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策劃書>

【精品】主題班會設計方案3篇

學問君 人氣:2.48W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那麼優秀的方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主題班會設計方案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品】主題班會設計方案3篇

主題班會設計方案 篇1

班會主題:認真

[投影] 期中考成績表

請看期中考成績表,然後一起分析一下我們班的總體情況。

我們班這次考得不是很理想,在文科班裏,除了藝術班,我們在語、數、政這幾科都是平均分最後一名。爲什麼會這樣呢?

(學生就問題發表看法)

總結出原因:

1.平時學習不踏實;

2.自覺性不夠強;

3.基礎較差的同學還不夠動力(特別是男同學)

4.有埋怨心理。

據不完全調查,我們班很多同學都感到在學習數學和英語這兩科上遇到的困難最大。今天我們有幸請來了數學老師和英語老師幫我們分析一下期中考的失誤和介紹學習方法。有請數學老師。(掌聲)

(老師發言)

感謝數學老師的指導,下面有請英語老師。(掌聲)

(老師發言)

再次感謝老師的指導。(掌聲)

[投影] 前十五名同學成績表。

這是我們班的前十五名的同學的成績,他們是我們五班的領頭羊。同樣的學習環境,同在一個班,爲什麼有的同學就能取得好成績呢?下面,請本次考試的第一名,鍾焰勤同學來給我們講一講她是怎麼學習的。

(學生髮言)

說到我們班這一次的慘淡成績,相信沒有人比我們的班主任更加揪心,下面請班主任爲我們分析和總結一下。(掌聲)

(班主任發言)

我們要吸取經驗,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方法,爲下一次的考試做好充分準備。謝謝。

主題班會設計方案 篇2

主題

1.讓學生在高一就養成基本習慣,形成基本素質,並能夠爲自己的學習、生活確定實際的目標,爲今後三年的學習及以後的生活打下基礎。

2、 透過這次主題班會中的討論和學生代表發言,主要還想讓學生認識到高中生活不同於初中,高中生面臨的任務更重,學校社會和家庭對於他們的期望也更高,同時,家庭、學校和社會也爲他們的成長創造了許多有利條件。明確了自己的任務和外界是對自己的要求後,逐步實施自己的計劃,實現自己的願望。

目的

1、正確認識學習環境

2、正確認識將要遇到的困難

3、掌握一些學習方法

4、正確認識中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

背景 1四十多人組成的班集體中,一部分人原本就是初中時的尖 子生,這部分人對這個環境可能不太滿意;另一部分人初中的奮鬥目標就不高,對於這些同學來說,升入這所學校可以說是如願以償;另外還有一些同學則是在"半夢半醒"之中,被家長送進了四中。因此,同樣的環境,對於不同的學生來說有着不同的意義。學生只有認識到環境對於自身成長的作用,正確認識自己所處的環境中存在的有得條件和不利因素,才能充分利用有利條件,克服不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受益於客觀環境,最大限度地發展自己。

2、"高中的第一步不是直走,而是轉彎;不是走坦途,而是爬高坡。"這句話是有其事實根據的。所謂事實根據,就是高中在課程安排,課時進度,知識點的密度和難度上與初中有着巨大的差別。讓學生透過自己的調查分析,瞭解其中的具體判別可以幫助他們充分認識到高中學習將面臨的困難和考驗,從而在思想上作好克服困難的準備。

3、高中生除了學習以外,更應注意全面發展自己。學習透過閱讀《德育》讀本和其它課外材料可以瞭解這方面的內容。在掌握這些材料之後,還要讓學生考慮爲了幫助他們達到這些基本的素質,學校家庭和社會給學生提供了哪些條件,或學校有哪些規章制度或課程是專門爲提高這些基本素質而設定。

