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徵文>

誦讀經典傳承美德徵文材料

學問君 人氣:8.57K

誦讀經典,是中華民族對青少年進行啓蒙教育特別是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徑,有利於引導青少年鍛造人格,塑造品德。接下來是本站小編爲大家蒐集的誦讀經典傳承美德徵文材料,供大家參考。

誦讀經典傳承美德徵文材料

誦讀經典傳承美德徵文材料一

誦讀經典,感悟成長我,安靜的坐在書桌前,輕輕地翻開書扉,一束暖暖的燈光,映在泛着淡淡書香的書本上。我細細地品一口苦茶,回味着這其中的苦澀與隱藏在深處的絲絲甘甜……——題記經典,讓我學會自信。還記得那是一段迷惘、彷徨的日子。我一個人來到空無一人的操場,悄悄地縮在一個角落,任淚水肆意的流過我的臉頰,冰冰地,涼涼地,似乎還帶着一絲苦澀的鹹。我只是慢慢的從書包裏拿出那張淚痕斑斑的試卷,慢慢的,把它撕成碎片,用力地撒向昏黑的天空,就這樣,望着它們靜靜的落在地上,我低下了頭。突然,一個熟悉的身影來帶了我的身邊,隨後,又走了。我苦笑的擡起頭,卻看見地上靜靜的躺着一本書《老人與海》。我翻開書,上面寫着;獻給我最好的朋友,願她能再次燦爛的微笑。望着她離去的背影,我欣慰的笑了。回到家,我小心的開啟書,開始了閱讀。漸漸地,我彷彿找回了自己——一個原來樂觀開朗的女孩……一個月過去了,我走在上學的路上,擡頭仰望湛藍的天空,看着路邊的花花草草,聽着耳邊清脆悅耳的鳥鳴,我自信的笑了。是的,就像書中所說“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老人在連續84天沒捕到一條魚的情況下,都沒有喪失自信。而我,就因爲一次小小的測驗就被打敗了嗎?不!我終於明白了:每一杯失敗的苦酒,每一場成功的盛宴,都是“必然”之路上“偶然”的風景。人生本來就是一種無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長、艱難,而且充滿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頑強的以一顆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戰,他將永遠是一個真正的勝利者!經典,教會我頑強。“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憶往事,他不會因爲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爲卑鄙庸俗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爲解放全人類而鬥爭。”這是尼·奧斯特洛夫斯基寫的世界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中,令人久久不能平靜的書中的一段文字。保爾在出身貧寒,雙目失明,四肢癱瘓的情況下,但他仍然自強不息,堅持信念,以驚人的毅力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經典,讓我讀懂了人情冷暖,世事無常。經典,讓我明白了父母對子女那永遠不變的愛。經典,仍在繼續……成長的道路,有淚水,也有歡笑。時光木馬飛快的流逝,望着遠處那最美的一顆星,我喃喃的說道:“誦讀經典,感悟成長……

誦讀經典傳承美德徵文材料二

透過經典誦讀活動,我們希望社會各界能夠體會到:中華經典中所傳達的道理,因爲極其樸素,所以纔會永恆,因爲來自人民,表達了人民的心聲,所以才深入人心。誦讀活動的目的,更在於加強每一箇中國人對於中華文明的自覺、自信,加強人們對中華文明與當代生活密切關聯的認識,加強對於中國歷史和國情的瞭解,促成我們對於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優秀文化因子的自覺傳承。而這其中就包括:

其一,我們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學習型社會”。我們文明的重要代表者是“教師”——孔子,孔子設想了作爲美好的'人際關係之一的師生關係,倡導尊重教育、尊重知識、堅持真理,這是中國文明優良的傳統。從“學而時習之”到“改造我們的學習”,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到“向勞動人民學習,向世界上一切先進的東西學習”,中華民族始終把追求知識與真理,把“求道”、“求學”作爲人生的最高價值理想,這形成了中國社會不斷進步的動力。

第二,我們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勤勞節儉的民族。我們民族的始祖,乃是親耕和與民並耕的勞動者——神農氏,《呂氏春秋愛類》中說:“神農之教曰:‘士有當年而不耕者,則天下或受其飢矣。女有當年而不織者,天下或受其寒矣。’故身親耕,妻親織。”美好的社會是勞動的共同體,“不勞動者不得食”是我們社會的基本原則。“以人爲本”,“勞動光榮”既是當代的先進文化,也是我們文明中的優秀種子。毛澤東同志青年時代曾經這樣說過:“人情多耽安逸而憚勞苦,懶惰爲萬惡之淵藪。人而懶惰,農則廢其田疇,工則廢其規矩,商賈則廢其所鬻,士則廢其所學,業既廢矣,無以爲生,而殺身亡家乃隨之。國而懶惰,始則不進,繼而退行,繼則衰弱,終則滅亡,可畏哉!”勤儉建國,艱苦奮鬥,這既是古老的美德,而且也是當代社會先進文化的要求。

第三,中華文明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勇於改革,不斷創新的文明。“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中國文明把改革、革命和創新提高到“天命”的高度,把敢於繼承和勇於承擔這種“天命”者,稱爲仁人志士,而中華經典對於當代青年最大的教誨和教益,就是要以天下國家爲己任,爲國家讀書,爲人民服務。所謂“閉門求學,其學無用。欲從天下國家萬事萬物而學之,則汗漫九垓,遍遊四宇尚已。”這也正是今天的青少年最應該具備的情懷。

