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成語故事>

幼兒教育成語故事

學問君 人氣:6.97K

幼兒時期進行成語教育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質。下面本站小編跟大家分享幾篇幼兒教育成語故事,以供參考!

幼兒教育成語故事

【一鳴驚人】

戰國時代,齊國有一個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會說話。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隱語,來規勸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氣,而且樂於接受。

當時齊國的威王,本來是一個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後,卻沈迷於酒色,不管國家大事,每日只知飲酒作樂,而把宜切正事都交給大臣去辦理,自己則不聞不問。因此,政治不上軌道,官吏們貪wu失職,再加上各國的諸侯也都趁機來侵犯,使得齊國瀕臨滅亡的邊緣。

雖然,齊國的一些愛國之人都很擔心,但是,卻都因爲畏懼齊王,所以沒有人趕出來勸諫。

其實齊威王室一個很聰明的人他很喜歡說些隱語,來表現自己的智慧,雖然他不喜歡聽別人的勸告,但如果勸告得法的話,他還是會接受的。淳于髡知道這點後,便想了一個計策,準備找個機會來勸告齊威王。

有一天,淳于髡見到了齊威王,就對他說:“大王,爲陳有一個謎語想請您猜一猜:其國有汁大鳥,住在大王的宮廷中,已經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飛翔,也不發生名叫,只是毫無目的的蜷夫着,大王您猜,這是一隻什麼鳥呢?”

齊威王本是一個聰明人,亦聽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諷刺自己,向那隻大鳥一樣,身爲一國之尊,卻毫無作爲,只知道享樂。而他時再也不是一個昏庸的君王,於是沈吟了一會兒之後便毅然的決定要改過,振作起來,做一番轟轟烈烈的是,因此他對淳于髡說:

“嗯,這一隻大鳥,你不知道,它不飛則已,亦非就會衝到天上去,它不鳴則已,一鳴就會驚動衆人,你慢慢等着瞧吧!”

從此齊威王不在沈迷於飲酒作樂,而開始整頓國正。首先他召見全國的官吏,盡忠負責的,就給予獎勵;而那些腐bai無能的,則加以懲罰。結果全國上下,很快就振作起來,到處充滿蓬勃的朝氣。

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頓軍事,強大武力,奠定國家的威望。各國諸侯聽到這個消息以後都很震驚,不但不敢再來侵犯,甚至還把原先侵佔的土地,都歸還給齊國。

齊威王的這一番作爲,真可謂是“一鳴驚人”呀!

所以後來的人便把“一鳴驚人”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一個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運用,一旦發揮出來,往往有驚人的作爲。

【必恭必敬】

“必恭必敬”這則成語的意思是形容態度極爲恭敬,後來也形容十分端莊和有禮貌。

這個成語來源於《詩經。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屬於毛,不罹於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周幽王姬宮涅是西周的最後一個國君,他昏庸暴虐,政治腐bai。

公元前779年,褒國進獻了一個姓姒的美女,叫褒姒。周幽王十分寵愛她。褒姒一向不愛笑,幽王用音樂歌舞、美味佳餚都不能讓她笑。有人獻計點燃報警的烽火臺,召來各路諸侯兵馬,使他們上當,讓褒姒笑一笑,幽王欣然同意。

他帶褒姒到行宮遊玩,晚上傳令點燃烽煙,各地諸侯見到烽煙,以爲有盜寇侵擾京城,紛紛率領兵馬趕來相救。到了一看,只見幽王在喝酒取樂。幽王派人對他們說:“沒有什麼盜寇,讓你們辛苦了!”諸侯受騙,匆匆地來,匆匆地去。褒姒看了不由大笑,幽王也很開心。褒姒生了個兒子叫伯服,幽王廢掉申後,立褒姒爲王后;廢掉申後生的太子宜臼,立伯服爲太子。

宜臼遭到廢黜,住在外祖父申侯家裏。他對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前途,滿懷憂愁,心中十分痛苦,寫了一首題目叫作《小弁》的詩,抒發自已的心情。

