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工作報告>

食品有關的工作報告

學問君 人氣:1.53W

在人的生活當中,衣食住行,樣樣缺不得。特別是食品,它是與我們每個人緊密相連的,是我們每天的必需品。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爲天,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所以我們更該關注食品安全。以下是小編帶來食品有關的工作報告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食品有關的工作報告

食品有關的工作報告【1】

各位領導、同志們:

首先,我代表縣政府對各位領導前來檢查指導工作表示熱烈的歡迎。下面,我就今年以來全縣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情況作一簡要彙報。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凝聚食品藥品監管工作合力

今年以來,我縣根據市政府和市食品藥品安全協調委員會的統一安排部署,對照全縣《2006年食品藥品安全工作責任狀》所規定的目標任務,不斷強化領導,嚴格落實責任,狠抓措施落實,全縣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年初成立了由縣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爲成員的食品藥品安全協調委員會和食品藥品市場整頓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加強了對全縣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組織領導。半年來,先後兩次召開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會議,對各個時期的食品藥品安全工作進行調度、研究和部署。二是加強制度建設。制定了食品藥品安全協調委員會工作制度、成員單位工作職責、安全事故督查督辦制度、重大事故應急預案等四項工作制度,明確了各部門的工作職責,形成了“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協調配合、全社會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機制。三是落實目標責任。將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列入對各鄉鎮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的政務督查考覈內容,與各單位簽訂了《食品藥品安全工作責任狀》,並制定出臺了相應的考覈辦法、考覈標準和考覈細則,將年度工作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各鄉鎮和有關職能部門,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局面。四是搞好調研,做好規劃。組織工商、衛生、質監等*個部門對我縣有代表性的××鎮開展了農村食品安全情況調研,基本摸清了全縣的食品安全狀況;對全縣××家糧食加工經營企業庫存環節的原糧質量進行了調查,確保了收購、入庫糧食的質量;開展了××路企業污染情況調查,強化了對各企業的污染治理。五是強化考覈,務求實效。對各鄉鎮和有關部門參加會議、領取檔案、報送材料等日常工作實行“量化考覈”,對市、縣食品藥品安全協調委員會工作制度貫徹落實情況、責任狀落實情況等工作進行督導檢查,考覈結果與年終考覈成績相掛鉤,確保了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二、突出重點,強化措施,推動食品藥品監管工作深入開展

今年以來,縣食品藥品安全協調委員會各成員單位認真履行職能,密切協作,互相配合,逐步建立起了統一、權威、高效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推動了全縣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深入有效開展。

(一)互相配合,形成市場監管的整體合力。縣食品藥品安全協調委員會是縣政府加強食品藥品綜合監管的協調議事機構。在具體工作中,協調委員會辦公室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主動搞好與農業、工商、衛生、質監等部門的職能銜接,整合現有的監管資源,實現了相關部門的整體聯動。同時,各成員單位經常向縣食品藥品安全協調委員會通報食品藥品安全資訊和狀況,服從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的協調安排,互相支援,密切配合,形成了全縣食品藥品市場監管的整體合力。

(二)強化措施,大力開展食品市場專項整治。圍繞農村、城鄉結合部和邊遠地區等重點區域,以肉類、禽蛋、奶製品、豆製品等與羣衆生活密切相關的產品爲重點品種,組織開展了多次食品市場集中整治活動。一是組織開展了“春節”、“五一”、“十一”期間食品市場專項檢查活動。全縣共出動執法人員195xxxx次,檢查單位168xxxx次,取締無證經營業戶xxxx,查處假劣食品6種次,杜絕了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了節日期間食品市場安全穩定。二是開展了學校食堂、建築工地食堂專項檢查。共檢查單位5xxxx,其中學校食堂3xxxx,查處無證經營單位2xxxx,有效規範了學校和建築工地食堂的管理。三是組織開展了食品安全源頭治理活動。農業部門加強標準化基地和示範區建設,購置了農業殘留檢測設備,加大了對農業投入品的監管力度;對全縣春季農資市場進行了一次全面清理整頓,檢查各類農資經營業戶15xxxx,查處不合格種子3500公斤,不合格肥料35噸,假農藥25噸;

