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讀後感【薦】

學問君 人氣:1.59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成語故事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成語故事讀後感【薦】

成語故事讀後感1

成語是我國最經定典一種文化,我最喜歡成語故事了。

老師佈置我們暑假裏好好讀書,寫好讀書筆記,我就找了一本《成語故事》細細品讀起來。

在成語世界裏,我認識了心口不一的葉公;明白了“刻舟求劍”的愚蠢;領略了“守株待兔”的迂腐;見證了“掩耳盜鈴”的可笑......但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那位“聞雞起舞”的祖逖。

祖逖是我國晉朝時候的人,他年輕的時候想爲國家效力,夜裏翻來覆去睡不着覺,聽到雞叫聲,受到啓發,決心練就過硬的本領,報效國家。於是他和好友劉琨一起練習武藝。這樣,無論是凌烈的寒冬,還是炎熱的酷暑,他們都堅持練習。

由於本領高強,祖逖當上了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他帶領的隊伍紀律嚴明,作戰勇敢,打了不少勝仗,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援和擁護。

這就是祖逖,一個“聞雞起舞”的青年,一個勤學苦練的模範,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人。對於我們這些小學生來說,或許還不需要“聞雞起舞”,但是我們需要“聞雞起舞”的這種精神。

這就是成語的魅力,簡簡單單一個小故事,卻蘊含了深刻的道理,反映了我們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上就是小編爲大家準備的中華成語故事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成語故事讀後感2

我讀了一本《成語故事》,其中有許多插圖,非常吸引人。故事對我們啓發很深,有教育意義。有《八仙過海》,《拔苗助長》,《畫龍點睛》,《老馬識途》,等故事。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拔苗助長這個故事。講了宋國有一位農夫,他每天都要去田裏老動,非常辛苦,這個農夫是個急性子,他每天回家前,都要量一量長了沒有,可是,幾天過去了,秧苗還是老樣子。一天,他想到了一個辦法,於是,農夫把秧苗一棵一棵的拔上來了一點。回家後,他還告訴兒子秧苗都長高了,兒子一聽,覺得很奇怪,於是跑到田裏一看,秧苗全都耷拉着腦袋枯死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做什麼事情都不能着急,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做事。應該每天除草,除蟲,施肥,秧苗才能長大。

成語故事讀後感3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成語故事》,雖然它外表很普通,可是裏面的內容很豐富,能讓你明白許多道理,比如拔苗助長的故事,說宋國有個急脾氣的人想讓禾苗快長大,他每天都到田裏看,嘴裏還不停的說:“禾苗禾苗你快快長大,早點讓我吃到香噴噴的新米。”突然他想到了一個辦法,要是把禾苗往上拔拔,它不就長高了嗎?說幹就幹,他一直忙到太陽下山。回到家他把事情告訴了妻子,還覺得自己很聰明,妻子聽了忙跑到田裏一看,吃驚極了,只見禾苗全部枯萎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欲速則不達”的道理,要是隻憑着自己良好的願望很有可能好心做錯事。

比如守株待兔的故事,講的是一個農夫在耕地,忽然一隻兔子撞死在了樹樁上,農夫高興極了,撿起兔子回家飽餐了一頓,從此,他再也不耕地了,整天守在樹樁旁,等着兔子過來撞死。可是一天、兩天……一個月過去了,他也沒見到一隻兔子撞死在樹樁上,農夫的田裏長滿了荒草,顆粒無收。透過這個故事,我懂得了只有辛勤的勞動才能獲得成果,就在那等將是一無所獲。

我很喜歡這本書,雖然我看了許多遍,但是還是很喜歡看,並且保護的很好,我會讓它一直陪着我成長。

成語故事讀後感4

這本書裏有742個成語故事,如:愛屋及烏、草船借箭、畫蛇添足、畫龍點睛、狐假虎威、打草驚蛇和賠了夫人又折兵等故事,在這些故事當中,我最喜歡的是“畫龍點睛”了!