形式

採取分組討論然後發言展示的形式。讓每個同學思考至少一個問題,每個同學至少說一句話,全體同學參與其中,每人有各自的收穫。

準備

1. 組織學生圍繞這次班會主題蒐集本班學生對於高中的認識以及進入高中的一些看法。

2.選學生代表作班會發言準備及班主任做好相關發言準備。

步驟

1) 分組並分配討論內容 :共分四組

2) 就討論內容給予簡單指導:

A、 第一組成員具體分析環境對每個人的得和弊,並得出具有指導意義的結論。

B、 第二組結合具體科目(語、數、英、物、化、政),對比初高中這些科目在課時安排,課程進度,知識點密度和難度上的判別得出具體數字。

C、 第三組結合某一科目,就《德育》讀本中給出的學習方法和練習方法討論其具體操作步驟,並能給其他組的同學作出講解和指導。

D、 第四組結合讀本中的材料討論得出學生認爲最重 要的幾項素質,並討論學校的哪一課程或哪一紀律規定專爲提高這一素質而設定。

3) 討論時間20分鐘,討論結束後,組長對組員發言作記錄, 並總結歸納,最後選出學生代表陳述本組觀點,展示討論內容。

4) 班主任小結

學生髮言主要內容摘錄

第一組: "歸納,總結我們組討論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 這裏師資力量雄厚,機房實驗室等設備齊全,這些都爲我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供了有利條件。

2、 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嚴格且健全,校園的環境優美,花草樹木繁多,操場規範,設施齊全,而且開設了音樂、美術等藝術類課程,同學在這時可以陶冶情操、發揮特長。

3、 同齡人的能力和水平都很高,競爭激烈,對於那些基礎好, 能力強的同學,這是個提高自己的好機會;但對於本來基礎不太好的同學來說,壓力太大,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4、 最後,奉勸大家,從自己出發,基礎好的同學不要放鬆, 基礎差的同學不要灰心,利用好周圍的環境,讓外因最大限度地服務於內因,從而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最大限度地發展。

第二組: 透過調查對比,我們總結了如下一組數字:初中時參加考試 的科目最多隻有六科,而高一增加到了九科,初中時數學、語文、英語三科每週6課時、化學、物理每週3課時;高中數、語、外三科每週減爲5課時,而其它兩科增加爲每週四課時。

雖然課時減少,但知識量增加,因引知識點密度自然加大。以數學課爲例,初中時一般一節課只有1--2個知識點,剩餘大部分時間可以用來做課堂練習。練習時間充分,再加上題型單一,因此一節課的內容不難掌握。而高中數學知識點密度大難度大,題型變化多,同時課堂練習時間相對減少,要想在四十分鐘內完全掌握對至少一半的同學來說很困難,需要下課加強練習。

綜上所述,高中學習的難度總的說來是加大了。從初中到高中,明顯體現出是"轉彎"和"爬高坡"。

第三組: 以英語爲例介紹學習方法。

1、 瀏覽:掌握文章的主題,即主要話題,談論的大致內容, 這可以題目及段落的起始句中得到。

2、 提問:就此話題,思考自己想知道和了解的內容,可以先 試着把自己的答案和見解寫在一邊,以備測查。

3、 閱讀:掌握大意,分層,把不會的單詞、詞組劃在書上, 試着給自己劃重點和難點。

4、 背誦:這一步類似於課上常做的複述練習。

5、 複習:找出複習重點,一般包括,日常用語,詞組及句型。對集中練習和分佈練習,我們組認爲,就象吃飯。因此希望大家每節課後能及時練習,以便更好地消化和吸收。

第四組:討論記錄

毛璐:中學生應具有堅實的基礎知識,首先要博大,然後再精深,象藝術鑑賞力等不被人重視的"邊緣能力"也應該注重培養。

李曉:有了基礎知識,應用和遷移的能力也應培養。 杜虎:強健的體魄是必要的。 張麗:中學生應具備心理適應能力和承受能力。周昊宇、江誠:中學生還應該會做家務。

霍青:還應學會搞好同學之間的關係。三年的同窗生活。給我們最多的是友情。我們正處於心理髮展階段,對許多事情沒有正確的認識,常以感情爲出發點,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某些事情多包容一些,同學之間就沒有不愉快。