質監部門大力推行食品市場準入制度,在全縣實行“區域監管責任制”,對10大類食品質量進行了監督檢查;工商部門切實抓好食品流通領域監管,重點實施了市場巡查、食品抽查和查處違法案件的“三查”執法,共檢測農產品86xxxx,查處劣質奶粉156袋,劣質牛奶860箱,仿冒青島啤酒65箱;衛生部門大力推進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加大了食品衛生許可證、從業人員健康證明、食品檢驗報告書等環節的執法力度。四是組織開展了液態奶生產、乳製品市場的專項檢查,維護了全縣食品市場秩序的穩定。五是組織各有關部門從各自的監管環節出發,開展了食品質量安全、打擊商業欺詐、鹽業市場整頓等重點整治工作,確保了食品各個環節的

安全,各類不法行爲得到有效遏制,食品市場秩序有了明顯好轉。

(三)加大力度,深入實施藥品放心工程。一是加強藥品市場整治。開展了特殊藥品、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器械、醫療機構配製製劑、非法回收假劣藥品、中藥材(飲片)、齒科醫療器械使用及節日期間藥品市場整頓等專項監督檢查,嚴厲打擊了藥品和醫療器械違法違規行爲。截止6月底,共出動執法人員177xxxx次,檢查單位54xxxx次,查處違法經營藥品、醫療器械18種次,貨值餘元。全面開展藥品質量抽檢工作。共完成日常監督抽驗170批,查處假劣藥品7批。加強了藥品和醫療器械不良反應監測和違法廣告監測工作,規範了個體診所用藥行爲。截止11月底,已上報藥品不良反應223例、監測藥品和醫療器械廣告1xxxx。二是嚴格規範管理,提高用藥水平。縣食品藥品監管局、衛生局聯合制發了《關於加強醫療機構藥品醫療器械規範化管理的通知》,進一步加強了對醫療機構的藥械管理,全面推進藥品和醫療器械管理的規範化建設。目前,全縣*家鄉鎮衛生院已投資2xxxx元,全部配齊了必要的設施設備,全部實現了藥械管理規範化。三是積極開展幫促服務。認真抓好農村零售藥店g認證的幫促、督導工作。全縣××家農村零售藥店全部透過g認證。

(四)開拓進取,積極探索食品藥品市場監管長效機制。大力實施監管機制創新,以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日常監管、資訊、信用、檢驗檢測、標準化、預警應急處理、目標責任考覈等七大監管體系爲目標,逐步建立起了覆蓋全縣、科學化、規範化的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縣農業、林業、畜牧、環保、鹽務等部門結合各自實際,分別設立了舉報投訴電話,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維護了市場經濟秩序的有序規範發展。紮實推進農村“兩網”建設。依託計生服務網構建了農村食品藥品監管網。全縣成立食品藥品協管站××個,聘任食品藥品協管站站長、副站長、協管員和資訊員××人,實現了鄉鄉有站、村村有人,形成了對全縣農村食品藥品市場的全方位監管。今年以來,全縣已透過農村監管網絡接到舉報案件××起。

(五)強化宣傳,營造良好的市場監管氛圍。爲提高食品藥品生產、經營業戶的守法意識,先後組織開展了食品藥品安全知識培訓、農業投入品安全知識講座等活動。各職能部門利用執法檢查等各種機會,積極開展“送法到企業”活動,並就有關的法律條文、食品藥品安全操作標準等內容進行詳細的講解,實現了執法與服務的緊密結合,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教育效果。爲進一步增強全民食品藥品安全意識,先後開展了送法下鄉、“3·15”消費者權益保護宣傳諮詢服務等活動,同時廣泛利用電視、宣傳欄等媒體,採取出動宣傳車、節假日上街宣傳等形式,以食品安全宣傳週爲載體,及時揭露、曝光食品藥品安全方面的違法行爲,向城鄉居民宣傳食品藥品安全法律法規、識假辨劣的基礎知識,增強了廣大羣衆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營造了全社會關注、支援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濃厚氛圍。

