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徵文>

誦讀經典傳承美德徵文3篇

學問君 人氣:5.57K

品味書香,誦讀經典,傳承優秀文化,爭做美德少年吧!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誦讀經典傳承美德徵文,歡迎閱讀。

誦讀經典傳承美德徵文3篇

誦讀經典傳承美德徵文一

“書是人類精神的食糧”每當開啟一本文辭優美的中國經典書目,這句話總是在心中浮現。我愛讀書,因爲讀書開闊視野;我愛讀書,因爲讀書豐厚底蘊;我愛讀書,因爲讀書提高素質;我愛讀書,因爲讀書令人豁然開朗。我愛讀書,因爲讀書增長人的美德。

一開始接觸書,是在我六七歲的時候,那時,小小的我最喜歡聽故事,《三國演義》《西遊記》《城南舊事》《聊齋志異》等中國經典書目,我都耳熟能詳。有時候家人不在,我就硬着頭皮,囫圇吞棗、津津有味的讀起來,那時在我的心裏,經典書目,已經爲我播下了關於美德啓蒙的種子。另外,和小夥伴們一起玩的時候,我經常跟他們講故事,朋友們都十分羨慕我,那時我小小的心中已經有了一層朦朧的意識:“誦讀經典,真好!”

八歲,我上學了,學習了識字,拿起一本書,不求甚解的看,讓我心中充滿着真善美,那個時候書成了我的朋友,而且是一個好朋友。,因爲讀書,我的課餘時間幾乎都用來看書,可以說,我和這個好朋友寸影不離,漸漸地那濃郁的書香浸潤了我的心靈。

九歲那年,有一次,我和小夥伴一起去山上游玩,只見花繁葉茂,讓我們興致勃勃,可是還沒到一半路,天公就不作美,偏偏這時候下起雨來,豆大的雨點“嘩嘩啦啦”的落下了,這時,我心裏不禁竊喜,媽媽怕忽然下雨,早給我準備了傘,我迅速拿出了,但當看到同來的那個弱不禁風的小女孩,我的心羞愧了,“我這時候不應該發揚書中所述的美德嗎?”我想,於是我毫不猶豫的把傘借給了她,雖然我和其他朋友一樣被這傾盆大雨給淋的直打噴嚏,瑟瑟發抖,但心裏卻爲我的美德而感到默默的溫暖。自從那次,我又多了一個好朋友。我想,這是經典書目帶給我的美德之心。

十歲時,我已經認識了大部分漢字,拿起一本充滿墨香的書,我就久久不能放下,書的墨香味,成了我最喜歡的氣味,我覺得書香飄着古樸、知識······書成了我的摯友,我們形影不離,它給了我知識、見識、做人的道理。書和我一起健康成長。不僅如此,在書的薰陶下,我參加了“爭做美德少年”活動,在那次活動中,我學會了將美德發揚,讓美德永駐心間。

四年級我的一篇文章《一片小樹林》在《中國小作家》上發表了,老師給我的點評是,文字優美,語言真摯,我的心中更高興了,因爲這優美的語言是書給我的饋贈。我更愛讀書了。你說,我和書如何不是好朋友呢?

今年,我十二歲了,書依然伴我成長,我在書的海洋裏暢遊,在書的.字裏行間中品味親情與友情。我在書的陪伴下幸福快樂的成長、明白事理。傳承經典文化,讓我們的子孫或是現在的每個人都是一筆可貴的財富,傳承文明,繼承文化,讓這些令人收益的經典書目,融入的更多人的的心裏,讓書香,浸潤更多人的心靈,讓美德流傳每個人的心間。

書香浸潤心靈,美德灑滿人間,品味優秀的文化。品味書香,誦讀經典,傳承優秀文化,爭做美德少年!

誦讀經典傳承美德徵文二

“雅言傳承文明,經典浸潤人生;誦讀經典,爭做博學少年。”

揮汗如雨,金桂飄香,在這個喜悅的季節裏,讓我們掀起誦讀經典的高潮,弘揚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讓我們更好地認識經典文化,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經典的傳承。

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文明家園。中華傳統文化凝聚着中華民族寧死不屈的名族精神,記載着中華民族的思想美德,是民族經典文化的結晶,是建設文明社會先進文化的寶貴資源。

中華民族有着悠久燦爛的文化。其中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無私奉獻情操;“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中國國學經典,文化蘊含豐厚,蘊藏着豐富的文明禮節和做人道理。如《論語》中所記載的孔子的許多循循善誘之言,至今仍被世人奉爲至理;也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在《孟子》卷十二的“丹之活水”中,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於禹。”孟子否定了他的說法。曰:“子過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爲壑。令吾子以鄰國爲壑。水逆行,謂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惡也。”這件事講了白圭總自以爲是,自私自利,只圖個人利益,把困難或禍害轉嫁到別人身上,自私自利的表現。孟子則用和藹的態度、尊敬的言辭批評了白圭自以爲是、以鄰國爲壑的錯誤做法,體現了孟子的仁愛思想。主要啓示我們在生活中要有一顆仁愛的心,處理事情的時候既要有利於自己,又要有利於鄰居,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的一首《遊子吟》體現了母愛的偉大、無私。母愛如空氣,陽光和水,擁有他就擁有了世上的珍寶,什麼也不能換取,她卻讓平凡的生活充滿色彩。但沒有她,即使有世上的珍寶,也不過是一堆貨物而已。母愛神聖、淳樸,只求給予,不求回報。但我們一次次的辜負她,只求索取,不求報答。可惡的我們卻將母親一聲聲甜蜜的問候當做一次次煩躁的嘮叨,將母親一次次的關心當做是一種施捨、、、蒼天無情,世間萬物,唯獨將母親漸漸變老。

“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如此孝順的孔融,一個只有四歲的小孩都知道孝順和謙讓。孝順是一個人的品德,謙讓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當今社會發展較快,但隨着社會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素質越來越低,都遺失了自己的思想品德。現在一個比孔融大三四倍的青少年也不一定會做到孝順和謙讓。好聽的話語誰都會說,但又有多少人可以去做呢?語言在行動面前往往都是蒼白的。經典文學都是易學難行。放眼望去,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古代詩人雖然生活貧困,但精神的財富戰勝了生活的貧寒。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明白了只有精神財富才能托起民族的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