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探析我國文化遺產類旅遊景區遊客管理對策

學問君 人氣:9.05K
探析我國文化遺產類旅遊景區遊客管理對策
摘要:隨着我國旅遊業的迅速發展,文化遺產類旅遊景區的遊客管理中也出現了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導致景區資源受到破壞、遊客滿意度下降,從而嚴重威脅着文化遺產類旅遊景區的可持續發展。鑑於此,就文化遺產類旅遊景區遊客管理申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並在遊客數量管理,遊客體驗管理等方面提出瞭解決問題的方法,期望能爲此類景區的經營提供一些啓示。

關鍵詞: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問題;對策
  
  1 文化遺產類旅遊景區的特殊性及其對於遊客的特殊要求
  
  1.1 文化遺產類景區的特殊性
  與自然遺產類旅遊景區不同,文化遺產類旅遊景區的主要旅遊吸引物是歷史遺存下來的文物、建築羣和遺址,簡單地說,此類景區最吸引遊客的地方是它的“歷史”,而非自然風光或其他因素。
  文化遺產是人類歷史的活動記錄,它反映了特定歷史時期的人類生活狀況,是人類歷史遺存環境的見證物,文化遺產作爲旅遊資源有其重要的特性,即主題性,原真性,壟斷性與不可再生性。
  
  1.2 文化遺產類景區對於遊客的特殊要求
  鑑於文化遺產類景區的特殊性,其對於遊客也有着不同於其他類型景區的特殊要求,首先,文化遺產類景區有其自身特有的主題,展現給人們的是一定時期的人類真實的歷史與文化,因而,其主要吸引的遊客是希望瞭解這段史實的人。是以“文化”爲主要目的而來的人。遊客如若抱有“文化”以外其他更強的期望,恐怕是要敗興而歸。此外,這個“文化”的目的,同時也要求遊客有一定的歷史知識,適當瞭解景區的文化背景,有助於遊客在參觀體驗過程中收穫更多,從而有更高的滿意度。最後,文化遺產類景區所展示的都是真正的.歷史文物、建築及遺址,一旦受到破壞將不可修復。這種不可再生性,也要求遊客具備較高的個人素質,在參觀體驗過程中儘量不對景區造成不良影響。
  
  2 我國文化遺產類旅遊景區遊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在國內外的研究中,對於遊客管理的目的已基本達成共識,主要有兩個:一是減小對於資源及生態環境的破壞,二是提高遊客的滿意度。但結合文化遺產類旅遊景區的特殊性及其對遊客的特殊要求,在現實的經營中,許多企業在遊客管理中出現了很多問題,致使無法達到這兩個預期目的。
  
  2.1 旺季遊客量過大,景區資源破壞嚴重
  衆所周知,旅遊具有季節性,淡旺季客流量有差異也極爲正常。但是當控制不好這個差異度,尤其是當旺季遊客量過大而超過景區承載力的時候,就會造成景區、遊客及社區居民三方利益受損的局面。
  客流量能帶給景區豐厚的利益,但是如果超過了景區負荷,所造成的損失就不是經濟利益所能衡量的了。因爲一旦這些文化遺產受到破壞,將無法恢復原樣,也許可以適當地修補,但是無論使用多麼高超的技藝,其修補後的產物也再不是歷史,而是一定程度上的“仿製品”,何況如敦煌壁畫這樣的文物,一經踐踏,恐怕任誰也無力迴天。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視景區可持續發展的短視行爲,最終損害的是景區自身,進一步說,損害的是整個人類及子孫後代的利益。
  此外,過大的客流量也給遊客自身和當地社區居民帶來不良影響,遊客滿意度的高低與其周圍的其他遊客有着直接的關係。一個旅遊團隊活動帶來的視線遮擋、聲音干擾以及人員擁擠很可能影響另一個團隊的活動和體驗。而如果遊客密度太大,這種影響則會更加負面。最後,社區居民這個常常被忽略的因素,在此也會因爲過多的遊客,受到較大幹擾。遊客量的增大意味着外來者的衝擊力也隨之增大。最終帶來的是本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影響,從而更多不合作等負而聲音傳來,這也同樣制約了文化遺產類旅遊景區的可持續發展。
  
  2.2 展示解說形式單調,體驗性活動缺乏
  文化遺產類旅遊景區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其“文化”與“歷史”,因此遊客遊覽的重點是對其“文化”與“歷史”的解讀,而現在的大多數文化遺產類景區,其展示形式僅限於文字,機械乏味。導遊員講解水平的參差不齊,也嚴重影響了遊客對景區文化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