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童年》讀後感想

學問君 人氣:1.8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童年》讀後感想,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童年》讀後感想

《童年》讀後感想1

《童年》這本書透過主人公阿列克賽天真的眼光,表現了當時沙皇統治下俄國老百姓野蠻愚昧、污穢、令人窒息的黑暗生活,以及年輕一代反抗暴政和奴役,追求自由和光明的苦難歷程。

《童年》開始於高爾基童年時的一天,他大病初癒,看護他的父親卻不幸染病身亡,高爾基跟隨母親投奔外祖母家,從此開始了寄人籬下的屈辱生活。高爾基的外祖父是當地染坊行會的頭兒,母親帶他回去的時候,兩個舅舅正在爲爭奪家產鬧得不可開交,舅舅的兇殘自私,外公的慳吝貪婪讓高爾基目睹了人世間的殘酷與醜陋,幼小的心靈因此深受打擊而震撼不已。只有和藹可親的外祖母是他苦難童年唯一的守護神,對高爾基體貼疼愛,給他講述娓娓動聽的童年故事。高爾基從中汲取生活的養料,並將真、善、美的種子悄悄埋在了他的內心世界裏。高爾基上了一段時間的學後,他的母親也不幸去世了,這時外祖父家已日漸衰落,越老越吝嗇的外祖父便不肯再撫養高爾基,於是把他趕到人間,讓高爾基自謀生路,使他嚐遍了人間的辛酸。

高爾基的成功與書分不開,他使我懂得要從書中汲取營養,汲取精華,汲取做人的美德和信念。只有讀書才能使人改變,讓我真正明白了“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的真正含義,這纔是我真正學到的知識。

《童年》讀後感想2

《人生設計在童年》一書是美國得克薩斯a&m大學研究儀器專家高燕定的大作,堪稱“精英培養之道“。高燕定先生以獨特的視角潛心探究美國教育文化,融合中西方教育思維之優勢,形成自己對精英人才綜合素質培養的獨到見解。高先生的女兒在父親的引導下,從小樹立人生理想和職業目標,在預期的人生軌跡上奮力追夢, 一步步達到理想目標。

書中詳細描述了一個普通女孩兒時生動的心理活動和生活細節,疲於奔命的高中時代和充滿智慧的社會活動,以及自我奮鬥、追逐夢想、演繹人生的自我表白的故事。作者透過豐富的、有說服力的案例,向讀者傳遞一個理念:人生是可以設計的,而且應該從童年開始。

蒙臺梭利指出:“兒童並不是一個只可以從外表觀察的陌生人。更確切地說,童年構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爲一個人是在他的早期就形成的。”這與高燕定先生的觀點不謀而合,高先生認爲:在孩子的童年階段,引導孩子設立一個或幾個人生目標是很重要的。雖然許多人在他們自己的成長旅程中,可能會因爲種種因素而改變軌道,但是,在人生的最初十幾年裏,有一個目標比沒有任何目標要好得多。從小就有一個粗略的人生規劃,比迷迷茫茫地混到高中畢業,甚至更晚時,纔開始認真地考慮自己的人生,倉促地培養自己的就業技能要有利得多。

目前許多家長很重視孩子的“素質教育”,但卻摸不清到底什麼是綜合素質,家長們拖着孩子到處學琴、學書法、學武術,參加各種名目的比賽,就是沒有認識到,對孩子職業意識的培養。孩子長大了要幹什麼?能幹什麼?許多家長和孩子並沒有認真思考。沒有理想,人生迷茫,使許多孩子從小沒有奮鬥的目標,長大成人後,纔開始考慮人生,倉促培養就業技能,爲時已晚。其實,對孩子進行職業發展的指導教育是一種極其重要的“素質教育”,甚至可以說,正確的、科學的職業發展指導不僅涵蓋了素質教育的所有內容,而且還大大超出了大家的理解。如果孩子的父母、師長和專家們從小就和孩子們一起,根據各人的特點,根據現代化的資訊,探尋科學的職業發展路線,合理地

