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綜合指導>

當今職場典型困惑解析 綜合指導

學問君 人氣:1.59W

當今職場典型困惑解析_綜合指導

當今職場典型困惑解析 綜合指導
1 職業定位不明確

  職業定位不明是很多職業人存在的問題,也是制約發展的根本問題。

  調查顯示,85%參與調查者認爲自己的職業生涯面臨着困惑,只有15%的調查者認爲自己工作順利。40%的人把“自我不知如何定位”作爲最大的困惑,二成人猶豫是否該跳槽或者轉行。只有1%的人認爲,在職業選擇中,情感與理智的尺度不好把握。超過八成的員工說,所在的單位沒有提供足夠的職業生涯諮詢,有54%的人認爲後者幫助“作用不大”。

  林小姐,畢業於中等財經學校。畢業後來到了一家大型國有壽險公司做了一年的一線的代理人。公司改革後,她留在了客服部做了一年話務員,再調到諮詢投訴部門做文祕。23歲的時候,抱着重新開始的態度,她來到了上海。卻在半年之內換了4個工作,從客服到文員到辦公室助理再到現在一家中日合作公司的客服,又重回了一個話務員的開始。而公司的薪酬和福利甚至不如原來的那家國有企業。反覆的徘徊使她越來越迷茫,林小姐的問題就在於沒有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定位,一個不瞭解自己的人又怎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呢?

  2 年齡大

  目前中國職場競爭之激烈已經超出了所有的時代,到處充滿了年紀輕、學歷高的身影。求職單位招聘上寫的都是35週歲以下,所以越來越大的年齡讓職業人士感到難以擺脫的壓力。

  1)n進入一家大企業做行政助理,處理辦公室事務,還涉及到財務、市場、銷售,各個部門都接觸。由於工資待遇不錯,福利也還可以,所以進入公司幾年她的職位上升很慢,但還是忍了下來。可是,她逐漸發現自己越來越厭煩這種打雜性質的工作,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年齡越來越大,薪水卻沒有上漲的可能。她對人力資源工作很感興趣,但苦於沒有發展的機會。

  2)是高科技產品企業的銷售主管,她的業績總是公司內最好的,但她所帶領的團隊,業績卻不敢恭維。因爲整體業績上不去,雖然做了多年銷售,一直還是個主管。看着以前的同事很多都晉升爲經理,而她不但晉升遙遙無期,薪水也很長時間沒有變動了。爲此,她已經跳過幾次槽,都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眼見就要30歲了,她的危機感越來越重。

  可銳職業顧問建議:lucy的目標是做一個成功的職業經理人,所以工作中她一直傾向於團隊管理。但是從她的職業氣質和個性分析,她都不適合做經理人,她不擅長管理團隊。經過專業人士的指導,她修訂發展目標,推翻原來自己制定的職位晉升計劃,從專業的角度規劃了一條適合發展的職業道路。計劃不同於規劃,一個人如果制定了不恰當地職業目標,就只能去適應崗位,而不是讓崗位促進自己的職業發展。

  3 低薪

  朋友們愈來愈光華的生活,自己一直癟癟的口袋,每天很辛苦,卻爲什麼薪情不漲?

  jim在一家體育用品公司做市場專員,開始時每天都要往外跑業務。他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成爲公司的業績標兵,升職做了主管。後來jim被安排到市場部,擔任市場部經理助理,在這個階段,他開始全面接觸市場工作,工作激情和績效非常高。

  三年來,jim對市場營銷和產品推廣方面做出許多建議,並形成過詳細的方案,經理採納他的策劃和建議,具體來說,經過他辛苦搞出來的調查和推廣方案,使公司的產品知名度大大提升,市場佔有率也有提高。爲此他很得經理的器重。但器重歸器重,表面的東西如果不能落實到加薪和晉升上來,總讓人覺得太“務虛”,長期下來,jim的.職位一直沒有變動,薪水也沒有大幅的提升。總是不甘心的他考慮到下一步的發展,就不得不爲自己的職業發展作出規劃。

