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徵文>

關於端午節徵文450字(通用11篇)

學問君 人氣:2.73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徵文吧,好的徵文一般具有句段文采飛揚的特點。還是對徵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端午節徵文450字(通用11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端午節徵文450字(通用11篇)

端午節徵文1

南方的端午節可是真的熱鬧。當熱騰騰的糉子端上鍋,當火紅的龍舟邁向勝利,當黃澄澄的雄黃酒釀好。端午節也順風而來。

過端午是要吃糉子的,香噴噴的糉子端上鍋,看着還在冒着熱氣的糉子,垂涎三尺。南方的糉子有綠豆,五花肉,豆沙,八寶,火腿,冬菇,蛋黃等多種餡料製作而成餡。糉子的形狀各不同,有長方形的,正方形的,正三角和正四角形的。其中三角形最爲可愛。各個頭圓圓的,模樣好看極了。

彩繪的龍舟,整齊的着裝,如潮的人羣場面實在令人震撼。

比賽在人們的翹首以待中終於開始了。橈手們意氣風發,脖子上,腰上各纏上青布。隨着鼓聲,一搜搜龍舟像箭射出去。激昂的鼓聲在耳畔響起,龍舟也隨之邁向勝利。

這一天還要戴香囊。香囊不僅有辟邪驅瘟之意,還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用五色繩串成一串,各個小巧玲瓏,形形色色。

端午有賽龍舟,吃糉子,帶香囊。真是又到端午,又見龍舟,又聞糉香,又戴香囊。

端午節徵文2

我們家鄉的節日有很多,但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

今天晚上,我請爸爸給我講了講端午節的來歷。我的爸爸用嘹亮的聲音,穿越了遙遠的時空,將我帶到了楚國。楚國時,朝廷腐敗無能,官員們魚肉百姓,老百姓怨聲四起。楚國慢慢地走向衰落。當時,有一位非常偉大的愛國詩人,叫做屈原。他有着遠大的政治抱負,於是連續寫出幾次改革朝綱的奏摺呈給皇帝。可是皇帝依然沒有采納屈原的正確主張,還把他拘禁在地牢裏。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屈原以死抗爭,毅然跳下了汨羅江。屈原的愛國精神深深地感動了老百姓。

老百姓紛紛趕來,划着竹排小舟沿江尋找屈原。但尋找了好幾天,仍然找不到,老百姓無奈的往河裏撒了一些白米,希望小魚不要吃掉屈原的屍體。可是米粒太小容易分散,魚吃不到怎麼辦?於是有人就想起包糉子的辦法,用葦子葉捲成一個尖尖的小筒子,往裏面塞上白白的糯米,然後再用細細長長的馬蓮草纏好,包成一個個糉子丟進河裏。這樣,魚兒可以吃個夠,就不會吃掉屈原的屍體……

爲了世世代代紀念屈原,人們就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屈原跳河的日子作爲端午節。後來,人們以吃糉子和賽龍舟的方法,永遠永遠的紀念屈原。

端午節徵文3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到了,街上的小販們開始賣糉葉,紅棗和江米。老人們經常用五種不同顏色的'繩子擰在一起,給小孩子們帶在手腕上,表示吉祥。每到端午節,媽媽就帶我去霸王河山上面用河水洗臉,也是爲了吉祥。

記得有一次,姥姥讓我幫她們包棕子,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火速跑到廚房。只見姥姥把棕葉弄成陀圓形的,把江米放進去,放幾顆紅棗,再把棕葉包緊了,拿馬蓮往上一系,就包好了。我覺的也不難,於是,也就裝模做樣的包了起來。看花容易,鏽花難。我剛把江米放進去,下面就漏了出來。我把這裏的洞補住,那個洞就漏開了。我有點兒灰心,但是媽媽和爸爸可不這麼認爲。對我說:“加油,無論幹什麼事情都不能灰心,那樣你就永遠都不會成功的!”結果,我包出來都是大的。晚上,爸爸挑了一個最大的糉子給爺爺吃,爺爺剝開一層又一層,最後,那小小的糉子向大家展現出來。因爲我包的糉子老漏米,所以用了好多的糉葉才包好的。

瞧!我鬧了一個大笑話!端午節可真有趣呀!

端午節徵文4

端午節爲每年的五月初五,節目衆多,有賽龍舟,掛香囊,包糉子

端午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他死於泊羅江,人們爲了不讓魚呀,蝦呀,這些水中的小動物吃掉屈原的身體,所以每年都會包糉子扔到江裏,希望這些小魚小蝦吃飽之後不會吃屈原的身體。後來慢慢就演變成了包糉子,賽龍舟等習俗。

每當端午節到來時,我們一家都會團聚在奶奶家裏,等着奶奶給我們煮香噴噴的糉子。有肉糉、棗糉、豆糉可香啦!陽光一照,便晶瑩剔透。我最喜歡吃的就是肉糉,想着那香噴噴的、油膩膩的、熱乎乎的肉糉,口水都饞得直流,讓人吃了還想吃。

看那兒,一大羣人圍在江邊,是幹嘛呢?原來他們在看賽龍舟啊!龍舟五顏六色,栩栩如生,在陽光的照射下,那銀色鱗片閃閃發光。哨聲一響,一隻只龍舟便飛快地向終點衝去。龍舟上,一大羣人搖着船槳。還有一個人,坐在最前面,有規律地打着鼓,爲大家打拍子,好讓大家動作一致,齊心協力,一起爭取獲得第一呢!

