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徵文>

閱讀經典品味人生(徵文)

學問君 人氣:3W

路慢慢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每一次的學習,都是對知識的積累;每一次的積累,都是對性格的養成。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蒐集整理出來的有關於閱讀經典品味人生(徵文),歡迎閱讀!

閱讀經典品味人生(徵文)

【閱讀經典品味人生(徵文)1】

路慢慢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每一次的學習,都是對知識的積累;每一次的積累,都是對性格的養成。我習慣每天花上半個小時誦讀一篇經典,細細品味古人之佳作。一位哲人曾說過:“讀傑出的書籍,猶如和過去最傑出的人促膝交談。”儒家風範,道家精髓,千古美文,唐詩宋詞,元曲雜劇……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無不向我展示了它們無窮的魅力,讓我不由得感嘆我們祖先的智慧。從孔子到老子,從歐陽修到孟子,他們的經典著作潛移默化的薰陶着我,讓我從中汲取更多的養分,領悟其中的真諦。更多的是讓我明白了爲人處世的道理;讓我懂得了實踐的重要性;讓我知道了仁愛與正義。

正所謂:“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從歐陽修先生的“謙得益”中,讓我明白了爲人處世的道理,在待人接物時要做到謙虛謹慎,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從王符先生的“見賤如貴”中讓我領悟到了,不僅要學富五車,更重要的是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只有先學會了做人,最後才能把事情做好。在學校裏,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首先要學會尊重老師,愛護同學,真正的做一名愛學習、懂禮貌的好學生。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百次心動不如一次行動,閱讀了“紙上談兵”這則故事後,讓我知道了實踐的重要性。在學習上我們不能像故事中趙括那樣在紙上部署戰略,談及兵法。而是要把老師傳授的知識和書本上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溫故而知新,這樣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屈,不爲五斗米而折腰。蘇牧放羊的故事家喻戶曉,他的高風亮節深深的打動了我,讓我明白了活着的意義和價值,在原則面前絕不可丟了尊嚴,只有學會了尊重自己,纔會獲得別人的尊重。

讀書可以陶冶情操,讀書可以充實心靈,讀書可以磨練意志。每一句勵志的話語都對我產生深遠的影響,假使說我們的心是一塊田地,那這些詩文古賦就是滋養我們心田的陽光,肥料,水分,它使我們的心靈得以成長。只要我們充分,認真的去吸收這些養料,那我們的心田終會開出絢爛的理想之花!

【閱讀經典品味人生(徵文)2】

小時候,我和爺爺生活在一起,爺爺家裏傢俱很少,但卻有一個沉重的大木箱特別顯眼,爺爺好像特別珍愛它。有一次,我懷着好奇心,偷偷開啟了它,一陣墨香撲面而來,原來是滿滿一箱子書籍。我隨手拿出其中的一本書,慢慢的讀了起來,開始了我第一次對經典的閱讀,自此,我與經典結下了不解之緣。

小時候讀那些經典,總是似懂非懂的。拿起《三字經》,只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放下了《弟子規》,也只學會了“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不過就僅是這一點,也讓我贏得了父母的誇獎,讓我的小小的自尊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堅信了我閱讀經典的決心。就這樣,我被父母給“誇”上了讀經典的路。

略微長大一點後,我才明白了經典的厚重與深沉。在我的努力之下,我終於讀完了《三字經》,會背誦裏面許多句子。在生活中,我耳畔總會時時迴響着其中“昔孟母,擇鄰處”的句子,於是令我自覺避開了那些壞人壞事,交到了許多的良師益友。後來,我便在岳飛的那句“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中開始了“三更燈火五更雞”的學習生活。

不過,繁重的學習任務,過多的作業習題,卻讓我一度離開了經典的閱讀。後來在一個晚上,我無意中讀到了蘇軾的那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使我又喜歡上了中華經典中的一塊瑰寶——宋詞。 在閱讀宋詞的過程中,我喜歡上了柳永“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的執着,懂得了辛棄疾“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的壯志難酬的無奈。

再到後來,我又發現了一塊最大的瑰寶,那就是唐詩。《唐詩三百首》是我最愛翻看的圖書,被李白“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灑脫所吸引,被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精神所折服。

在閱讀經典中,我與先賢對話,與聖人談心,從經典那裏,我得到了許多的教益。回想閱讀經典的過程,我彷彿看到了一條滾滾的長河,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之河,從遠古的聖賢那裏,一直流進我們的心胸。

【閱讀經典品味人生(徵文)3】

揮汗如雨,金桂飄香,在這個喜悅的季節裏,讓我們掀起誦讀經典的高潮,弘揚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讓我們更好地認識經典文化,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經典的傳承。

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文明家園。中華傳統文化凝聚着中華民族寧死不屈的名族精神,記載着中華民族的思想美德,是民族經典文化的結晶,是建設文明社會先進文化的寶貴資源。

中華民族有着悠久燦爛的文化。其中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無私奉獻情操;“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中國國學經典,文化蘊含豐厚,蘊藏着豐富的'文明禮節和做人道理。如《論語》中所記載的孔子的許多循循善誘之言,至今仍被世人奉爲至理;也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在《孟子》卷十二的“丹之活水”中,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於禹。”孟子否定了他的說法。曰:“子過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爲壑。令吾子以鄰國爲壑。水逆行,謂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惡也。”這件事講了白圭總自以爲是,自私自利,只圖個人利益,把困難或禍害轉嫁到別人身上,自私自利的表現。孟子則用和藹的態度、尊敬的言辭批評了白圭自以爲是、以鄰國爲壑的錯誤做法,體現了孟子的仁愛思想。主要啓示我們在生活中要有一顆仁愛的心,處理事情的時候既要有利於自己,又要有利於鄰居,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的一首《遊子吟》體現了母愛的偉大、無私。母愛如空氣,陽光和水,擁有他就擁有了世上的珍寶,什麼也不能換取,她卻讓平凡的生活充滿色彩。但沒有她,即使有世上的珍寶,也不過是一堆貨物而已。母愛神聖、淳樸,只求給予,不求回報。但我們一次次的辜負她,只求索取,不求報答。可惡的我們卻將母親一聲聲甜蜜的問候當做一次次煩躁的嘮叨,將母親一次次的關心當做是一種施捨、、、蒼天無情,世間萬物,唯獨將母親漸漸變老。

“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如此孝順的孔融,一個只有四歲的小孩都知道孝順和謙讓。孝順是一個人的品德,謙讓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當今社會發展較快,但隨着社會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素質越來越低,都遺失了自己的思想品德。現在一個比孔融大三四倍的青少年也不一定會做到孝順和謙讓。好聽的話語誰都會說,但又有多少人可以去做呢?語言在行動面前往往都是蒼白的。經典文學都是易學難行。放眼望去,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古代詩人雖然生活貧困,但精神的財富戰勝了生活的貧寒。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明白了只有精神財富才能托起民族的骨氣。

經典誦讀可以提高我們自身文化品味和人文素養,透過誦讀經典可以使我們瞭解中華文化歷史,豐富我們的文化知識,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爲習慣,讓經典浸潤人生,傳承國學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