三、加強隊伍建設,切實提高執法人員依法行政水平

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始終是縣委、縣政府緊抓不放的一項重要工作。今年以來,我縣結合規範化執法活動,切實加大教育和整改力度,各部門執法人員的整體素質有了新的提高。一是加強法律法規學習。採用集中培訓和分散學習相結合的方式,認真組織學習食品藥品法

律法規知識,提高了各執法部門履行職責、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強工作作風建設。以行風建設爲抓手,重點加強對執法檢查人員的監督管理,規範執法流程和辦案程序,加強廉政思想和服務理念教育,深入開展“文明服務”活動,確保了公正執法、文明執法。三是加強部門協作配合。教育各有關部門主動服從服務於全縣經濟建設大局,進一步加強部門之間的協作配合意識,整合執法力量,形成了全社會齊抓共管、全員參與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良好局面。

今年以來,在市政府、市食品藥品安全協調委員會的正確領導和全縣各級各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縣食品藥品市場秩序有了明顯好轉,廣大羣衆的飲食用藥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但是,我們在具體工作中還存在着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全縣食品藥品安全管理工作還不夠平衡,個別單位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重視程度不夠。二是部分小飯店、小餐館和食品攤點,衛生條件差,管理水平低,存在較大的質量安全隱患。三是食品藥品監管網絡剛剛建立,各項管理和執行機制還有待於進一步完善,等等。今後,我們將在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業務部門的具體指導下,牢記保障人民羣衆飲食用藥安全的神聖職責,進一步強化各項措施,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堅持不懈地抓緊抓好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確保人民羣衆飲食用藥安全有效。

食品有關的工作報告【2】

今年上半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在全市開展建設食品安全城市的統一部署,我區積極響應,認真組織,迅速行動,始終堅持把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作爲當前重要工作,以學習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爲契機,不斷拓寬食品安全監管思路、更新監管理念,創新監管措施、探索監管機制,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成效顯著。

一、食品安全工作的情況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提升食品安全監管綜合能力

食品安全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靠一個或幾個部門都難以做到食品安全監管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必須建立和完善上至政府、下至食品安全的`生產、加工、流通、消費各個經營單位的縱向監管網絡和全區統一領導的各部門、各街道、鄉、鎮參加的全區轄區內的橫向監管網絡,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使食品安全工作從上到下,每個地方、每個環節,每時每刻都有人管的局面。一是今年年初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員會,區委趙書記任顧問,政府陳區長任主任,區委、人大、政府、政協分管領導任副主任,相關職能部門爲成員單位,切實加強食品安全領導力量。二是建立了食品安全工作體系,元月中旬,區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正式成立。區食安辦在區食品安全委員會的領導下,具體負責組織、領導、協調、督查和考覈工作,相關部門和各街道(鄉、鎮)均成立了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認真制定了工作方案,並將工作網絡延伸到各社區(村)。三是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全面傳達貫徹盛市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會議精神,明確了全區2009年食品安全工作目標任務,提出了2009年食品安全工作的重點和措施,爲全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開展奠定了基矗四是明確了工作經費,區財政在及其困難的情況下,今年安排食安工作經費50萬元,列入區財政預算,做到專款專用。

(二)加大宣傳、強化意識,營造食品安全監管良好氛圍

一是緊緊圍繞“增強食品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的目標,相關部門、各街道(鄉、鎮)結合各自實際,廣泛深入開展各類食品行業教育,提高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安全責任意識和產品質量意識。二是積極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活動,組織開展了《食品安全法》宣傳週活動,張掛宣傳橫幅368條,開展現場接受人民羣衆諮詢72場,懸掛氣球拱門87個,發放宣傳資料4000餘份,爲羣衆提供諮詢服務,普及食品安全知識。爲積極響應市委宣傳部的號召,大力宣傳和普及食品安全、飲食文化、營養科學和食品監管知識,使其真正進入百姓家庭,由區委宣傳部指導,區食安辦具體組織的我區代表隊獲全市食品安全與飲食文化知識競賽總決賽第二名。三是主動上門宣傳,將假劣食品的簡單識別、使用方法及維權途徑編印成小冊,免費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家庭。四是舉辦行業培訓,如工商分局3月底組織轄區內工商所長、生鮮超市負責人舉行了“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培訓班”,培訓超市檢測人員79名,5月份組織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能競賽,將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及時傳遞給生產經營使用人員,共同維護市場安全。根據各街道(鄉、鎮)食品安全隱患所存在的重點,望城坡街道、梅溪湖街道及天頂鄉地處城鄉結合處,農村聚餐居多的特點,在區食安委的指導下,街道(鄉)食安

