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水工隧洞混凝土防滲漏措施論文

學問君 人氣:1.37W

【摘要】在水工隧洞施工中,混凝土防滲漏是一個普遍的問題。作爲一個水利工作者,如何處理襯砌混凝土滲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本文將對水工隧洞混凝土滲漏的原因進行分析,並提出處理措施。

淺談水工隧洞混凝土防滲漏措施論文

【關鍵詞】水工隧洞 混凝土 滲漏 處理措施

水工隧洞在砼襯砌完成後,地下週圍裂隙水被封閉於砼襯砌外,使其形成較高的水頭壓力,常常會在襯砌砼的薄弱部位滲出而影響構築物的安全使用。如何進行防滲處理也是水工隧洞施工中經常遇到的問題。

一、滲漏原因分析

全斷面砼襯砌埋藏式水工隧洞,在砼澆築結束後,由於山體內地下水的滲流通道被封堵,形成較高的外水壓力,使襯砌砼在施工縫、變形縫的薄弱位置產生滲漏。

這是因爲:在砼澆築時沒有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如設定排水廊道、打排水孔等)進行外水導排減壓。在砼襯砌完成後,因各種原因回填和固結灌漿不可能立即進行時,當襯砌砼水化熱完成後,襯砌與巖體之間實際存在一個較大的空隙。當圍巖外水壓力梯度尚不足以形成新的滲流通道時,外壓力實際上是滲透水在圍巖和襯砌中產生的體積力。此時的外水壓力迅速升高,並直接作於襯砌砼上,導致砼薄弱面滲水,而影響襯砌結構的安全。

二、處理措施

施工縫面作爲新、老砼的結合部因其所處位置較低,而在縫面的處理上及時採取了衝毛或鑿毛工藝,但由於現場條件的限制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邊、頂拱砼開倉前衝倉後會有少量的積水和一些細小的渣子難以徹底清除,再加上砼入倉前的砂漿攤鋪往往也難以全部覆蓋老砼面、結合面振搗不密實等等因素的存在,使該部位成爲一個較爲薄弱的地方。況且邊、頂拱砼澆完以後其強度增長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在此時間內,外水壓力迅速增加必然從該處滲出。針對這一問題,採用“先引導”、“後排水”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先引導的目的是在未進行二次砼澆築時,預先設定導水孔,創造導排外水減壓的條件。後排水是在二次澆築砼後,使無規的滲漏水透過引導水管變爲有規的卸壓排水導流,使二次澆築有足夠的強度增長時間,確保砼的質量,最後透過注漿封閉導水孔達到止滲的目的,其具體作法如下。

1.底板澆築時,對於邊、頂拱巖壁有滲水的洞段,在底板砼施工時,在施工縫面上預留一個縱向槽,預留槽的位置設在外層鋼筋與巖壁之間,並且留出6cm的鋼筋保護層。如果邊牆沒有足夠的超挖空間,則鑿除部分岩石,以保證該槽的形成。在縱向槽的底部與模板之間埋設一根PVC管作爲導排水管。在進行邊頂拱澆築時,縱向槽內填充碎石,表面用鍍鋅鐵皮封蓋。邊頂拱澆築完畢,要及時通開該PVC管,以保證排水的暢通。

2.對於裂隙滲水或集中滲水的地方,則採用打排水管孔,孔內插管排水的方案。排水孔沿着裂隙的走向打,孔深1.0M,孔徑Ф=42mm,間距2-3m,管子採用DPVC管,其插入孔內的部分用釘子開一些小孔,孔口用棉紗或砂漿堵塞。管子可順巖壁接到縱向槽內,也可穿過堵頭模板將水排到倉外。

頂拱澆築時,倉內的積水安排專人負責舀出,必須保證倉內積水及時排出。在邊、頂拱砼澆築結束、模板拆出後,立即掃開頂部預埋的回填注漿孔,幫助排水減壓。

對留在槽內的骨料的處理,可在最後進行隧洞回填灌漿時,將所處埋的PVC排水管清除後,沿埋留孔進行灌漿處理。 施工方法如下。

(1)沿縫開“V”型槽,槽深×寬爲4-5×4-5cm。

(2)沿縫鑽騎縫孔,孔距40cm,孔徑25-28mm,孔深約55cm。

(3)清縫、清孔,達到孔內、槽縫無泥垢、碎碴。

(4)在孔內佈置注漿管及排氣管,注漿管長約45cm,管徑18mm;排氣管長約10cm,管徑8mm。

(5)採用速凝水泥嵌縫、埋管,要求嵌入均勻,孔內壓貼密實、平整,不得有滲漏。

(6)注入丙酮漿液,記錄注漿壓力和注漿量。

(7)注入環氧漿液,注漿第一次壓力0.8Mpa,第二次重複注漿1.0Mpa,採用逐級升壓施灌。

(8)注漿結束標準以達到結束壓力後,恆壓10-15分鐘,以不進漿爲結束。

(9)第一次注漿結束後5小時,現場負責人進行孔口檢查,如發現孔口漿液不飽滿,即進行第二次注漿,至孔口飽滿爲止。

綜上所述,水工隧洞混凝土防滲漏首先要善於引排洞內滲集水,其次要做好施工縫結合部位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