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讀後感(共7篇)

學問君 人氣:6.9K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成語故事讀後感(共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語故事讀後感(共7篇)

成語故事讀後感(共7篇)1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我精神上的財富。所以我特別愛看書。我看的書有很多,如《格林童話》、《伊索寓言》……最吸引我的是《中華成語故事》。

這本書的成語故事太多了,我最喜歡<<囊螢映雪>>這個故事。從前有個小孩,他家裏很窮,買不起油,沒法看書,他就用一個小袋子裝螢火蟲來看書;還有一個小孩家裏也是這樣的情況,冬天他就到雪地上用雪光看書。他們學習多麼辛苦啊!

我和他們比起來很差,我看書的條件太好了,有椅子,有桌子,還有檯燈。學習累了,媽媽還能給我拿好吃的,可我看書一點也不刻苦,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我以後要向他們學習,養成刻苦讀書的好習慣。

成語故事讀後感(共7篇)2

各位老師、同學們:

下午好。

我是來自稠城一小207班的黃子傑。最近,我讀了許多書,不過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成語故事》。在這本書裏,寫了各種各樣的故事,有爲人處世的、堅強意志的、求學求知的等等。這本書還圖文並茂,每個成語既有出處、解釋和例句,又有精彩的故事,十分有趣。

這本書裏有100個故事,讓我最喜歡的是《妄自菲薄》和《目無全牛》。妄自菲薄,是講形容過於小看自己。講的是在三國鼎立時期,諸葛亮幫助劉備打天下,建立政權,劉備死後,劉禪即位,可劉禪沒有治國的才能,也胸無大志。於是諸葛亮寫了《前出師表》,在其中寫到了蜀國文武官員爲蜀國拼命效死,而劉禪也應該發憤圖強,振奮精神,萬萬不可以小看自己。這讓我知道了,我們要正確地看清自己,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

《目無全牛》指技藝達到精通純熟的地步,它講了在戰國時期有一位叫庖丁的廚師,他解剖牛的技藝十分高超,用刀分牛分得非常好,哪是肉,哪是筋骨,下刀的時候在筋骨之間的縫隙中游動,連閉着眼也可以解剖牛的身體,這可是他練了幾十年纔到的境界。這讓我知道了我們要用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才能獲得成功。

很快,我看完了這本書,透過閱讀這本書,既讓我瞭解了歷史知識,又讓我能掌握成語的涵義和使用方法,讓我在日常生活中能靈活地運用成語。我以後還要多讀這類書,讓我學會掌握更多的知識。

成語故事讀後感(共7篇)3

《成語故事》裏的成語故事多不勝數,這本讀物,它不止有對成語由來的小故事,對其中的生僻字做了詳細的解說之外,還增設了歷史典故,人物介紹和小知識等小欄目。讓我們在認識成語的同時對當時的背景與學者的認識加深鞏固。

“妒賢嫉能”這個故事寫出了項羽的愚昧,他之所以不能得到天下,這便是最主要的原因,從古至今,不賞識人才的人,都是失敗者。《成語故事》裏關於三國的故事也有許多,還可以一邊補充對三國的認識。

有個“名落孫山”的故事讓我苦笑不得,講述的是一個叫孫山的人和同鄉去考科舉,結果自己最後一名,而同鄉沒有居榜上,結果回到家,同鄉的父親問他兒子的成績,孫山還委婉得意的說最後一名是自己,你兒子榜上無名。趁機顯露了自己的才華,但其實在別人看來,滑稽了點。

“程門立雪”更是印象深刻,因爲看了《恰同學少年》的緣故,看到了借鑑前人“袁門立雨”,在外人看來是可笑的,爲什麼一定要一動不動呢?特別是“程門立雪”,楊時和遊酢,因爲老師睡着了就一直站在門口,下雪也不進去,這種行爲其實可以稱爲“愚昧”,其實我個人認爲這種做法半對半錯,畢竟是初次登門拜訪,該有的禮數還是要有的,而且古代的思想和我們不一樣,因此評論的話還是少說爲妙,他們的老師也都被這精神感動了。

“害羣之馬”這個成語見的多,它的典故卻是才瞭解,原來治理國家和放馬的道理相似,只是除掉那些對馬羣有害的壞馬罷了。朝廷上,只是將危害江山社稷的奸臣掃除而已。這個以小見大的道理,就那麼簡單。

一個又一個的成語,只是短短數十字,卻全都蘊涵大道理,“勤能補拙”,既然我的基礎不好,就要“亡羊補牢”了!

成語故事讀後感(共7篇)4

今天我讀了一個叫《愚公移山》的成語故事。

故事中說,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愚公的老人。有兩座大山正好擋住他家門口的去路,全家人白走許多冤枉路。

一天吃晚飯的時候,愚公對大家說一定要把這兩座大山給移開。幾個兒子都說行。

第二天開工了,全家人男的開山,女的送飯,忙了一上午。鄰村有個叫智叟的先生見了笑呵呵地說:“我看你就算了吧,何年何月才能把這兩座大山移開?”

