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工作總結>

有關教學年終工作總結3篇

學問君 人氣:2.01W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做出帶有規律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發揚成績,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如何把總結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教學年終工作總結3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教學年終工作總結3篇

教學年終工作總結 篇1

轉眼間,一年時光又匆匆而過,回顧這一年來,感觸頗深。借用老舍先生的一句話就是:“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工作的樂趣。爲了力促提高、以求發展,現對本學年度的工作情況,作一簡要總結。

一、主要成績

負責教導處日常管理工作、協助主管校長抓教學、擔任五年級語文、科學、綜合實踐、心理、音樂五門課程,又擔任五年級班主任,這是我一年來的工作任務。

1、管理工作

教導處工作量大而雜。從學期初計劃的擬定,各種教育教學工作的安排佈置,到市、鎮、校三級教研活動的開展,以及對上級下達的各種指令、安排的各種任務,都力求做要認真,參要到位。自我認爲態度上是重視的、工作中是積極的,不因任重而心憂,不因資淺而畏怯,不因私事而輕公,不因個人情緒而影響工作質量。虛心向有豐富工作經驗的校長和老教師請教,團結同事,關心青年教師的成長,熱情助人。一年來,在校長的悉心領導下,在同事的支援幫助下,使教導處日常管理工作順利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有條不紊。

爲了迎接下一年度的是教學督導評估,學校安排了大量檔案修定完善工作。我無怨無悔地投入到工作當中去,和老師們一起加班加點,幾乎是滿負荷運轉,但從來不計報酬。終於,在老師們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在市初次檢查中獲得了好評。

2、教學工作

五年級是畢業班,要參加期末質量檢測。我在安排好教導處管理工作的同時,千方百計抓間時間投入到教學第一線。無論是備課、講課,還是作業處理、培優輔差,都嚴格要求自己。期間,曾講公開課兩次,並自行主持課後研討,虛心接受聽課老師們的寶貴意見,反饋到日後課堂教學實踐中,去嘗試應用,總結提升。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期末質量檢測中,我所執教的班級語文成績名列前茅。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一分辛苦一分甜,榮譽只是對我努力工作的一個認可。我將繼續努力,上不愧對國家和人民賦予的重任,下不愧對自己爲人師表之本責。

3、教研教改

爲了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瞭解最新教育動態,緊跟教改步伐,我主動學習新課標,領悟新精神。嚴格要求自己每天至少看一篇教育論文,加強理論修養,內化教育素質。經常記教學反思隨筆,把教學過程中經歷的點點滴滴,遇到的各種問題,各種困惑,受到的啓發,產生的感悟,都隨時記錄下來。積累資料,豐富經驗。將零散的具體化的實踐過程,上升到文字的、理論的高度,以期對教學行爲起到進一步的強化、指導作用。我力求多看、多思、多想,並將其經常化、習慣化、自然化。教一日,學一日,與時俱進,不斷充實完善自己。雖明知差之遙遙,但努力向研究型教師方向靠攏。

二、存在的不足:

對教導處管理工作還須腳踏實地地去做,謙虛認真地去學,以使自己取得更好的成績。教學方面對差生主要是採取開小竈、嚴要求的方式進行強化管理,對其心理攻堅尚不到位,所以見效慢,容易激化師生間的矛盾,還得在實踐中多摸索。課堂教學水平有待提高,要與同事們多切磋,多學習。教研方面,仍需強化、深化、細化地系統學習相關理論知識,所寫隨感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現象,還應善於總結提升,以形成有一定深度的,並具有自我指導意義的理論型文字。另外,意志仍不夠堅強,堅持還不夠徹底,實是欠缺“鐵杵磨成針”的精神。長此以往,年年增歲不增識,將相當慚愧。

能夠年年有進步,在獻身於教育事業的同時,實現自我價值,這便是我所追求的。我深知離此尚遠,希望與廣大同仁智士同切磋,共提高。

教學年終工作總結 篇2

工作需要,我承當了四年級、二年級兩個班的美術教育教學工作。現對一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教師應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魅力,使課程內容呈現形勢和教學方式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同時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繫在一起,強調了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二)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在美術教學中,我注重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髮展爲本,培養他們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爲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我選擇了基礎的、有利於學生髮展的美術知識和技能,結合過程和方法,組成課程的基本內容。同時,要課程內容的層次性,適應不同素質的學生,使他們在美術學習過程中,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的特徵,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和學習能力,爲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三)教師自身素質的培養

教學之餘,我除認真參加學校及教研組組織的各種政治業務學習外,還訂閱了教育教學刊物,從理論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並虛心向其他教師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使自己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工作上能更快地適應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化教學模式。

教學年終工作總結 篇3

20xx—20xx學年度第二學期對我而言,可謂是酸辣苦甜,各味齊全;更是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因爲這標誌着我已擁有了踏出學校、走進社會參加工作的第一段時光。回首這一年來走過的路程和完成的工作,烙印在心的.感受,簡而言之,可以說是忙中偷閒,苦中作樂。現將我這學期在教學方面的優劣得失作一反思分析後的階段性小結,以求資正於日後的教育教學作。

