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職場動態>

績效工資拉大城鄉差距 教師同城不同酬

學問君 人氣:5.85K

績效工資拉大城鄉差距 教師同城不同酬

績效工資自2012年1月1日實行, 迄今已有三年多時間。該項政策效果如何?此前雖有各方不同評價,但是很少見到有大規模的量化調研。

爲了解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績效工資實施狀況,2011年,21世紀教育研究院資助了一項相關的調研。課題採取分層隨機抽樣,根據不同地區、不同階段的學校、不同崗位的教師、不同學科教師,對山東10個地市、甘肅農村20個縣的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績效工資實施狀況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

調研數據顯示,績效工資初步解決了教師收入偏低的問題,尤其是那些地方經濟實力較爲雄厚的地區,該項政策促使地方政府加大了對義務教育階段的投入。

以教育大省山東爲例,調查顯示,已實施績效工資的山東省教師工資增幅很明顯。

具體而言,實施績效工資之前與之後教師工資增幅情況:2000-2500元檔由9.7%增長到33.0%,增幅23.3%;2500-3000元檔由7.8%增長到17.5%,增幅9.7%;3000-3500元檔由6.8%增長到14.6%,增幅7.8%;3500-4000元檔由6.8%增長到8.7%,增幅1.9%。

但是,對於那些欠發達省份或地區而言,績效工資並沒有給當地的教師帶來太多的好處。甘肅省教師中有48.9%的教師認爲自己的收入仍然低於公務員工資。而山東的調查結果也顯示,拿到全部績效工資的教師,主要集中在濰坊市、濱州市等經濟水平較好的城市。

績效工資拉大城鄉差距 教師倍感“同城不同酬”

除此之外,績效工資改革推行之後,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義務教育教師工資亦呈差距拉大之勢。山東省調查結果顯示,53.4%的'教師表示有同城不同酬的現象。即便是在同一城市內部,市區學校、縣區學校、城鄉學校的教師工資水平存在很大差異,引起更多的教師向城市中學流動。

之所以會出現如上現象,與地方政府在籌資資金方面的能力有直接關係。因此,多位接受採訪的學者均呼籲,應加大中央和省一級統籌的力度。

“從國外的績效工資經驗,經費的來源,不管是聯邦政府、州政府還是私人捐贈、社區經費,都是單獨額外的一塊作爲績效工資。”一位長期研究績效工資改革的不願具名的高層學者表示。

2012年11月,美國聯邦教育部長鄧肯公佈了奧巴馬政府上任以來最大的教育改革計劃:向頂點衝刺計劃(Race to the Top Program),這個改革的核心就是設立一項高達43.5億美金的基金,用以鼓勵所有能夠達到聯邦政府設定的教育目標的學校。

其中,28%的資金用於吸引高水平的教師和校長、提高教師和校長績效,並建了教師績效激勵基金(TIF)。

“但是中國不一樣,教師的績效工資是從存量裏砍出來的,所以有些老師會覺得是拿自己的錢來獎勵別人。”上述學者表示。

這位學者認爲,目前,中央政府給每個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每月100元的績效工資補助,但是這筆錢對於經濟落後地區的資金缺口而言顯得杯水車薪。解決之道,一方面是中央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同時要應儘快建立三級統籌的支付保障機制。

“根據不同地區的發展水平劃定不同地區類別,分別確定中央和地方財政分擔的比例,尤其明確省級財政的統籌比例,切實加大財政實力薄弱、長期依靠中央轉移支付的中西部貧困地區的經費保障力度。”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教育政策評估室研究員安雪慧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