  如果選擇在本企業發展下去,他就要想辦法讓自己的能力落到實處,不但要加薪,還要逐漸進入管理層。如果選擇跳槽,應該如何跳,跳到什麼樣的企業、職位,自己的競爭力是否能夠快速地脫穎而出。

4 頻繁跳槽

  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卻總是找不到自己的歸屬。這種現象尤其發生在剛剛邁入職場的人士之中。這些年輕人奔波在求職的大門前。

  7月上旬,上海市勞動與社會保障局公佈了一項針對應屆大學畢業生的求職調查:95%的應屆畢業生工作一年就想跳槽,此舉引起了不少用人企業的反感。多數企業表示,一個大學生至少要在公司服務3年纔可離職。

  勞動部門的這份調查顯示:95%的應屆畢業生表示“自己在工作一年以後就會跳槽”。他們認爲:“一年換一份工作的頻率比較適合自身職業的發展。”甚至有部分畢業生表示,在同一企業工作的時間最好是3個月,願意留下的最長工作時間也不超過3年。與之相反的是,70%接受調查的用人單位並不贊成員工頻繁跳槽,80%的企業能接受員工3年跳一次槽,還有5%的企業希望員工能在本單位工作5至8年。用人企業普遍反映,應屆生就業存在的最大弱點就是職業穩定性差。

  【頻繁跳槽案例】

  小白是上海人,大學學的是市場營銷。畢業求職時,幾場招聘會下來,人山人海不說,簡歷有投無應,信心遭到了很大打擊。父母也很着急,便四處託人爲小白找了份工作,在一家國有企業做業務員。此時小白已經厭煩了奔波求職的辛勞,依從了父母的安排。

  初入職場的小白,還帶點羞澀的學生氣。因爲是靠關係進來的,老感覺別人都戴着有色眼鏡看他。一次,小白和一位新來的同事跟着老同事一起出差見客戶,在餐桌上,小白不怎麼說話,他知道此時不該沉默,但是卻找不到合適的話講。後來無意中說的一句話讓對方感覺很不滿,結果這個訂單沒有拿下來。回賓館的路上,小白追悔莫及,從洗手間回房間的時候,小白聽見新同事正在埋怨自己,說他沒有用,是靠着關係來混飯吃的。小白第二天就遞交了辭呈,他覺得應該靠着自己的力量去打拼。

  憑藉兩個多月的工作經歷,小白應聘到一家房地產公司做了售樓先生。這是一傢俬營企業,老闆很嚴厲,對員工很苛刻。小白和其他員工一樣,工作得很鬱悶。小白的工作內容很大部分都是陪着客人去看樓房,公司規定無論多晚,看完房後都要回公司簽字方可下班。有時候,房子離公司挺遠,還要回家,會花去很多的時間,這時,小白就自作主張不回公司簽字。被老闆發現後小白遭到嚴厲斥責,在有一次帶客人看房的時候,接到老闆電話,告訴他必須回去簽字,否則離開公司。小白那天累壞了,覺得都走不動了,看完房後便直接回家了。這樣,小白炒了第二家公司的魷魚。

  再去找工作的時候更是遇見了不小的困難,用人單位對他的工作經歷有很大的疑惑,說他缺乏穩定性。後來,終於找到一家做服裝的公司幹銷售員。小白這次也痛下決心,一定要在工作崗位上做出點樣子來。小白開始注意和別人的溝通,並有了向別人學習的意識。一個多月下來,公司對小白還算滿意。小白感覺自己終於有了一種被認可的感覺。不過,公司出現重大調整,他們這個部門改變了銷售思路,要求員工直接到馬路、街道上拉客戶,有些人感到無法適應這種直銷的方式離開公司。小白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

  離開公司後小白變得越來越焦慮,他想好好調整一下自己,可無所事事又讓他感到空虛和害怕。小白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技能,除了在做銷售上還有一些經驗,所以就只好如以往那樣雪片似地發簡歷。工作雖然滿一年了,但是小白實在找不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最後,還是去了一家賣器械的公司做簡單的銷售。小白工作換來換去感覺好像失去了興趣,更重要的是離家非常遠,每天上班花的時間就達3個多小時。最近,小白又想辭職了,考慮到自己如此頻繁的跳槽,又有些害怕了。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