《童年》讀後感想3

這本書顛覆了我的追求童年的快樂的觀念,猛然驚醒。

高燕定先生自5歲開始爲他的女兒定下了“長大當律師”的人生理想,不像其它的家長隨口說說並不去一步步實施,大部分是不知道該如何實施。於是童年的夢想都隨風而去了。高燕定先生則不同,他不光爲女兒提出了這個夢想,還根據這個夢想所需要的職業素質一步步爲女兒打造基礎。從想成爲到如何成爲再到準備好--成爲,實現了不靠別人靠自己,打造自己的亮麗人生的起步階段。

高先生這種人生設計起步於童年的建議是否正確按照目前我國的應試教育結果,現在很多大學生畢業都不知道幹什麼,很多讀完研究生的學生卻不去從事自己的專業而去從事銷售行業或軟件行業,還有很多人就業後頻繁跳槽,更多的人是終其一生都沒有找到工作的樂趣,混日子終生,這樣的人生不能不說是遺憾。我們缺少了什麼難道職業真的那麼乏味嗎還是我們從小缺少對各種職業的瞭解,長大後總有其它職業都比自己的好這種錯覺我們的職業精神如何培養可我們的教育本身完全空缺職業培養!

高先生是如何當好女兒的導師的呢爲了讓孩子的表達能力跟上去,他天天讓女兒給他講故事,女兒白天看的是英文故事,晚上要用中文給爸爸講一遍,這一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鍛鍊了翻譯能力,而爸爸只需要做的是爲女兒找好的書讀,聽女兒講故事,開始時問一句:”你能看懂嗎”當女兒表示看懂了的時候,驚奇的睜大眼睛說:“我不信,你講一講給我聽”於是小故事家就這樣打造了出來。

我知道講故事確實能鍛鍊人的表達能力,因爲我天天晚上都給自己的寶寶講故事。對於中國中學和美國中學,大衆的觀點是中國的嚴,美國的寬鬆,但高先生不認同這種觀點。他認爲美國的中學是全面的基礎教育,美國中學更注重學

生的表達能力,總結能力,以及分析能力,而中國是偏面的填鴨式教育,着重學生的記憶能力,在數學上高先生採用的方法是中西合壁,也就是略施題海戰術,讓女兒的數學能力得到提升,但其它方面則是採用美國基礎教育,擴展女兒的知識面,鼓勵女兒看完書後寫讀後感,提高總結分析能力。高先生從女兒小的時候就注重她的社會實踐能力,走向社會,不做井底烏龜,這一點讓所有以學習爲重的中國家長門汗顏吧!中國的家長們都是說,“只要你考上大學,其它什麼都不用幹,”這無疑於砍掉了孩子的手。高先生讓女兒寫自己的簡歷並不斷更新。這對一個年僅10歲的孩子來講是個極大的動力。

高先生注重女兒的自學能力,讓她10歲時就開始自學兩門外語,法語和西班牙語,不得不佩服。

在這整個過程中,家長的付出是少看點電視,欣賞孩子的成功,教孩子感恩,當好拉拉隊,這些旁觀者的工作做的.很到位。

高倩的每個暑假都沒有閒着:

學前班(5歲):做數學題,看書,看電視

一年級:用打字機學打字,做數學題,看書

二年級:隨父母駕車北上3周,遊歷美國東北部及加拿大共十幾座大中城市。做數學題,閱讀英文版的中外小說,包括《青春之歌》,《紅巖》,《子夜》

三年級:背誦SAT詞典,大量閱讀英文版中外經典文學原著,包括中國作品《紅樓夢》等。自學漢語

四年級:同時自學法語,西班牙語,第二次重背SAT詞典,大量閱讀英美經典文學名著。五年級:繼續自學大學法語,西班牙語,獲選參加德州工學院爲優秀小學生開設的暑期課程,再次重背SAT詞典。