愚公聽後說只要堅持下去一定能成功。智叟聽後走開了。

這件事感動了天帝,天帝忙派神仙把這兩座大山搬到別處去了。愚公的精神感動了我,使我有了戰勝任何困難的決心。

成語故事讀後感(共7篇)5

我現在正在看一本叫《經典成語故事(榜樣篇)》的課外書,我非常喜歡《經典成語故事》這套書,我已經看過三本了,目前看的是第四本,這本書的作者是高偉傑,書中介紹了許多成語故事的由來及對我們的啓發。

這本書把經典成語的由來講的非常詳細,先告訴你這個成語來自哪個人、哪本書,再把這個成語的意思告訴你,最後還有“成長點撥”。每一個故事讀完後,我不僅學到了很多知識,而且還懂得了很多道理。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公無私”這個成語故事,它講述的是戰國時期呂不韋的《呂氏春秋·去私》上面的一句名言:“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祁黃羊之謂公矣。”說的是晉平公手下得力的謀臣,什麼大事都要和他商量。有一次,南朝缺一個縣令,晉太公問祁黃羊誰合適當這個職位,祁黃羊舉薦瞭解狐,晉太公說:“解狐平時對你沒什麼好感,你爲什麼舉薦他呢?”祁黃羊說:“大王又沒有問誰對我有好感。”於是讓解狐當了縣令。

還有一次,需要一個法官,晉太公讓祁黃羊推薦,他推薦了他的.兒子祁午,晉太公說:“你推薦他不怕人家說你偏心眼?祁黃羊說:“大王叫我推薦人當法官,我只往哪一個有當法官的能力,我根本沒往關係上想。”這本書還告訴我大公無私的意思是:”一心爲公衆的利益着想,毫無私心,多指處理事情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成長點拔”上說”大公無私“這個成語份量很重,如果一個人可以做到“大公無私”,他心中的境界一定是高遠廣闊的,所以,我長大後一定要做一個“大公無私”的人。

這本書還讓我知道了許多人物精神的成語,如:奮不顧身、廢寢忘食等,給了我許多的正能量,讓我懂得了不少知識,我喜歡這本書。

成語故事讀後感(共7篇)6

《成語故事》是一本很精彩的書,書裏面講了許多成語故事,每篇都帶有插圖,非常吸引人,所以我非常喜歡看這本書,對它愛不釋手。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是“濫竽充數”。這個故事的主角叫南郭先生,他沒有真本事,卻在宮裏混吃混喝,後來朝中換了大王,改變了吹竽的規矩,由原來大家一起吹改成了一個一個的吹,最後南郭先生實在混不下去,於是就逃跑了。

透過這個故事,我明白了我們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樣弄虛作假,要有真才實學才能站穩腳跟。

記得有一次音樂課上老師要我們回家好好練習新學的歌,我回去沒有好好準備,心裏想反正唱歌是大家一起唱的,老師不會發現的,可是第二天的音樂課上,老師請了幾個同學起來單獨唱,我被叫到了,結果我結結巴巴地沒有唱出來,同學們聽了都笑了,我臉一下子漲得通紅,心裏想我以後再也不濫竽充數了。在今後的學習中我一定要踏踏實實地學習,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覺得“拔苗助長”這個故事講得也很有意思,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個人他的性子很急。種了一些秧苗,種下秧苗後,就希望秧苗立刻長大成熟。於是他就跑到田裏,把秧苗都往上拔了一大截,最後原來綠油油的秧苗,最後都枯黃死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懂得了,一步一個腳印這樣才能把事做好。不能像故事裏的那個農民一樣那麼心急,憑自己的意願去做事。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的爸爸媽媽爲了讓我們多學點東西,不管我們喜不喜歡學,給我們跑東跑西報這個班那個班地學東西,到最後我們什麼都沒有學好。我多麼希望爸爸媽媽能爲我們考慮考慮。

我喜歡讀《成語故事》,這本書中還有很多這樣的故事,每個故事都讓我受到了很多啓發,增長了知識。

成語故事讀後感(共7篇)7

讀了這個故事覺得很可笑。

春秋時候有個楚國人,爲了把自己的珍珠多賣點錢,想盡了辦法。他用名貴的木蘭香木做了個木匣子,裏邊裝上珍珠在大街上叫賣。立刻吸引來不少顧客,但沒有一個人來買。

一會兒走過來一個鄭國人,給了賣珠人許多錢,急忙開啟匣子取出珍珠還給賣珠人,只託着木匣子走了。有許多看熱鬧的人都驚呆了。原來這個買主不是買珍珠的而是買木匣子啊!

這個故事設定的含義是:沒有眼力,取捨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