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現代化視野下村落家族勢力的復興:寄生性的再生長

學問君 人氣:2.49W
現代化視野下村落家族勢力的復興:寄生性的再生長
現代化視野下村落家族勢力的復興:寄生性的再生長
【 作 者 】李明照
【作者簡介】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系。北京 郵編:100872
【 正 文 】
村落家族勢力是中國農村生活的一個重要層面,也是中國社會的一個基本特質。在
很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的家庭現象構成了中國社會的外觀形態,迄今爲止,家族勢力
仍對我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產生着重要的影響。由於得到國家政權的扶持,在數千年的
歷史中,家族勢力作爲一種秩序基本上穩定。從本世紀開始,中國村落家族勢力的發展
進進了一個動盪分化的時期,消長趨勢間替。然而自80年代以來,中國農村卻出現了這
樣一種文化悖論:隨着農村經濟改革和現代化的發展,作爲傳統文化的'重要因子的家族
勢力卻重新復興起來。這股“迴流潮”引起了中外學者的廣泛關注,本文試就此作一探
討。

家族,又稱宗族,它是構成中國古代社會的基本單位。在古代社會中,家族常表現
爲同一個男性祖先的子孫若干世代聚居在某一區域,按照一定的規範,以血緣關係爲紐
帶而結合成的一種特殊社會現象(注:葛承雍:《中國古代等級社會》,陝西人民出版
社1992年版,第254 頁。)。家庭是家族的基本構成單元,家庭藉助於血緣關係擴展成
家族。從關於家庭的文獻著作來看,學者們對家族的解釋一般有兩種傾向:一種是把家
族看成是以血緣爲中心的封閉性的、具有現實的社會經濟功能的體系;另一種是把家族
看成是家庭之上的虛體或純粹的意識形態和認同感。筆者以爲,家族勢力的含義既具有
“實”的一面,即社會的外觀形態;又具有“虛”的一面,即表徵意義。
長期以來,家族勢力在農村逐漸成長爲一種安閒的秩序。然而自本世紀初以來,穩
定的家族勢力遭到了衝擊。作爲一種自成體系的具有完整文化內核的歷史悠久的秩序,
家族勢力的生命力非常頑強。傳統的現代化理論以爲,傳統性和現代性是對立的兩級,
是一種完全的取代和被取代關係。然而建國以來,尤其是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農村發
展的實踐卻表明這種觀點是有侷限性的。在中國農村,傳統性與現代性之間產生了一種
刺激——反應模式, 或稱爲“互以爲力的雙元體”(注:"japan:the continuity of
modernization",in and sindegverba,political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