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職場動態>

淺談淡定就業

學問君 人氣:4.69K

一段一段,總有流行的詞兒。比如現在大學生應聘到了高峯,繼理性就業的說辭之後,又有了淡定就業的說法。電視上,專家論述就業心態時用的是淡定,大學生展望莫測未來時用的也是淡定。雖說如此,但把淡定與就業連接起來,總有怪怪的感覺。打個比喻,就好像包辦婚姻,雖然人住到了一塊兒,但離心離德,終究是兩張皮。

淺談淡定就業

淡定一詞以前北方人少用,不知是不是這個原因《現代漢語詞典》沒有收錄。據說南方人常用,基本意思是從容,鎮定,淡泊得失。字面解釋也許還不夠直觀真切,舉個例子,如韓愈的《送李願歸盤谷序》,“窮居而野處,升高而望遠,坐茂樹以終日,濯清泉以自潔。”這,淡不淡?“與其有譽於前,孰若無毀於其後;與其有樂於身,孰若無憂於其心。”這,定不定?還有人們熟知的,“榮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這,算不算淡定?

如果這個理解沒有走樣的話,常識告訴我,這樣的心態可能適合慵懶安逸的時光,應聘就業、投身職場恐怕不行。原因有兩點:一是年輕的心無法淡定,二是乾癟的荷包淡定不得。

先說第一點。年輕人就是年輕人,特點是熱情,有理想,有活力,有幹勁,敢闖敢冒。缺點是經驗欠缺,考慮不周,甚或毛手毛腳。但人類就是這樣,或者講上帝就是這麼安排的:有優必有劣,有好必有壞,“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有人想去劣存優,願望雖好,但對常人來說,天下還沒有左右逢源、裏外通吃這等好事。比如年齡大的人,經驗豐富,思維縝密,穩妥敦實——淡定則淡定矣——但缺點是活力不足,幹勁不夠,甚或因循守成。所以說淡定對有一定閱歷的'人是不錯的要求,對剛畢業的大學生可能是無法達到的高杆。話說白了,年輕人就是有一顆怦怦亂跳的心,想進入暮鼓晨鐘的淡定境界,可能麼?

再說第二點。有句話說得好: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大學生即將走出校門,面對的第一個問題是如何生存。對已經落實了工作單位的,或者家道殷實吃喝不愁的,生存還不是迫在眉睫的事。但對大多數人講來,一是就業壓力大,未來很迷茫;二是普通家庭,大學四年幾乎淘盡所有,底氣實在不足。如果不能儘快落實安身立命之所,面對一天天干癟的荷包,任是鐵石心腸,想淡定也淡定不起來。雖然中國歷史上不乏安貧樂道、淡泊得失的人,值得尊崇,如孔子弟子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但這種境界可能是少數人的,如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賢,顏回也只有一個。對廣大匹夫匹婦來講,貓吃漿糊,先要在嘴上挖抓,淡定與否可能要朝後放放。

最後說到職場,本來就是努力進取的地方。結合中國國情,可能更加需要拼搏競爭。有個比喻說得好,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慢進亦退。這節骨眼兒,淡定不淡定可能不是關緊的事,勇於爭先方爲急所。如果一味淡定,或把它升到不合適高度,如體育比賽般,勝故欣然,敗亦可喜。那不是找工作,是閒的沒事逛城隍廟,或者是逗我玩,陶冶心性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