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磁州窯的文化價值

學問君 人氣:2.35W
論磁州窯的文化價值
磁州窯是我國北方大窯,它用黑釉繪畫而成,具有古拙樸實和遒勁雄渾的風格,時代特徵鮮明,瀰漫着濃郁的民俗文化氣息,惹人喜愛。磁州窯已成爲國內外各大博物館的珍貴藏品,歷史上對磁州窯有很高的評價,但對其文化價值尚缺乏全面認識。日前,我專程赴位於河北邯鄲市的磁州窯遺址考察。
古都邯鄲,曾是中原的貿易中心,商賈雲集,車水馬龍,繁榮富饒。磁州窯是我國古代北方一個龐大的民窯體系,裝飾藝術以黑白對比鮮明爲特點,其獨樹一幟的燒製技術,對我國北方陶瓷業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歷史上曾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的美譽。邯鄲是中國陶瓷文化的天然博物館,也是世界陶瓷文化最壯麗的一處遺存,現代仍躋身全國八大瓷區之列。
千年爐火未中斷
磁州窯千年爐火從未中斷,千年文化流傳有序,實爲奇蹟。磁州窯創燒於北齊,一直到今天仍在燒製,從未間斷,這是十分罕見的。它面向大衆,品種繁多,以施用化妝土爲基本特徵,把中國的傳統繪畫、書法技藝與陶瓷工藝結合起來,創造了新的藝術,開拓了古代陶瓷美學新境界。磁州窯瓷器保留了大量古代民間繪畫、書法及反映民俗民風的實物資料,形成了質樸、灑脫、明快、豪放的藝術風格、濃郁的民間色彩和鮮明的民族特色,成爲享譽中外的一代名窯。
宋初磁州窯遺址發現純屬偶然,它是著名考古學者陳萬里先生1951年在觀臺的舊渡口等候渡河時發現的。這位老前輩對河邊的一大片完好無損的窯址勘察後,發佈了一條轟動世界的消息:這是目前尚存的最典型、面積最大、儲存最完好的磁州窯觀臺窯址。
迄今人們已經發現,在觀臺鎮和彭城鎮兩地,古窯場多達200多個,在方圓百里之內,古窯遺址一個挨着一個,密密匝匝,層層疊疊,蔚爲大觀。饅頭窯爐是外表用廢匣鉢裝土後壘起來的,像一串串銅錢,既是廢物利用,又起到裝飾效果,古樸而美觀,讓人不得不敬佩古人的創造力。由於開發建設,大量的“饅頭窯”被拆毀,如今這裏已剩下不多了。我們走進元代饅頭窯,可見到當年的爐膛,燒紅的爐壁、灰白的殘渣和散亂的元代黑花白釉瓷片,有些瓷片上清晰地寫着“酒”等文字。當我意外地看到竹刀、竹篦等生產工具,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很多精緻均勻的紋飾是用特定的工具刻畫出來的。黑白呈現風俗圖
白晝與黑夜交替,黑與白是大自然永恆的色調。磁州窯器物宋元以來,詩文寫在黑白瓷器上,以白當黑,裝飾的虛實由黑白來互補。簡單的黑白,時尚而經典,歷史悠久,影響廣泛。現今不少人同樣喜歡黑白,但對黑白的認識卻遠不像先哲那樣深刻。
宋代,隨着經濟的繁榮,文化藝術得到發展,“市井文化”也得到了體現,產生了衆多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民間藝人,這極大地豐富了社會文化市場。宋代幾位皇帝對書畫等藝術的推崇,更使社會文化氛圍濃厚。磁州窯打破了當時流行的五大名窯(汝、官、鈞、哥、定)的單色釉侷限,運用了數十種豐富多彩的裝飾技法,開啓了陶瓷裝飾的先河。匠師們採用了人們喜愛的傳統水墨畫和書法的技法,用黑白兩種釉色描繪精彩的世界,生動鮮明,一目瞭然,爲老百姓所喜聞樂見。
磁州地處河北、山西、河南三省交界處,寬闊的漳河從太行山深處緩緩流出,形成一片扇形的沖積平原。這裏蘊藏着豐富的高嶺土和優質的煤炭資源,水運便捷,是理想的瓷業基地。北宋早期,磁州窯瓷品胎骨粗疏,煉釉不精,留下斑點孔隙,缺少競爭力。窯工學習南方青瓷施白化妝土來彌補其缺陷。當地人把這種化妝土稱之爲白鹼,實際上是含鋁量較高的一種高嶺質岩石。透過精心淘洗的化妝土施在胎體的表面,以遮掩胎體的凹凸不平,然後再施上一層薄薄的透明釉,燒成化妝白瓷,呈現白中泛黃的暖白色,具有象牙的質感。宋代,磁州窯開始步入興盛時期。在長期的陶與瓷的實踐中,逐漸形成了統一的造型、獨特的裝飾技藝,構成了磁州窯產品的風格體貌,體現出地方特點、民族風格和時代特色。宋代的磁州窯產品裝飾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寓意豐富。元代器物造型碩大,胎體厚重粗獷,裝飾仍保持宋金以來的傳統,從民間藝術中吸取豐富的營養,各式各樣的圖案鮮活生動、自然豪放,題材都是廣大人民所熟悉的,有歷史故事、戲劇場景、山水景緻、嬰戲圖案、龍鳳呈祥、飛禽花卉等。工匠們巧妙地將陶瓷技藝和美術融合在一起,將瓷器提到了一個嶄新的境界,開創了陶瓷藝術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