六年級:寫作《從西方到東方》。獲霍普金斯大學獎學金。參加天才少年中心暑期課程《數學物理之困惑》。

七年級:獲選參加德州工學院爲優秀中學生開設的數學課程。

八年級:選修代數課程。

九年級:獲獎學金參加貝勒大學鋼琴夏令營。到北京的中學學習兩週,隨中央電視臺攝影組到山區農村拍攝記錄片《長大》,前後共4周。

十年級:參加暑假州長榮譽項目三週。拍攝《東方女孩》。擔任交響樂夏令營輔導員。十一年級:擔任暑假州長榮譽項目輔導員3周。在德州大學選修經濟學課程

十二年級:高中畢業。白天在德州大學當會計助理(全職,每週40小時),晚上到中國飯館當服務員(每週工作30小時)。閱讀有關法學院的學習和申請的書籍,自學法學院入學考試LSAT習題,“超前”爲4年後上法學院作準備。

這麼豐富、重質保量的暑假中國孩子哪個有中國孩子大部分都放羊了。

高倩的學習基本上屬於研究性學習,從寫讀後感開始,寫旅行日記,論文,專題分析等,這些無不鍛鍊人的研究性思維,怪不得高倩能夠高效率處理事務,而我們國家的教育呢,還只停留在寫讀後感的階段。

有大批的象高倩這樣的高素質的職業人才,難怪美國的科技人文總走在世界的前列;有中國的灌鴨式教育和點對點的應試教育,難怪中國只有複製性人才,卻無突破性人才。

《童年》讀後感想4

十二歲,父母的寵愛滿溢着全部的生命:十二歲,年少的懵懂充斥着所有的時光:十二歲,玩伴的嬉戲佔據了多數時間:十二歲,強烈的求知成爲生活的重心。

可是,伊萬的十二歲,又有些什麼?

至愛親人的永遠的離開,深刻的報仇的種子的成長,扭曲的兒童的成熟心理,沒有純真,沒有快樂,沒有幸福,沒有屬於這個年齡的一切,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戰爭。

兒童的眼睛是最清澈純淨的,兒童的心靈是最善良單純的,可是在伊萬的眼中我看不到這個年齡的童真,卻只有仇恨與冷漠。不屬於兒童的冷靜,是一種冷漠,不屬於兒童的成熟,是一種病態,不屬於兒童的童年——都是戰爭的錯。

這個年齡的孩子,本應該在爸媽懷中盡情地撒嬌,而伊萬的家人在戰爭中全部死去,他只有在夢境中回想起媽媽的笑容,卻因爲戰爭的突然爆發,看到媽媽驚恐的面容。

這個年齡的孩子,本應該享受着懵懂與單純,不時出一些好笑的事,而伊萬超過成人的冷靜與冷漠,除了說明他的心靈已經扭曲,再也不能說明別的任何。

這個年齡的孩子,本應該和同伴們嬉戲沒有煩惱,小男孩們一起耍泥巴一起下河戲水一起捉迷藏,而伊萬除了在炮火中偵查復仇,什麼也沒有。

這個年齡的孩子,本應該在學校每天接受知識的薰陶,每天清晨書聲琅琅,每天渴望着老師能再多解釋一些他們心中的爲什麼,而伊萬拒絕上學,根本沒有求知的慾望。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個叫“復仇”的種子萌芽開花結果所帶來的,而孕育這種子的土壤就是戰爭,如果沒有這片土壤,就不會有這樣的種子。

戰爭剝奪的不僅是伊萬的生命,更是他的靈魂。在他的身上,所有屬於孩子的無與倫比的天真純潔都蕩然無存,所有屬於孩子的獨一無二的稚氣可愛都消失殆盡。

他是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他的到來和離開,都是悄然無聲的,即使是在戰爭勝利之時,他也只是化作一縷孤魂消失在歷史之中。歷史的洪流將他捲走,將他埋沒,他對歷史的發展沒有任何的決定性的作用,甚至歷史上都不會記住他的名字。然而在戰爭的硝煙散去之時,有多少伊萬一樣的孩子,失去了本該屬於他們的快樂童年,失去了本該屬於他們的純真心靈,失去了本該屬於他們的美好年華,他們是小人物,可是千千萬萬的他們,是不可被忽略的存在。

在這部電影中,戰爭的殘酷不是雙方激戰的硝煙與炮火,而是一個孩子靈魂的消失和毀滅。沒有血腥的戰爭場面,而當你看見一個孩子的臉上除了報仇的冷漠與病態的扭曲,是不是比看見血腥的戰鬥更加心痛?

