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幼兒培訓>

小學一年級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學問君 人氣:1.79W

多一點時間讀書,課堂中就多一些教育智慧,一切從讀書開始。下面是小編收集的棉花姑娘教學反思,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小學一年級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1】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我們學校的讀書活動已深入人心,重視學生的體驗,讓學生的自我參與的過程中,瞭解自我,提高觀察能力和主動探究的慾望。綜觀整節課,我覺得我在以下幾方面比較好地落實了學校課程教學改革的理念。

一、自主學習貫徹始終

“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是二期課改的方向,自主學習是這一理念的主題,讓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創造性地學習,在自我意識發展基礎上的“能學”;在學生具有內在學習動機基礎上的“想學”;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策略上的“會學”;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礎上的“堅持學”。

在這節課中,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讓學生自始自終成爲學習的主人,自覺主動地學習:

1、學生活動時間充分。

2、學生的參與面廣。

3、重視學習方法的遷移。

4、學習積極性高。

二、體驗教學貫穿課堂

重視學生的體驗能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保證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1、在這節課的設計上,我非常注重學生的體驗。

2、體驗教學的形式多樣。

我的課堂體驗教學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談自己的親身經驗,有想像體驗的,有表演體驗的,也有學習經驗的等。

3、注意引導學生學會體驗。

一年級學生生活閱歷相對比較少。因此,在教學中,我非常注意引導學生體驗感悟,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進行對話交流和表現,充分利用課內外時間,最大限度地留給學生體驗感悟的時間和空間。

在這一節課上,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注重生活體驗,是對某些特殊天賦發展的肯定,也是培養學生自信的一個前提條件。

  【2】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我的老師來了,手把手的教我設計教案、朗讀、上課,我們師徒合作上了《棉花姑娘》一課,儘管這樣在課堂上呈現出的還是有不少的不足。

斯霞老師一直倡導“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識字教學策略,很多的教育教學專家驗證了這一方法的科學性、可行性。我也試圖在我的課堂中體現這一點,以降低學生識字的難度。在進行完六個字的識字方法交流後,我便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朗讀課文上,要求學生邊聽老師的範讀,邊從課文中找出本節課的六個生字,我本想等學生找出含有本課新生字的六句話,透過讀句子再來鞏固生字。可要求一提出,學生便投入到尋找生字的行列中,對於我的朗讀置之不理,用我老師的話講“好在你還比較聰明,發現勢頭不對,及時叫停。”要不真的出現牛王爺不管驢的.事——各顧各的的勢頭。想想也是,小孩子的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一方面要認真聽,另一方面要仔細找,他們哪能兼顧的過來呢!而且,這樣無疑增加了學生難度,在幾百字的文章裏找六個字,無疑是大海撈針啊!即便他們認識也不一定能找的出來。

再讓我上這節課,我會這樣來做:在進行完識字方法交流後,進行詞語的積累,我會接着出現含有六個生字的句子,讓學生在讀句子中反覆的與生字見面,加深印象。象這樣的一些訓練老師直接可以呈現給學生的,用不着,讓學生花大力氣滿書中去找,幹那些費力不討好的事情。然後再回到課文的朗讀上,於老師還告訴我們,老師範讀課文時一定要讓學生專心致志的聽,任何任務都不要帶。確實這樣,老師的範讀時是學生學習讀的好機會。這樣一來由字到詞,再由詞到句,識字的難度就降低了,教學思路也清晰了,形成了知識的梯度。

在識字教學進行後,我還設計了一個“抽大獎”的環節,想以此來鞏固生字。因爲做遊戲本來就是小孩子很喜歡的事情,而且如能抽得“大獎”,還會有神祕禮品相送,所以學生的興趣空前高漲。一隻只小手高高舉起,小屁股也不由自主的離開了板凳。我也暗暗爲自己的這一“高招”較好。現在想想那個環節進行的不夠紮實,真有點只圖一時熱鬧的成分。在做遊戲之前我先向學生交代了遊戲的規則:從老師手中的六張卡片中任抽3張,把卡片上的內容讀正確即可獲得神祕禮物。話音剛落,一隻只小手便舉了起來,由於不是給自己班上課,便隨便叫了3個孩子,結果都讀對了。我一看這幾個學生都會了,便想按照教案進行下一個教學環節,可是孩子們卻不甘罷休,依然把興趣放在做遊戲上,這樣的情形是我未預料的,因此只好安慰道“遊戲只能到這兒了,下邊還有的神祕獎品的機會啊!”用這句話來糊弄孩子實在不應該,下邊根本沒有什麼神祕獎品呀!反思自己正因爲缺少教育智慧,才被教案牽着鼻子走。

在一本書中曾看到這樣一個故事:一位有30年教齡的歷史教師上了一節公開課,課題是《蘇聯青年的道德理想》。區培訓班的學員、區教育局視導員都來聽課。課上得非常出色。聽課的教師們和視導員本來打算在課堂進行中間寫點記錄,以便課後提些意見的,可是他們聽得入了迷,竟連做記錄也忘記了。他們坐在那裏,屏息靜氣地聽,完全被講課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變成了學生一樣。課後,鄰校的一位教師對這位歷史教師說:"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傾注給自己的學生了。您的每一句話都具有極大的感染力。不過,我想請教您:您花了多少時間來備這節課?不止一個小時吧?"那位歷史教師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用15分鐘備課並不是他的草率,不重視,而是課堂上有很多生成的東西是無法預設的,教師的智慧就是體現在對生成資源的把握上,這個教師用一輩子的時間來備學生,一節課竟花了一生的時間來儲備。

我們時常抱怨工作的繁忙,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常常淹沒在事務堆裏,爲自己找沒有時間讀書的種種理由,孰不知時間就在我們的嘆息聲中悄然而去。讀書的時間就在這樣的嘆息中溜走了,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中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