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弟子規讀後感(通用4篇)

學問君 人氣:1.18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弟子規讀後感(通用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弟子規讀後感(通用4篇)

弟子規讀後感1

暑假開始了,媽媽讓我每天晚上讀一本書,書名叫《弟子規》。

弟子規是以《三字經》的形式,從各個方面給我們指導和教育,雖然我對這本書的內容和文字不是太懂,透過經常的閱讀和爸爸媽媽的指導和講解,我也懂得了許多。

讀了《弟子規》讓我懂得了什麼叫愛,什麼叫孝,什麼叫信任,什麼叫寬容,什麼叫友誼。回想以前爸爸媽媽關心我、教導我的情景,同學們幫助我,學校老師教育我的情景,我的心中一陣激動,是啊!他們對我真是太好了,我現在就要做一個知恩圖報的了,比如每天幫媽媽多做一些家務,考出好成績,回報老師和家長,同學有困難熱心幫助……

總之,我要時刻提醒自己,善待每一位同學,尊敬每一位老師,孝順自己的父母,讓我們用自己的一片真心,換來一個和諧的學習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相信我的學習成績和行爲品德會有很大的'提高。

弟子規讀後感2

《弟子規》是一本好書,多讀對我們有好處,可以幫我們改掉許多壞毛病。

以前,我還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我那時十分貪玩,有時間就去和同學們去玩。

有一次,我出去玩。過了很久也沒有回家。媽媽到處找我,都不見我人影,媽媽就非常着急,到處去找我。過了一會兒,我玩累了,一回到家,媽媽就就對我說“你去哪裏了?我還以爲你不見了呢!”媽媽是很着急,但我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情況。

還有一次,我牀上把被子蒙着頭睡,媽媽沒發現我,就出去找我,到處問同學我在那裏,但都沒問到。當媽媽回家時,她就發現我已經在牀上熟睡了呢!真是有驚無險啊!

我學了《弟子規》之中的“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業無變。”這句話的意思是“出門要告訴父母一聲,回來時也要向父母通報一聲,以免父母掛念我們。”之後,我就再也沒有這樣了。

弟子規讀後感3

昨日,我在圖書館借了一本書,名叫《弟子規》。我把書翻了個遍,裏面的內容很深奧,但讀起來卻是朗朗上口。“泛愛衆”是這本書我最喜歡的一句了。

“泛愛衆”,書裏說,就是以廣泛的愛心對待社會大衆。愛,是我們人類生活的紐帶,父母愛我,我愛我同學,同學愛老師,老師愛國家,我只說了“愛”的一面,可能這就是所謂的“小愛”吧,而“泛愛衆”不僅說的是要愛所有人,還要愛地球上所有的一切,校園的花花草草,國家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們應該去愛惜和呵護的。

也許有的小孩會說,爸爸媽媽的愛是最偉大的,爺爺奶奶的愛是償還無盡的。是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親朋好友,甚至全世界的人們都以“愛”而連接起來,我們人類就能和睦相處,但這遠遠還不夠,因爲我們的吃穿住行,所有行動的一切都來源於大自然,只有愛自然,和自然和諧相處,才能實現真正的“大愛”!

弟子規讀後感4

最近讀了一本叫做弟子規的書,使我漸漸感悟了《弟子規》的意思。我這才發現,原來做人也有許多規則,因此,想做一個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規有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我就說一說我讀後的感受吧!“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其次是出則弟,它是教我們怎麼和別人相處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爲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於是孝敬父母了。

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纔會從心裏面爲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計較小事,這樣人也會變得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