詩的第三節說:“看見屋邊的桑樹和梓樹,一定要必恭必敬。我尊敬的是自己的父親,我依戀的是自己的母親。誰人不是父母的骨肉,誰人不是父母所生?上天生了我,可我的好日子到何處找尋?”由於幽王無道,諸侯紛紛叛離。公元前771年,宜臼的外祖父申侯聯合犬戎的軍隊進攻鎬京。幽王下令點燃烽煙,但是諸侯受過騙,都不派救兵。犬戎的軍隊攻下鎬京,殺了幽王,擄走了褒姒。

“必恭敬止”後來演化爲“必恭必敬”,也有寫作“畢恭畢敬”的。

【專橫跋扈】

漢大將軍樑商的兒子樑冀,肩膀上聳,眼角倒豎,說起話來口齒不清。他從小放蕩不羈,喜好喝酒、打獵、鬥雞。靠了他父親和當皇后的妹妹的權勢,官越做越大。

樑商死後,漢順帝任命樑冀爲大將軍。接着,順帝也死去,樑冀爲了掌握朝政大權,強行把年僅八歲的劉纘立爲皇帝、這就是漢質帝。質帝雖然年幼,但很聰明。他見樑冀非常驕橫,有一次召見羣臣時,看着樑冀說:“這位是跋扈將軍!”“跋扈”,是霸道、不講理的意思;樑冀聽到質帝這樣責罵,恨透了他,他命手下人把毒酒加入餅裏。質帝吃了,當天就死去。

在決定立新君的時候,大臣們又聯名*書,要求立劉蒜爲帝。當時,蠢吾侯劉志正在和樑冀的小妹議婚,於是粱冀不顧大臣們的反對,當衆宣佈立劉志爲皇帝。這就是漢恆帝。接着,將力主立劉蒜爲帝的兩位大臣害死。

劉志因樑冀的關係而當上了皇帝,自然封他的小妹爲皇后。這樣,皇太后和皇后都是他的妹妹,他的權勢更大,也更胡作非爲了。樑冀利用搜刮來的錢大造豪華的住宅園林,開闢大片的`獵場。僅僅一座兔苑就造了好幾年,綿延幾十裏。

後來,樑冀當皇太后和皇后的兩個妹妹先後去世,樑貴人受到桓帝寵幸。樑貴人本名鄧猛,父親早死,母親宣氏改嫁給樑冀的親戚樑紀。樑冀的妻子見她得長美,就認爲乾女兒,改姓樑,並把她送進宮中,結果受寵。樑冀怕她母親宣氏泄露真情,派人去暗殺她,不料刺客被她家隔壁人家發現而逮住。

宣氏得知這個情況後,進宮向桓帝哭訴。這時,桓帝對樑冀的橫行霸道已非常不滿,就召集一些大臣商儀,決定除掉樑冀,並立即派出一千多武土包圍了樑冀的府第。樑冀和他的妻子知道自己罪孽深重,當天自殺身死。

【庖丁解牛】

戰國時期道家代表莊周講一個故事:有個廚師替梁惠王宰牛,他的宰牛技術十分嫺熟,刀子在牛骨縫裏靈活地移動,沒有一點障礙,而且很有節奏。梁惠王看呆了,一個勁誇他技術高超。廚師說他解牛已經19年了,對牛的結構完全瞭解。

庖丁:廚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經過反覆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囫圇吞棗】

從前一個自作聰明的人,聽說人們吃梨子對牙好但傷脾,吃棗子卻剛好相反。他想了很久終於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就是吃梨只嚼不咽,吃棗只吞不嚼,這樣就不會傷牙與傷脾了,人家笑他是囫圇吞棗。

囫圇:整個兒。把棗整個嚥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望洋興嘆】

秋天來到,天降大雨,無數細小的水流,匯入黃河。只見波濤洶涌,河水暴漲,淹沒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邊的窪地,河面陡然變寬,隔水遠望,連河對岸牛馬之類的大牲畜也分辯不清了。

眼前的景象多麼壯觀啊,河伯以爲天下的水都彙集到他這裏來了,不由洋洋得意。他隨着流水向東走去,一邊走一邊觀賞水景。

他來到北海,向東一望,不由大吃一驚,但見水天相連,不知道哪裏是水的盡頭。

河伯呆呆地看了一陣子,才轉過臉來對着大海感概地說:“俗話說:‘道理懂得多一點的人,便以爲自己比誰都強。’我就是這樣的人啦!”

不見高山,不顯平地;不見大海,不知溪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很渺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