

我們說今天“大衆創業,萬衆創新”,這個是總理提出來的一個口號,實際上大衆創業,就是對傳統的這種線性的環境,包括組織架構的一個碎片化的這樣一個趨勢的預測,而萬衆創新就是在社羣的領域,創造更多的非線性。那麼既然是非線性,它實際上就是不確定性,不確定性就會存在很多風險。我們也看到了很多的優秀的項目,可能就是因爲最後子彈不足夠,不能夠堅持到最後,而過早地倒下了。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一種帶薪創業的方式,創業行爲本身能夠產生更大的價值。

我們說創業其實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創業者試錯的過程,能夠有第三方來爲它買單。因爲這個買單,還不僅僅像風險投資一樣,我就是賭一把,就是賭你。實際上這個買單的過程,創業者本身也已經爲品牌實現了價值。

以上的這些就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基本的一些內容,是我們在過去的一年探索的過程中,不斷地對互聯網和社羣的環境的思考,一些心得,是在創新這個領域,得出的一些結論和一些收穫,在這裏以這種方式和大家分享。

同時我最後提到的關於這個帶薪創業的這部分內容,如果我們社羣內的小夥伴有感興趣的,也可以聯繫我,我們接下來會在西安、廣州、深圳、上海這四個地方,去進行四站的帶薪創業,品牌活動運營官的招募。有興趣的小夥伴也可以參與。其實每一個創業者都有自己的理想,最後跟大家共勉一下我們的理想,實際上我們的理想就是做文化活動這個領域的Uber,能夠把品牌、活動、社羣和產品,這四個資源體透過一種規則串在一起。我們在過去一年當中大量的實踐,實際上就是踐行我們的規則。

我們認爲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和社羣時代,社羣中每個體都是資源體,我們永遠都不缺資源,我們缺的只是運營資源的規則。所以在社羣時代,規則比資源更重要。希望各位創業小夥伴,在創業和創新的過程中,找到發現價值的規律,找到一個能夠實現價值的規則。那麼基於我們想要做文化領域的Uber,或者活動領域的Uber這個理想,也向各位創業夥伴們發出邀約,如果你正在創業,如果你願意透過穩定頻次的活動,來對自己的創業進行創新,如果你想分擔這個創業過程中的風險,也可以加入我們,和我們在一起。

最後也再次感謝乾貨幫,感謝肖邦德,感謝所有聆聽分享的小夥伴們,創業的這條路上,我們一直在一起。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