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談隧道防排水施工控制要點

學問君 人氣:3.12W
談隧道防排水施工控制要點
摘要:主要從進洞前防排水處理、開挖過程中涌水地段的防排水處理、二次襯砌中防排水處理與控制、二次襯砌滲漏處理與控制四個方面分析隧道防排水控制。

關鍵詞:隧道防排水 注漿堵水 防水布鋪設
  
  
  目前隧道襯砌滲漏水問題,尤其是施工縫處、隧道的接口處及管節之間的連接處等薄弱環節的滲、漏水更爲嚴重。如何搞好隧道防排水設計及裂縫防水技術,是保證行車安全和隧道能否長期使用的重要條件。
  
  一、進洞前防排水處理
  
  首先,在隧道進洞前應對隧道軸線範圍內的地表水進行了解,分析地表水的補給方式、來源情況,做好地表防排水工作:用分層夯實的粘土回填勘探用的坑窪、探坑;對透過隧道洞頂且底部岩層裂縫較多的溝谷,建議用漿砌片石鋪砌溝底,必要時用水泥砂漿抹面;開溝疏導隧道附近封閉的積水窪地,不得積水;在地表有泉眼的'地方,涌水處埋設導管進行泉水引排;在隧道洞口上方按設計要求做好天溝,並用漿砌片石砌築,將地表水排到隧道穿過的地表外側,防止地表水的下滲和對洞口仰坡沖刷,並與路基邊溝順接成排水系統;洞頂開挖的仰坡、邊坡坡面可用噴射混凝土將其封閉,並對洞口上方及兩側掛網噴漿;若在洞頂設定高壓水池時,應做好防滲防溢設施,且水池宜設在遠離隧道軸線處等。
  
  二、開挖過程中對涌水地段的防排水處理
  
  (一)涌水地段的防排水處理原則。在隧道施工過程中,應對開挖面出現的涌水進行調查分析,找準原因,採取“以排爲主,防、排、截、堵相結合”的綜合治理原則,因地制宜地制定治理方案,達到排水通暢、防水可靠、經濟合理和不留後患的目的。
  (二)涌水地段的原因分析。造成隧道涌水現象一般是由於地下水發育,洞壁局部有水流涌出;碰到斷層地帶,岩石破碎,裂隙發育,出現涌水現象;洞頂覆蓋層較薄,岩石裂隙發育,開挖地表水下滲等原因。施工中應對洞內的出水部位、水量大小、涌水情況、變化規律、補給來源及水質成分等做好觀測和記錄,並不斷改善防排水措施。
  (三)涌水地段的處理方法。對於洞內涌水或地下水位較高的地段,可採用超前鑽孔排水、輔助坑道排水、超前小導管預注漿堵水、超前圍巖預注漿堵水、井點降水及深井降水等輔助施工方法。當涌水較集中時,噴錨前可用打孔或開縫的摩擦錨杆進行排水;當涌水面積較大時,噴錨前可在圍巖表面設定樹枝狀軟式透水管,對涌水進行引排,然後再噴射混凝土;當涌水嚴重時,可在圍巖表面設定匯水孔,邊排水邊噴射。
  
  三、二次襯砌中防排水處理與控制
  
  (一)防水層安裝與控制
  1.防水層進場時檢查。除按必要的工作程序進行取樣檢查外,還應檢查防水板表面是否存在變色、皺紋(厚薄不均)、斑點、撕裂、刀痕、小孔等缺陷,存在質量缺陷時,應及時處理。
  2.防水層鋪設前對初期支護的檢查和處理。防水層鋪掛前,應先對初期支護噴射混凝土進行量測,對欠挖部位加以鑿除,對噴射混凝土表面凹凸顯著部位應分層噴射找平。外露的錨杆頭及鋼筋網應頭齊根切除,並用水泥砂漿抹平,使混凝土表面平順。
  3.防水層鋪設好後檢查和處理。防水層鋪掛結束,監理工程師應對其焊接質量和防水層鋪設質量進行檢查。其檢查方法有:(1)用手托起防水板,看其是否能與噴射混凝土密貼。(2)看防水板表面是否有被劃破、扯破、扎破等破損現象。(3)看焊接或粘結寬度(焊接時,搭接寬度爲10cm,兩側焊縫寬度應不小於2.5cm;粘結時,搭接寬度爲10cm,粘結寬度不小於5cm)是否符合要求,且有無漏焊、假焊、烤焦等現象。(4)拱部及拱牆壁露的錨固點(釘子)是否有塑料片覆蓋。(5)每鋪設20延長米~30延長米,剪開焊縫2處~3處,每處0.5m。看是否有假焊、漏焊現象。(6)進行壓水(氣)試驗,看其有無漏水(氣)現象等,檢查防水板鋪掛質量。如果發現存在問題,除應詳細記錄外,並立即通知施工單位進行修補,不合格者應堅決要求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