另:物理、化學、生物科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增強我們對環境的認識能力,從而很好的適應和保護環境。

會後小結

這種先分組討論後發言展示的形式基本上讓每一個同學都有機會參加到班會中來,受到了大多數同學的歡迎。

而且,由學生髮言展示的內容來看,大部分同對這四方面的內容有了初步正確的認識,班會的目的基本達到。但仍發現這種形式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個別組在討論過程中偏離了主題,沒有達到討論的目的;另外,由於分組時考不周,一些性格較開朗的同學分在了一組,講座很熱烈;而另一些性格內向的同學分到了另一組,討論起來則有些困難。因此在以後類似的活動中,分組時要儘量做到合理搭配,還要在討論內容上注意加強引導。

當然,以上討論的內容絕不是高中生活的全部,還應該在以後的班會中注意引導和幫助學生把他們的高中生活方案設計得更理想,更完善。

主題班會設計方案 篇3

一、主題:

學會寬容,善待他人

二、活動目的:

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他們自然而然的成爲所在家庭的中心,在這種環境影響下,獨生子女容易出現自我中心傾向,表現在人際關係中就是過多地考慮自己的感受而忽略對方的感受,心胸開始變得狹窄。這會嚴重影響學生良好人際關係的建立,從而影響學習。因此,希望透過此次班會的學習,讓學生學會以寬容的心待人,能夠與同學和睦相處,彼此共同進步,進而培養健全的人格。

三、活動的內容:

1、遊戲“你吹我爆”;

2、“故事”就在身邊;

3、舉例子悟寬容;

4、知根知底求進步;

5、獻計獻策學寬容;

6、借電波傳真情;

7、朗誦詩歌話結束

四、活動的形式:

漫談、漫展、朗誦、互動遊戲、心理測試、討論、小品表演

 五、活動的準備:

1、全面發動全班同學以四人爲一小組查找資料,蒐集素材並集中交班主任

2、對收到的各種形式的資料,進行認真審閱、批改和去舍

3、設計課件製作

4、在班主任和有關老師的指導下織排練

5、佈置黑板,教室

6、佈置做好班會記錄

7、邀請學校領導參加

 六、活動過程:

播放背景音樂《唯有寬容》,營造班會氣氛,主持人入場

主持人合致詞:老師、同學們下午好。

L:歡迎走進高二(3)主題班會(學會寬容,善待他人)

W:首先讓我們一起進行“你吹我爆”的遊戲

(一)匯入:遊戲“你吹我爆”

①要求:兩人一組,一位同學吹氣球,另一位同學拿牙籤在鼓起的氣球上扎洞,但是不得發出爆破聲。

②操作:每組派兩位同學上講臺來比賽,看哪組的同學在最短的時間(四個氣球)裏完成任務。氣球一旦爆破就失敗。

③思考:牙籤紮在氣球的哪個部位不易爆炸,紮在哪個部位容易爆炸?爲什麼呢?

④主持人小結,引出主題:

L:氣球最薄的地方——張力大好比人最不足的地方——敏感、脆弱

W:其實,我們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像氣球和牙籤之間的接觸,如果老是針尖對麥芒,那結果只能兩敗俱傷。

 (二)“故事”就在身邊

學生短劇表演《小可的一天》,播放學生自導自演的短劇,反映生活中由偶發事件而產生惱怒情緒;由遭遇好友拒絕幫助而失望;由遲到、未按時上繳作業而受批評於老師,被老師留下補做,臉面丟盡,對老師產生了厭恨;由晚回家,被父母責問,最終將一天所積的不滿遷怒於父母,一場家庭爭吵由此引發……的情景再現,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仇恨正如海格力斯所遇到的那個袋子,開始很小,如果你忽略它,它就會自行消亡;如果你老是想着它,它就會在你心裏不斷膨脹。人的心中一旦充滿了仇恨,就再也裝不下別的東西。這種狀態下,人最容易失去理智,在仇恨的指引下幹出後悔莫及的事情。