這則故事比喻說話、寫文章時,在關鍵處用神來之筆點名要旨。

從前,有一個人,他非常擅長畫龍。他畫龍已經達到了出人意料的境界。最神奇的就是他畫龍點睛的傳說了。有一次,他在金陵的安樂寺的牆上畫了四條白龍,但這四條白龍卻沒有畫出眼睛。許多人都不知道爲什麼,就問他道:“先生,您畫的龍爲什麼不畫眼睛呢?”他一本正經地回答道:“一旦畫上眼睛,龍就會破牆而去。”大家都不相信他說的,紛紛讓他畫眼睛,看看龍是否會飛出去。他再三解釋,點了要飛出去,可大家執意要他畫,於是,他拿起筆畫了起來。奇蹟來了,他剛畫了兩條龍的眼睛,就雷聲大作,暴雨傾盆而下。突然,“轟”的一聲巨響,牆破裂了,大家一看,兩條畫眼睛的龍已經飛走了,而兩條沒畫眼睛的龍還留在牆上。大家這才心服。

這本書又可以讓我們知道成語,又可以增長知識,我覺得,買這本書值了。

成語故事讀後感5

自從我讀了中國成語故事後,我就愛上了成語,還經常和別人一起玩成語接龍遊戲。

我喜歡聽的成語故事有很多,比如:破釜沉舟、掩耳盜鈴、刻舟求劍、南柯一夢、守株待兔、臥薪嚐膽等。我喜歡成語的另一個原因是有很很多成語都說了一個怎樣發憤圖強的勵志故事,我們可以從成語故事裏學到很多道理。

有很多成語我都知道是什麼意思,比如臥薪嚐膽是說古時候越王爲了復國每天晚上睡在柴草上,爲了激勵自己不要忘記國仇家恨還經常嘗苦膽。這個故事教育我們要刻苦自勵,發奮圖強。掩耳盜鈴的意思是有個人看上了別人家的鈴鐺,想去偷。但他知道一碰鈴鐺就會響,於是他捂住了自己的耳朵以爲只要自己聽不見別人也聽不見,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我希望大家都能喜歡積累成語,從成語中學到很多做人的道理。

成語故事讀後感6

我想,許多人都看過《成語故事》吧!《成語故事》裏有着豐富的知識和道理等着我們去學習,比如說《拔苗助長》,它告訴我們不能不顧事物發展規律,強求速成,結果反而把事情弄糟。比如《百步穿楊》,它告訴我們不能驕傲自大。還比如說《井底之蛙》,它告訴我們不能眼界狹小,見識短淺,盲目自大。

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囊螢夜讀》,這個故事中的車胤因爲刻苦讀書,努力學習,後來成爲了有名的大問學家。回想起現在的我們,真是慚愧不已!我們有良好的環境,卻要在大人的監督下才看書、讀書,儘管這樣,我們讀書時還是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

女生,愛打扮,心思全在穿的、吃的上面。男生,愛打架,整天玩,大人怎麼教也教不會。富裕點的孩子那個不要,這個不要,嬌氣得不得了,你說和車胤比我們相差多少?所以,我以後一定要向車胤學習,做個勤奮好學的人。

自從讀了《成語故事》之後我深有感觸,不禁對文中的詩人、文學家肅然起敬。

成語故事讀後感7

暑假期間,我看了一本書——《成語故事》,書裏一個個精彩的小故事吸引着我,啓發着我,引導着我。

在我的印象中最深刻的是《磨杵成針》這個小故事,講的是李白小時侯讀書很不用功,還沒寫完作業就跑出去玩。一天,他看見一位老奶奶正拿着一根又粗大壯的鐵棒在石頭上使勁的磨着,李白看了感到非常的奇怪,就好奇的問老奶奶在幹什麼,老奶奶說,她要把鐵棒磨成針,李白感到非常好笑,覺得不可思議。老奶奶又說,只要功夫到家,自然可以成功,李白聽了以後很受啓發。從此,李白無論碰到了多大的困難、磨難,時刻記住老奶奶的話,最後成了一位詩人。從這則故事中我深刻體會到了只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什麼困難都會迎刃而解。

從這個成語故事中,我懂得了一些道理,受到了一些啓發。我們要像故事當中的那個老奶奶一樣,只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鐵棒也能磨成針。在我們平常的學習中,生活中,只要有決心,有毅力,堅信自己能做到,再粗的“鐵棒”也會被我們磨成“針”。相信自己,不懼困難,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最終會迎來勝利的曙光。

成語故事讀後感8

暑期裏做生日時,父親送我的生日禮品是一本書《成語故事》。

看了這本書,我不僅知道了很多成語,並且知道了他們的來歷。看了這本書,我還了解了很多我國曆史上的知名人士,例如“磨杵成針”裏的李白,我還學過他的《靜夜思》和《望廬山瀑布》呢。三顧茅廬裏有三國諸葛亮和三國劉備。我最喜歡聽父親講三國演義了。書裏也有許多寓言故事。例如夸父追日、盤古開天闢地這些。

一個個成語小故事,好像開啟了一扇扇歷史時間的窗子,使我領略到了在我國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化藝術。

成語,可謂是中華漢字的精華,每一個成語都是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懸樑刺股”、囊銀映火”告知我想勤奮好學,不可以“玩物喪志”“愚昧無知”;辦事不可以“急於求成”,應當“由淺入深”;和盆友要“患難與共”“風雨共舟”;看待他人要“和人友善”,不可以“心懷叵測”。

我謝謝《成語故事》來教我這麼多到大道理!

