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制度>

糧油儲糧安全責任制度範本

學問君 人氣:8.64K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人們運用到制度的場合不斷增多,制度是各種行政法規、章程、制度、公約的總稱。想學習擬定製度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糧油儲糧安全責任制度範本,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糧油儲糧安全責任制度範本

基本制度:

(一)擁有固定經營場所,符合《糧食倉庫建設標準》及《糧油儲藏技術規範》的基本要求。

經營場所遠離污染源、危險源:距有害元素的礦山、煉焦、煉油、煤氣、化工(包括有毒化合物的生產)、塑料、橡膠製品及加工、人造纖維、油漆、農藥、化肥等排放有毒氣體的生產單位,不小於1000米;距屠宰場、集中垃圾堆場、污水處理站等單位,不小於500米;距磚瓦廠、混凝土及石膏製品廠等粉塵污染源,不小於100米。

(二)擁有從事糧食、油料和油脂的'收購、整理(清雜、降水、分級)、儲藏(長期、臨時)、裝卸、運輸等設備,設備的性能能夠保障糧食“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存安全”。

1、裝卸輸送機械:如帶式輸送機、刮板輸送機、螺旋輸送機、鬥式輸送機、扒谷機、堆垛機等。移動式輸送機是糧油倉儲單位應當配備的基本設備。

2、清理機械:如初清篩、振動篩、布筒式過濾器等。清理機械是進行入庫糧油整理的重要設備。

3、計量設備:如汽車衡、磅秤、電子稱、流量計、散料稱等,汽車衡是實現糧油出入庫準確計量應當配備的基本設備。

4、糧食儲藏機械:如倉外磷化氫發生器施藥裝置、穀物冷卻機、環流燻蒸系統、扦樣設備、糧情測控系統、機械通風系統。高大平方倉、立筒倉、淺圓倉長期儲糧時要配備糧情測控系統、機械通風系統和電動採樣設備,散存堆存高於6米時要配備環流燻蒸系統。

5、消防設備:如干粉滅火機、消防斧等。消防設備是必須配備的基本設備。

6、專用車輛:如散裝車等。

(三)擁有相應的糧油保管員和糧油質量檢驗員,技術人員的職業資格、技術等級、數量滿足從事糧油倉儲活動的基本要求,符合法律、法規、規章對配備倉儲人員數量的規定。

倉容2.5~5萬噸以下,質檢員不少於2人,保管員不少於4人;5~10萬噸,質檢員不少於3人,保管員不少於7人;10萬噸以上,質檢員不少於4人,保管員不少於10人。

(四)糧油倉儲單位應根據《江蘇省糧油倉儲單位備案管理辦法》向所在地的縣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申請備案。

主要工作崗位職責:

(一)糧油倉儲單位負責人職責。

1、糧油倉儲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管理的所有糧油的儲存安全負總責。

2、熟悉庫存糧食情況,瞭解糧食流通政策,掌握必要的糧食儲藏知識和管理要求。

3、根據單位實際情況建立糧油倉儲專業部門。

4、糧油倉儲單位負責人要領導組織編制糧油倉儲各項規章制度,保證糧油倉儲管理有章可循。

5、明確業務領導分工負責,增強糧油倉儲業務決策的科學性。

6、支援糧油倉儲管理技術人員學習培訓,充實糧油倉儲專業人員隊伍。

7、保證糧油倉儲經費,改善糧油儲存條件。

8、堅持檢查督促,加強日常管理。

9、鼓勵科技創新,推進科學儲糧。

10、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健全安全生產工作長效機制。

(二)保管員崗位職責。

1、貫徹執行《糧油倉儲管理辦法》和《糧油儲藏技術規範》等制度及技術標準,採取適當的儲藏技術,確保糧油安全、減少損失損耗、防止污染、延緩品質劣變。

2、努力學習儲糧新技術,熟練掌握清倉消毒、糧情檢測、機械通風、環流燻蒸等操作技術,積極採用儲糧新技術,努力探索新方法,不斷提高科學儲糧水平。

3、依照《糧油保管員國家職業標準》和糧食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鑑定要求,參加職業技能鑑定,取得初級以上的職業資格證書,實行持證上崗。

4、糧油保管員對自己管理的倉庫、糧食品種、數量、質量及糧情變化等情況做到“一口清”。

5、認真執行糧情檢查、報告制度,做到檢測準確,記錄齊全,並正確分析、預測、判斷儲糧安全狀況和糧情變化趨勢,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6、掌握主要儲糧害蟲的特徵,做到準確、快速識別,掌握各種儲糧害蟲防治藥劑的使用方法。

7、正確熟練使用查倉工具、測量器具、儲藏機械和出入庫機械等。

8、嚴格執行糧油出入庫制度,做好出入庫現場管理。把好質量和數量關,做到收有憑、支有據,確保數字真實、準確。

 (三)檢驗員崗位職責。

1、具有較高的政治思想素質及較強的工作責任心、豐富的檢化驗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能和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

2、嚴格執行國家糧油質量標準和有關規定,準確檢測,做到質價相符。

3、依照《糧油質量檢驗員國家職業標準》和糧食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鑑定要求,參加職業技能鑑定,取得初級以上的職業資格證書,實行持證上崗。

4、嚴把糧食出入庫關,確保入庫糧食質量良好,準確反映出庫糧食質量。

5、及時做好糧食入庫後的統倉質檢工作。

6、建立糧油質量檔案。

7、加強業務知識學習,積極推廣應用糧油檢驗新方法、新技術,進一步提高檢測水平和檢測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