 (三)舉例子悟寬容

(過渡)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矛盾、衝突、隔閡都是難免,那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四)知根知底求進步

展示調查測試表——“你平時是一個寬容的人”

 (五)獻計獻策學寬容

1.息怒。不要輕易被人激怒。越是劍拔弩張的時候,越要提醒自己保持冷靜。一旦激動起來,會影響正常的思維,說話會失去分寸。要學會剋制。林則徐有一座右銘,叫“制怒”。他之所以用“制怒”來警策自己,是他幾十年官宦生涯中得出的教訓。

2.志存高遠。志向越是遠大,心胸就越會開闊,不屑對小事斤斤計較。古人有云:“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

3.歸因。別人觸犯了你、傷害了你,絕大多數人由於言語不慎,或者言者無心,聽者有意,觸犯了你的心理敏感區。真正有意報復你,惡意攻擊你的人是不多的。堅信:白天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

4.心理互換。將心比心,設想一下當自己無意觸犯傷害了別人的時候,他人會有什麼感受和想法,設身處地爲別人着想,就不會出現吹毛求疵,對他人過於苛刻的言語和行爲。

5.充實自我,開拓眼界。人的氣度與人的知識修養、眼界寬狹很有關係。一般說來,知識修養差的人容易心理偏狹,遇事想不開。豐富的知識、開闊的眼界,就會對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泰然處之。當然,滿腹經綸卻氣量狹窄、行爲惡劣的人也是有的,但總的說來,知識能開拓人的心胸。培根有句名言:“知識使人明智”。

6.擺大家風度,不與他人一般見識,無理就認錯,得理也讓人。多想想:爲一點小事搞得面紅耳赤,雙方見了面多不好意思?如果事事都斤斤計較,豈不自尋麻煩?!

(五)借電波傳真情

①操作:主持人擔當“此時我寬容”廣播欄木的主持人。同學作爲聽衆,當舉手示意時,表示播打進欄目的熱線,從而來講述自己在與同伴或長輩的交往中所遇到的摩擦,藉助電波主動握手言和或寬容他人。

②播放欄目宣傳語(欄目宣傳語)如下:在人與人的交往中,總免不了各種各樣的摩擦,別人也許在不經意間傷害過你,你也也許在不知不覺中對別人苛刻了一點。如果你曾只看到別人的缺點而做出了傷害他人心靈的事,你願意用縮小鏡將他的缺點縮小嗎?如果別人曾誤會過你,你願意首先跟他握手言而嗎?“此時我寬容”欄目給大家提供這樣的機會。歡迎你們播打欄目的熱線,期待着你們的聲音!(整個節目中播放輕音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③給同學一定的時間思考(在音樂聲中,大家回憶以前在交往中發生的摩擦,考慮如何藉助電波來寬容他人)

④播放事先準備好的聽衆來信(此信來自某位學生的真實生活,而且內容具有普遍性,作爲聽衆來信比較合適。)

⑤請舉手的學生上講臺請學生上講臺,在話筒前講述自己要寬容的人及兩人之間所發生的故事,節目主持人做適當的引導。

W:謝謝各位聽衆的來電、來信。莎士比亞在名劇《威尼斯商人》中一段臺詞是這樣寫的寬容就像天上的細雨滋潤着大地。它賜福於寬容的人,也賜福於被寬容的人。

L:希望大家有一顆寬容的心,用寬容的心態面對每一個不順心的事。

W:相信大家的生活會更加快樂!

L:最後我們將送上高二(3)全體朗誦的詩歌來結束本次的主題班會。謝謝各位同學的熱情參與。

(六)朗誦詩歌話結束

(七)主持人結束語:

(八)班主任總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