端午節熱鬧非凡,激烈精彩,我喜歡這樣的節日。

端午節徵文5

看着駕着龍舟的人們,我意識到它——端午節來了。

端午是爲了紀念屈原而設立的,當地漁民爲了紀念屈原往河裏扔用竹筒抱着的米,後來就演變成了糉子。

到了端午,人們也都忙裏忙外的,紛紛在市場上競爭,在廚房裏競爭,在餐桌上競爭,我家也不例外。

一大早,爸爸便去了菜市場買菜,我和媽媽,妹妹在家靜候,等着爸爸回來。

爸爸回來了,我和我媽便到廚房裏包糉子,我學着媽媽麻利嫺熟的手法包了一個四不像,媽媽對我笑笑說慢慢學,就這樣經過了一上午的奮鬥,我熟能生巧學會了包糉子。

媽媽生起火開始蒸糉子,小饞貓妹妹流着口水說,我可以吃糉子了嗎?媽媽哭笑不得……

媽媽把糉子端到了桌上,早已如飢似渴的妹妹直接上手就抓,媽媽叫她慢點,直到吃到最後一個妹妹還不忘的說真好吃!大家都鬨堂大笑起來。

到了下午,我們一家四口來到湖邊,划龍舟,大家都穿着救生服蓄勢待發,駕上“龍舟”,原本想象中一路直行的小船在原地打轉,不一會兒,撲通撲通幾聲,一家四口通通掉水……

就這樣,我度過了疲憊而愉悅的一天。

我愛端午更愛爲國投江的屈原!期待端午的再次到來,帶着思念和情絲吃糉子划龍舟,過龍騰虎躍的生活!

端午節徵文6

充滿濃濃詩意的端午節到來了。

早晨太陽公公才露出了臉,我也正在睡大覺。可是,我突然睡着睡着就聞到了一股濃濃的香味,我被那股香味所叫醒,情不自禁地起牀了,想去吃一口。一起來,往廚房一看是:媽媽和姐姐正在包糉子,我就很感到疑惑,爲什麼會有端午節?端午節爲什麼要做這種事呢?帶着種種的疑問,我自己去尋找答案.......

喔;原來是這樣啊:原來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人叫屈原,他爲了自己的國家,在國家亡敗的時候,他自己不願苟且偷生,所以就帶着滿懷的愛國之情跳下了江。

於是在每年的6月12日,人們就會到河邊包糉子,然後扔下去。想讓那些魚類吃掉糉子,不要吃屈原的身體。所以就因爲流傳着這麼一個傳說,才產生了今天的端午節。

媽媽和姐姐把糉子放下去煮,鍋裏的香味飄出來很是宜人。大概過去了三十分鐘,糉子終於熟了。我和家人一起吃着糉子,我感到非常的開心,還有姐姐的朋友也來到了我們家,我們都過着一個開心熱鬧的端午節。端午佳節,糉香萬里.......

端午節徵文7

盼呀盼,我期待已久的端午節終於到了。

端午節這天,媽媽一大早就叫我起牀去看龍舟賽。我一開啟房間門,一股香噴噴的糉子香味從廚房飄進了我的鼻子裏,我迫不及待地走到廚房開啟鍋蓋,看着一個個蒸好的糉子饞得我直流口水。我心急地拿起一個糉子剝開狠狠地咬了一大口,又香又甜的味道在我嘴中瀰漫開來,真是美味極了!媽媽看見我猴急的模樣,忍不住笑了出來。邊讓我小心燙,邊給我講起了端午節的起源:“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古代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是投江而亡的。人們爲了不讓魚蝦啃食他的身體,就包糉子投進江裏,讓魚蝦吃飽,所以後人將他自盡的那天定爲端午節。”

吃完糉子後,我們一家人去海邊看賽龍舟。海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海面上停放着五顏六色的龍舟。當裁判一聲令下,隊員們就拼命地划動船槳,一艘艘龍舟就像離了弦的箭一樣飛快地向前衝。岸邊的人們吶喊起來:“加油,加油!”隊員們在助威聲中飛快地駛向終點,這場面是多麼的壯觀,多麼的難忘啊!

我喜歡端午節,真希望天天是端午節啊!同學們,你們喜歡端午節嗎?

端午節徵文8

早晨,當我正懶洋洋地躺在牀上不肯睜開眼睛時,“嘰嘰喳喳”,一陣陣悅耳的鳥鳴聲像鬧鐘一樣不斷催促我,好像在說:“小懶蟲,快起牀啦,端午節到啦!