成語故事讀後感9

從開學以來,我利用業餘時間讀了一本好書——《成語故事》。

成語,可謂是漢語語言的精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每一篇文章中拿來便用的成語背後,都有一個典故來源的故事。於是《成語故事》成了我很喜歡看的書。

《成語故事》 中經典的成語有以貌取人、水滴石穿、八面威風、一諾千金……但是,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專心致志”這個成語。相傳古代有位下棋的高手叫秋,他收了兩名學生,秋認真地給學生講課,有一位學生很認真的在聽,並且把老師講的內容都記下來;還有一位學生,人在屋裏上課,但心早就飛到外面去了,他在想,要是有一羣大雁飛過來,我要能射下來一隻該有多好呀!他越想越着迷,不知不覺秋講完課了。他讓兩個學生下棋,專心聽講的學生棋法嫺熟,而不專心聽講的學生手忙腳亂,最終還是輸了。秋告訴他的學生:學任何東西都要專心致志,不要心不在焉。

讀了這個成語後,我知道了:做每一件事情都要認真對待,學每樣東西都要專心致志,不能像秋那位心不在焉的學生那樣,上課不專心聽講,什麼都沒有學到。

成語故事讀後感10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中天地廣闊,可以任由我們放飛思想,還可以讓我們學習到許多知識:嗟來之食是什麼意思?愛屋及烏又是什麼意思?九牛一毛有什麼故事?神機妙算又有什麼故事呢?《成語故事》這本書讓我找到了答案。

我就說《神機妙算》這個成語故事吧!

它講了赤壁大戰前夕周瑜讓諸葛亮十天之內弄到十萬支箭,諸葛亮笑着說好辦,並將工期改爲三天。周瑜暗喜,讓諸葛亮立下軍令狀,到期完不成,以軍法處置。

諸葛亮要求第三天夜裏調撥二十隻戰船,四周擺滿草把子。

第三天,諸葛亮笑吟吟地邀魯肅一同登上戰船,船向江北駛去,漸漸逼近曹操的水兵大寨。魯肅驚問:“你要去送死嗎?”諸葛亮不動聲色地勸魯肅飲酒。這時大霧滿江,曹操聽說東吳來襲,認爲這是誘敵之計,命令不許出戰只用亂箭猛射。大霧散後,諸葛亮二十隻戰船上全都是箭,一數有十萬多隻,送到周瑜處覆命,周瑜嘆道:“他神機妙算,我根本比不上他。”

還有“一諾千金”的故事,讓我知道了說到要做到,承諾的事情就必須辦到,不能失信於人。

你們如果喜歡《成語故事》的話,可以去找來讀一讀。

成語故事讀後感11

成語作爲古人智慧的結晶,漢語言中的精華,傳承了中華幾千年豐富的歷史文化。我愛中國的文化,愛它的歷史悠久,博大精深!

《中華成語故事》是寶貴的文化遺產,每個成語故事都包含的內容極爲豐富,它反映了政治.軍事.文化.道德和理想......我們可以透過成語故事去了解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並且可以得到教育意義的啓示。

其中我比較喜歡勤能補拙的故事,它講了白居易的故事,他不僅是唐朝一位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而且也是爲官清廉.深得民心的好官。這與他的個人做事的態度和原則有關。他認爲:一個人天生的資質是很重要的,但是後天的努力更重要。這告訴我們:一個人天資差一點沒有關係,關鍵要勤奮,勤奮了就能彌補笨拙的缺憾!現實生活中,笨並不代表成績不好,聰明也並不代表成績好,我們要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才能透過不懈的努力,刻苦學習,彌補自己的不足,提高學習成績!

古人好學求知的精神,是我值得學習的優秀榜樣。我要“勤能補拙”,認真學習,不負父母的期望!

