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著名日記>

簡單的寫民情日記

學問君 人氣:2.02W

一篇篇民情日記拉近了幹部與貧困戶之間的距離,解決了貧困戶生產和生活中的難題,以下是爲你收集整理的簡單的寫民情日記,歡迎閱讀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簡單的寫民情日記

簡單的寫民情日記【1】

當前,農村越來越多的家庭夫妻雙雙遠家離鄉,陸續走上了外出打工、經商的行列,有些兒童的家長不可避免地盡不了家長監護的責任,而他們的孩子只能留守在家庭,由家中的老人或親戚代養,這部分遠離了父母親有效監護的留守兒童便成了農村特殊羣體。這一特殊羣體的成長、教育已成爲家庭、學校、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如果沒有一個健康的優良環境,勢必影響他們的每一步成長,只有創造優良的環境,纔會讓他們在健康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劉順香是初二年級學生水竹鄉雙旋村,一個文靜而漂亮的姑娘。正是由於她的文靜,以至於她在上課時也極少發言,有時就呆呆地做着,不知在想些什麼。本學期來每次作業總是拖拖拉拉,不能及時完成。而且,最近書寫越來越慢,成績也越來越差。針對這個情況,我和班主任決定對她進行一次家訪,希望能夠聯合家長的力量一起幫助取得進步。

二、處理和解決

還沒去家訪,剛跟劉順香說了一下,沒想到她的眼淚就掉下來了。看來,她也知道自己自從他爸爸去世後,她學習中的現況,摸清她心裏的想法,對症下藥,針對她的一些特殊情況,媽媽要多關心她,多和她交流談心,老師也要如此。讓她感受家庭和學校的溫暖。放學後我們來到水竹想把村劉順香家,她媽媽一人默默的坐在沙

發上。看見我們來家訪,晃晃悠悠的站起來給我們讓座。一進家門,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張黑白照片,簡單的傢俱,一張四方桌,幾張椅子,一臺很舊的電視可以算是值錢的家當了吧。

剛一坐下,還未開口,這位母親的眼眶便紅了,劉順香媽媽向我們反映了一些她家的情況:她們本是三口之家,雖不富裕但是幸福美滿的家庭。一年前張燕的爸爸得病,經過兩次手術,本不富裕的家庭變得一貧如洗。十幾天前再次發作,離開了她們母女,離開了這個家。她由於過度憂傷和疲勞,也患病多日。孩子請親戚朋友照顧,看了她的回家作業,也發現了她作業馬虎、學習也不夠理想。常常還發現她夜間偷偷地哭,吵着要爸爸--------聽着聽着,我的眼睛模糊了。我想同劉順香學的速度慢、厭學有着複雜的原因,要幫助她除了耐心更需要愛心。讓她時時處處感到同學、老師在愛她,關心她!瞭解她的所想,關心她的情緒,多一個擁抱,多一個微笑,多一次理解,不是強調她作業做得夠不夠好,不是需要她一開始就要成爲最優秀的孩子。她是在該得到理解的時候沒有得到理解,是在該擁有老師關愛時沒有得到關愛,是在她該得到家長幫助時沒有得到幫助。這時作爲老師我決定重新出發,從心出發,慢加等待,愛加理解,注意家校交流溝通,讓孩子重新找到自己。

家訪回來,我馬上向街道網格領導反映此事,併爲這個家庭申請了低保,讓她們感受政府的關懷,在經濟上儘可能幫助她們。

並讓她幫老師發作業,讓她與最能關心同學的孩子做同桌,讓她做她期望做得,真誠的發現她的優點,及時表揚;真誠看見缺點,及時指正;對她不責備,對她不發怒。以人爲本,以人的身心素質爲本,這不僅是教育的出發點,而且也是教育的最終歸宿,對此,任何人都是不能忽略或輕視的,否則,就無真正的教育效果可言!因此,

從心靈關注的角度來看,兒童的心靈具有可塑性,同時也是一顆脆弱的心靈,一顆向上的心靈,一顆善於學習的心靈。所以教育的.效果,並不在於教育內容本身的正確與否,而主要在教育內容與教育方式是否貼近和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實際。

三、感想

在這樣走訪的過程中,獲知羣衆心聲,“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正在成爲 “爲居民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爲他們排憂解難”的載體,並在逐步成爲常態。走進學生家庭,就帶去了政府的關懷、學校的重視、老師的關愛,學校、社會和家庭三位一體的對話和交流,匯成一股淙淙的小溪,流進學生的心田,必然激起學生心裏的浪花。心靈的距離,有時就等同於腳下的距離。網格走訪就是教師與學生家庭的零距離接觸。

簡單的寫民情日記【2】

“居民吳躍東反映自家門前路燈不亮,居民委員與維護隊長聯繫,維護隊長立刻安排電工前去維修,居民滿意……”這是湯原農場社區幹部民情日記中記錄的一項。

這個農場社區紮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注重以學促進、以做深化、以改提升,深入開展“民情”主題系列活動,透過記錄民情日記,記錄百姓身邊發生的難事,社區幹部解決的程度等,在爲民服務和轉變工作作風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與居民羣衆的關係也更爲融洽。同時也帶動了職工羣衆參與活動的熱情度,定期或不定期地排查各類不穩定因素,紮實做好維護社區穩定工作;關注弱勢人羣,經常走訪困難戶、低保戶、孤寡戶,想他們所想,急他們所急,重點解決羣衆反映集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努力讓“兩學一做”成爲黨員受教育、羣衆得實惠、發展見成效的生動實踐,爲進一步推進和諧社區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簡單的寫民情日記【3】

“12月 2日(星期五),下午5點多,趁着天色尚早,到貧困戶關海軍家瞭解過冬準備情況,其廚房四處透風……”“12月15日(星期四),在‘六改一增’送溫暖活動中給貧困戶送去了過冬棉被、門簾,並幫海軍家申請了改廚、改門項目……”“12月21日(星期三),天下着小雨,有陣陣寒意,我來到貧困戶關海軍家,看到改廚、改門工程圓滿結束,感到很欣慰……”這是貧困戶幫扶人段喜娟寫的部分民情日記。爲了更好地幫助貧困戶解決實際問題,在扶貧工作中,內黃縣豆公鄉建立了民情日記制度

民情日記就是把貧困戶生產生活中的難事、愁事記錄下來,並一件一件抓落實。豆公鄉黨政辦公室負責統計民情資訊,每週定期開會研究處理,重要問題及時向上級領導彙報。同時,及時把解決情況進行反饋,一時不能解決的,也說明緣由,切實爲貧困戶解決各種實際困難。爲防止民情日記流於形式,該鄉還建立了領導審閱制度,不定期由鄉主要領導親自抽查審閱幹部職工的民情日記,並將民情日記納入幹部年終考覈,作爲評優重要依據之一。

一篇篇民情日記拉近了幹部與貧困戶之間的距離,解決了貧困戶生產和生活中的難題,收到明顯效果。對此段喜娟深有感觸:“開始還覺得麻煩,後來記開了,才真正感覺到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所記下的民情日記分類彙總後,工作更有條理了,幫助貧困戶脫貧心裏更有譜了。”一年來,該鄉60多名黨員機關幹部記下民情日記200多篇,梳理貧困戶問題130條,解決近100條。

TAGS: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