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成長心理>

假期該不該給孩子報興趣班呢

學問君 人氣:4.02K

假期該不該給孩子報興趣班呢? 人的童年只有一次,做孩子的時候就該無憂無慮享受童年的時光,和小夥伴一起做着天真卻有趣的事情。

假期該不該給孩子報興趣班呢

其實,家長的心思我們能理解,給孩子報興趣班是件兩難的事情:不報,其他孩子都有這個那個興趣班,自己的孩子將來沒特長;報了,又擠佔了孩子玩的時間,更重要的,那是孩子自己的興趣嗎?

重慶9歲女孩姍姍(化名)給父母寫下了一份保證書:"我自願不學鋼琴、電子琴、二胡、舞蹈等,還包括繪畫、武術,我長大後不怨媽媽、爸爸。"

這是前不久媒體上的報道。姍姍在3年換了6個特長班,仍無任何特長興趣,而焦慮的父母則害怕在將來落不是,於是有了這一紙保證書。

興趣,這個詞本身就意味着,我喜歡,我願意,然而姍姍顯然是"被興趣"的。很難統計,中國到底有多少像姍姍這樣"被興趣"的孩子。一家都只一個,父母們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你給孩子報了什麼興趣班?"年輕的父母們互相探聽着,比較着,而很多孩子則上着這個班那個班,少則1~2個,多則6~7個,全面普及,重點發展。父母們期待着:這麼多興趣班,總能讓孩子培養出興趣來吧?

"我還不如一條小狗!"

李海是一位著名的音樂工作者,中年得女,視如珍寶。女兒李玉從4歲開始學習小提琴和鋼琴。現在,7歲的她,每天放學後、週末都奔波在學琴的路上。有一次,李玉偷偷對媽媽說:"我還不如一條小狗!"因爲,李玉在彈琴的時候,彈錯一個音,李海就會一個巴掌把她從鋼琴的位置打到沙發上去。李玉經常問她家的保姆,能不能在爸爸的飯裏下一點毒,這樣她就永遠不用彈琴了。

李海小時候家境貧寒,但是他特別喜愛音樂,他說自己上小學時,到同學家玩,第一次見到鋼琴,特別想坐在鋼琴前彈一下,但是同學的媽媽嫌他的衣服太髒,不讓他彈,這件事李海記了一輩子。雖然,他後來透過自己的努力,從事音樂工作,並且小有成績,但是他總覺得在自己最好的年紀沒有受到音樂訓練,因此女兒出生後,還沒滿月,他就興沖沖跑到琴行買了一架昂貴的鋼琴擺在家裏。

楊麗一直喜歡二胡,她小時候纏着爸爸買二胡學二胡,都被專制的爸爸拒絕了,在她爸爸看來,學習好纔是真好,其他都是瞎掰。因此,當楊麗的女兒5歲時,她毫不猶豫地給女兒選了二胡。雖然每次練習時,女兒總是磨磨蹭蹭,心不在焉,一會吃個水果,一會上趟廁所,她在邊上陪着心裏憋氣到快要爆炸,考慮到爲了培養女兒的藝術氣質,楊麗還是咬牙堅持着。除了二胡,楊麗還給女兒報了國際象棋、舞蹈、畫畫。每到週末,就跟趕場似的,一個興趣班接一個興趣班,"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把女兒培養成一個多才多藝的人。我小時候沒條件學這些,不能讓孩子像我一樣啥特長也沒有。"父母如此的良苦用心,孩子能體會嗎?

10歲的宇澤是一個聰明伶俐的女孩,還是班裏的中隊長,提起媽媽給她報的那些舞蹈、表演等興趣班,她撇撇小嘴說:"媽媽說她沒當成演員,就讓我一定要實現她的願望!"孩子的話也許說出了很多家長的心聲。

如果興趣班是孩子自己挑選的

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孩子難免出現逆反。如果興趣班是孩子自己選的,情況會不會有所不同呢?

溪溪上小學三年級時,想要學習鋼琴,爸爸媽媽給她買了一架鋼琴,並請了老師,半年後,她不想學了。父母覺得孩子既然沒有興趣,也沒有強迫,就停止了。等溪溪上初中後,又想彈鋼琴了,父母很慶幸沒有因爲鋼琴佔地就給處理了。現在溪溪每週上兩次課,風吹雨打都不會缺課。已經堅持了一年,彈得有模有樣了。

戎戎上幼兒園的時候,共有7個興趣班:泥塑、書法、輪滑、跆拳道、繪畫、圍棋、數學思維後來,經過很多次的淘汰,戎戎自己選擇留下了圍棋和數學思維,上小學後,還參加了圍棋和奧數比賽。每次去上課也是高高興興的,回家後還跟父母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還把媽媽教會下圍棋。