成語故事讀後感12

最近我讀了《成語故事365》這本書。我覺得拔苗助長這個故事講得很有意思,現在我就給大家講講拔苗助長這個故事。

以前,有一個人他的性子很急。有一天,他種了一些秧苗,種下秧苗後,就希望秧苗立刻長大成熟。他幾次去田裏看秧苗,都沒看出秧苗長高,心裏很着急。有一天,他突然想:如果把秧苗往上拔一拔,秧苗不就長高了嗎?想到這裏,他快步跑到田裏,把秧苗一株一株地都往上拔了一大截。就這樣整整幹了一天,他才把田裏的秧苗都拔高了。晚上,他回到家裏高興地對家人說:“我今天辛苦了一整天,總算是幫田裏的秧苗長高了!”

第二天,他的兒子跑到田裏一看,原來綠油油的秧苗,現在全都枯黃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懂得了做事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這樣才能把事做好。不能像故事裏的那個農民一樣那麼着急,到頭來什麼也沒有做好。

成語故事讀後感13

我不喜歡學成語,因爲成語都是四個字,也不好理解。媽媽爲此總生我氣。

幾天前,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成語故事》書,媽媽與你一齊閱讀此書,而且十分肯定的告訴我,你肯定會十分喜歡此書的,喜歡學成語的。這天媽媽抓我一齊閱讀《成語故事》書,翻開書媽媽給我一邊讀成語一邊講成語的故事,我發現裏面有許多我沒學過的成語和沒有看過的故事。

讓我難忘的是《專心致志》這一篇講的是:兩個人拜著名棋手弈秋爲師,學棋的時候,認真地聽講,乙卻心不在焉。結果,甲的棋藝越來越高,乙的`棋藝還是一樣。

弈秋語重聲長地對兩個學生說:下棋如果不專心致志,也是學不好的!告訴我們做事要專心致至。

還有的故事是《愚公移山》的資料是: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着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聰明的智叟笑他太傻,認爲不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後因感動天帝,所以天帝命大力神的兩個兒子搬走兩座山。比喻只要有毅力就能夠成功。

還有許許多多精彩的故事。

沒想到,我真的喜歡上了成語,原先每個成語都有一個精彩的世界啊!

成語故事讀後感14

這學期,老師推薦我們看了幾本書,其中,我最喜歡看的書就是《中華成語故事》了,它裏面有許多成語故事,使我增長了很多知識。

書裏面的成語很多,有精忠報國、背水一戰、破釜沉舟、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臥薪嚐膽等。其中,我最喜歡要數《精忠報國》這個故事了。它寫的是抗金名將岳飛在參軍之前,他的母親在他的背上刺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岳飛到了軍中,打了很多勝仗,後來做了元帥,帶領岳家軍南征北戰,不斷打敗金軍,立下了赫赫戰功。我覺得祖國養育了我,我現在必須好好學習,長大以後一定要報效祖國!爲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另外還有我喜歡的一個故事《臥薪嚐膽》寫的是越國和吳國打仗,越王勾踐只好去求和,並帶着夫人到吳國做了三年的奴隸。勾踐回到越國後,立志報仇雪恥。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氣,在吃飯的地方掛上一個苦膽,每逢吃飯的時候,就先嚐一嘗苦味,還自己問:"你忘了會稽的恥辱嗎?"他還把席子撤去,用柴草當作褥子,越王勾踐時刻不忘恥辱,最後終於除掉了吳國,報仇雪恨!

成語故事讀後感15

一個夏日的午後,我翻看一本成語故事書,一個成語故事《拔苗助長》,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一位農民將秧苗種入田地中,因爲性子急,希望快點成熟,便將秧苗都拔高一些,還叫他兒子也來看他的傑作,等他和兒子一同趕到田地時,那些可憐的小苗早已枯死了,這下招來了大家的譏笑。於是,便有了《拔苗助長》這個典故,它時時提醒那些沒有耐心的人,不要因爲一時性急而誤了大事。而在現實生活中,拔苗助長的悲劇時時在發生。高考落榜者自殺有嗎?有。因辜負父母期望而自殺有嗎?也有。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有成功者,必定也有失敗者。天下哪個父母不是望子成龍?所以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爲成功者。於是,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進行早期教育,四五歲便讓他們參加培訓班,即使呆在家中也是便讓他們多做家庭作業。低年級做高年級的作業已經屢見不鮮,孩子們的家庭作業是不是太多了。玩是孩子們的天性,他們愛玩,他們愛自由,他們並不都是神童,過多的作業也不可能使他們都成爲神童。拔苗助長的行爲會扼殺孩子們的童年,更會使他們失去很多學習的興趣,這不是更加得不償失嗎?我衷心地希望有更多的家長能夠讀讀《拔苗助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