我迫不及待地起牀、換上新衣,推開窗戶,一股清新的空氣撲鼻而來。擡頭一看,太陽公公正笑眯眯地看着我呢。

上午,我們一家人就會聚在一起在包糉子。爸爸洗糉葉和糯米,爺爺和奶奶包糉子。他們首先把糉葉做成斗笠狀,然後舀了滿滿一勺糯米放在糉葉裏,再翻來覆去地用糉葉把糯米裹緊,最後用棉繩五花八門地把糉子綁緊。不一會兒,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大功告成了!雖然我也學着大人的樣子包,但是最後都沒有成功,看來我還是太小了點,力度不夠啊!我心裏默默地告訴自己,等一會要多吃點,快快長大,明年我一定要包一個結結實實的糉子出來。

中午和晚上,我們就可以享用香噴噴的糉子了。大家一邊津津有味吃糉子和其他美食,一邊滔滔不絕地聊天,別提有多幸福了。

這就是我們家的端午節,一家人難得聚在一起,其樂融融,每個人的臉上都掛滿燦爛的笑容,樂此不疲。

端午節徵文9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隨着這首悠揚的童謠,我想起了端午節包糉子的情景。

要包香噴噴的糉子嘍!我趕緊洗完手坐在桌前。桌上擺着滿滿一盆白胖胖的糯米,和一打新鮮嫩綠的糉葉,餡兒有:鮮肉、蛋黃、豆沙、蜜棗,還有一捆麻繩。

我拿起了一片綠油油的糉葉,照媽媽的手法,將糉葉折成了一個漏斗形,但沒有窟窿,然後用勺子將糯米往裏面裝。媽媽看我做得認真,便笑而不語,任憑我“瞎鼓搗”。我完全投入在包糉子這件事兒中,媽媽早已包了一筐糉子了,我的這一個,還沒捆好,因爲這個糉子不聽話,我捆左側時,右面的葉子會裂開,我捆右側時,左面的就又光想散,在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後,終於包成了一個糉子。

糉子要下鍋了,我看着媽媽小心翼翼地將一個個糉子整整齊齊地碼放在鍋裏,心裏暗暗祈求我包的那個糉子千萬不能散掉。媽媽說糉子得煮兩個小時以上,才能熟透。所以,我惴惴不安了兩個小時,當開啟鍋蓋的時候,最上面的我包的那個糉子是完好無損的!那一刻我別提多高興了!

透過端午節包糉子的經歷,我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只要用心做一件事,就一定會成功。

端午節徵文10

今天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吃糉子,煮雞蛋,我們家也不例外。

早上,一睜開眼,一股濃濃的糯米香味飄滿屋子。“糉子熟了!”我骨碌從牀上爬起來,順着香味跑到了餐廳,“哇,好豐盛的早餐呀!”一盤剝好的糉子散發出一陣陣誘人的香味,去了皮的雞蛋光溜溜的,就像一張張滑嫩的娃娃臉,一碗碗鮮奶熱氣騰騰,奶香撲鼻而來,讓人口水直流……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叉子,紮起糉子就狼吞虎嚥地吃起來,三下五去二就一掃而光。媽媽從廚房走出來,看見一盤糉子不翼而飛,驚訝地說:“糉子哪去了?”我對媽媽說:“媽媽,你包的糉子真好吃呀,它們全在這呢!”我一邊說一邊拍着鼓鼓的肚皮。媽媽聽了哈哈大笑起來:“你真是個貪吃的小饞貓!看,媽媽這兒還有一個東西送給你。”媽媽說着遞給我一個精美的禮品盒,我急忙開啟一看,裏面裝着一個心形的香囊,鮮紅的顏色,就像孩子紅撲撲的笑臉,放在鼻子上輕輕地聞一聞,哇,好香呀!那香味沁人心脾,一股暖流蕩滿心田。我甜甜地說:“媽媽,謝謝您!”“不用謝。”媽媽也甜甜地笑了。臉上掛滿了幸福的笑容。

端午節真是一個快樂的節日,也是一個幸福的節日。

端午節徵文11

今天是端午節,町町姐姐她們叫我們去她們家過端午。

早晨,我在家裏悶悶不樂,真想去活動活動筋骨,突然,我想起了町町姐姐家有乒乓球檯,我可以去打乒乓球啊!我馬上打電話給町町姐姐,我說我先去打球,反正也要去那裏吃飯,可是,大雨滂沱,町町姐姐家也離我家很遠,媽媽說:“你可以去乘公交車啊!”說着,就給了我一塊錢,我下樓去,等公交車,等了許久。

終於等到了一輛車,我揮手示意公交車停下來,上去後,我投下一塊錢,坐在坐位上走了,這個公交車除了我和司機根本空無一人,給人一種幽靈車的感覺,到了町町姐姐家,我先是打乒乓球,之後,等我爸爸媽媽和客人來了之後,就開始吃飯了,我看着滿桌的糉子,口水嘩嘩地流,幾乎每碗都是糉子,不同口味的糉子,這是糉子宴會,我開始“狂吃”糉子,左一口右一口,我好像一頭“豬”正在吃豬食,大家看着我的吃相,都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

酒足飯飽後,大人坐在沙發上,談天說地,小孩子們打撲克、打乒乓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