第四,我們文明的基礎和文明所追求的理想,是一個和諧的社會與和諧的世界。英國學者李約瑟曾經指出:世界上幾乎所有民族都認爲宇宙和人類,乃是外在的造物主創造的產物,他們也都因此認爲宇宙和人類社會是由造物主、上帝、第一因所決定的,而唯獨中國文明把世界理解爲本然自生的,認爲世界是有機的整體和萬物相關性的聯繫,自遠古以來,中國文明就認爲世界和人類社會是在陰陽、四季、五行的運動中生成的,因此,李約瑟將中國文明的宇宙觀稱爲“沒有主宰卻和諧有序的世界”。上世紀60年代,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牟復禮(Frederick W Mote)更指出了這種和諧世界觀對於現代科學宇宙論的重大啓發意義。1976年,爲了紀念毛澤東的哲學著作《矛盾論》對中國和諧世界觀的繼承發展,以及對於現代科學世界觀和宇宙論的重大貢獻,在加拿大舉行的世界物理學大會,決定將最小的物質元素命名爲“毛粒子”,藉以張揚中國和諧的宇宙論對於現代世界的重大意義。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文明、中國宇宙論對於當代世界的重大影響和啓發作用。這更加表明:關於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和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是當代中國對於人類文化的重要貢獻,它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中華文明燦爛悠久,典籍浩如煙海,對於她的任何生吞活剝式的全盤繼承和全盤接受,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因此,我們的經典誦讀工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則是:讓經典與當代生活相聯,與現代科學精神相接,與中國革命傳統相續,讓經典成爲鼓舞我們當代奮進的重要動力,我們認爲,這也是目前繼承、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歷史態度。

誦讀經典傳承美德徵文材料三

以前我是一個很驕傲、很愛炫耀的孩子,從不懂什麼叫謙虛,就拿一個故事來說吧!

一次,我的作文被刊登在校級刊物上,我高興地告訴了父母讓父母分享我的快樂。他們聽了後不住地誇我,但也不住告誡我:“不能驕傲喲!”我哪裏能聽進去,因爲我早已被驕傲給“駕馭”了!

就在我興奮的同時,我的性格也有了極大的變化——變得更加驕傲、暴躁了。一有在比誰的作文寫得好時,我就在他們比面前炫耀,若不順心便“發揮”出我暴躁的脾氣;和同學們聊天時也會炫耀我的“光輝”史……我就和同學們比了下去,最後到了一個朋友都沒有了,我心裏卻想:不就是妒忌我作文寫的好嗎?我還不想和你們在一起呢!從此我驕傲成了癮,暴躁成了性,一發不可收拾。直到有一天,我徹底改變了。那次測驗,我原本以爲只要一動筆,就能寫出一篇文章,可是我錯了,上午兩節課,我居然才寫出了一個題目幾句話,結果可想而知,我不僅受到了老師的批評,還受到了父母的教育。其實,他們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呀!記住一句話‘滿招損,謙受益’千萬不能驕傲啊!”我就不名其中的含義。

自從我校掀起了“誦讀《國學經典誦讀》”的活動,我也積極地參加活動並被《國學經典誦讀》裏的一樁樁,一件件動人的故事所陶醉感染。特別是馮異的謙遜把我給震撼住了。他被大家稱爲“大樹將軍”,他自幼好學,率領的軍隊有規矩,爲人謙遜。特別是每次將軍們圍坐爭功領賞時,只有他從不居功自傲,總是隻身一人坐在大樹下思考戰鬥的經驗和教訓,正是因爲他與衆不同的作風,纔有了“大樹將軍”的美名。而劉秀髮現他的行爲習慣與作風之後,就更器重他了。我從這個故事中明白了許多道理,如:“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也。”“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些道理不但使我學會了戒驕戒躁,而且還讓我學會了要厚物載德,更要有一顆赤子之心。

這本書不僅使我從一個“遊手好閒的小皇帝”,變成了一個勤勞的“忠僕”,還讓我明白了中國的一句古語“百善孝爲先”的含義:只有“孝”才能推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做一個讓人尊敬的人。現在我已學會了爲勞累了一天的爸媽端上一杯清香的茶,爲奶奶端上一碗熱騰騰的米飯,並且學會了做飯,洗衣等家務活,爲父母減輕了一半的負擔。

《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使我與驕傲絕交,與暴躁斷絕,最後又讓我走上了正直、謙虛、誠實與愛國的人生征途,大家都來從這本書裏感悟真諦吧!

誦讀經典傳承美德徵文材料四

據中央電視臺報道,國慶節後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的口香糖殘跡,顯得格外刺眼,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漬,工人需要鏟30下、刷100次才能清除一塊口香糖殘渣,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聖和莊嚴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文明是什麼?我覺得文明就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的親切,是見到師長的一聲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句“對不起”……

然而遺憾的是,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是有着不文明的行爲:在我們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白色垃圾,有些同學下課時沒有文明休息,在教室走廊上起鬨大鬧,說髒話,粗話;走路推推搡搡,有的同學還故意損壞公共財物。

作爲新二小的學生,在講文明,創和諧上該如何做呢?我覺得文明禮貌,重在表現,要做到三條:一是談吐文明;二是謙虛禮讓;三是舉止端莊。同學們如果你能做到這三條,那你就不愧是作爲“禮儀之邦”的小公民了!

每個人的心靈都像是一扇窗,窗戶開啟光亮就會進來。我相信“文明就在我們身邊”,離我們很近很近,近得觸手可及。有時候,文明離我們只不過是10公分的距離;有時候,也許只是幾十釐米的寬度;也有時候,可能只是一張紙的厚度;我相信,其實文明就在我們心中。我們會在生活中不經意的流露着。有時,多一份手勢對別人來說,就是多一份體諒;有時候,多一點耐心的等待,對別人來說就是一種關愛;有時候,多一點點分享,對別人來說就是多一份溫暖。

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邁出一小步,就會使社會邁出一大步。所以我發現,文明是一種力量。

讓我們攜起手來,時時文明,處處文明,用文明締造美好校園、和諧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