辦曾多次舉辦農村廚師及街道食品監管員培訓班,以增強廚師隊伍的食品安全和營養科學的知識及日常監管力度,雖然農村聚餐近百起,但無一列中毒事故發生。五是密切與新聞媒體等部門聯繫,邀請新聞媒體、專業記者參與執法行動現場報道,透過報道查處“白板肉”、關閉非法屠宰點等食品安全案件案例,提高人民羣衆食品安全意識。

(三)強化督查、落實責任,健全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

一是全面實行食品安全工作責任制。加強對全區食品安全工作的領導,明確工作責任,制定出臺了《嶽麓區2009年食品安全工作實施方案》。區政府與5個食品監管職能部門及15個街道(鄉、鎮)簽訂了《2009年食品安全工作目標責任書》,進一步強化了食品安全工作的責任意識。二是建立健全了對區食安委成員單位的目標管理考覈機制,明確和細化了目標任務,切實將2009年食品安全工作目標落到實處。三是要求相關部門與站所簽訂監管責任書、鄉鎮與村簽訂監管責任書、監管部門與食品生產經企業簽訂責任書或承諾書,逐級落實目標管理責任制。四是不定期組織商務、質監、工商、衛生、農林水等部門組成督查組對街鄉餐飲、農貿市嘗生鮮超市、酒店、學校食堂、冷凍廠等單位開展督查工作,以推動各相關單位抓緊抓好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把工作落到實處。

(四)建立臺帳、嚴格執法,加大食品安全監管懲處力度

一是加強經營戶管理。食品經營者的經濟戶口管理是食品安全監管的重點,經調查,我區範圍內共有食品經營戶1858家,其中有證的1298戶,無證戶560戶。區工商分局對上述經營戶建立了電子臺帳,在監管執法中不斷更新,打牢了工作基矗二是加強監管檢查力度。以“六查六看”爲手段,強化重點場所、重點單位日常巡查,今年以來共出動執法人員2559人次,檢查經營戶6886戶次,檢查市場71次,搗毀製假窩點12個,查獲假冒僞劣食品、不合格食品、過期食品2648公斤,沒收“白板肉”1524公斤,價值20多萬元。三是加大質量監測力度。充分利用快速檢測設備對食品市場進行監管,上半年共檢測816批次。對休閒食品、熟食等26組樣品進行的26次抽檢中,16批次產品不合格,對監測中發現的問題,透過消費警示、提示引導、通報情況等措施,進行了整改。四是加大無照經營查處力度。引導“五小”門店合法經營、守法經營,對無法達到經營條件的經營戶堅決取締,今年上半年共取締無照經營戶244戶。五是區領導高度重視每月專項行動的組織開展。衆所周知,今年我區的拆遷任務特別重,但是區委、區政府對食品安全工作非常重視,每次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前,趙建強書記都要親自過問專項整治工作的部署情況,及哪個方面存在難度;而只要能抽出時間,陳中區長都要親自擔任整治行動的總指揮,在確實抽不出時間的情況下,就委託夏文斌書記任總指揮,湯智斌部長擔任副指揮,確保每次整治行動中至少有兩名常委組織領導。爲專項整治的順利開展,並取得良好的效果,得到最有力保障。在上半年的各項專項整治行動中,我區先後組織開展了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酒類市場整治,肉類市場整治,學校周邊及建築工地食堂整治。特別是6月份對熟食、米粉、豆製品的專項整治,各鄉、鎮(街道)食安委組織協管員、