影片的獨到之處就是在於選取的視角,透過孩子來表現戰爭的殘酷,更加突出戰爭的殘忍,和對人性造成的傷害。

影片的開頭和結尾都表現了同樣的一段場景,就是伊萬夢境中在媽媽的溫柔的目光中喝水的情景,既是表現缺失的親情,同時更是爲了表現伊萬的心靈的扭曲。

在影片的最後,有三分多鐘伊萬與同伴玩耍的情景,在廣闊的海灘上,伊萬一個人背對着人羣走來,是不是也暗示着千千萬萬的兒童中,有像伊萬一樣的一羣孩子,他們默默忍受着戰爭的折磨,他們越來越遠離這個年齡應該有的一切。

最後伊萬和小女孩在水中奔跑着,直到最後只有伊萬一個人奔跑,一道殘陽,留給我們無窮的反思:生存還是死亡?

若我們只看見戰爭帶來肉體的傷害,我們就忘記了那些存在在心裏的永遠也無法彌補的傷害;若我們只着眼於戰爭的性質戰爭的原因,那些所謂的美化的行動怎麼能夠彌補那些無法平復的傷口。

被世界遺忘的,不僅僅是逝去的肉體,更多的是人的心靈,孩子們的心靈,那一份獨有的純潔;被戰爭遺忘的,不僅僅是那些在戰火中消失的人,更多的,是人性,是每個人都應該沉重反思的人性,那個被我們嘴上說過無數次卻怎麼也擺脫不了的傷害源。

影片的開頭,在伊萬的臉上我看到了那個年齡的孩子所獨有的天真的笑,看着蝴蝶飛舞,伊萬的笑聲,發自內心,而這樣的表情這樣的歡快在影片敘述的後來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強烈的前後對比讓人再一次爲戰爭奪去童真而心痛。

影片中有兩處情節讓我印象深刻。第一處,是發瘋的老頭。老伴的死去,戰爭的殘酷,讓這個年事己高的老人發瘋了,現在的他,只會抱着公雞自言自語,只會唱着過去的歌,他活在過去,是因爲現在太殘忍,過度的打擊讓這個老人沒有力氣勇敢地活在當下。 “每個人都去了遠方,這是爲什麼?誰知道?”老人反覆地自己問着自己。有首歌這樣唱“到不了的叫做遠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鄉”,那個遠方,是戰爭的遠方,也是天國的遠方,在老人心中,遠方,就是永遠不再歸來的代名詞。老伴被納粹打死了,這個老人沒有勇氣沒有力氣再堅強地正常地活着,他唯有抱着相依爲命的公雞,唯有在斷壁殘垣上掛起相框緬懷死去的老伴,唯有驚恐地望着兵車膽怯地躲在牆後。這是飽受戰爭折磨的人本能的反應,恐懼,不安,寫滿了他的臉。他唯有望着漸漸遠去的兵車,望着遠方,迷茫地問:“西班牙會永遠結束嗎?”這是他心中的問題,也是所有處於戰爭之中的人的問題,與其說是問題不如說是希冀,希望戰爭的結束,和平的歸來。

另一處印象深刻的是那套納粹軍官服,出現過兩次,一次是伊萬仇恨的雙眼所見到的,這套軍官服是渴望戰爭勝利的象徵;一次是在影片最後,戰爭勝利了,這套軍官服是殘忍的納粹戰敗者的象徵。納粹軍官的死去正是爲伊萬的仇恨畫下了最好的句點。

納粹的毀滅,戰爭的勝利,終於可以讓一切歸於平靜,讓一切塵埃落定,然而,真的是這樣嗎?儘管蘇聯的紅旗迎風飛揚得很驕傲,然而那些沉睡在地下的人們,他們的靈魂,真的得到了勝利嗎?有無數個像伊萬一樣的孩子,他們的生命,他們的靈魂,並沒有因爲戰

爭的勝利而得到甦醒,他們只能永遠地屬於歷史,他們永遠沒有辦法重生,而我們這些尚在的人,所能做的,不是緬懷過去,而是儘自己的努力,不讓這樣的悲劇再次發生。

那些被戰爭遺忘的,我們輕輕地拾起;那些被我們遺忘的,歷史深深地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