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對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構想

學問君 人氣:1.62W
對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構想
在市場條件下,註冊師的執業準則和職業道德極爲重要。自2001年底美國安然公司轟然倒塌後,美國的世界通信、施樂等大公司相繼爆出會計醜聞。而我國也連續出現瓊民源、紅光實業、ST鄭百文、東方鍋爐、大慶聯誼及銀廣夏等上市公司惡性會計造假事件。2001年12月25日,國家審計署公佈了對16傢俱有上市公司年度會計報表審計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實施質量檢查的結果。在被抽查的32份審計報告中,有14家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23份嚴重失實的審計報告,涉及41名註冊會計師,造假金額達71.43億元,可見,我國會計造假也是驚人的。廣泛的會計造假向世界敲響了會計誠信危機的警鐘,並引發了人們對會計誠信的廣泛關注。加強會計誠信和職業道德建設、規範上市公司財務行爲、遏制會計造假、提高會計資訊質量的呼聲日盛。本文試從會計制度與會計職業道德的互補關係入手,就構建我國會計職業道德體系框架結構作初步探討。


一、會計法律制度缺陷與會計職業道德建設


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貫徹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重要體現。重塑會計誠信、規範會計行爲不僅要靠法律制度作保證,還要靠職業道德來實現。會計法律制度建設與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兩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法律規範的基礎和重要補充,它在制度無法彌補缺陷時起到修正作用,是會計法治的人文基礎;會計法律規範對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具有制度保障作用,是維護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手段。可見,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具有互補性,我們不能完全依賴會計法律規範的強制功能而排斥會計職業道德的教化功能。經濟倫認爲,經濟交往必須由一種道德框架作爲基礎,現代市場經濟運作的基本道德框架就是誠信。會計誠信表達了會計對的一種基本承諾,即客觀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現實經濟活動反映出來,並忠實地爲會計資訊使用者提供服務。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石,也是會計執業機構和會計人員安身立命之本,一旦缺失,會計資訊的真實性、可靠性、公允性將無從談起,這會給社會帶來災難性後果,因此加強會計誠信建設已迫在眉睫。


會計制度缺陷也需要會計誠信機制來補充。會計行爲的經濟性和社會性決定了會計行爲本身就需要會計制度的約束和規範。會計制度是維護會計秩序乃至社會經濟秩序的重要工具,但是正如新制度經濟學(特別是博弈論和資訊經濟學)所證明的,法律制度並不是合同得以執行的唯一制度安排。即使是會計制度最發達的國家,會計制度的不完備性也是存在的。會計制度規範和約束會計行爲的首要條件是制度的完備性,但現實中因會計制度制定者的“有限理性”和會計環境的未來不確定性與複雜性,制定完備的會計制度幾乎是不可能的,這種會計制度缺陷必然導致會計誠信的缺失。當然,會計制度缺陷導致會計誠信缺失僅僅是一種表面現象,其本質是造假者的不法利益驅動。


,會計造假被查處概率較低,即使被發現,其所付代價也是很有限的,造假成本與造假收益嚴重不對稱,這無疑助長了會計造假行爲。因爲對造假者而言,只要造假的預期成本大大低於造假的預期收益,造假者就會產生有恃無恐進行博弈的衝動和理由。一切造假者是從踐踏道德開始的,從造假動機的形成到造假過程的實施無不起始於道德的背離。而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也是信用經濟,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石。市場經濟有賴於執行的遊戲規則,但僅僅有法規制度約束是不夠的,當巨大的經濟利益與嚴肅的道德規範發生碰撞時,只有誠信才能使天平傾向道德規範,因此會計誠信教育已成爲當務之急。爲從根本上治理假賬,必須使依法治理與以德治理並重,加強會計誠信和職業道德建設,使會計誠信內化爲人們的內在信念和內在品質。


二、會計職業道德的內涵、基本及特徵


會計職業道德規範是在長期會計工作中形成的,具有習慣性、羣衆性等特點。它可以透過思想教育、社會輿論、會計職業習慣、會計榜樣感化等手段,使會計人員從內心形成職業道德情感、信念、理想和是非善惡標準,自覺以會計職業道德原則來約束自身行爲,因而它是一種內在的自我約束方式,它要求會計人員所達到的精神境界遠遠高於法律規範的.要求。會計職業道德規範對會計人員工作理念、職業意識、業務行爲作了全面規定,彌補了法律規範的空缺。會計職業道德的確立與完善將從倫理道德導向上遏制會計造假動機,對規範會計工作秩序將起到積極。