資訊員配合質監部門對本轄區內78家熟食、米粉、豆製品加工企業和小作坊進行摸底調查和建檔,與證照齊全、風險低的小作坊簽定《食品質量安全承諾書》,並對無證無照的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對責令其關停而拒不執行的,我們採取取締行動。6月25日凌晨4時到11時30分,在區長、區食安委主任陳中的統一指揮和調度下,由區食安委統一部署,食安辦具體組織實施,區質監、工商、衛生、公安、城管及相關街道聯合行動,對三家無證無照,衛生條件不合格且拒不停業的食品加工小作坊進行取締。取締行動共出動人員118人,車20多輛,查處不合格的麪條加工作坊1家,豆製品作坊2家,沒收生產設備48臺件生產用原輔材料麪粉25袋計625公斤,消泡劑91公斤,石膏粉260公斤,食用純鹼80公斤,沒收加工好的成品已經全部銷燬(豆製品700餘公斤,鹼面10餘公斤)。爲了擴大影響,起到殺一儆百的效果,長沙新聞頻道、長沙政法頻道、長沙公共頻道、長沙晚報、瀟湘晨報等多家媒體進行跟蹤報道,有力地打擊了無證無照小作坊,解除了一批安全隱患,保障了人民羣衆的飲食安全。

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儘管上半年我們的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但工作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難,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消費者尤其是四鎮農村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低,對食品質量和安全不夠注重,對於相關的法律法規認識膚淺,這就給假冒僞劣食品留下了市場,給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機,食品安全監管難度較大。二是部分街道(鄉、鎮)對食安工作認識不到位,重視不夠,對如何組織建設與監管等具體工作不知從何入手,工作進度嚴重滯後於目標任務的要求。

三、下半年工作重點

(一)進一步加大源頭治理力度

加強對食品的准入管理和日常監控,嚴格實行食品市場準入制度,嚴格執行生產加工標準,落實索證索票、進貨驗收制度,杜絕生產、銷售不合格食品,嚴厲打擊無證生產和冒用許可證違法行爲,確保食品質量穩步提高。嚴格落實《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範》,提升餐飲業衛生管理條件的准入門檻。加強對學校、建築工地食堂等集體用餐單位的檢查,重點檢查食堂從業人員的從業資格及食品加工環境、食品儲藏和餐飲器具消毒等情況,督促食堂嚴格落實食品進貨驗收制度和索證索票制度,杜絕無衛生許可、超範圍經營現象。

(二)進一步加強宣傳發動

要進一步做好宣傳發動,努力在全社會營造創建食品安全城市的濃厚氛圍。按照食品安全知識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進農村的要求,大力宣傳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及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引導羣衆樹立食品安全觀念和消費方式。透過宣傳資料、宣傳標語和互聯網等方式,廣泛向社會發布食品安全資訊,宣傳食品安全城市建設動態,形成良好的互動機制和社會氛圍。切實增強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社會責任,進一步提倡食品安全誠信,建立食品安全公共信用平臺,嚴厲打擊不安全食品的違法生產經營行爲。

(三)進一步加強專項整治

結合市建設食品安全城市實施方案,在全區範圍內廣泛開展食品安全摸底排查,重點開展以下專項整治行動:一是繼續開展以小作坊、小餐館、小攤販、小商店爲重點對象,在前段食用油、酒類、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的基礎上,重點開展肉類、餐飲、學校食堂、食品加工等專項整治行動。二是放心早餐行動。對現有早餐經營網店進行逐一檢查,對無證照的早餐店予以清理整頓。三是放心市場行動。全面開展對食品市嘗食品超市和農貿市場的專項整治。四是陽光消費行動。完善餐飲單位食品衛生信譽分級評定製度,積極開展消費者對餐飲單位食品終端檢測和現場監督等活動。

(四)進一步加強監督檢查

要積極落實政府責任、部門責任、企業責任和崗位責任,強化工作措施,切實完成好各項工作任務。區委、區政府將嚴格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實行屬地管理,切實解決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監管不力的問題。同時,在把建設食品安全城市工作納入各單位及幹部績效考覈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和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工作落實不力或發生食品安全責任事故的單位及責任人,嚴格進行責任追究。

TAGS: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