看來如果單純地理解上興趣班是給孩子施壓是不客觀的。專家李子勳說:"如果一個家長不是用功利之心去對待興趣班,而是以平和的心態,希望爲孩子增加一些樂趣,長一些見識,那麼去上興趣班本身就會達到這樣的目的。"混沌理論認爲,在合適的年齡給予孩子足夠的資訊刺激,如果孩子具有某類天分,當孩子成長到某個年齡段時,這樣的優勢就會凸顯出來。李子勳建議:"只要孩子有某種興趣,家長就給予鼓勵、欣賞。當孩子興趣轉移的時候,說明這種刺激已經完成,家長最好跟隨孩子再去體驗新的興趣,並與之共情。"如此,上興趣班就不再是孩子的壓力,並且有一天,家長和孩子都會感覺到,這些培訓並非多餘。

幫助孩子接受各種知識資訊的刺激

琬林的媽媽就是一個興趣班的溫和派,她給女兒報二胡班的目的,就是以自己的人生現實作爲參照。"人長大以後,有時會非常孤獨寂寞而無法排遣,如果你學會一種樂器,它就會成爲你最忠實的好朋友,成爲你釋放壓力的方式。"現在有很多關於減壓的新聞報道,比如白領到超市捏碎方便麪、深夜逛馬路,發明了千奇百怪的減壓招數,卻仍然難以排遣心靈的空虛和精神的重壓,在學校和家長的精心教導下,很多人也許早早學會了如何發揮理性面對運算,卻從來沒有學會如何控制情緒、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育學家杜威認爲,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成就人的豐富心靈。琬林媽媽的想法和杜威是一致的,就是音樂不是人生多餘的東西,而是豐富精神世界的一種途徑。

"的確,目前國內很多孩子都是被逼着在苦學一種樂器,在俄羅斯,有一些孩子可能從來就沒有學過任何樂器,但是,當他們坐在鋼琴前時,就很有那個優雅的範兒。也許是因爲他們平時就浸泡在這種音樂藝術的氛圍裏吧!"一位剛從俄羅斯訪問回國的音樂學院美聲系老師說。

學家李子勳也主張在有條件的家庭,在孩子小的時候應該幫助孩子接受各種知識資訊的刺激,尤其是藝術--音樂、舞蹈、繪畫、戲劇的啓蒙,發展孩子對自然形體、色彩、質感的感知。

"不管孩子是否是天才,足夠的資訊在恰當的年齡最終會讓孩子受益。沒有條件的家庭也應該充分利用社會免費資源幫孩子補上這樣的課。西方社會整體人羣的文化素質和藝術修養比較高,正是因爲從小讓孩子浸染在藝術的氛圍裏。"

"我沒有給他報任何興趣班"

孩子一定要上興趣班嗎?也有一些家長認爲,人生的智慧絕非是在簡單的學習特長之中培養的,主張孩子應該在玩中學,在玩中成長。在出版社工作的餘梅,兒子已經8歲了,她沒有給他報任何興趣班。"孩子在學校學習就已經負擔挺重了,再上興趣班,多累呀。孩子就是孩子,應該有童年。"

但她也很擔心。她記得,在《月刊》上曾看到王學兵的《自畫像》,王學兵曾埋怨父母在他小時候沒有培養一些興趣特長,結果考入北京電影學院以後,在有衆多才華的同學面前有點自卑。王學兵說,父母聽了他的話,特別受傷。"我也很擔心兒子到了王學兵那樣的年紀,在一堆有這樣那樣特長的同齡人面前,忽然埋怨我們沒有給他培養任何一項特長。"不同的.是,餘梅只是擔心,她當然不會逼着孩子寫將來不怨父母的保證書。

教育專家徐國靜認爲:就學習本身而言,無所謂內容量多還是量少。高明的教育者,即使縱容孩子游玩嬉戲,也會成爲一種學習,平時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可能化爲各種思維啓蒙和潛能開發。

甚至可以說,人生本就處在一種時刻學習的狀態。而在不正確的教育下,培訓內容就算從10個簡化成1個,估計最後也只能成爲不堪重負的壓力,逼出苦不堪言的逆反情緒。

給孩子自我成長的生命空間

一位在中國大劇院內刊工作的記者,這樣描述他所見到的一些國內非常著名的音樂家:他們從三四歲開始練琴,和他們的交談非常枯燥,簡直像擠牙膏一樣,他們很像一架練琴的機器。他們很願意展現自己的成就,但是他們有時候也非常恨自己的父母,因爲在那麼漫長的成長過程中,他們已經喪失了真實的生活。

"兒童依據外在壞境和內在環境創造一個自我,這一歷程需要18~21年,所以,早先的時候,兒童只有自我的意識,如果家長不讓兒童完成這一歷程,而是讓兒童去做對外在世界感興趣的事情,那是佔用了兒童的生命空間,就可能錯失了一個真正生命的存在,就是人們說的沒有自我。"教育專家孫瑞雪認爲。

楊振寧在《論文選集》"評註"裏說:"在每一個創作領域裏,興趣、品位加上學力、性情和機緣,決定了風格的高低,也決定了貢獻的大小。"興趣是一切學習的原始動力,但是如果興趣脫離了品位、性情、學力,那就會變成一個人成長中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