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徵文>

清明節的徵文(三篇)

學問君 人氣:6.55K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寫徵文的經歷,對徵文很是熟悉吧,徵文要求文面整潔乾淨,書寫端正美觀,字型清晰規範,標點準確無誤。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徵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的徵文(三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清明節的徵文(三篇)

清明節的徵文(三篇)1

清明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所以我們每年在這一天都要回老家掃墓。

爲了迎接這天的到來,奶奶也早早的蒸好了雞蛋,殺好了雞,準備好了行李。爲什麼要吃雞蛋?我問了奶奶,奶奶說:在掃墓時,我們要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孫皆出人投地。所以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吃雞蛋就成了習俗。

在去掃墓的路上總有熱鬧的集市,大人們就會下車買鞭炮、冥錢、蠟燭、白酒、茶水。而我也會趁這時下車透透氣,路邊總會有各種美豔的鮮花,我也總會忍不住要摘花,我會拿那些花朵放在墓碑前。

呆在車上的時間是那麼漫長,空氣悶悶的。終於來到了老家的房子。我們會在這裏休息30分鐘,爺爺會上二樓看去年養的蜜蜂有沒有乖乖聽話,我和弟弟們總喜歡跟在爺爺後面湊熱鬧,弟弟被調皮的蜜蜂蜇了幾個好像玉米粒大的包。

30分鐘過去了,我們再次回到那個灼熱的車裏,開始了我們這次掃墓之旅。在這車裏顛簸了半天,我們來到了老祖宗的墳前。一下車,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像凝住了。整個世界好像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但是就算天氣再怎麼惡劣我仍然不會放棄祭祖的。因爲我知道他們對我們的貢獻有多大,沒有他們以前的努力奮鬥,哪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來到山上,到處上滿了雜草,爸爸和叔叔們負責除草,嬸嬸和奶奶負責搞好貢品,爺爺負責擺放好鞭炮,而我們小孩子就負責燒香。

一切都搞好了就開始祭拜,我手上抓着大把的香分給每個人,每人6根。每個人都對這祖宗喃喃自語,而我則要祖宗保佑我考試順利。拜完後點炮了,爸爸叫我先帶弟弟們回到車上,怕鞭炮打到我們。而他們則離得遠遠的,用手捂着耳朵。等到炮聲全沒,我們還要等火都滅完了才走。

掃完墓時,天已經黑了。摘了幾串香蕉我們就回家了。我們的掃墓之旅也完結了。回家的途中,因爲一天的祭祖,我們都累了,在車上合上眼睛進入了夢鄉。

清明節的徵文(三篇)2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又一個清明節到來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充分說明了清明節悲傷的氣氛。清明節,我們要緬懷逝去的親人。以這樣的方式傳遞我們對他們的思念。

我也來到了老家。一路上,路口總有幾個人,面色悲傷地在路邊燒紙錢,以這樣的方式思念着先祖,也表達了對他們的敬意。這些人,是因爲有事不能回家,所以迫不得已的嗎?我相信,此時此刻,他們的心情,一定比站在墳前時更加沉重。那種掙扎,內疚,慚愧,是我們無法體會的。但是,我還很幸運,可以回去,看看遠在天國的親人。這一路,我和爸爸我的媽媽都沉默着。我們都很傷心。半小時的路程像是過了半個世紀那樣漫長。終於,我們到達了目的地。

我的爺爺墳前的土被大風颳下了幾粒,像是我的爺爺以這種方式迎接我們的`到來。我們一家三口面色沉重,莊嚴的倒上酒,放上噴香四溢的食物。隨後,火點起來了。火燒的很旺,很旺。過了一會,等火滅了,我們神情嚴肅的在墳前磕頭,我們都很長時間沒有起來,尖銳的草似乎也不是那樣尖了,燃燒的味道也隨着風散去了。但大家都沒有起來,都以這種方式,向我的爺爺表達我們對他的敬重,以及我們的哀思。過了好長的時間,我們纔起來。我的膝蓋麻了,褲子上全是土,還帶着一些草渣。但我並沒有把它們拍下來,而是任由他們待在我的褲子上。我覺得那些草都是神聖的。我們在墳前又站了很久,很久,久的我忍不住咳嗽起來。隨後,我們沉默的離開了。

在離開的路上,依然是安靜的。我們都在思念逝去的親人,都傷心欲絕。“路上行人慾斷魂”小時候,我只是背下了這一句,會填寫,卻並沒有參透它的意思。在這一瞬間,我忽然明白,這沉痛的悲哀。

清明祭先烈,讓我以這種方式,表達我的哀思!

清明節的徵文(三篇)3

又是一年清明時,起風了。思緒隨着風兒愈飄愈遠,或許談不上傷感,或許談不上離愁。只是在這懷念的季節裏,想起了已故的人和已逝的往事。於是,淡淡的哀愁隨着清波盪開,盪開……

清明時節雨紛紛。看,飄飄灑灑,悽悽冷冷,絲絲細雨,溼潤了心頭,也喚醒了我。滴滴答答,似乎很雜亂,又似乎十分有律動力——正好像我的心情,不悲不喜。我輕輕地走在這林間小路上,享受着這難得的安靜。低頭沉思,想起了那個他——在很久以前,他也好像我一樣,沉醉於這清明小雨之中。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但是細雨紛紛,讓人感受到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悽迷而又美麗的境界。於是,他寫下了雨中行路者的心情——清明時節雨紛紛。他就是杜牧。

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裏,我理所當然地想起了已故的親人。他們走了,卻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但是卻免不了多愁善感幾回。身在雨絲風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趲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悽迷紛亂了。杜牧或許與我同樣的心情。看那春雨溼衫,行人孤身趕路,觸景傷懷,心頭的滋味複雜。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又平添了一層愁緒。於是,他寫下了這句千古名句——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雨不知不覺小了,我的愁緒彷彿收斂回來了。人生自古誰無死,何必傷感離愁,抽刀斷水水更流,人生亦如此。杜牧或許明白人世間分分離離,故寫下了“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一絕句。行人也不願繼續哀愁下去,或許想散散心頭愁緒,於是借問酒家何處,而遙指杏花村卻令所有人豁然開朗。或許人生總有那麼一些死結,需要別人幫我們解開,而杜牧這句,寫得實在深得人心,一語驚醒我這個夢中人。

喜歡,很是喜歡。喜歡寫這首詩的高明的詩人,寫得自如之極,興味隱躍,餘韻邈然,耐人尋味。

喜歡清明,那種感覺,很是輕鬆十分愜意。楊柳拂過心頭,悄悄地盪開了那顆憂愁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