(一)繼續適應

適應纔是硬道理。雖說自己曾接受了系統的四年專業理論學習,出色修完了教育學、心理學、中學語文教學法等一系列師範類必修課程,但我深知理論與實踐的聯繫和結合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的。所以凡拿起課本,每到寫教案的時候,我就暗下決心告訴自己:一定要適應,適應再適應。細言之,大到適應宏觀的教育體制改革和新一輪課程改革,小到適應微觀的新課改背景下的教材教法與學生學法,甚或要考慮清醒自覺的適應新的工作環境、生活環境和人文環境等衆多自己一時難於適應的瑣屑問題。透過自己的心理調試和校領導同事的殷切關懷,我驚喜的發現:自己首先適應了這裏即將面對並屬於我的個人環境。帶着這一點成績,我揚長避短,因勢利導,順水推舟,時隔不久,我便已慢慢地進入了工作的正常軌道和良性狀態。我學會了如何去備好每一節課,如何去處理每一個知識點,如何去走進每一位教學對象———我深愛的學生等每一個可以錘鍊提升自己的環節。我不能斷定我已經適應,然而我卻可以自豪的告訴自己:開學前的陌生效應蕩然無存。鄰近學期末的尾聲,我想由衷的說聲:適應離我再也不是遙不可及,而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二)學着教學

。要說應該是學會教學,我怕總會引起難免的歧義。因爲說成學會了教學,那隻能看作是我終生追求的終極目標,人們總知道學無止境,卻往往忽視了教同樣無止境的一面;要說是學的能教學,則又心存疑慮。思前向後,我覺得定性爲學着教學似乎十分妥當。現分兩方面略述如下。

一、學着教。作爲一名教師,我首當其衝想到的則是如何教的問題,可經過暑假80個課時的課改培訓和學校各路教學行家的薰陶感染,我深切領會了新一輪課改的核心精神和要義,那就是要變教書爲用書教,一切的一切都是服務於學生最大程度”學”的方式手段而已。概而言之:教師應時刻思索如何教學生:“學”,從學到想學,從想學到好學,從好學到樂學。有了這樣的教育理念作指引後,我開始了自己真正意義上的教學:我開始變“教下的學”爲“學下的教”,變“講堂”爲“學堂”,變以往一人演的“演員”爲自己導的“導演”充分調動學生的最大積極性和巨大潛力,逐步挖掘學生這一塊“可再生資源”,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植根於學生心靈深處,急他們之所急,想他們之所想。進一步講,就是讓學生登臺亮相,讓他們盡情演繹自己的生活,舒展自己的心靈,老師則做一個場外的組織者,去組織部署,使一切活動有條不紊的展開;做一個管理者,去優化重組這些學習資源,以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做一個引導者,引導他們在各自的舞臺上最佳水平的展示自己;做一個點評者,使他們時刻清醒認識自己的進步歷程。

二、學着學。首先,教學不是靜止的,而是動態的。這就表現爲教師要時刻關注教學的動態因素,這裏我只強調要關注好學生的動態變化:他們最近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喜歡什麼,討厭什麼;想什麼,做什麼;學了什麼,學得如何;”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毋庸置疑,誰緊隨學生的變化,誰的教學生涯就可以萬古常青,因爲學生的變化就是我們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活水”;其次,教學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這就要我們重新解讀“教學相長”的含義。不要把自己估計過高,正所謂“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所以要在某種程度上的去做“學生的學生”,在與學生的互動中捕捉新的知識發現,尋找新的思維方向,獲得新的智慧啓迪。把自己定位爲“會學習的學生”,與學生一塊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自己會學到幫助學生會學,再到慢慢地學會;再次,教學不是一次的,而是反覆的。這就要求教師對學過的知識點要時常複習,對重難點知識要多次多角度的突破,因爲人固有的遺忘規律握知識本身的反覆性就決定了學習的反覆性。每一次的學習不僅僅是量的機械重複,而更重要的是質的驚人飛躍,這不是一個表面的由“不知道”到“知道”,再到漸趨“熟能生巧”的愈加熟悉狀態,而是一個由“明白”到“吃透”,再到“熟後生疑”的新的陌生狀態。

(三)學習反思。

這裏稍作說明,我想說的是學習與反思,而並非重在反思。 新的課改背景,我個人認爲,是應該與十六大提出的“學習型社會”聯繫在一起來理解的,學習型社會又是與終身學習的教育趨勢聯繫在一起的。即每一個人都要不失時機地抓住學習的每一個寶貴機會,去爲自己“充電”。向課本學,向老師學,向他人學,向生活學。凡是善於學習和借鑑的個人,才越能在這個瞬息萬變的高速社會立於不敗之地。聯想集團總裁柳傳志曾這樣總結自己的成功之道:“一個成功的人往往是一個善於總結的人。”用我們古人的古訓來說,就是要“三省吾身”。教師要反省自己的教學,學生要反省自己的學習。不光要反省,還要學會反省:反省不是簡單的回顧,而是要在查漏補缺的基礎上重新審視所學的知識,用自己新的認識水平去二次理解昇華固有的知識。得到新的思維結晶;反省也不是隻針對自己以往的不足和過失,而是全方位的反省。知其錯知其所以錯,知其對知其所以對;反省也不是想想就行,而是透過回首過去來指導未來。一言以蔽之,我要告訴所有的學生:一個優秀的學生往往是一個善於學習並反思的學生,這是優秀學生必備的品質。

教學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項工程,以上這點這學期的認識雖有掛一漏萬之嫌,但也算是“我手寫我心”吧!

TAGS:教學 年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